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現在的詩詞創造越來越被人們灌以許多幾乎都是不可能經常使用的生僻字,不知這是為了能夠說明意境在體現,還是為了能夠表現出所掌握的文化高階不同性?
回覆列表
-
1 # 崔老
-
2 # 東都有湘
我步高臺笑九天,驕陽自愧喚雲憐。
巔峰那刻當空耀,最眩如芒對目前。
道路寒潮穿萬壁,光輝熱力退無煙。
千年酷暑皆何奈,豈可人間到盡緣?
-
3 # 時光不忘流年香
不管什麼樣的文學形式,只要它能傳承下來而且成為經典,就必須有它自身內在精粹主旨。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尤其詩詞是語言的濃縮與提煉,看中國傳稱的經典無不是有其濃縮的思想光華在裡面。故思想精華為旨,形式為輔。
詩最本體的文化功能還是記錄傳承美麗淵博的中華文字,現在依然在語言文化中被廣為使用的成語和詞語,有很多就是出自於幾千年前的《詩經》,如“愛莫能助、畢恭畢敬、桃之夭夭、信誓旦旦、憂心忡忡、夢寐以求、風雨如晦、充耳不聞、出口成章、赫赫有名”等,這當中,像“不可救藥”這個詞,形容病重到已無法用藥醫治,比喻人或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就是出自《詩經·大雅·生民》:“多將熇熇,不可救藥。”。其後2000多年延續下來,無論唐詩宋詞還是漢賦元曲等詩的變體,也都產生並傳續著許多豐富我們語彙表達的美麗的中華詞語,如“山重水複、柳暗花明、司空見慣”等,這其中,像“心有靈犀”這個詞,願意是比喻戀愛著的男女雙方心心相印,現多比喻雙方對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領神會,就是出自身李商隱的《無題》詩中“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這句。
所以,對於語言文化的傳承,詩是一個很好的載體。現代的文學基本已經在漸漸被西化,中國文化在明清以前主要就是靠詩詞來承接,詩,有保留中華優美文字的功能。雖說現在詩和書法、國畫一樣,都快要成奢侈品了,但是傳承中華文化不能斷了根,特別是有些詞語,在現在這樣一個讀圖時代的大量符號形象衝擊下,我們恨不得又回到象形文字時代,文化有退步的危險,從小開始學認字寫字變成了看圖說話,很多的中國字,如果老不被使用就會死亡的。而存續這些我們祖先優美文字的最好形式就是寫詩讀詩,當然,歌曲也很好,更易於口口流傳,但是歌曲往往由於要使得傳播更為普遍廣闊,不免失之太通俗,很多雅緻些的詞兒,歌曲裡不好用,唱出來怕人聽不懂,所以歌詞的書寫不能太高深,也就註定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承擔一部分的文字傳承,而且有些口水歌,無非就是翻來覆去的情啊愛啊,成了詞彙的重複,某些類別的詞語集中使用率太高,在這點上,不如詩詞可以在意境刻畫、音韻誦讀優美上擔負的文化資訊含量更高。
故而,用字用詞的優美和高妙,亦即詩的才華所在,一首詩的境界高低和藝術水平高下,往往在於其用詞的考究和恰如其分。一句妙語佳句,就會成為一首詩的“點睛之筆”,有很多詩篇,我們往往只記住了其中口口成誦的一兩名句,如這句“人生若只如初見”,其實它還有下一句“何事秋風悲畫扇”,再完整的應該還有這幾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而這還不算完,整首詩是這樣的“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美妙在前半闕,其實後半闕寫得也很好。但是不必全篇都知道,只因為有了這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便足以使得納蘭性德在清代詩人中傲視群雄了,可見好詩一句足矣;類似的還比如,張九齡的《望月懷遠》,起首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全篇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但只此一句,便夠了!
“山抹微雲,天連衰草”這一句出自情詩高手、大名鼎鼎的秦觀秦少游的《滿庭芳》,這一句只是整首詞的開頭第一句,全篇是這樣的“山抹微雲,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徵棹,聊共引離尊。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倖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但是後來人們只要提及這一句,便已經佩服的不得了了,最極端的一個例子表現是,秦少游的女婿在某次聚會上介紹自己時,竟說出“吾乃山抹微雲之婿”,才用了這一句的半句話,所達到的效果卻已是舉座皆驚、聳然動容而尊敬的無以言表,因為一個“抹”字用的實在精妙!所以,作詩在某種程度上,是對一個人文化積累的極致化考量,能不能把厚重的知識儲備濃縮出幾句或哪怕一句、甚至一個精妙的詞語,就足以奠定其整首詩的偉大地位。
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有義務把中華文化的美好文字繼續傳承下去,為一句詩或一個詞而用功求索,比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打遊戲升級上要更有意義。特別是在清Fluence月的夏夜,獨坐樹下、靜心思之,一句心靈之語飄然滑落意中,快速將之記錄下來,然後再描摹增潤,終成一首完整的詩篇,箇中美妙,自不待言。有同道者必當心領神會,於我心有慼慼焉。
我們上小學學國文都要學造句,可以說詩是最好的造句“場”,能造出千古名句,不朽傳揚。不惟古詩詞如此,現代詩也能寫出絕佳的名句,詩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可說是孤句震當今!眾口都知這句詩,但是出自詩人的那一篇?前後的語句都是什麼?卻未必完全瞭解,但又有何妨呢?作為一個寫詩的人,有這一句被誦揚已經足可慰心魂了。所以,寫詩作詞,賦得妙語佳句,不是隻有古詩詞才能做得到,用心去寫、才華具備的話,現代詩依然能寫出好的句子!我甚至認為,作為詩的審美鑑賞而言,有沒有語句的優美,當放在極其重要的考慮。如果你能寫出“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這樣讓人不捨不讀的優美句子,還愁你的詩會被說不好嗎?所以說,不是現代詩本身不好看,也不是過了時令,是我們沒有尋求到這樣的好詩句!
但是也必須注意,不能為了詞句的刻意追求,而陷於用字的過分的偏僻和孤冷。詩之精巧或博大,宜在用準確的文字描繪出心中的感觸,而這感觸應該也能為人所懂,重在對於情感的鋪陳傳達。避免過於修飾詞華,所以用詞不能過於晦澀,應簡單而不俗於直白,精練而不沉於滯重。
能承,要有能承物的功能,這個物指的是言之有物,不是簡單的指物體,它是一種物理的感覺,也不是中學大學所學習的物理課,通俗講,是指詩要有容涵事實、事務、事物、事體和哲理、情理、道理的感覺和意味,所謂的感懷傷物、物思心解。不能太過於虛幻、淺薄的僅停留於浮誇表面的層次,要能夠透入事理之內,闡發幽深細微的纖毫情感;不能像領導講話一樣“我們一定要抓好這項工作……必須重視對待這件事情……”等等口號宣言式的語言,要能夠透過所謂“賦比興”或隱喻、描摹的手法,指出具體的理性方法或可以分解為人類能夠理解的具體情感。比如,看到空中的月亮,只有一半的月懸在天際,勾起了些許的心情,有了些許的詩興,但是不能就簡單地寫出比如“月亮啊,你勾起了我異樣的心情……”或是“半輪月亮,我真的無法平靜啊……”等只是停留於表象的詩句,沒有深入刻畫出你到底的心情是什麼樣的?如何異樣?如何無法平靜?這隻能叫乾嚎,不是詩的解析。有一位朋友對半輪月的詩意解析是這樣寫的“
半輪月
文/水墨輕紗
.
今晚的月
半輪明
半輪暗
半輪藏著你的心事
半輪寫滿我的思念
.
今晚的月
半輪柔
半輪剛
半輪寄存清歡
半輪封鎖薄涼
.
今晚的月
半輪沉重
半輪輕盈
半輪記載乾坤聚散
半輪對映古今離合
.
今晚的月
半輪在天上
半輪在心窩
半輪在傾聽
半輪在訴說
.
今晚的月
半輪是你
半輪是我”,你看,並無一詞提到心情的表象,但是反覆使用“半輪”這個核心詞來起興陳賦,列出許多意涵深遠的比喻,自然面對這半輪月的月下情懷油然顯露了出來,正所謂“不著一字 盡得風流”!所以,詩對心情、胸臆的承接能力不是聲嘶力竭、歇斯底里的用多少語氣助詞或排比句式的叫喊,而是入木三分又潤物無聲的浸入,運用高超的文字能力,信手拈來而成的美好詩作。而做到這些的首要前提,是胸中一定要有容納萬物至理的氣魄和知曉天地運轉的豐富知識儲備,動筆作詩才能真的言之有物。
——摘自崔志剛詩集《我把聲音讀進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