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歲月靜好87304019
-
2 # 想靜靜40
其實小時候大部分小孩子是很精靈的,最後為什麼隨大流了呢?這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大人的教育方式,成長學習的環境也有因素,還有就是我們的條條框框太多扼殺了小孩很多稀奇古怪的問題,當然有些問題我們大人也不懂還有就是一種難為情的問題不好回答所以就叱嚇小孩,那以後有問題他也不問了再慢慢有問題也不想了。慢慢就平庸了
-
3 # 媽咪說北鼻
常言道: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我想這是有諸多方面的因素,如果一個人在幼年時期就在智力水平方面展現了過人之姿,那麼隨著年齡的增長,透過不斷的積累與沉澱,他應該會越來越優秀,那麼是什麼導致他“泯然眾人”呢?
我們都聽過傷仲永的故事,知道仲永的爹孃被“我老方家出了個狀元之才”的喜悅衝昏頭腦,缺乏用發展的眼光看待這件事,沒有把握時機發展仲永的才能,疏於教育,整日帶仲永走街串戶炫耀天賦,所謂人之為學,不日進則日退,就是這個道理。
這其中必然有大人們疏忽管教的錯,但我認為,和仲永自己的心理因素有關係。
很多孩子經不起表揚,稍一稱讚,就翹起尾巴,不知天高地厚,其實人人都需要讚美,被認可,大人如此,更何況孩子因為年齡關係,在盛讚面前,在“天才”的光環下更難把握住心理防線。因此任何事情都要拿捏分寸,嘉獎這件事亦然。
表揚的目的在於讓孩子確立起一種內部激勵機制。當孩子在某一方面表現得好時,透過表揚能夠促使孩子漸漸地不需要外部表揚就能獲得自我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就能夠幫助孩子在成人後樹立做事情的自信心。也就是說,表揚是為了最終的“不表揚”。學會如何正確地表揚孩子:
一、表揚的時候要針對行為本身,誇到點子上。
1.“寶貝你真聰明!”“你考了100分太厲害了!”
2.“恭喜你這次考試取得好成績!因為你及時複習了,這是你努力應得的。”
看出來這兩種誇獎的區別了嗎?細緻而中肯的誇獎會強化孩子的好行為,而模糊的誇獎,孩子就容易把焦點從“及時複習”轉移到自身,認為是自己聰明才有好成績,下一次就不一定會及時複習了。讓孩子明白他是因何得到嘉獎的,有助於建立起孩子的自信心,調動起積極性,取得好效果,但過度誇獎可能就會適得其反了。因此,誇獎一定要有理有據,就事論事。
二、精神鼓勵為主,物質嘉獎為輔
很多父母都會選擇物質作為獎勵,這是可以的,但也要適度,雖然物質和精神一樣都是嘉獎的一種積極有效的手段,但是過多的物質獎勵可能會對孩子產生一些不良影響,尤其是對一些還沒建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這時候不妨試試用“小紅花”“棒棒貼”等,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尊心、責任感和榮譽感。
假如要物質嘉獎,可以透過使用“玩具兌換券”,五張兌換一個小玩具,十張兌換一個大玩具的方法來控制次數,或者讓孩子自己在超市選擇總價值不超過額定價格的商品組合,還能順便練習算數。
三、善用愛的五種語言來進行表揚
Dr.GaryChapman在《愛的五種語言》裡將示愛分為五種方式:
-肯定的言辭——發掘並在言辭中肯定對方所做的事情
-好品質的時間——付出你個人時間,和孩子一起去散個步,共度一個有意義的週末等
-接受禮物——能夠表達出你的想法的禮物
-服務的行動——為你的孩子做一點事,任何一件你覺得對他而言意義重大的事
-身體的接觸——親吻、擁抱、拍背、握手等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不同的孩子表達愛的語言不同,同樣他也會用他的語言來理解愛,比如:
對於一個用服務的行動來理解愛的孩子,你送他再多禮物不如按照他的喜好做一餐可口的飯菜;
對於一個用共同分享好品質的時間來理解愛的孩子來說,再多的稱讚都不如你陪伴他一起讀本書,或是玩耍一個下午;
對於一個用肢體接觸來理解愛的孩子來說,你的一個擁抱足以。
這套理論佐證了:有時候對方感受不到愛可能是你用錯了語言。至於哪種方式最適合你的孩子,就靠你去用心選擇了。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在父母適當的表揚聲中學會自信、進取、探索和自我激勵。
回覆列表
這個得從各個方面說。聰明的孩子小時候不懂人情世故,不懼世態炎涼,可以任意的表達自己的思路和想法。當長大後就要面對現實生活,面對人們的人情冷暖和爾虞我詐,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內心,沒有足夠的自信 膽量 心胸 那麼他的思維邏輯肯定會被束縛不能完全釋放,久而久之這種狀態下去就成了普通人。這只是我個人的看法而已,再者多謝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