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完美理財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始於石化能源枯竭和減少環境汙染的初衷,算是一種遠慮之舉;但如果解決不好廢舊電池的回收處理問題,因此造成環境汙染,就脫離了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初心。不得不說,從當下國內情況看,近憂已現。

      據媒體調查,目前市場在售的電動車電池的保修期一般為5~8年(或10萬~15萬公里)。按照常規,理論上電池的正常衰減壽命也大體會設定在這個節點。根據目前行業內廣為流傳的做法,一般把80%作為電池容量和續航里程衰減的節點。車企和經銷商往往根據這兩個節點來推算電池淘汰回收的時間。

      雖然中國從2014年起才開始大量推廣電動汽車,這個時間點之後上市的電動汽車離電池報廢尚早,但更早時候一些城市試點推出的電動計程車和電動大巴,比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始執行的首批電動大巴,已經到了電池衰減壽命的節點,理應淘汰了。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披露的資料顯示,2015年中國動力電池累計報廢量約在2萬~4萬噸左右。如果資料屬實,那麼這些報廢的電池去了哪裡?

      而電池方面的專家提醒,如果經常使用快充或開車習慣不符合電池保養規則,加之電池質量水平參差不齊,許多電池3~5年就會消減到不適合正常使用的狀態。也就是說,差不多到2018年,國內將會產生大批次的電池淘汰回收需求。按照銷量推算,到2020年前後,中國僅純電動(含插電式)乘用車和混合動力乘用車動力電池累計報廢量將達到12萬~17萬噸的規模。如果資料變成現實,那麼這些報廢的電池去向哪裡?

      據瞭解,目前報廢的動力電池通常有如下幾種處置方法:一是重新制造,即替換電池上的損壞零件,重新裝配給電動汽車;二是電池轉型,即改變電池的調校(控制發動機的資料),並將其裝配給其他靜態儲能裝置;三是迴圈利用,即分解提取電池中的貴重金屬、化學材料及副產品,在原材料市場中出售或重新投入車用電池的生產。

      這幾種處置方法說起來簡單,但進入實際操作過程尤其是產業化卻很難。除了一些電池再利用技術尚處於試驗階段,暫時難以實現商業化之外,更大的難題還在回收環節。一家電池企業表示,建立回收利用迴圈鏈條是符合電池企業利益的,但是需要上下游企業的配合和政府的嚴格監管。引導廢舊電池進入正規處理渠道,就必須建立便利的電池回收網路。這需要很高的成本,僅靠電池企業的努力還不夠,需要藉助車企天然的銷售網路。然而,目前車企在電池回收環節大都表現消極。

      正規渠道不暢,廢舊電池必然會流向不可控的私人領域。這是很危險的事情。由於電池拆解需要很高的專業技術,而私人作坊根本達不到要求,對電池拆解很難控制,造成環境汙染在所難免。有環境專家稱,一塊20克的手機電池,可汙染3個標準游泳池容積的水,而一塊電動車的廢舊電池,則會汙染近33.3公頃土地。據悉,在低速電動車領域,曾有“直接把電解液倒溝裡”的說法。如果汽車用動力電池也被小作坊任性處理,所造成的環境汙染將非常可怕。

      廢舊電池之憂何解?除了加大研發投入,突破廢舊動力電池處置的技術瓶頸,找到一條既環保又經濟的可行路徑之外,還要重點做好回收環節的文章。一方面要先行探索統一電池的技術標準,為日後大規模的統一回收奠定基礎;一方面還要出臺政策法規,在明確電池回收利用責任主體及相關責任的同時,對回收企業給予適當補貼鼓勵,並對私人電池拆解活動加強監管,嚴控電池流入非正規渠道。

  • 2 # jimmyshow

    鋰電池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只要把握好回收途徑,不要流入沒有資質的商家手裡一般不會有什麼問題的,因為有國家標準在管著呢。電池內有重金屬和電池液對水源和土地會汙染,總歸來說,所有東西都需要管理,有管理就不會有大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部戰區公招啟動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