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留史君

    東晉時有位高僧,法號叫做慧遠,是佛教淨土宗的始祖。他交遊廣泛,與當時的很多名士都有往來。相傳他曾住在廬山西北山麓的東林寺中,潛心研究佛法,為表示決心,就以寺前的虎溪為界,立一誓約:“影不出戶,跡不入俗,送客不過虎溪橋。”

    有一次著名的隱士詩人陶淵明和道士陸修靜來訪,一僧一儒一道三人談得極為投契,不覺天色已晚。慧遠送出山門,三人談興正濃,依依不捨,於是邊走邊談,送出了一程又一程。忽聽山崖密林中虎嘯大作,慧遠這才發現,原來自己送客早已過了虎溪界限。三人因而相視大笑,執禮作別。據說,後人在他們分手處修建“三笑亭”,以示紀念。

    這個故事流傳很廣,之後歷朝歷代都有畫家以此題材創作《三笑圖》。

    宋代佚名《三笑圖》

    明代陳洪綬《虎溪三笑圖》

    畫面上的一儒是陶淵明、一僧是慧遠、一道是陸修靜。

    只是歷史上的陶淵明和慧遠算是同一時期的人,兩人有交往的可能。而陸修靜生活的時代要晚於慧遠和陶淵明,不可能與兩人有交集。所以虎溪三笑也只是一個有趣的傳說。

  • 2 # 鍾吾茗茶

    虎溪三笑,本為淨土宗始祖慧遠大師在名勝匡廬的一段著名佳話,後人以此題材作有《三笑圖》。如蘭所作此詩,表面看來似乎僅僅是敘述本事,實則借似抒發作者自己的情懷:追慕遠古高賢的俾睨世俗、皈依自然的高風亮節。詩寫得格調清新,節奏明朗,可諷可誦,很有韻味。

    東晉時有位高僧法號慧遠,交遊廣泛,與很多名士都有往來。相傳他曾住在廬山西北山麓的東林寺中,潛心研究佛法,為表示決心,就以寺前的虎溪為界,立一誓約:“影不出戶,跡不入俗,送客不過虎溪橋。”

    不過,有一次詩人陶淵明和道士陸修靜過訪,三人談得極為投契,不覺天色已晚,慧遠送出山門,怎奈談興正濃,依依不捨,於是邊走邊談,送出一程又一程,忽聽山崖密林中虎嘯風生,悚然間發現,早已越過虎溪界限了。三人相視大笑,執禮作別。據說,後人在他們分手處修建“三笑亭”,以示紀念。清人唐英(1682-1756年)題廬山東林寺三笑亭聯雲:

    橋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語;

    蓮開僧舍,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虎溪三笑”的故事在唐代已經流傳開來,正如聯語中所揭示的,是當時思想界佛、道、儒三教融和趨勢的一種反映。據考證,釋慧遠與陶淵明約略為同時人,交往或有可能,而陸修靜所處時代晚過百年,所以“三笑”之說純屬虛構。但這個題材日益成為象徵三教合流的美談而膾炙人口。

  • 3 # 向陽願景

    虎溪三笑(國畫) 26.4×47.6釐米 無名款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張鵬

    “虎溪三笑”是中國古代人物畫的傳統題材,記錄了一段興味悠長的六朝文人逸事:東晉名僧、淨土初祖慧遠在廬山東林寺創立白蓮社,集結一時名彥談法論道。池水清漪、白蓮搖曳之畔,思想之盛和言語之美的交匯與碰撞締造了這一魏晉思想史上“玄佛合流”的著名文化事件。慧遠雖喜結勝友,但一直謹守送客不過寺外山下虎溪的原則。一日,陶淵明和陸修靜同訪慧遠,三人縱論今古,機鋒相契,臨別時談興難止,慧遠執意相送,且行且言,不知不覺已將二人送過虎溪。頃刻間,四野轟然虎鳴,慧遠方憬悟此前盟約,三人遂相視大笑。儘管湯用彤在《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中認為慧遠立白蓮社是偽說,但這一故事真實與否無礙本文討論。

    對於這個故事的本源和寓意,學界已有定論,認為它是中國傳統文化裡儒、釋、道內在相融的生動例證。中國傳統文化體系蘊涵著若干要旨,諸如儒家的仁愛忠恕、君子務本,道家的心遊大化、虛極守靜,佛家的慈航普濟、達觀超越等等,其中正道的觀念和嘉美的價值彙集於文化的核心層,演化出唐宋時期儒、釋、道三家內在精神合流的圖景,併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典型面貌之一。與之同步,這一文化現象也進入畫家的視野,流傳下豐富的影象譜系,“虎溪三笑圖”即為最重要的畫題之一。元李公煥的《箋註陶淵明集》中“《雜詩》其六”按雲:“遠公居山,餘三十年,影不出山,跡不入俗,送賓游履,常以虎溪為界。他日偕靖節、簡寂禪觀主陸修靜語道,不覺過虎溪數百步。虎輒驟鳴,因相與大笑而別。石恪遂作《三笑圖》,東坡贊之。李伯時《蓮社圖》,李元宗紀之,足標一時之風致雲。”這是較早將這一故事與畫史聯絡起來的一段記載,提及五代後蜀石恪和北宋李公麟曾涉筆此題。

    梳理這一畫題的畫跡,我們能清晰地發現影象的流變。現存較早的是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無名款的一幅《虎溪三笑圖》。此圖為橫幅,絹本設色。構圖飽滿,刻畫細膩,粗筆闊墨的坡石與細筆雙勾的枝葉彼此映照。古拙的青石板橋下的溪流並無涓涓之態,而是浩蕩沖決,遠逝於雲天相接處,似襯托“虎威”。老幹如虯,紅葉瀰漫,一派肅穆高秋景致。畫中央正是身著袈裟的慧遠、儒服的陶淵明和道裝的陸修靜,三人舉頭朗笑,衣袂飄揚,情態鮮活,兩側三小童站立,畫中人物風格似宋人筆意。這幅作品恰將儒、釋、道合流的深邃神旨以“三笑”鏡頭的繪製形象地傳達出來,爽朗、悠遠的笑聲彷彿與虎溪激越的水聲、老楓呼嘯的風聲猝然交響,也穿越了千年的風煙,飄逸於畫卷之外,令觀畫者心府泠然、似有所聞。細讀這幅作品會發覺,在影象生成上,畫家幾乎繪製出了“虎溪三笑”這一故事的全部文獻元素,包括人物、情節、環境等,可視為這一畫題的最典型作品。

    此外,還能見到明清周臣、尤求、陳老蓮、擔當等人的同題畫作,均是對三位人物的集中描繪,也簡略勾勒出板橋和溪流,指示了送客情節和虎溪氛圍。就筆者所見,這一畫題的影象流變中,還出現兩個現象:一是將“虎溪三笑”故事上追到儒、釋、道三教的肇初,於是陶淵明、慧遠、和陸修靜三個形象就變為孔丘、釋迦牟尼和老子,從而追復了更高古的“三教圖”行世,如陳老蓮、陳字、丁雲鵬等皆有此作。二是將“虎溪三笑”的情節和人物高度抽象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現藏北京故宮的明憲宗朱見深的《一團和氣圖》,御製圖贊記述了此圖源出“虎溪三笑”,但儒、釋、道三人合抱一團、你我圓融的形象塑造極具形式感和民間詼諧趣味,在內容和風格上已與前述此題典型作品產生距離。近代畫家中,傅抱石曾作此題多幅,畫面佈局和人物造型大致相類。古木濃蔭下,慧遠低首合十,與陶、陸作別。人物側畔畫幾筆橋欄,以示虎溪。這樣的描繪雖無大笑鏡頭,卻強化送別之景,更託舉出三位高士與松風水聲渾然一處的超邁氣度,表達出今人對這一古題的隔代致意。

  • 4 # 是527啊

    晉朝著名和尚慧遠禪師,在東林寺譯《華嚴經》三十餘年,影不出山,足不入俗,送客不過虎溪。若過了虎溪,崖上的老虎就要吼叫起來。這樣,虎溪也就成了慧遠送客不能越過的禁區。

    慧遠喜歡與有節操的名人雅士交遊,對慄裡的陶淵明、南山的陸修靜傾羨不已。想要結識聖賢的願望與自身所立戒規相互衝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很多學說讓人減少慾望,那麼人應該如何去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