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加拿大家園
-
2 # 填格
謝邀。回答這個命題,首先要要明確「文化遺產」的保護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只是一種統治者的工具。所以說,理解民族-國家以及人們的民族身份認同是如何被建構的,對於理解文化遺產的保護是非常關鍵的。
歐根.韋伯在其《成為法國人的農民》(Peasants into Frenchmen,1976)一書中,對文化遺產和法國民族的建構做出了十分經典的解釋。他記錄了法國官僚透過把法語推廣到農村,透過改進交通和全國新聞廣播等媒體以及提供軍事訓練,最重要的是透過建立全國教育系統,使法國人民透過政府管理而被塑造成一國家的市場的過程,與殖民化和同化過程。
在19世紀前期,即使在法國大革命之後,法國仍然有很大一部分農村人口生活在他們自己的世界中。在19世紀最後25年裡,四分之一的法國居民不會講法語,其中只有一半的小孩會長大成人。阿諾德.範.根納普認為,一直到1911年,「法國農民和某些工人都說方言,法語對於他們來說是外國語」。法國官僚認為這種語言多樣性不僅是行政管理統一性的一種威脅,還是思想意識形態的統一以及形成共和國共同利益概念的威脅,是形式統一性和一體性概念的威脅。語言和文化多樣性逐漸被視為一種缺陷,一種需要糾正的東西。
隨著語言同質化而來的是文化的同質化。地方風俗或稱「文化遺產」逐漸被取代,服裝和食物的喜好逐漸標準化。地方文比的許多內容都消失,當然也有些被吸引且成為民族的符號象徵。比喻20世紀巴斯克人戴的貝雷帽,在法國公民幾乎每人一頂~
-
3 # Prussia
法國是最注重歷史文化保護的國家之一
 沙特爾大教堂
沙特爾大教堂部分始建於1145年,1194年遭遇火災,後歷經26年重建方再現原貌,可謂法國哥特式建築的顛峰之作。
凡爾賽宮及其園林
凡爾賽宮是路易十四至路易十六時期法國國王的居所。經過數代建築師、雕刻家、裝飾家、園林建築師的不斷改造潤色,一個多世紀以來,凡爾賽宮一直是歐洲王室的宮廷建築。
 韋茲萊教堂
韋茲萊本篤會修道院建於公元9世紀,建成不久後便安置了聖女瑪麗亞·馬德萊娜的遺體,從此便成了朝聖要地。1146年,聖貝爾納多在此為第二次十字軍東征進行了佈道。1190年勇猛善戰的獅心王理查德和菲利浦二世奧古斯都在此相會,然後踏上了第三次十字軍東征的路途。韋茲萊的馬德萊大教堂是12世紀的一個修道院式的教堂,柱頭和正門都有精美雕刻,是勃艮第羅馬式藝術和建築傑作。
亞眠大教堂
亞眠大教堂位於皮卡第(Picardy)地區中心,是13世紀最大的古典哥特式教堂之一。整個教堂規劃連貫協調,正面三層塔式向內高挺,造型優美,主廳和南交叉甬道的側廳裡裝飾有極富古典美的雕刻,別具一格。
豐特萊的西斯特爾教團修道院
這座刻板的勃艮第修道院由聖伯納爾修建於1119年,修道院的教堂、迴廊、餐廳、住宿區、麵包房和鋼鐵廠一起,完美詮釋了早期西斯特爾教團修道士自給自足的理想。
楓丹白露的宮殿
楓丹白露宮是法國最大的王宮之一,在法國北部法蘭西島地區塞納-馬恩省的楓丹白露鎮。
南錫
斯坦尼斯拉斯·萊什琴斯基,一個沒有自己王國的國王,後來成了洛林公爵,他臨時居住過的南錫則成了一個最古老而又最典型的現代首都典範。事實表明,這裡受到啟蒙思想影響的君主對公眾需求確實敏感。1752年至1756年期間,建築師埃赫爾(Héré)領導的一個才華橫溢的團隊修建了這個城市。這是一個精心設計的工程,成功地創造了一
加德橋
加德橋建於公元前夕,是為了讓尼姆高架渠(長約50公里)橫跨加德河所建。這座橋共三層,高約50米,最長的地方為275米,設計這座橋的羅馬建築師和水利工程師創造了一件技術和藝術的工藝品。
蘭斯聖母大教堂
世紀新建築工藝的出色應用以及雕像裝飾與建築的完美結合,使蘭斯聖母大教堂成了哥特式建築的傑作之一。修道院保留了9世紀的精美中殿,供奉著開啟了法國國王受洗儀的聖雷米主教(440年至533年)的遺體。曾經在宗教儀式中具有舉足輕重作用的前大主教宮殿——聖安東尼宮,已於17世紀進行了徹底重修。
布林日大教堂
布林日·聖·艾蒂安大教堂建於12世紀末至13世紀末期間,是傑出的哥特式建築傑作之一,其完美的比例和協調的設計令人稱羨。教堂的門楣、雕塑和彩色玻璃窗特別引人注目。
卡爾卡松歷史城牆
從前羅馬時期起,卡爾卡松現在所在的山上就有了防禦性聚落。城堡歷經歷史而形態不改,是中世紀要塞城市的傑出典範。城堡四周環繞著堅固的防禦工事,還有房屋、街道以及完美的哥特式大教堂。
里昂歷史遺
里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市,於公元前一世紀由羅馬人建立,曾是高盧三朝首都,在歐洲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
在中世紀,數以百萬計的虔誠的朝聖者跟隨著他們的主教或民族朝聖著,不畏艱辛地穿越法國,以尋求拜訪位於西班牙西北部的聖殿,這條路線就是舉世聞名的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朝聖大道。這條大道在整個中世紀晚期宗教與文化的交匯和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大量式樣獨特的建築物滿足了旅行於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的朝聖者們精神和物質上的需要,許多建築的式樣源於法國或在法國的土地上得以長足發展。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朝聖大道為中世紀宗教勢力的強大以及宗教對當時各個階級、各個國家的人們影響的巨大和深遠提供了一個珍貴的見證。
古老的鐘樓建築
這些鐘樓建於11至17世紀,其中23座位於法國北部,32座位於比利時,它們共同展現了羅馬、哥特式、文藝復興和巴洛克式的建築風格。鐘樓在建立之初是公社透過憲章獲得獨立的標誌,象徵著自由。鐘樓是城市景觀中的第三種塔,可與要塞(封建領主,即封建地主的標誌)和鐘塔(教堂的標誌)媲美,象徵著貴族的權力。幾個世紀以來,它們已逐漸成為城鎮影響力和財富的象徵。
除了上述介紹的之外,法國還有許多大革命時期,以及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歷史建築物。
聞名遐邇的盧浮宮:
-
4 # 佛說紫檀
看看法國的歷史建築,就知道法國注不注重保護文化遺產了。
可以說,法國的歷史建築,隨處可見,而且被法華人保護的非常好。儘管每天都有大量的遊客到這些地方去旅遊,但是這些建築還是儲存的非常好。
回覆列表
法國注意保護文化遺產嗎?
當然,法華人對文化遺產的重視程度和保護程度,遠超乎想象,就跟國內流行那種祖傳的東西一樣的心情。法國在這方面是立了法的,早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就頒佈了一本文化遺產保護法《歷史性建築法案》,這本法案在世界上來說都是首創,然後過了四十年又頒佈了《紀念物保護法》。這種文化保護的意識真的比世界其他國家的人很超前,想想中國的1840年在發生什麼,這個時候還是清朝統治時期,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也是中國中國近代史開始的時候。這個時候的法國開始頒佈法律保護各種歷史建築。
這點真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想想也比較感慨,我們國家也有不少歷史文物,比較出名的就不用了,什麼兵馬俑呀,還有散落各地古城牆,別說保護了,那些古城牆的磚塊都快被人搬完了,北京的四合院,等等,在保護歷史文化遺產這方面要多學習。因為法國對於歷史文物保護的好,也使得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很多古典的法國曆史文化建築。
這麼多年來,很多歷史建築都有多多少少的損壞,有的還挺嚴重的,法國政府也很著急,經費不足,人力精力都有限,沒有辦法修繕所有的歷史建築,後面政府想了一個辦法,發行了文物維修主題的彩票,這樣來籌集更多的資金去修繕文物。
除了政府的作用,法國民眾這方面的意識很強,有很多自發地去支援文物的修繕活動,有人在網上組織了一個活動,蒐集資金修復一個教堂,結果有上萬人的民眾支援,並且捐款,法國民眾在這方面的意識真的非常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