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斌格謙

    算盤

    算盤,又作祘盤,珠算盤是我們祖先創造發明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珠算盤起源於北宋時代,北宋串檔算珠。算盤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中國是算盤的故鄉,在計算機已被普遍使用的今天,古老的算盤不僅沒有被廢棄,反而因它的靈便、準確等優點,在許多國家方興未艾。

    因此,人們往往把算盤的發明與中國古代四大發明相提並論,北宋名畫《清明上河圖》中趙太丞家藥鋪櫃就畫有一架算盤。由於珠算盤運算方便、快速,幾千年來一直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普遍使用的計算工具,即使現代最先進的電子計算器也不能完全取代珠算盤的作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亞塞拜然首都巴庫透過,珠算正式成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也是中國第30項被列為非遺的專案。

    發展起源關於算盤的來歷,一說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末三分時期,關羽所發明,據說中國當時就有了"算板"。古人把10個算珠串成一組,一組組排列好,放入框內,然後迅速撥動算珠進行計算。據公開資料顯示,“珠算”一詞最早見於東漢徐嶽所撰的《數術記遺》,其中有云:“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北周甄鸞為此作注,大意是:把木板刻為3部分,上、下兩部分是停遊珠用的,中間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每位各有5顆珠,上面一顆珠與下面四顆珠用顏色來區別,後稱之為“檔”。上面一珠當五,下面四珠每珠當一。而今天的解釋是:算盤為長方形,木框中嵌有細杆,杆上串有算盤珠,算盤珠可沿細杆上下撥動,透過用手撥動算盤珠來完成算術運算。古時候,人們用小木棍進行計算,這些小木棍叫"算籌",用算籌作為工具進行的計算叫"籌算"。後來,隨著生產的發展,用小木棍進行計算受到了限制,於是,人們又發明了更先進的計算工具--算盤。

    到了明代,珠算不但能進行加減乘的運算,還能計算土地面積和各種形狀東西的大小。

    算盤究竟是何人發明的,已無法考察

    但是它的使用應該是很早的。東漢末年,數學家徐嶽《數術紀遺》載:“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北周甄鸞注云:“刻板為三分,位各五珠,上一珠與下四珠色別,其上別色之珠當五,其下四珠各當一。”漢代即有算盤,但形制與現今不同 。不過,中梁以上一珠當五,中梁以下各珠當一,則與現代相同,又據徐嶽說,他的老師劉洪曾問學於道家天目先生,天目先生解釋了14種計算方法,其中一種就是珠算,可見至遲在東漢已經出現算盤。有些歷史學家認為,算盤的名稱,最早出現於元代學者劉因(1249——1293年)撰寫的《靜修先生文集》裡。在《元曲選》無名氏《龐居士誤放來生債》裡也提到算盤。劇中有這樣一句話:“閒著手,去那算盤裡撥了我的歲數。”公元1 274年,楊輝在《乘除通變算寶》裡,1299年朱世傑在《算學啟蒙》裡都記載了有關算盤的《九歸除法》。公元1450年,吳敬在《九章詳註比類演算法大全》裡,對算盤的用法記述較為詳細,張擇瑞在《清明上河圖》中畫有一算盤,可見,早在北宋或北宋以前中國就已普遍使用算盤這一計算工具了。

    已經進入了電子計算機時代,但是古老的算盤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中國,各行各業都有一批打算盤的高手。使用算盤和珠算,除了運算方便以外,還有鍛鍊思維能力的作用,因為打算盤需要腦、眼、手的密切配合,是鍛鍊大腦的一種好方法。

  • 2 # 醉拍濟南

    算盤這東西,華人用了幾千年,直到現在都是計算器手機電腦的時代,還是有一些人喜歡用算盤。

    古時候,人們用小木棍進行計算,這些小木棍叫"算籌",用算籌作為工具進行的計算叫"籌算".後來,隨著生產的發展,用小木棍進行計算受到了限制,於是,人們又發明了更先進的計算器--算盤

    史料裡面可查最早的關於算盤的記載來自於東漢時期徐嶽的著作《數術記遺》裡面的“珠算”一詞!不過,《數術記遺》裡面提到它只能做加減法,現在看來應該也就是算盤最早的雛形。

    根據可查史料,目前史學界最認可的就是珠算髮明於宋元時期,明代程大位的著作《直指演算法統宗》(1592年)是當時一部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專門講述珠算的著作。

    雖然如今計算器,電腦發達,但是還是有一些老一輩的人習慣用算盤計算!我小的時候也學過用過算盤,這也暴露了我如今已經是一箇中年人!不過算盤真的是我們古代人很了不起的發明啊,這是我們古代數學上有重大意義的進步。

  • 3 # 彩雲東昇戴寶山

    算盤現在成古董了,我上小學時還有珠算課,算術名稱與算盤有關。算術的加減乘除都有珠算口訣,除了三下五去二都忘光了。那時商店售貨員要用算盤,生產隊會計要用算盤。我們村隊裡的會計算盤打得很棒,只聽悅耳清脆的打算聲音,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快於計算機,當然限於加減法和兩位數的乘除法。聽說有高手可以同時左右手同時打兩盤算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層自建房怎麼加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