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熊黛林5月18日晚發博擺造型向窗外看去:稱:快點開始吧,等到花兒都謝了……微博評論區瞬間被各種帶有性意味的侮辱語句填滿,連“洗好澡等我”等更過分的評論也不在少數。明星會在乎隊他們的侮辱性評論嗎?如何看待針對公眾人物的網路暴力?
7
回覆列表
  • 1 # 好片兩部半

    熊黛林5月18日晚發博擺造型向窗外看去:稱:快點開始吧,等到花兒都謝了……

    對此有部分網友痛罵侮辱者,稱其是網民中的無素質人群,網路暴力的始作俑者。也有網友表示:這種宅人發洩可以忽視,更有網友提出意見:應對侮辱者的微博號做出懲罰。

    郭德綱曾經說過:“如果網路真正全部實名制,那就天下太平了。因為不實名,就有人不怕後果的到處罵街,反正也沒人知道他是誰。”或許實名制才是網路暴力的最終解決武器,但這一天的到來還遙遙無期。

    明星是承受網路輿論暴力最嚴重的群體,作為公眾人物,不是每個人都會對你滿意。在這個說話罵人的成本如此低廉的時代下,語言謾罵簡直就是家常便飯。腦子是個好東西,希望噴子們都有。人言本是可敬的,為何有時卻變成可畏的了?說話也變成可怕的事,但類似的戲碼並非首次。

    范瑋琪曬娃,王寶強離婚,喬任梁離世,大到國家大事,小到身邊瑣事……總是有人無辜躺槍。不知從何時起,我們身邊多了這樣的人,他們覺得應該高興的時候,就強迫別人不許 哭,他們覺得應該不高興的時候,就強迫別人不許笑。所有不跟他們同步的人都有可能被攻擊,任何違揹他們意願的人都會被貼上“惡”的標籤,他們即是正義。

    他們在自己營造的虛偽“道德”中沒有看到別人的附和便怒不可遏,在沒有獨立的人格和意識的他們中間,“謾罵”成了一種情感宣洩,使他們獲得一種懲惡揚善式的獨特快感。這不是真和善,這是假和醜。當眾人都哭時,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當眾人都笑時,也應該允許有的人不笑,這本是最起碼的社會自由的公民權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7米*10米的房子,怎麼設計合理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