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王子愛上狐狸
-
2 # 北京Cute初中生
善意的外號聽起來會讓人覺得很親切,可以拉近學生(同學)之間的情感距離,因為善意的外號往往帶有親暱與喜愛的感情色彩,被取外號的學生(同學)也會樂於接受。可也有一些人給別人取外號的時候,喜歡抓住他人的缺點,甚至是一些學生(同學)身體上的缺陷來做文章,並以此為樂趣。這樣就會極大地傷害別人的自尊心,也許還會給他們帶來心靈上的陰影,讓他們陷入自卑與封閉的泥潭不能自拔,嚴重的甚至會影響他們的性格,心理,看待世界的態度,以及今後的生活。我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要知道,自己的傷口被暴露出來,被人拿來取樂的痛苦是常人所難以忍受的。換位思考,類似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自己會是怎樣的感受呢?
所以,我們不能只是因為為了自己的樂趣而忽視他人的感受。有時即使是善意的外號,也並不見得就會被他人欣然接受。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價值觀,人生觀,看待問題的角度都是有差別的,甚至是相反的。或許你取的外號是善意的,甚至自己認為是對他人的褒獎,可在他人看來卻是不願接受的。所以,對於涉及到他人的事情,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想問題,做事情。這明顯是在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所以不管是誰,都不能給別人起外號。如果萬一碰上了這種不幸的事情。學校、家長有必要坐下來溝通協商。實在不行可以作報警處理,我們可以用法律這個武器來保護我們的尊嚴。
-
3 # 北京Cute初中生
善意的外號聽起來會讓人覺得很親切,可以拉近學生(同學)之間的情感距離,因為善意的外號往往帶有親暱與喜愛的感情色彩,被取外號的學生(同學)也會樂於接受。可也有一些人給別人取外號的時候,喜歡抓住他人的缺點,甚至是一些學生(同學)身體上的缺陷來做文章,並以此為樂趣。這樣就會極大地傷害別人的自尊心,也許還會給他們帶來心靈上的陰影,讓他們陷入自卑與封閉的泥潭不能自拔,嚴重的甚至會影響他們的性格,心理,看待世界的態度,以及今後的生活。我這並不是危言聳聽。要知道,自己的傷口被暴露出來,被人拿來取樂的痛苦是常人所難以忍受的。換位思考,類似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自己會是怎樣的感受呢?
所以,我們不能只是因為為了自己的樂趣而忽視他人的感受。有時即使是善意的外號,也並不見得就會被他人欣然接受。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價值觀,人生觀,看待問題的角度都是有差別的,甚至是相反的。或許你取的外號是善意的,甚至自己認為是對他人的褒獎,可在他人看來卻是不願接受的。所以,對於涉及到他人的事情,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想問題,做事情。這明顯是在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所以不管是誰,都不能給別人起外號。如果萬一碰上了這種不幸的事情。學校、家長有必要坐下來溝通協商。實在不行可以作報警處理,我們可以用法律這個武器來保護我們的尊嚴。
回覆列表
幾乎大多數孩子的童年,都會伴隨著一個甚至幾個外號一起成長。這些外號,有的會成為一種童年記憶,在日後用來懷念;有的則可能成為孩子的陰影,怎麼努力也無法掙脫。說到底,每個家長和孩子對於這件事,都會有不同的態度,區別在於有一些外號是開玩笑,有一些卻是一種傷害。
那些成為傷害孩子的外號,都有一個共同點:打擊孩子自尊心,帶有偏見和侮辱性質。面對這樣的外號,孩子們無法接受,家長也很難做到淡定。這種明顯讓孩子難受的外號,實際上就是一種霸凌,一種傷害孩子的無形利器。有人可能會說:“沒有那麼嚴重,都是小孩子之間的玩笑話,不要那麼玻璃心。”你所謂的玻璃心,實際上就是家長對於孩子脆弱內心的保護。一個孩子被霸凌,語言往往比行動的殺傷力更大,這也是青少年的不健康心理越來越呈現上升趨勢的源頭之一。
可是,我們作為家長究竟該怎樣妥善處理,才能既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愛,又不至於讓孩子感到難堪,甚至遭受二次傷害呢?我結合實際案例,談談自己的看法,可以供家長們參考:
1.讓孩子感受到你是在乎他的
朋友孩子班上有一個小男生,有點靦腆,他的名字叫“玄燁”。沒錯,和清康熙同名,但不同姓。某天,有個孩子說玄燁是康熙皇帝,那麼他應該會有很多丫鬟。於是,那些坐在他附近的女同學捎帶著也就成了一些孩子嘴裡的“丫鬟”。女孩子們當然會覺得很不開心,於是大罵這個叫“玄燁”的男生,說他是最討厭的“狗皇帝”。這個外號導致本來就有些內向的孩子更加沉默,而家長在孩子告知以後也沒有任何一句安撫情緒的話。終於,這個男孩開始厭學,他的爸爸媽媽才引起重視。
說到底,當孩子在闡述這件事情時,他其實希望爸爸媽媽能夠站在他的角度來感同身受。孩子的內心並沒有強大到我們想象中那麼驚人。一句溫暖的撫慰,在此刻勝過一切。
2.教會孩子懂得保護自己
語言傷害不同於真正的暴力行為,它往往是無形中就讓孩子受傷,而這個力度很多時候是我們無法想象的。當孩子遭受精神上的霸凌時,他們其實是渴望得到保護的。可是,家長能做的只是一部分,真正需要強大的,還是孩子自己。
在前邊的案例中,那個男孩子的爸爸最後並沒有去找那些罵他的同學,只是告訴孩子:只有你強大了,他們才沒辦法欺負你。還順便給孩子科普了關於康熙皇帝的一些冷知識,告訴他取這個名字純屬巧合,和康熙的名字含義完全不同。後來,這個孩子鼓足勇氣,在一次班會課上,用自己的話把爸爸告訴他的,講給了全班聽,贏得了熱烈的掌聲。從此以後,那個讓他遭受侮辱的外號消失了,大家都叫他“小博士”。
3.幫助孩子重拾信心
孩子被惱人的外號侮辱,他們需要尋求幫助,可從老師和家長那裡去獲得。後續的一些自信心建立,同樣離不開家校的共同努力。從孩子的角度來說,他們並不願意因為這種事讓家長去找哪些霸凌的孩子,因為很有可能會加劇這種傷害。因此,理智的父母親和老師,會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吵鬧其實並不解決任何問題。我們能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在受傷害以後,重新樹立自信,以另外一種方式來回擊和成長。
家長的引導方式,決定了孩子的格局。有一些家長會覺得“孩子太委屈了,我說什麼也要替孩子討回公道”。然而,你的魯莽蠻幹,將你的育兒理念和情商暴露無遺,孩子以後遇到類似事件,同樣無法釋懷,甚至可能產生不好的後果。我相信,沒有哪個家長願意看到那樣的局面。
事實上,當我們的孩子遭遇到“外號”這個精神霸凌時,也是他成長路上需要去面對的一段經歷。作為家長,除了關愛,就是給予孩子最正確的引導,只有這樣,他們才能走得更加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