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專殺明狗
-
2 # 北冰洋冷空氣
其實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麼說也勉強可以透過,姑且認同了這句話吧。
我們都知道,朱棣是透過造反位及人皇的,那就有一個巨大的問題,以非法手段獲得的皇位能否被人認可?難!很難!當時明朝的威脅並不在沿海,而在北方,宋朝滅亡的經驗告訴我們,北方一旦丟失,拿下南方就不是什麼難事。所以當時奸臣賈似道把燕雲十六州賣掉,宋朝就註定要畫上句號。朱棣遷都北京,是有著諸多因素在裡面的,上位殺了那麼多人,舊臣、百姓對他的意見太大了,建文帝又消失了,萬一捲土重來,難保身邊的人不會反水。朱棣怕呀,自己不是正統,他一輩子都在怕這件事,他後半輩子也沒停止尋找朱允炆,這是內部原因。北京是燕王封地,人事,軍事都在自己控制範圍內,況且北方未定,敵軍屢屢進犯,當時能征善戰的沒幾個了,綜合考慮,朱棣決定遷都,親自坐鎮北京。
朱由檢是個有能力有魄力的悲劇帝王,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曾一度幾乎復興大明,無奈明末小冰川期,農民暴亂層出不窮,徹底壓垮了崇禎,最後的結局太悲慘就不說了。但至始至終,他沒有接受李自成的勸降。(勸降條件挺不錯的,我記得是 李自成稱臣,幫崇禎打清,崇禎認可李自成,封王封地)
剛明!終大明276年,沒有割地賠款,即使是皇帝被俘的明英宗,換個皇帝也要剛,于謙守北京!縱然是危機四伏的明末,崇禎沒到最後一刻也沒有放棄,這跟清末形成了鮮明對比。
大明這麼有血性,個人感覺制度很關鍵,總有鷹派。其次,大明先輩朱元璋,朱棣奠定了“一言不合就開打”的特性。
-
3 # 庭州行者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本身就是現代人總結的,目的就是為了凸顯明朝所謂的血性與氣節。換言之,這句話本身就是某些精神明朝人對於明朝的一個概括性總結(真假暫且不論)。所以用這句話來泛指明朝的君主那就不奇怪了。
但是,這句話卻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作分析。
首先,需要明確,天子守國門,天子到底有沒有守住國門;天子守國門的目的是什麼。
天子守國門,無非就是遷都北京。而朱棣當初遷都北京,一是為了抵禦蒙古;二來是因為北京這個地方,朱棣本人經營多年,此地的根基深厚。但從客觀上講,朱棣的確“守住”了國門。然而,在後期,朱棣的子孫們卻沒有朱棣的能力。明英宗好歹還是主動出擊被擒住,暫且不表;就說嘉靖皇帝時期的庚戍之變,俺達的韃靼大軍兵臨北京城下,燒殺搶掠一番之後,美滋滋地離去,而明朝君臣卻目送蒙古部隊離開,軍隊更是不發一矢,京城周圍的百姓可是遭了大殃。
後來的崇禎年間,皇太極六次深入內地,可見,天子已經完全無法“守住國門”。
而君王死社稷,則僅僅指的是崇禎皇帝以死殉國,這個行為該如何評價,暫且不表。這句話被總結出來,無非是想說明明朝的皇帝很有氣節。然而,明英宗的“何外朕若此”卻說明了明朝的皇帝裡頭也有軟蛋。所以,以一個皇帝的所作所為來判定整個明王朝,是片面的。
這個題目本身,其實回答的價值不大,但是在題目背後,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那就是一些人完全將自己置於“得利者”的地位去看待明清的歷史,這些人認為,明朝是漢人王朝,清朝是少數民族王朝,所以漢人在明朝的地位一定比在清朝高。但是,利益的分配,絕對不是以種族和血統為標準。元朝時的蒙古乞丐大有人在,蒙古牧民被漢族地主壓迫的情況也普遍發生;而清朝時期,漢族官僚壓迫的群體,也包括底層的滿族人。所以,可以這樣說,在古代中國,不同階級之間的矛盾,遠遠大於所謂的民族矛盾,統治階級,無論是誰掌權,他們都會活得風生水起,苻堅時期的王猛,因為漢人的身份被歧視了嗎?不僅沒有,反而其地位高於絕大多數氐族人;消滅宋朝的張弘範,本身就是北方漢人,他的地位,也並不比大多數蒙古人差。
近代民族的概念出現不到三百年,如果將這個概念生硬地套用在歷史研究中,那是不可取的。最後,舉幾個反例,清朝時期廢除了賤籍,使得之前那些賤籍民眾的地位得到了提升,而明朝卻在固化這種制度;明朝時期從朱元璋當權開始,就有了大規模農民起義(注意,是單純的農民起義,不帶有其他性質);而清代前期,基本上沒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所以說,某些過度吹捧明朝的人,如果真去了明朝,成為了賤籍,到時候,“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種虛幻的榮譽感就會蕩然無存。
回覆列表
1.朱棣遷都北京並不是單純為了天子守國門。第一,北京是朱棣的龍興之地,有朱棣的根基在。第二,北京雖然靠近邊境但並不是國門。北京往北還有張家口 居庸關 長城。明朝在長城以北還設定9個衛所。也就是說在北京以北有幾十萬明軍憑藉長城守衛國門。應該是明軍將士守國門 而不是明朝皇帝守國門。
2.社稷指什麼?社指社會 稷指糧食也就是天下百姓。社稷指的是全漢族老百姓。但是大家看看明朝中後期:在腐朽的封建明朝政府的壓榨下,全國各地反抗鬥爭層出不窮。1588年,在今安徽江西、湖北交界爆發劉汝國領導的上萬農民起義;1589年,李園朗、王子龍在廣東始興、翁源一帶起義;1599年、1604年、1606年、1622年浙江、福建、南京、山東均有大規模的暴動。1627年,陝北澄縣饑民暴動,由此拉開了有李自成參加和領導的明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緊接著張獻忠在四川宣佈反明起義。所以,崇禎被李自成領導的漢族人民逼得自殺不叫君王死社稷 而是社稷滅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