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麵包財經

    因為亞馬遜做雲,阿里巴巴也趕緊做雲。看到阿里雲,騰訊也馬上推出了騰訊雲,這些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為什麼如此重視雲呢?

    雲只是網際網路的一個隱喻,任何一個使用基於網際網路的方法來計算,儲存和開發的公司,都可以叫做從事雲的公司。不同的是,有的立於雲端,有的處於終端,不同的行業地位,自然,盈利能力也是不一樣的。

    按照服務的(賺錢)模式,雲服務大致可以分為基礎雲(IaaS)、平臺雲(PaaS)和應用雲(SaaS)三種,技術壁壘一級一級的提高IaaS< PaaS< SaaS。

    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提供雲端儲存、場外伺服器和網路硬體等,例如:阿里雲、亞馬遜AWS、微軟Azure;

    Paas(平臺即服務Platform-as-a-Service),有時也叫中介軟體,在網上提供各種開發和分發應用的解決方案,比如虛擬伺服器和作業系統等,例如:GAE(谷歌)、阿里ACE;

    Saas(軟體即服務Software-as-a-Service),指透過網際網路提供特定的軟體產品。是當下國內最成熟的雲服務,發展至今,各種各樣的雲應用覆蓋了從語音互動到影片服務,從ERP到CRM,從企業資料通訊到資料評估與分析,從移動網際網路到社交SNS,從辦公應用到遊戲開發……

    雲究竟能幹什麼,以亞馬遜雲AWS為例。AWS在2016年底正式推出自己的AI產品線和GPU雲伺服器,提供多達42000千個CUDA計算核心並預建了深度學習計算叢集,在雲平臺中增加了文字語音轉換服務、影象人臉識別服務以及可編寫自然人機互動服務,方便企業客戶直接呼叫雲平臺的機器學習能力和人工智慧服務。

    目前國外雲業務開展得早,技術也有一定優勢。亞馬遜已經控制全球(除中國)約45%的雲市場。據公開資料,2017年一季度,AWS雲服務淨銷售額為36.61億美元,同比增長率為43%;營業利潤為8.9億美元,為亞馬遜提供了約89%的利潤。

    國內市場則是阿里巴巴市場佔比最多。

    根據國際研究機構IDC日前釋出的市場調研資料,阿里雲2016年在中國IaaS市場的份額已達到40.67%,超過第二至第十位市場追隨者的規模總和。

    資料顯示,2016年,阿里雲IaaS營收為5.88億美元,佔中國雲計算市場總額的40.67%;第二位為中國電信,其營收為1.22億美元;第三位為騰訊雲,營收為1億美元;第四位為金山雲,營收為0.87億美元。

    作為AT之一,騰訊顯然不想在雲業務上輸給阿里,所以正加大投入。而且2016年,亞馬遜與微軟透過與國內企業合作的方式,曲線拿到了在國內經營雲業務的牌照,未來的雲市場競爭將會更加激烈,此時就是誰不積極開發雲業務誰掉隊,誰此時掉隊以後就難以再龐大的雲計算市場分一杯羹。

  • 2 # 王長勝

    別人有的,我一定也要有,騰訊的作風向來如此。雖然這個問題時去年的,但是雲計算一直是最近一兩年各個科技公司探討的熱門技術。

    早在2006年,亞馬遜第一次提出雲計算這個概念開始,經過12年的發展,亞馬遜AWS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雲計算商,佔據了近40%的市場份額,另外亞馬遜、微軟和谷歌三家合計佔市場份額超過60%。

    而在中國,阿里雲是最早進行佈局的,阿里雲創立於2009年,在杭州、北京、矽谷等地設有研發中心和運營機構,目前市場份額達到45.5%;從社交起家的騰訊雲從2010年2月開始接入首批應用,在國內佔據第二的位置,市場份額突破10%。

    而云計算之所以被眾多科技公司追捧,其主要原因就是作為網際網路的基礎設施之一,它是網際網路以及移動網際網路的未來發展趨勢,它突破了一定的限制,對可配置系統資源和更高級別服務的共享池進行無處不在的訪問,這很符合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優勢。

    從營收上看,在2018 年第一季度,AWS 貢獻了亞馬遜全公司運營利潤的 73%,這讓它成為了公司最賺錢的業務之一。2018年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的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175億美元。面對這個巨大的市場,騰訊絕對不會放過。

    而且從自身建設上看,雲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路訪問, 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路,伺服器,儲存,應用軟體,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互動。

    不管是騰訊自身發展還是為其他第三方服務,騰訊對騰訊雲的佈局依然是必不可少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初三,這次月考基本班級墊底,請問孩子的學習該如何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