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6歲前更需要費心讀懂孩子
6
回覆列表
  • 1 # Mr小禾

    看見的力量

    武志紅老師的影片《看見就是愛》是以一個小男孩的日記開篇的:

    三八節,一個二年級的小男孩給媽媽準備了一份禮物,以表達對媽媽的愛。

    他先是給媽媽講了一個故事,但是媽媽只顧著低頭玩手機,沒反應;

    小男孩覺得,媽媽可能不喜歡聽故事,他又把事先想好的一段祝福的話說給媽媽聽,可是媽媽還是玩著手機。

    最後,小男孩端了一盆水,給媽媽洗腳,心想,這下媽媽該喜歡了吧?果然,洗完腳後,媽媽放下了手機,但是表情嚴肅,居高臨下地對小男孩說,“洗得不錯,下次洗的時候可以重一點。”

    這個孩子一直試圖尋找著媽媽的眼睛,讓媽媽看到,他為媽媽做了那麼多,卻始終得不到迴應,最後即便有迴應,卻是刻板的,冷冰冰的。那一刻,孩子感覺不到媽媽的一絲愛意,他甚至不知道,在媽媽眼裡,到底有沒有自己?媽媽渾然不覺,不僅僅連最簡單的目光注視和停留都沒有,更不要說和孩子建立“深層連結”。

    是故事,也是生活。

    二胎家庭的緣故,我們會把更多的關注放在老大上,玩具是給老大買的,老二就玩老大的玩具,繪本是之前買給老大的,老二想看就要經過老大的同意,分享食品的時候,要先給老大分一些,然後再輪到老二……老二就讓他在一邊自由發展,老二經常不被看到。所以,我們家老二會時不時的拿一些東西來吸引爸爸媽媽的注意,口裡還不停的唸叨:“爸爸(媽媽),你看,爸爸(媽媽),你看看。”老二是在尋求爸爸媽媽的注視,他是如此渴望被看見,他似乎覺得,只有爸爸媽媽看到了,就證明爸爸媽媽也是愛他的。所以,每當這個時候,我提醒自己,孩子在向我索取愛,我要調整到和他一個頻道,像關注老大的成長一樣關注老二,把身心放在當下,和孩子在一起。

    平時朋友聊天,也會聽到諸如此類的話語:

    “我天天陪著孩子,我真的是和孩子在一起呀,可是我們家的孩子總是說,‘媽媽,你和我一起玩吧’”;

    “我的孩子真的很不錯,我真的覺得他很好,而且比同齡人要優秀,上次考了98分,再努力努力100分就有了。是他自己對自己太沒有信心了”;

    “我孩子一畫畫就停不下來,我只想培養她的興趣,不是非要去考個證書,上次老師表揚他畫的像,很有表現力,就算再累,我們送去也值得了”;

    有個學生曾告訴我說,每當他想和爸爸分享晨跑的快樂時,他爸爸總是說“嗯,不錯,下次繼續努力,可以培養你的毅力”。學生告訴我,當他聽到這樣的話的時候,他就再也不想和爸爸繼續交談下去了。

    父母都愛孩子,他們也並沒有要求孩子必須功成名就,但是在上面的話語中,我們似乎看到了:這些孩子要麼作為和他人競爭的價值而存在,要麼作為父母希望的寄託而存在,要麼作為為了得到他人的讚許而存在,之於孩子本身,並沒有價值。這些父母聽不見孩子“全身心”陪伴的呼喚,看不到孩子努力後滿足的神情,感受不到孩子由內而外散發的快樂,他們和孩子根本不存在於一個空間。你陪伴著,確是透明的,你睜著眼,確是全盲的。

    不光是父母和孩子,其實每種關係都如此。當我們嘗試著回想我們走過的路,或者停下來看看周邊,便會發現,有如此之多的人是一生活在恐懼中:小小孩恐懼“不聽話”就不是好孩子,大孩子恐懼“成績不好”就考不上好的大學,找不到好的工作,成年了恐懼“如果我丟了飯碗”,我該如何生計,年紀大了恐懼“沒有子女養老”我怎麼辦?當你一而再再而三受到外在的目光所打量,你的慾望和恐懼便由此而生。沒有任何外在標籤的我,是否雙腳還能踩在大地上,感受我的存在?

    《千與千尋》裡那些丟失了自己名與姓的人,如機器一般不知疲倦地運轉。白龍諄諄告誡千尋,“不要忘記你的名字,千萬不要忘記你的名字!”一旦忘記自己的名字,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回家”恰恰是如此現實下的一種隱喻,回到初心,做回自己。

    如果有一天,當我們放下所有的期待、評判、控制,只是單純看見對方當下的樣子,當下的感受,並願意和這個真實的人在一起,分享時光,這就是真正的看見。

    如果有一天,有個人願意停下匆忙的腳步,知悉你生命脈絡裡的故事,看見更加具體的、複雜的你,這樣的相遇,很難不造就一場以“愛”為名的主題。

    當你看見我的時候,當我也看見你的時候,才能產生連結,有了連結,便有了愛!

    “看見就是愛”,我好喜歡這句話。 看見自己,看見他人,也看見天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企業不景氣,怎麼留住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