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醉劍書
-
2 # 天外村藥房
您的這個說法,其實是有問題的。
首先,分封制其實反而不容易導致諸侯造反推翻國王。原因很簡單,領土、城堡和軍隊都是掌握在一大票封建諸侯手中,國王也就是個尊貴頭銜,那一個諸侯何必費盡心力去取代天子呢?取代了,你也得擺平那一大堆諸侯,何必呢?不如悶頭髮展自己的實力。
相反,倒是中央集權和官僚制度下,權臣可能謀求皇位,因為那是真正的手握大權,生殺予奪。
拿中國舉例子,真正實現分封制度的周朝延續了八百年。雖然後面五百年周天子都沒啥實力,但諸侯都懶得推翻他。五百年,這比之後的任何一個朝代都要長得多了……
拿歐洲舉例子說,羅馬帝國採用的集權制度,政變弒君那叫一個頻繁,有時候幾年就殺一個。
另一方面,歐洲封建制度下也是出現過諸侯、權臣奪位的。
比如說歐洲強大的法蘭克王國,原本是墨洛溫王朝,後來在751年被宰相丕平篡位,建立了加洛林王朝。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大帝統一了西歐,但到他孫子時,三個孫子就三分其國。其中西法蘭克王國本來是加洛林家族的人當王,後來爆發內戰,加洛林家族與法蘭西公爵交鋒。最終法蘭西公爵得勝,幾代以後,西法蘭克就變成了法蘭西。
再比如英國著名的諾曼征服,就是諾曼底公爵帶兵渡過海峽,殺死英王,自己稱王。
這樣例子還是很不少的。
-
3 # 訪古記
歐洲中世紀主要是法國、英國和德國。
先看看德國,962年,神聖羅馬帝國成立,主要有5大公國,分別是法蘭克尼亞公國、巴伐利亞公國、薩克森公國、圖林根公國和施瓦本公國。然而,除了前期皇帝擁有一定的權力外,大部分時間神羅皇帝是沒有權力的,而且皇帝也不是世襲的,而是由掌握選舉大權的七個選帝侯選舉產生,這樣,諸侯就可以透過選舉掌控皇權,壓根沒必要去做那個有名無實的皇帝。
再來說法國,法國在經歷了墨洛溫王朝和加洛林王朝後就進入到了中央相對集權的卡佩王朝時代,而在此之前的墨洛溫和加洛林時代其實也是戰亂不斷、諸侯紛爭,國土不斷分裂又統一,法王統治的地區只有很小的一片,稱之為“法蘭西島”。尤其是墨洛溫後期王權旁落,大權落入了宮相查理馬特之手,他的兒子就是赫赫有名的矮子丕平,建立了加洛林,所以說沒有造反是錯的。
法國的統一和建立統一的民族國家其實在與英國的百年戰爭中形成的,之後法國王權不斷強化,各大諸侯已經不能取得支配地位。
英國。英國經歷了七國時代和北海帝國後,建立了威塞克斯王國,它的建立本來就是諸國內亂的結果。之後的諾曼底王朝和金雀花王朝都建立了一個相對統一的王權,諾曼底本身就是法國的封建領主,金雀花來自法國安茹伯國。
-
4 # 葉子評論
歐洲中世紀有的是公爵之類的人造反取代國王,不過他們都是有理由的,就是自己有繼承權,能夠繼承國王的位置。這和朱棣有繼承權,能夠繼承朱元璋的位置所以造反好像差別也不大吧。
首先中國的這些藩王也不是有事沒事都造反啊,像朱棣就是被逼急了才被造反的,晉朝也是因為晉惠帝智商有問題,各路藩王發現自己好像有能力取而代之才造反的。
一般的藩王基本上都能平平淡淡過自己的小日子,想要造反的也就只是個例,這在東西方都是一樣的。西方的公爵也不是成天造反啊。
那什麼時候西方這些公爵造反呢?他們發現自己能夠當國王的時候就造反了。
首先他們得有繼承權,其次他們聲稱這個繼承權並派兵去搶。比如征服者威廉就聲稱自己有英格蘭的繼承權,就跑去和英格蘭的國王打仗,打贏了他就當上了國王。
英國還有幾次情況也是這樣,比如說安茹王朝結束後,它兩個分支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就為爭奪王位繼承權打了很多年仗,打生打死幾十年後,卻讓另外一個旁支都鐸家族造反,建立了都鐸王朝,這也是公爵造反。
還有例子發生在西班牙。西班牙統一之前的卡斯蒂利亞王國,伊莎貝拉一世女王雖有繼承權,但沒有什麼可能即位。但她硬生生是打內戰從哥哥恩裡克四世那裡奪得了優先的繼承權,成為了女王,這算不算是另一種形式的公爵造反呢?當然她在造反的時候已經是阿拉貢王子的妻子了,和公爵造反還是有點差異的。
總之,西方人也是人,為了權利爭鬥也是經常的事情,不要把西方人太過神化就是。
-
5 # 段宇宏
公爵侯爵伯爵造反當上國王,這種情況是有的。就拿英國來說,金雀花王朝末期,最後一位君主理查德二世的時候,他的叔叔第一代蘭開斯特公爵的兒子赫裡福德公爵,第二代蘭開斯特公爵博林布魯克的亨利,就起兵造反,並奪取了王位,建立了蘭開斯特王朝,他就是英國曆史上的亨利四世。蘭開斯特家族的族徽是一紅玫瑰,所以紅玫瑰也是蘭開斯特王朝的象徵。
英國曆史上的蘭開斯特(紅玫瑰)王朝和約克(白玫瑰)王朝都是公爵(伯爵)造反建立的王朝。
而且公爵伯爵造反奪取王位的事情,又再次發生在蘭開斯特王朝。亨利四世去世,王位傳給亨利五世,亨利五世再次挑戰英法戰爭,建立了輝煌戰功,但是英年早逝。亨利五世的遺腹子繼位,稱為亨利六世。亨利六世登基的時候,還是個嬰兒,就由叔叔們來攝政,他成年以後,由於英法戰爭的失敗,導致了財政危機和社會危機。然後,蘭開斯特王室與第三代約克公爵的矛盾不可調和,越演越烈,最後蘭開斯特家族和約克家族打起了內戰,因為約克家族的族徽是一朵白玫瑰,這就是英國曆史上著名的“玫瑰戰爭”。約克公爵在戰爭中死亡,但是他的兒子馬奇伯爵愛德華領導家族繼續作戰,最後奪取了王位,建立約克王朝。
公爵造反當上國王的蘭開斯特王朝亨利四世。
但是,公爵伯爵造反奪取王位有個前提,必須要有王族血統,在王位繼承序列裡排得上號。原因就是歐洲封建時代,非常講究血統,是血統等級制度,並且有宗教和習慣法來支援。一個平民或者小貴族,如果你沒有古老尊貴的王族血統,無論你才能再出眾,功勞再高大,你都與王位無緣,如果你當上了國王,這是非法的,很難保住王冠。1642年發生的英國內戰,克倫威爾在這個時代崛起,權勢熏天,也只能當個“護國公”。
公爵(伯爵)造反當上國王的英國約克王朝愛德華四世。
其實歐洲千年以來,統治各國的王族,就那麼一些家族,他們之間由於互相通婚,還有親緣關係,比如英國王室和俄羅斯王室就有親緣關係,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和英國國王喬治五世是表兄弟。各國曆朝歷代王族之間,也都能扯出親緣關係。比如現在的英國女王伊麗東莎白二世,她的血統能追溯到公元8世紀初,英國統一之前七國時代的威塞克斯國王埃格伯特的後裔。
封建時代歐洲是個非常重視血統的社會,這種現象到了19世紀才逐漸改觀,但在貴族圈子仍然是這樣。歐洲的各國王族都有親緣關係,各國內部歷朝王族也能推出親緣關係。上圖是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和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他們是表兄弟,你能分出誰是誰嗎?
準確地說是,歐洲封建時代,平民或者沒有王族血統的小貴族造反當上國王,是不可能的。只有在中國古代,經常會出現一個平民出身的人,或者一個沒有皇族血統的文官武將能奪取皇位的事兒,因為中國自秦統一開始,就告別了封建社會,進入中央集權大一統時代。
-
6 # 在野武將
以公爵而成為國王的並非沒有,比較著名人的有徵服者威廉,即以諾曼底公爵征服英格蘭,進而成為英格蘭國王。然而,這只是整個故事較為簡單的版本。
在歐洲傳統中,僅僅兵強馬壯、征服一國,還不足以成為國王(king)。想要成為國王的話,王室血統是一切的前提。征服者威廉,就是透過自己的姑祖母,和英格蘭王室建立了聯絡。這種血緣關係當然很弱,本來,如果一切正常,他不會有任何機會。幸而,原先的英王懺悔者愛德華死後沒有兒子,這樣,各種王室的遠房親戚,就都冒出來主張自己的繼承權。
等各種爭王位的人粉墨登場以後,他們各自就會互相吹噓一下自己的血統、實力。爭取更多的貴族站到自己的一方。比如征服者威廉成功爭取到教皇站在自己一邊。這就是很有力的支援。《權力的遊戲》中,私生子之戰前,史塔克家族希望說服更多的封臣支援自己,也是這樣的情況。
最終,如果依然有多個人主張自己的王位繼承權,就需要打一仗了,打贏的人成為新的國王——這叫以征服繼承(by conquest)。當時打仗國王都戎裝上馬,率領騎士,即使不自己衝鋒,也是在槍林箭雨之間了。人們相信,經過這樣的戰鬥,自己沒有死掉,還把對方幹掉了,這一定是有上帝的眷顧了。換句話,王位繼承戰也是一種上帝的考驗(ordeal),透過的人就是上帝選中的君王了。
比如1066年的黑斯廷之戰,征服者威廉的對手哈羅德索性自己在戰場上死掉了。對於當時的人來說,這不僅僅說明這個人缺少國王必備的素養,也說明上帝選的國王不是他。那既然上帝已經研究決定了,征服者威廉,一個諾曼底的公爵,就來到了英格蘭。
不光公爵覬覦王位需要從血統開始,侯爵謀求公爵的位置也是這樣的,甚至一個國王謀求他國王位也是這樣的。比如英格蘭國王希望獲得蘇格蘭的CROWN,僅僅武力征服蘇格蘭是不夠的。還要基於兩國聯姻的歷史,主張自己有權繼承蘇格蘭王位。同樣,法王希望謀求西班牙王位,前提也是西班牙國王死後無嗣,而法王基於國王的聯姻,可以主張自己的繼承權。然後就有了西班牙王位繼承戰。
這種血統決定的王位的觀念,和中國很不同。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學說,天子之位不會永遠不屬於一家一姓的。誰受到天的眷顧,百姓歸附於他——也即,誰能把天下打下來——那麼他就是新的天子了。
回覆列表
其實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中國就不算是封建制了,中國是帝國郡縣制。西周時,周天子把天下封建給諸候。那怕經歷春秋戰國,諸侯混戰爭霸,從來沒有人打周天子的主意,反而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排除異己。
西歐跟中國截然不同。
中世紀時,蠻族滅亡古羅馬時還處在氏族社會,慢慢的進化到封建社會,血緣關係至為重要,貴族間大多是親戚關係,跟中國古代社會完全不同。政治是貴族間相互爭鬥的事,爵位是世襲的,跟老百姓完全沒有關係。歐洲哈斯堡王朝就是最典型案例,哈斯堡家族完全靠嫁女兒掌控歐洲大部分王朝,這些王朝君主之間大多是親戚關係。今天你是英國國王,又是法國公爵,過段時間,你繼承了親戚的遺產,又變成法國國王。他們的江山不是靠爭鬥奪取的,不是靠打江山打出來的,而是繼承來了。
權力的遊戲中,北境王一直是史塔克家族當,除了史塔克家的人,誰都無法統治廣大北境。三傻的作用就顯示出來。小剝皮娶三傻就是看中三傻的血統。這些事在中國無法想像。中國講究的是誰的拳頭大,誰就是老大。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中國靠本事吃飯,比歐洲中世紀單單靠血統先進多了。歐洲的公爵就算兵強馬壯,也不可能奪取一國。你沒有王室血統,誰都不承認,你找死啊。
更重要歐洲中世紀,教會的權利很大,可以操縱國王,沒有教會的認可,你就算奪取政權,也坐不穩。教會講究的是君權神授的,沒有上帝的認可,都是偽王。連耶穌在聖經上說,也是大衛王的第幾十代子孫。歐洲人講究這個,風俗習慣,不服不行。
不要拿中國傳統文化來解釋歐洲傳統文化。兩者之間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