-
1 # 973007307
-
2 # 籃球先生
2017:杜蘭特
2016:詹姆斯
2015:伊戈達拉
2014:倫納德
2013:詹姆斯
2012:詹姆斯
2011:諾維茨基
2010:科比
2009:科比
2008:皮爾斯
有內線有外線,唯獨缺少真正的控球后衛,而上一個以控衛身份奪得總決賽MVP的球員是託尼-帕克,在他之前則是02-03賽季的比盧普斯,這並非是這些年才發生的狀況,自從86年首次設立總決賽MVP到如今,NBA一共頒發了32次總決賽MVP獎盃,只有4次是有控衛當選,這其中還有魔術師約翰遜這樣的特例,此外,帕克和比盧普斯的當選則更多的是佔了體系的優勢,馬刺和當年的活塞打得都是集體籃球,更多的是靠防守和整體獲得的總冠軍,這4次的個人能力突出的當屬“微笑刺客”伊塞亞-托馬斯。
那麼為什麼控衛難帶隊奪冠呢?
主要是職責的不同,在庫裡、威少等球員異軍突起之前,聯盟中更多的是像保羅、隆多這樣的傳統控衛,傳統控衛以傳球和串聯球隊為首要職責嗎,受限於個人能力原因,他們很難在關鍵時刻隨心所欲的得分,這就給球隊設定了一個上限,最典型的例子是保羅,無論他在季後賽打得多麼出色,他帶領的球隊都很難在季後賽中更進一步。
其他位置則不一樣,籃球最終是個比誰得分多的運動,尤其是到了關鍵時刻,不講理的得分能力往往是強強對話的制勝法寶,所以超級巨星必須具備超強的得分能力,而最強的得分手往往都出現在籃球場上的其他幾個位置,這能從一定程度上說明題主的問題。
-
3 # 有馬體育
如果說小前鋒的個人能力比後衛要好的話,我想應該是的。但是,如果說帶隊效果,小前鋒比後衛好,我想在這個時代不存在的。
這個時代有幾位實力極強的小前鋒,詹姆斯、倫納德、杜蘭特,再加上新星西蒙斯和字母哥。但是也就是這幾位超強的了。並且倫納德和杜蘭特的成功也並不是體現在帶隊效果,倫納德成長於馬刺的團隊體系,杜蘭特最終奪冠還是要拜庫裡和勇士的團隊籃球。而在這個時代,靠詹姆斯、字母哥這樣帶隊能走多遠很值得探討。字母哥和西蒙斯更是被球隊當做控球后衛培養,身材過於高大的他們應該被分配到控球后衛的領域。
但是,當我們談及後衛的時候,庫裡、威少、哈登、保羅、利拉德、歐文、小托馬斯、沃爾、洛瑞,能夠有能力帶隊並且取得不錯的帶隊的效果後衛不勝列舉。
我們從傳統位置分工的角度上來說,小前鋒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得分。以各種不同的方式,為球隊獲取得分是第一要務。而控球后衛,是球隊進攻的發起者。肩負著為球隊組織進攻,引領球隊的功能,是球隊的大腦。
隨著籃球的發展,位置的觀念越來越淡薄。實際身高2米10以上的字母哥、杜蘭特被納入了鋒線,但是他們的打法更像是後衛。“錯位”的概念被所有球隊加以利用,透過錯位的打法讓對手不舒服從而擺脫傳統的束縛,“小球”的誕生讓這種位置的概念更加的模糊。前鋒開始組織進攻,控球后衛開始透過超強的遠投能力獲取得分。這個時代對於球員的綜合要求越來越高。
但是這依舊不影響後衛在球場上帶領球隊的重任。對於對手擁有超級控衛的球隊來說,他們的第一要務就是鎖死對方的控衛。無論是曾經對壘快船的保羅,還是針對雷霆的威少,季後賽球隊對陣勇士寧可給杜蘭特1對1的機會也不給庫裡任何的機會。因為,一旦讓超級後衛打開了、手順了,三節打卡是常事,要是被湯普森這樣的得分後衛抓住了機會,3節60分、單節37分,你就會成為歷史記錄的背景板。
因此,小前鋒是一支球隊的頂尖對決,但是說到帶隊能力,後衛當先!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我這個業餘人士,首先這個時代沒有像喬丹,魔術師,科比這樣的超級後衛出現,攻防俱佳,身體素質出色。其次目前來說,由於身體原因,後衛的防守與攻堅,陣地能力都不如鋒線球員,鋒線球員適應小球時代,能內能外。後衛則單打攻堅能力,協防能力較弱。到了季後賽尤其能夠得到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