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H安逸
-
2 # 陳舟醫生
對於痛風患者:如果您超重,減輕體重有助於緩解痛風。此外,建議形成飲食調整,預防痛風發作。
以下食物應該不吃或少吃:具體的食品:主食類:泡麵不能吃!商品化的八寶粥等人工食品要少吃!蔬菜類:菠菜少吃,蒜黃少吃!肉類:紅肉(豬肉、牛肉、羊肉等,血液製品可以吃)和海產品(尤其貝殼類海鮮,比如:扇貝,蛤,生蠔等,各種蝦類,蟹類,紫菜也要少吃;海參,海蜇,海藻可以吃)魚類:各種魚都要少吃!鱸魚,桂花魚,金槍魚相對嘌呤含量不高。蛋類:鹹鴨蛋不要吃!其他的雞蛋,鴨蛋,鵝蛋都可以吃豆類:黃豆,扁豆,蠶豆,黑豆要少吃!黃豆芽也要少吃!但是豆腐等豆製品可以吃!酒類:各種啤酒、葡萄酒和白酒都不能喝!飲料和甜點:大多數碳酸飲料以及商店購買的蛋糕和餅乾最好不要喝,不要吃!提倡的健康飲食:●低脂乳製品,如低脂的奶、乳酪和酸奶●穀物和蔬菜當然,對於飲食和運動不能控制的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患者,可能需要藥物治療。
比如,用於治療痛風發作的藥物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這是一大類藥物,包括布洛芬和吲哚美辛。對於伴有腎病或肝病的患者或者存在出血性問題的患者,NSAIDs並不安全,具體需要醫生評估。●秋水仙鹼–該藥對治療痛風有幫助,通常對不能服用NSAIDs的患者使用該藥,副作用主要是引起腹瀉、噁心、嘔吐和胃痛。●糖皮質激素–如果您不能使用NSAIDs或秋水仙鹼,醫生可能會建議您使用激素。激素可減輕腫脹和疼痛。預防痛風發作的藥物有:別嘌醇、非布司他和丙磺舒,苯溴馬隆等。 -
3 # 營養百事通
這是一個真實的病例,痛風反覆發作導致的結果!
痛風是指嘌呤代謝紊亂及/或血尿酸排洩障礙導致血液中尿酸濃度增高,並引起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主要臨床特點為高尿酸血癥、痛風性急性關節炎反覆發作、痛風石沉積、痛風性慢性關節炎和關節畸形,常累及腎臟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或形成腎尿酸結石。
在痛風發作期是一定要限制高嘌呤食物的,高嘌呤食物是指100g食物當中嘌呤含量在150~1000mg,食物中的嘌呤在體內代謝成尿酸,會使血尿酸增高,加重痛風症狀。 豬肝、牛肝、牛腎、豬小腸、豬腦、豬胰臟等各種動物內臟;帶魚、白鱸魚、沙丁魚、鳳尾魚、鰱魚、鯡魚、鯖魚、小魚乾、牡蠣、蛤蜊等水產品;還有濃肉汁、濃雞汁、肉湯、火鍋湯以及酵母粉都屬於高嘌呤食物,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的患者應當完全避免這些食物。還有幹豆類像黃豆、黑豆、綠豆、紅小豆等,在急性發作期也儘量不要食用。
食物中嘌呤分解而來的尿酸實際上僅佔血液尿酸的20%,還有80%是由體核心酸分解代謝所產生的,當出現血尿酸增高就意味著機體代謝出現了紊亂。單純靠飲食控制使尿酸下降的幅度畢竟是有限的,大約可以降低10%~18%的血尿酸或使血尿酸降低 70~90μmol/L,更重要的是調整機體代謝紊亂,避免引起高尿酸血癥的因素才是預防高尿酸血癥的核心策略。養成良好生活方式如健康飲食、限制菸酒、堅持適量運動、控制體重等都是非常有意義的好方法。
作者 馮麗 主任醫師 臨床營養醫師
-
4 # 雲中飛2017
高嘌呤物分內源性和外源性,各佔三分之二和三分之一。尿酸高是嘌 呤在代謝過程中發生紊亂或指尿酸在排洩過程中濃度增加,而引發痛風,外源性高嘌呤物主要來自食物。含高嘌呤食物:動物內臟,海鮮啤酒,雞鴨肉魚,各種鮮湯,香菇,黃魚,沙丁魚,魚子等,在痛風發生期間應儘量不吃。
痛風病患者建議飲食:1,優質蛋白,瘦肉,牛奶,雞蛋,豆漿。2,各種時鮮蔬萊水果,香蕉,平果,莉子作為首選。3多飲水,最好弱鹼性水,每天在兩幹毫升左右。4,禁止飲酒,酒會阻止尿酸排洩。
透過有效控制,可減少痛風發生頻率,長期堅持,可根治痛風。
-
5 # 昊天健康
對於痛風患者來說,一頓高嘌呤大餐,就相當於往血液中打了一針尿酸,很容易就會誘發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所以,那些嘌呤含量高(每100克可食部大於150毫克)的食物,尤其是嘌呤含量極高(每100克可食部大於500毫克)的食物,是一口也不能碰的,要做好這輩子和它們“絕交”的準備。
以上就是痛風患者黑名單的食物。這個表不可能把所有的高嘌呤食物都列進去,我們平時買菜、做飯也不能先查表,但我們可以一起總結一下這裡面的規律,掌握了大方向,以後忌口就方便了。
要說高嘌呤的食物,看著很多,其實就集中在幾大類中,在日常飲食中,注意避免這幾類食物就基本避開“雷區”了。
第一類,水產。魚類(小魚乾、鳳尾魚、秋刀魚、沙丁魚、帶魚、鯧魚、鰱魚、海鰻)、貝類(乾貝、蛤蜊、牡蠣)、紫菜等,都屬於水產,這是“嘌呤”大戶,痛風患者要敬而遠之。而且,透過表格中的數值可以看出,海水水產比淡水水產還要厲害。對於痛風患者來說,疾病緩解,血尿酸控制好了,淡水魚還是可以吃一吃的,海鮮就算了。
第二類,動物內臟和肉湯。大部分動物內臟,包括肝(雞肝、鴨肝、豬肝)、小腸(豬小腸、鴨腸、鵝腸)、腦(豬腦、鴨腦)等,都是高嘌呤食物。動物內臟嘌呤高,膽固醇也高。很多患者好吃這一口,但痛風患者,尤其是合併高脂血症、心腦血管疾病的痛風患者,為了自己的健康,還是別貪嘴。
特別說一下肉湯,你看,在高嘌呤食物中,肉類並沒有上榜,無論是畜肉(豬肉、牛肉、羊肉)還是禽肉(雞肉、鴨肉)都沒有,但卻有肉湯,而且嘌呤含量還不低。這是因為,食物中的嘌呤,特別容易溶於水中,所以導致湯中的嘌呤含量比肉裡還高。喜歡喝“老火靚湯”的痛風患者可要注意了,這種美味對您來說,可是種“毒藥”。
第三類,黃豆和芽苗菜。對於痛風患者來說,“吃素”似乎是比較安全的,但也要注意“避雷”,其中一個“雷”就是黃豆,以及豆芽菜、豆苗等芽苗菜。這類蔬菜中的嘌呤含量是很高的,痛風患者不能食用。
第四類,香菇和蘆筍。素菜裡的另一個“雷”就是這哥倆。按說都是有營養的好東西,電視裡也經常宣傳它們防癌抗癌的作用,但對於痛風患者來說,吃它們還真是弊大於利,避開為妙。因為抗癌的作用要天長地久才能顯現,但一次吃多了,痛風可能馬上就犯。
-
6 # 醫食參考
嘌呤是身體記憶體在的一種物質,基本上,所有食物都含有嘌呤。嘌呤被吃進人體後,分解成尿酸排出。當嘌呤攝入過多,人體無法及時排除,血中的尿酸濃度就會過高,引起痛風等。預防痛風發作必須注意低嘌呤飲食。
雖然所有食物都含有嘌呤,但是含量卻有高低不同,一般可分為3大類:
1.低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中含嘌呤小於25毫克)→痛風病人可隨意選用,不必嚴格控制包括米,麥,玉米,馬鈴薯,牛奶,蛋類,大部分蔬菜、水果,蜂蜜,植物油等;
2.中等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含嘌呤25~150毫克)→痛風緩解期的病人可從其中選用一份動物性食品和一份蔬菜,但食用量不宜過多包括豆腐、豆漿等各種豆製品,綠豆、紅豆、黑豆等幹豆類,家禽、家畜肉,鯉魚、草魚、螃蟹等水產類,四季豆、青豆等豆類,筍,海帶,蘑菇,菜花,花生,芝麻等;
3.高嘌呤食物(每100克食物中含嘌呤150~1000毫克)→無論對於急性期或緩解期的痛風病人均屬禁用食品主要包括(黃)豆芽、豆苗等發芽的豆類,動物內臟及濃肉汁、肉餡等,沙丁魚等海魚、貝殼類、蝦類、海參,菠菜,酵母粉,各種酒類,尤其是啤酒。
-
7 # 大醫本草堂
首先是痛風患者可以吃的食物:
其次是痛風患者可以適當吃一點的食物:
最後是痛風患者完全不能吃的食物:
-
8 # 使用者72784531131
首先,尿酸高的人要控制嘌呤含量,這一點大家都明白。由於嘌呤生物合成代謝增加,尿酸產生過多或者因為尿酸排洩不良,而導致的血液裡尿酸升高,然後,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滑膜、滑囊、軟骨及其他組織中,引發痛風。
下面就羅列一些含嘌呤高低的食物,希望可以借鑑一下。
第一類食物是含嘌呤最高的,之後依次降低
第一類 含嘌呤高的食物 (每100g食物含嘌呤100~1000mg)
肝、腎、胰、心、腦、肉餡、肉汁、肉湯、鯖魚、風尾魚、沙丁魚、魚卵、小蝦、淡菜、鵝、斑雞、石雞、酵母
第二類 含嘌呤中等的食物 (每100g食物含嘌呤75~100mg)
1.魚類:鯉魚、鱈魚、大比目魚、鱸魚、梭魚、貝殼類、鰻魚及鱔魚;
2.肉食:燻火腿、豬肉、牛肉、牛舌、小牛肉、兔肉、鹿肉 禽類:鴨、鴿子、鵪鶉、野雞、火雞
第三類 含嘌呤較少的食品(每100g食物含嘌呤<75mg)
1.魚蟹類:青魚、鯡魚、鮭魚、鰣魚、金槍魚、白魚、龍蝦、蟹、牡蠣
2.肉食:火腿、羊肉、牛肉湯、雞、燻肉
3.麥麩: 麥片、麵包、粗糧
4.蔬菜:蘆筍、四季豆、青豆、豌豆、菜豆、菠菜、蘑菇、幹豆類、豆腐
第四類 含嘌呤很少的食物
1.糧食:大米、小麥、小米、大米、薺麥、玉米麵、精白粉、富強粉、通心粉、麵條、麵包、饅頭、蘇打餅乾、黃油小點心。
2.蔬菜:白菜、捲心菜、胡蘿蔔、芹菜、黃瓜、茄子、甘藍、蕪青甘藍、甘藍菜、萵筍、刀豆、南瓜、倭瓜、西葫蘆、蕃茄、山芋、土豆、泡菜、鹹菜
3.水果:各種水果。 蛋、乳類:鮮奶、煉乳、乳酪、酸奶、麥乳精 飲料:汽水、茶、咖啡、可可、巧克力
4.其它:各種油脂、花生醬、洋菜凍、果醬、乾果等。
中醫建議尿酸高的患者可以在控制飲食的同時喝蒲公英洛神茶(蒲公英,淡竹葉,葛根,茯苓,小薊,百合,木瓜,玫瑰茄等成分),每日堅持喝兩杯,能夠清熱解毒,消癰散結,降低尿酸,治痛風。
-
9 # 只有營養師知道
嘌呤是痛風患者最需要注意的攝入成分,常見嘌呤含量較高的食物是豆製品和肉類還有菌類,比如大豆、幹豆類,如綠豆紅豆、芸豆、蠶豆,包括豆苗,不過稀釋程度較高的豆製品,例如豆腐、豆腐乾,可以少量食用。肉類中含有的嘌呤也較高,另外動物內臟中的嘌呤較高,不宜食用,肉湯、肉餡等要少量食用;幹香菇中的嘌呤含量較高,不過雞腿菇、平菇等蘑菇可以叫少量地食用一些。
水產品和海產品,特別是魚類中的嘌呤含量較高,不宜食用,不過蝦肉中的嘌呤含量適中,如果喜歡吃的話,一頓可以吃1~2個蝦,但也不宜多吃。中等嘌呤的食物,例如油脂類,堅果類,花生、堅果、杏仁,這些東西每天幾顆可以接受,但不宜過多。蔬菜中含嘌呤普遍較低,幾種含嘌呤較高的蔬菜:筍類、豆類、海帶類、金針菇、木耳銀耳等,可以少量食用,也不宜過多。
適合痛風患者食用的是果蔬類,不過水果最好選擇糖分含量低的,特別是葡萄糖含量低的,可以選擇果糖佔優的水果,例如蘋果、梨、櫻桃、草莓、獼猴桃、柚子等。痛風患者可以選擇主食類食物放心食用,如大米、玉米、紅薯等,奶製品可以放心食用,如牛奶、乳酪。日常還應該多飲水,加速代謝,排出尿酸。
-
10 # 糖人健康網
痛風是全身慢性代謝性疾病,因體內嘌呤代謝異常,血中的嘌呤代謝產物——尿酸含量增高所致。為了減少痛風的發作,患者需要嚴格控制飲食中嘌呤的含量。下圖表格收羅了很多種食物的嘌呤含量,風友們可作為日常飲食的參考。
除了選擇低嘌呤食物以外,痛風患者要想穩住尿酸,還需要注意下面這幾件事:
1.保證充足的飲水,能夠促進尿酸的排出,建議痛風患者每日飲水量達到2000毫升以上。
2.禁酒,酒精是誘發痛風的重要原因,平時儘量別沾酒,尤其是高度數白酒,在痛風急性發作期更是要嚴格禁酒。
3.飲食清淡,高鹽、高油、高糖飲食,同樣不利於痛風患者控制尿酸,建議採取清淡飲食,多食綠葉蔬菜和五穀雜糧來調理。
4.學會烹飪減少食物嘌呤含量,對於魚肉這類嘌呤含量較高的食物,可先用沸水氽過後再烹飪,這樣可減少食物中嘌呤含量,同時也能夠減少油脂含量。
-
11 # 家庭醫生線上
痛風是日常生活中經常聽說的一種疾病,痛風的發生和嘌呤代謝紊亂、尿酸排洩減少導致高尿酸血癥直接相關,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滑膜、滑囊、軟骨及其他組織中,導致組織器官的反覆發作性炎症。
痛風包括急性發作性關節炎、痛風石形成、痛風石性慢性關節炎、尿酸鹽腎病和尿酸性尿路結石等表現,病情嚴重者可出現關節殘疾和腎功能不全。痛風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使用藥物積極治療的同時,痛風患者還需要特別注意飲食調節。痛風患者一定要低嘌呤飲食,富含嘌呤的食物會加重代謝中尿酸的生成,容易誘發痛風或者加重痛風的症狀。
哪些是屬於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呢?富含嘌呤的食物主要包括:
第一:各種肉類,例如豬肉、牛肉、羊肉,狗肉;鵝肉、鴨肉、斑雞肉、火雞肉等也富含嘌呤食物,而且每100g食物中含嘌呤100-1000mg。
第二:動物內臟富含嘌呤。包括動物的肝臟、腎臟、胰腺、動物腦等。
第三:各種魚類,蝦蟹、貝殼等海鮮食物。例如風尾魚、沙丁魚、鯉魚、鱈魚、鱸魚、鰻魚及鱔魚等,此外常吃的各種大蝦、小蝦、牡蠣、扇貝等也是富含嘌呤的食物。
第四,大豆製品、香菇、紫菜、燻火腿、鵪鶉蛋等也屬於含嘌呤的食物,大約每100g食物中含嘌呤50-100mg。其他食物例如各種油脂、花生醬、洋菜凍、果醬、乾果等也含有少量的嘌呤成分。
痛風患者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攝入;或者採用去嘌呤措施,食用前,對含嘌呤高的食品先加水煮燉,棄湯食之或反覆煮燉棄湯食之。另外,飲食中一定要限制總食物熱能,限制高脂肪食物攝入量,多吃一些鹼性食品,如蔬菜、水果、礦泉水等,儘量多飲水,有利於尿酸的排洩。
-
12 # 醫聯媒體
痛風的形成是由於體內的嘌呤含量發生了紊亂而直接造成的。而一般嘌呤含量會過高是因為長期攝入了高嘌呤的食物,或者由於體內的分泌系統發生了紊亂,無法及時排出體內的尿酸而間接的造成嘌呤含量高。
一般痛風的高發病者一般是男性,因為女性的體內雌激素會比較高,會及時的排出體內的尿酸而減少痛風的發作。“病從口入”,患者要注重日常生活中的飲食健康。在生活中含高嘌呤的食物就有發芽類食物,比如綠豆芽,黃豆芽,豆苗,還有紫菜,香菇和菜花等。葷菜中的蟹,蝦魚類食物,這類食物屬於中嘌呤含量的食物,需要少吃,而且這類食物就不要煮湯了,湯裡的嘌呤含量會更高,不利於痛風的恢復。要特別注意是魚乾,魚粉,以及酵母粉含嘌呤含量特別高,痛風患者最好不要吃了。
那麼,痛風患者可以吃什麼呢?
一般的水果青菜是含嘌呤低的食物,痛風患者最好吃一些新鮮的蔬果青菜,含維生素高的食物,這類食物是可以緩解痛風發作的。糧食類食物可以多吃,不會影響病情。要記住忌大飲大食,要控制飲食,控制體重。
回覆列表
嘌呤核苷酸、氨基酸在代謝過程中,有的被完全氧化如氫離子(H+),大部分經肺排出,這類酸稱為揮發性酸。沒有被氧化的酸如尿酸、乳酸、磷酸、草酸、葡萄糖醛酸,為固體酸,固體酸只能經腎臟排出。30年來代謝性疾病越來越多,痛風人群有9000多萬。糖尿病1.14億,30年增長14.47倍,30年來癌症患者增長了465倍。腎病患者1.4億。如果現代人還繼續也酸性食物為主,這些代謝性疾病還會越來越多。其實人類的代謝機制根本不能適應酸性為主的食譜。30年來肉吃得多,喝水更喜歡酸性水、飲料。
人類先祖以鹼性為主的食譜持續了進化的500萬年。主要以水果類、堅果類(核桃、板栗等)、綠葉類(各種蔬菜)、根莖類(紅薯、胡蘿蔔等)。這些食物都是鹼性食物。這樣的食譜持續在每一代人的生長、發育、生殖過程。遺傳決定的代謝機制適應了鹼性為主的食譜。可以證實人類DNA是以鹼性食譜編碼。現代人和我們的子孫萬代應該恢復到先祖鹼性為主的食譜,才能達到自然選擇的有益人類健康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