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ast

    有個關於冰糖葫蘆的野史故事:相傳南宋紹熙年間,光宗皇帝趙惇最寵愛的黃貴妃病了...御醫用了許多貴重藥品,皆不見效。皇帝張榜求醫,一位江湖郎中揭榜進宮,診脈後說道:「只要用冰糖與紅果(即山楂)煎熬,每頓飯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準見好。」貴妃按此法服用後,果然如期病癒。後來這做法傳到民間,老百姓又把它串起來賣,就成了冰糖葫蘆。一般來說,這種美食創造的故事更多見於諸葛亮、朱元璋、蘇東坡和乾隆這幾位歷史人物…這皇帝的故事我還真是第一次聽說。

    冰糖葫蘆有具體的文字記載則是 1961 年記錄清代風俗的《燕京歲時記》,寫道「冰糖葫蘆,乃用竹籤,貫以山裡紅、海棠果、葡萄、麻山藥、核桃仁、豆沙等,蘸以冰糖,甜脆而涼。茶樓、戲院、大街小巷到處可見,現已成為中國傳統小吃。」

    另一本記載北京小吃的書《故都食物百詠》中也有寫「葫蘆穿得蘸冰糖,果子新鮮滋味長,燕市有名傳巧制,籤筒搖動與飛揚。」

    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是關於我以前吃過的一種叫「糖雪球」,和糖葫蘆做法不同,是在水蒸發完後加一勺白醋關火炒制的,白白的糖漿就掛在山楂上成為糖霜葫蘆...也超好吃的!還有個說法是說「糖雪球」是「冰糖葫蘆」失敗的產物,但我覺得可信度不是很高。

  • 2 # 林林

    有關「冰糖葫蘆」有什麼有趣的故事嗎?

    讀書比較少 趣事知道的也不是很多,只是記得小時候一般到了冬天,尤其是快過年的時候,我們屬於農村嘛,都會去趕集,大冬天的,依稀記著那時候的冬天可真冷啊。

    而且車真的不是很多,每次到趕集的日子,就會有那種小巴車(就是現在所謂的黑車,比麵包車大點,比大巴車小點)出現,平時就是一天沒幾趟的公交車,趕集人多,但是公交不會增加,所以大家都會做小巴車(那是一趟還挺多錢的,現在1塊錢的路,那時候就能要十幾塊錢,真不便宜)。

    說正事,去趕集吧,作為小孩的我們其實就是去曾熱鬧的,平時看不到那麼多人不說,好吃的也沒那麼多,說起好吃的,記憶最深的就是集上的熱包子和冰糖葫蘆了。那時候的冰糖葫蘆很簡單。沒現在的花樣多,就是山楂和黑棗吧(具體叫什麼還真不清楚)。一塊錢三支,到最後集市快結束的時候就一塊錢五六七八支,所以吧,一般剛去的時候不買,等到要往回走的時候再買,一樣的錢,幹嘛不買多點。

    現在想想都是回憶,現在什麼樣的冰糖葫蘆都有,五花八門,還有糖球會等等,不過再也沒有一起的那種想吃的渴望,和那種心情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馬自達的車啟動的時候發動機聲音特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