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邏輯文史游
-
2 # 一顰一語一千年
1魏延 劉備入川時魏延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魏延鎮守漢中近十年,之後又屢次隨諸葛亮北伐,功績顯著。期間魏延多次請諸葛亮給他統領一萬兵,另走一路攻關中,最後與諸葛亮會師於潼關,如同韓信的例子,但諸葛亮一直不許,因而認為自己無法完全發揮才能,心懷不滿。與長史楊儀不和,諸葛亮死後,兩人矛盾激化,相互爭權,魏延敗逃,為馬岱所追斬,並被夷滅三族。
2馬岱 三國時期蜀漢將領,馬超的從弟。早年追隨馬超大戰曹操,反攻隴上,圍攻成都,漢中之戰等。後在諸葛亮病逝後受楊儀派遣斬殺了蜀將魏延。曾率領軍隊出師北伐,被魏將牛金擊敗而退還。官至平北將軍,陳倉侯。
3王平 三國時蜀漢後期大將,原屬曹操,曹操與劉備爭漢中,得以投降劉備。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與馬謖一同守街亭,之後深受諸葛亮的器重,率領蜀漢的王牌軍隊無當飛軍,多次隨諸葛亮北伐。諸葛亮死後鎮守漢中,曹爽率領十萬大軍攻漢中時,被王平所擊退。
4姜維 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維北伐總計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後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對姜維北伐,而宦官黃皓弄權,姜維殺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禍,後司馬昭五道伐蜀,姜維據守劍閣,阻擋住鍾會大軍,卻被鄧艾從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後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鍾會,打算利用鍾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鍾會反叛失敗,姜維與鍾會一同被魏軍所殺。
5 廖化 曾為關羽主簿,關羽敗亡後歸入孫吳,用詐死之計迴歸蜀漢,劉備授任為宜都郡太守。劉備去世後,為丞相參軍,後為廣武都督,遷陰平郡太守,多次參與蜀漢的北伐。官至右車騎將軍,假節,領幷州刺史,封中鄉侯。蜀漢滅亡後,徙往洛陽,在中途病逝。廖化以果敢剛直著稱,是蜀漢後期的重要將領。
-
3 # 觀我應如是
我是玩三國志遊戲最後一個時期時總結的,其時能用的人已經不多了,只能矮子裡拔將軍。姜維必不可少,武侯傳人,智勇雙全的蜀軍統帥,固守陽關,死戰不退的勇將傅僉,名門之後,張飛之孫張遵,趙雲之子趙廣,最後還有老當益壯的蜀軍先鋒廖化。當然還有幾個,像霍弋,羅憲,蔣舒,張翼,寧隨等人雖也能用,但缺陷同樣明顯,武力不濟,忠誠不夠,智力太低等等,守成可以,進取不足。
回覆列表
魏延、姜維、李嚴、馬岱、王平。
前督部——鎮北將軍、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都亭侯魏延;前軍都督——領扶風太守張翼;牙門將——裨將軍王平;後軍領兵使——安漢將軍、領建寧太守李恢,副將——定遠將軍、領漢中太守呂義;兼管運糧左軍領兵使——平北將軍、陳倉侯馬岱,副將——飛衛將軍廖化;右軍領兵使——奮威將軍、博陽亭侯馬忠,撫戎將軍、關內侯張嶷;行中軍師——車騎大將軍、都鄉侯劉琰;中監軍——揚武將軍鄧芝;中參軍——安遠將軍馬謖;前將軍——都亭侯袁綝;左將軍——高陽侯吳懿;右將軍—— 玄都侯高翔;後將軍——安樂侯吳班;領長史——綏軍將軍楊儀;前將軍——徵南將軍劉巴;前護軍——偏將軍、漢城亭侯許允;左護軍——篤信中郎將丁鹹;右護軍——偏將軍劉敏;後護軍——典軍中郎將官雝;行參軍——昭武中郎將胡濟;行參軍——諫議將軍閻晏;行參軍——偏將軍爨習;行參軍——裨將軍杜義,武略中郎將杜祺,綏戎都尉盛勃;從事——武略中郎將樊岐;帳前左護衛使——龍驤將軍關興;右護衛使——虎翼將軍張苞。
蜀漢後期大將---魏延:
當初劉備打下漢中這個軍事要地時別人都以為劉備會讓張飛去守,連張飛自己都這麼認為,但是劉備卻讓魏延去守可見劉備對於他的肯定和信任了,也可見魏延是能力不在關羽之下。魏延的確是個人才,但是他為人有點狂傲,人際關係處理的不好,所以最後楊儀誣陷魏延謀反時別人都幫楊儀.最重要的一點是諸葛亮同志不喜歡魏延同志那種脾氣和冒險戰術.(觀點基於三國志,非演義).魏延威武!!乃蜀國之大將!!
蜀漢後期大將---姜維:
歷來對姜維的北伐貶多褒少,像《三國演義》篇末的長詩就有“姜維獨憑力量高,九伐中原空勳勞”之說。縱觀姜維歷次北伐,具體戰績是: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總的來說還是勝多敗少,部隊損耗也是魏重蜀輕。邊境線又諸葛時期北移至金城一帶,成果明顯。姜維一人要擔當起統帥,大將,顧問的全部職責。稍懂軍事的人可以懂得姜維當時作戰的艱鉅了吧,可是儘管是在這種條件下,姜維仍然能在戰術上不斷取得成功,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說他不是大將呢?
最悲劇的大將---李嚴
與諸葛亮同為劉備臨終前的託孤之臣。公元231年,蜀軍北伐時,李嚴延誤押運糧草,為推卸責任而阻撓諸葛亮的北伐,使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獲罪,被廢為平民,遷徙到梓潼郡。雖說他被廢,但是李嚴數次平叛有功,且鎮守東部地區,策反孟達,實力可見一斑,無奈鬥不過諸葛亮落得不好的下場(諸葛同學很不地道啊,排除異己獨霸朝綱,蜀漢之墮落諸葛亮罪不淺),但是這個人的能力還是很出眾的,算是一員大將。
蜀漢後期猛將---馬岱
馬岱是馬超的堂弟,蜀漢中後期的重要將領。早年他曾經從曹操手中死裡逃生,後跟隨馬超大戰曹操。建安十九年,馬岱隨馬超歸附劉備,馬超臨終前將馬岱託付劉備。跟隨丞相諸葛亮南征孟獲和北伐曹魏,馬岱久經沙場、多負辛勞,作戰冷靜而勇猛,深得諸葛亮信任。諸葛亮臨終授命於馬岱,襲斬魏延,馬岱成功的完成任務。論武力在那個時期沒幾個比馬岱厲害的,能力不俗,戰功不少。
這個可以是大將---王平
蜀漢後期的絕對大將。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王平隨馬謖防守街亭,因其卓越的見識和在撤退時的出色表現被諸葛亮賞識,得到破格提升。之後,王平在第四次北伐時成功防守住了魏將張郃的進攻,在諸葛亮去世後幫助眾人平定了魏延之亂。蔣琬執政初期,王平、吳懿防守漢中,後升為鎮北大將軍,統領漢中,成功防禦了魏將曹爽的大規模伐蜀行動。後隨諸葛亮南征、北伐,多次受命執行任務,表現十分活躍。諸葛亮去世後,王平在蔣琬的推薦下,到永安防守吳國。
不解釋,絕對大將級別---羅憲
看一下他的實力:(羅憲也是一個悲劇,因為不滿黃皓被貶永安)堅守永安 羅憲招集眾人,表示孫吳不守信用,意圖趁機併吞巴東,便歸順了曹魏。並整頓兵馬,嚴陣以待。孫吳先派遣步協強攻白帝城。羅憲沿著長江防守,同時派遣參軍楊宗向安東將軍陳騫求救。之後吳軍攻入巴東,羅憲退入白帝城堅守,吳軍屢次強攻皆被擋住,之後又派遣陸抗率3萬人支援,這場攻防戰長達六個月之久。
司馬昭得到羅憲求救後認為成都剛經歷鄧艾鍾會事件,目前已無力支援。所以派遣荊州刺史胡烈率軍攻打吳軍入蜀據點西陵,陸抗在腹地受脅之下退兵。自此永安之圍解除,羅憲擔任原職,加封陵江將軍,萬年亭侯。西晉時期,羅憲舉薦不少蜀漢人士。例如巴西陳壽、琅邪諸葛京等等,這些人後來都成為有名的官員。 最後羅憲攻下了孫吳的巫城(今重慶市巫山縣),同時也向司馬炎進獻伐吳之策。西元270年,羅憲卒於任上,被追封為安南將軍,諡號“烈”。
蜀國南方守衛者---馬忠
諸葛亮南征,拜馬忠為牂牁太守,率偏軍平定當地叛亂。馬忠治理牂牁政績顯著,諸葛亮又闢為參丞相軍事,作為丞相留府長史蔣琬的副手,處理後方軍政事務。接著又兼任益州治中從事。魏軍大舉進攻漢中,馬忠到諸葛亮軍中幫辦軍務。之後,又指揮牙門將張嶷等將領平定叛亂的汶山郡羌人。南中豪族劉胄叛亂,各郡騷動。諸葛亮以馬忠接替原庲降都督張翼。馬忠不負使命,平定了叛亂。諸葛亮加忠為監軍、奮威將軍,封博陽亭侯。建寧郡曾經殺害太守正昂,綁架太守張裔送給吳國,所以以前庲降都督常常駐紮在漢族居多的平夷縣。馬忠移屯漢族和少數民族雜居的味縣。越巂郡一直處於混亂狀態,馬忠指揮並協助越巂太守張嶷恢復秩序,並因此直接晉升為安南將軍,進封彭鄉侯。大司馬蔣琬北駐漢中,而馬忠入朝述職,於是受命到前線宣傳詔旨,加拜為鎮南大將軍。
此外,霍弋,黃崇,諸葛瞻,吳懿,夏侯霸,張翼,張嶷,陳到,蔣琬,張苞,關興,廖化等都是戰功赫赫,實力不俗,蜀漢棟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