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哈努力咯牡丹
-
2 # 手機使用者50222044367
我覺得這個問題這樣描述,應該更貼切一些。就是,對於靠譜的防藍光眼鏡和防藍光手機/平板貼膜,確實能防護電子產品螢幕發出的有害藍光,對我們眼睛造成的傷害。
如今,我們已經進入了“多屏”時代,電腦、手機、平板等電子產品在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無縫銜接”,佔據了除睡眠外的絕大部分時間。每個人都可以自己算算賬,每天有多長時間接觸這些電子產品,每天是不是“被手機叫醒,被手機哄著睡著”?每天工作、學習是不是離不開電腦?是不是閒下來就要刷屏?
而長時間使用這些電子產品後,最先出現不適症狀的,應該就是我們的眼睛,往往會出現眼睛乾澀、酸脹等不適症狀。然而,這些都只是表象,究其根本,是電子裝置螢幕發出的高能藍光對眼睛黃斑區造成了傷害。這裡所說的藍光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藍色光線,波長在400~500nm。但是,並不是所有藍色光線都是有害的,科學研究證實,波長在450nm左右的藍光會對眼睛造成傷害,而電子產品螢幕所發出的藍光剛好與藍光危害的峰值吻合。
既然電子產品藍光有害,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對這種傷害進行有效防護呢?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我們前面說到,並不是全部波長的藍光都會對眼睛造成傷害,而且藍色還是三原色之一,是構成色彩世界的重要元素。如果一股腦把藍色光線全部濾除,就會產生嚴重的色偏,如同身處“沙塵暴”之中,看什麼東西都呈現黃色。這樣的話,會影響我們的色彩辨識能力,給視覺系統產生新的負擔。
因此,要實現有效的有害藍光防護,要有針對性地濾除有害波段藍光,保留有益波段藍光,避免因過多藍光被濾除而產生的色彩偏差。同時呢,無論是防藍光眼鏡,還是貼膜,都應該保證高於80%透光效果(符合視光行業國家標準GB10810.3-2006《眼鏡鏡片及相關眼鏡產品 第三部分:透射比規範及測量方法》)。
這是一張防藍光眼鏡防護效果和光譜的比對圖。上面的電腦螢幕上,我們可以看到,佩戴防藍光眼鏡後,中間的AHT防藍光鏡片會產生輕微的色偏,但這種色偏是完全在我們的視覺系統可接受的範圍內的,並不會產生新的視覺負擔。進一步對照每種防藍光產品的光譜圖,我們不難看出,中間AHT防藍光鏡片的藍色尖峰被顯著削弱了,這就是將有害波段藍光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濾除。
對於防藍光眼鏡,其實還存在一個誤區,我們去眼鏡店配鏡,商家多半會推薦給我們具備防藍光功效的光學鏡片。其實吶,我們要明白一點,就是防藍光眼鏡只需要在使用電子產品時佩戴即可,並不需要每時每刻都佩戴。室外佩戴防藍光眼鏡,反而會對眼睛產生傷害。現在市場上具有防藍光功效的光學鏡片,通常是在光學鏡片表面鍍上一層“防藍光膜”。這種鍍膜防藍光眼鏡,其對有害藍光的防護效果並不太理想,這類產品的藍光濾除率大約在13~15%。而透過對小白鼠的模擬實驗和人因測試,如果藍光濾除率低於20%,是沒有任何防護效果的,眼睛依然會受到電子產品藍光的傷害。前面說到的AHT防藍光眼鏡,還有AP品牌的手機貼膜,其藍光濾除率一般在30~35%左右,能有效起到防護作用,且具備很好的透光率和較低的色偏。
那麼,如果您已經佩戴了光學眼鏡,是不是就沒辦法防藍光呢?當然不是,您可以在已經佩戴的眼鏡上面戴上這個,只有7克,很輕巧,不累贅。
有了防藍光眼鏡和防藍光貼膜,能有效防護電子產品螢幕發出藍光對眼睛造成的傷害,但我們依然要控制電子產品使用的時間,注意用眼衛生,才能保護好我們的眼睛……
-
3 # 1096bimu
“抗藍光”是當今市上最腦殘的為了賺錢發明的言論,沒有之一
首先我說說這腦殘理論是哪裡來的,最開始是安卓上的一個應用,f.lux。它的用途很簡單,就是把螢幕變黃一點,因為當時(也包括現在蘋果三星以外)市面上的手機都是極端大藍色畫面,色彩極度不準,看起來也比較難受。
這個垃圾應用費電影響效能,因為一直在背景工作,還因為安卓當時沒有色彩校正的功能所以實現的方法就是在所有應用上面顯示一層半透明的橘黃色圖片。作為應用開發者來說當然人家的目的只是賺錢,那麼這樣垃圾的應用如何說服更多的人,包括那些不介意大藍色畫面的人去使用呢?很簡單,用人類共通的興趣點:恐懼
打著”護眼“的偽科學旗號這個應用獲得了極大的成功,現如今各種其他行業也紛紛過來槍抗藍光這塊蛋糕,繼續欺騙消費者。
“抗藍光”根本就是個矛盾的概念色彩的科學我就不過多解釋了,白色光是由可見光範圍內的各種波長合成的。由於人眼的感光細胞只分為三組,分別對應紅色綠色和藍色,所以這個光譜範圍可以大致用紅色綠色和藍色來描述,合成。
那麼問題就來了,我把藍光抗掉的話結果是什麼?
沒錯,答案就是沒有藍色,沒有藍色如何顯示全綵照片?很明顯答案就是不可能。
最搞笑的是那些做廣告的商家也知道沒人喜歡看大黃圖,所以那些什麼抗藍光貼膜,抗藍光眼鏡多半居然都是完全無色的,透過去看東西還是完美全綵。
當然有些稍微有點良心不想睜眼說瞎話的商家會放出一些淡黃色的鏡片。理論上沒錯,這些鏡片確實可以降低藍光的穿透率。但是這裡有兩個問題,第一就是這裡沒有任何高科技,其實就只是黃色鏡片而已,甚至比純透明的鏡片更容易製造。
第二個問題是抗藍光隨便想想也知道是沒有必要的上圖為太Sunny的光譜,太陽的輻射是全頻率的,從x射線到電磁波都會放出。其中強度最大的一部分就是可見光,這一點非常合理因為想想也知道一個動物如果要進化出用電磁波感知世界的器官,肯定需要利用強度最大的那些電磁波。不用我說,太Sunny自然也包含藍色光。那麼我就請問了,人類經過數十億年的進化,為什麼還會受到Sunny這麼常見的東西的危害?很多其他對地球上生物有害的東西,它們都進化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比如說,紫外線對人體有害,所以我們的非洲祖先進化出了面板內建黑色素阻擋紫外線,天天在外面曬也不會有太大問題,但是白人拉去非洲曬幾個小時就脫皮了。
這時候有人會說了,太陽的光譜比較平,LED光源的光譜藍色那裡是尖的,會“扎眼睛”。首先光譜的形狀只是一個圖表,說光譜會扎眼睛就想說股票上漲會的曲線會扎人一樣的荒謬。人眼的感光細胞本身並不會感知光字的波長,它們只能感知“哦,有一個這個波長範圍內的光字打到我了”。所以說藍色區域的光譜分佈是比較集中還是分散都對人眼沒有任何影響。
這種理論想想都搞笑,人眼就是用來看光的,其中一種(數百萬個)感光細胞就是專門接受藍光的。它怎麼可能同時被藍光所傷害? 這就像我如果說一個健康人因為正常走路壓壞了後腳跟,你信嘛?或者說舌頭不能嘗酸味否則會損傷舌頭?或者說心臟不能跳,跳多了會壞掉? 當然任何機械還是會有過載的問題,比如說照相機你拿高能鐳射去照肯定也會著火。問題是太陽是一般人會見到的最強的光源,太Sunny的強度秒殺你任何型別的手機螢幕。太Sunny發出的紫外線,紫色和藍色光也同樣秒殺任何材質螢幕上的藍色畫素。看看手機你都過載,晴天你還怎麼出門?
為什麼蘋果也有防藍光功能?為什麼有美國某某大學論文啥的玩意?藍光相關的學術論文確實有,我也看過。但是上面得出的結果根本不是什麼“傷眼”什麼“損害視力”。自己去看看蘋果的Night Shift功能,再看看這論文就明白了。蘋果是不會去迎合消費者做噱頭功能的一個公司,那麼蘋果有的功能就必然有合理的原因。
這個原因就是有一些研究表明藍光影響人的生理時鐘調節,有可能打亂睡眠。蘋果的Night Shift名字就看得出,晚班模式,就是晚上用的,不是讓你一直開著的。 為什麼不用一直開?因為藍光沒有任何害處。人和其他生物數十億年來生物鐘都是依靠太陽的起落來調節的,日光的一大特點就是早晚的時候發紅,因為穿透的大氣更厚,更多的藍光被散射到大氣裡而不是直射到地面。所以很自然的,地球上的生物很可能利用這一點來矯正體內生物鐘的節拍,眼睛長時間受到正白色(包含藍光)的刺激?肯定是因為是白天正午,還不用睡覺。 因此有些科學家懷疑長期看顏色很準的白色顯示屏容易打亂生物鐘的節拍。
今天去配眼鏡,聽說現在都是買防藍光的,還用藍色光打了一下,藍色光確實不能穿透過去。在地貓上面也找到不少關於防藍光的貼膜,宣傳很多,但是真的有效嗎?
回覆列表
保護眼睛抗藍光只是一方面,但是視力的破壞是多方面的。顏色得組成部分分為“紅黃藍”,其中藍色對人體傷害最大,但是沒有藍色是不行得,所以抗藍光只是在一定基礎上減弱得藍色光亮的射出。不可能100%抗藍光!再著,比如長時間盯住一個靜態物體,眼球聚焦會出現問題一樣。這個就算戴了抗藍光也沒用,因為使用眼睛得習慣才是導致眼睛損害的罪魁禍首。所以抗藍光的產物這個並不是必需品,養好健康的用眼習慣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