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全軍出擊9527

    改變革新本來就是違背大多數人的認知,因為很多人不懂,懂的人大部分知道那是對自己不利的改革,本來什麼貴族了高階待遇只有自認為血統純正的一部分人享受,還可以有自己的領地,獨霸一方,享受無上的權利,試問他們怎麼願意?肯定會反,秦自己改革成功了因為地方改革,貴族勢利並不是很大,但是統一後貴族勢利是一股很強大的力量,始皇帝在時因為能力強大,貴族不敢反抗,但是胡亥世昏庸無能,趙高排除異己,自己獨權,整個國家管理體系亂七八糟,給了這股勢利機會,(秦惠文王時期也有這股勢利但是秦惠文王是個聖君他改革保留並且贏了)這股勢利都是保守派主張分封世族制度,然後再忽悠下面一幫或為利或者為什麼國家榮譽,等各類奇行怪壯的人,那幫打仗的估計有八成以上都不知道秦國改革的是什麼?或者對他們這些底層人來說是什麼?但是他們不懂就會被懂的人忽悠,告訴你你遲到了就會被殺,而且是殺全家你怕不怕?你以為自己必死還不如跟著造反。然後就是大部分人被忽悠去打仗,,劉邦最後得了天下,還不是搞了分封,穩住貴族勢利,然後再挨個給放血,直到武帝時期分封還在,。也就是說根源問題在制度改革。被推翻也是因為改革,隋朝的滅亡差不多類似

  • 2 # 張不叄讀秦史

    趙高是亡秦的罪魁禍首,這一點基本沒有爭議,是他主導了沙丘宮的陰謀,逼死了扶蘇蒙恬,又把胡亥推上了王位;也是他屠戮了秦始皇所有子女,連番清洗了大臣們,代之以自己的黨羽;面對各地的亂軍,還是他採取了鴕鳥戰略不聞不問,坐視局勢一步步走向無可挽回的境地;最後他還施展手段扳倒李斯、逼殺胡亥,可以說是徹底的人性泯滅。

    但是在趙高各種施展手段的過程中,還有一個人推波助瀾的作用不容忽視。這就是趙高曾經的同黨,最後又被趙高折磨致死的李斯。沙丘宮變的時候,趙高只是一介中車府令,職位只相當於領導的司機班班長,李斯卻是帝國丞相,除了已死的秦始皇,全天下再沒有一個人比他權勢更大。當趙高提出篡改詔書的企圖時,李斯幾乎只要發一句話,趙高的陰謀就將徹底破產;沒有李斯的力挺,單憑趙高的地位和權力,也絕不可能繞過三公九卿把胡亥推上王位;胡亥各種心血來潮的胡作非為,也必定有李斯的默許和縱容才能頒行天下。可以說,對於秦朝的滅亡,李斯的責任甚至比趙高更大。權勢者面對危難的不作為,正是最大的失職。

    當然,除了內耗宮鬥引發的嚴重問題,秦始皇后期的種種政策也加重了黔首負擔,社會矛盾不斷積累,引發了統治危機。尤其是秦始皇沒有處理好從戰爭時期向和平時期的轉型工作,這一問題本來應該交給扶蘇蒙恬來解決,但由於趙高李斯的陰謀,這些都成了泡影。

  • 3 # 巴山夜雨涮鍋

    第一, 在秦始皇死時,與李斯相勾結,偽造遺囑,殺害秦始皇長子扶蘇和大將蒙恬等,而立昏庸無能的胡亥繼位。此舉令秦朝一舉喪失了英明賢能的繼任者和名將。

    高乃與公子胡亥、丞相斯陰謀破去始皇所封書賜公子扶蘇者,而更詐為丞相斯受始皇遺詔沙丘,立子胡亥為太子。更為書賜公子扶蘇、蒙恬,數以罪,賜死。

    第二,在胡亥繼位後,趙高進讒言,讓秦二世殺害了公子、公主和大臣,此舉再次令秦朝大傷元氣:

    於是二世乃遵用趙高,申法令。乃陰與趙高謀曰:“大臣不服,官吏尚眾,及諸公子必與我爭,為之柰何?”高曰:“臣固願言而未敢也。先帝之大臣,皆天下累世名貴人也,積功勞世以相傳久矣。今高素小賤,陛下幸稱舉,令在上位,管中事。大臣鞅鞅,特以貌從臣,其心實不服。今上出,不因此時案郡縣守尉有罪者誅之,上以振威天下,下以除去上生平所不可者。今時不師文而決於武力,願陛下遂從時毋疑,即群臣不及謀。明主收舉餘民,賤者貴之,貧者富之,遠者近之,則上下集而國安矣。”二世曰:“善。”乃行誅大臣及諸公子,以罪過連逮少近官三郎,無得立者,而六公子戮死於杜……宗室振恐。群臣諫者以為誹謗,大吏持祿取容,黔首振恐。

    其三,在陳勝吳廣起兵,天下大亂後,趙高再次讒言秦二世,又殺害李斯、去疾、馮劫等大臣。此舉令秦朝完全失控:

    趙高說二世曰:“先帝臨制天下久,故群臣不敢為非,進邪說。今陛下富於春秋,初即位,柰何與公卿廷決事?事即有誤,示群臣短也。天子稱朕,固不聞聲。”於是二世常居禁中,與高決諸事。其後公卿希得朝見,盜賊益多……右丞相去疾、左丞相斯、將軍馮劫進諫……下去疾、斯、劫吏,案責他罪。去疾、劫……自殺。斯卒囚,就五刑。……冬,趙高為丞相,竟案李斯殺之

    其四,鉅鹿之戰後,趙高陷害章邯,使得大秦王朝最後的名將章邯投降項羽,秦國主力完全喪失:

    邯恐,使長史欣請事。趙高弗見,又弗信。欣恐,亡去,高使人捕追不及。欣見邯曰:“趙高用事於中,將軍有功亦誅,無功亦誅。”……邯等遂以兵降諸侯。

    最後,趙高指鹿為馬,控制朝政,更殺害秦二世,立子嬰,又與劉邦勾結。雖然說新繼位的子嬰殺死了趙高,但這時候秦王朝早已病入膏肓,無可救藥了。

    八月己亥,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或言鹿,高因陰中諸言鹿者以法。後群臣皆畏高。……沛公將數萬人已屠武關,使人私於高,高恐二世怒,誅及其身,乃謝病不朝見。……高懼,乃陰與其婿咸陽令閻樂、其弟趙成謀……麾其兵進。二世自殺……子嬰與其子二人謀曰:“丞相高殺二世望夷宮,恐群臣誅之,乃詳以義立我。我聞趙高乃與楚約,滅秦宗室而王關中。今使我齋見廟,此欲因廟中殺我。我稱病不行,丞相必自來,來則殺之。”……遂刺殺高於齋宮,三族高家以徇咸陽。子嬰為秦王四十六日,楚將沛公破秦軍入武關……子嬰即繫頸以組,白馬素車,奉天子璽符,降軹道旁。

    從這些過程來看,趙高確實是秦滅亡的第一大直接推手,簡直是在變著法子消滅秦王朝的力量,存心想要滅掉秦朝。所以在一些評話裡面,設定趙高是趙國宗室,給秦朝搗亂其實是故意臥底,為趙國報仇。

    當然,撇開這種可能,也許趙高只是一個長於權術鬥爭,卻弱於宏觀大略的陰謀家,早先是為了自己的私慾而陷害忠良,最終卻沒料到,自己玩垮了秦王朝這艘大船,自己也就同歸於盡了。

    至於如果沒有趙高,秦朝會如何,這事很難說。大秦帝國的根本矛盾,肯定不是一個趙高那麼簡單。秦法嚴厲剛猛,用以驅逐原本就彪悍的秦人征服六國是可以的,但統一之後,六國舊民對秦缺乏認同感,這才是天下起兵的根本。要改變這種對立,不是少一個趙高就能做到的。或許,秦始皇的長子扶蘇(大機率老媽是楚人)繼位,有融合秦楚文化,實現認同的可能,但也僅僅是可能而已(歷史上,這個任務後來由楚人劉邦完成了)。至於秦朝能不能延續數百年,我們會不會被稱為秦人,這些,都只能說“歷史沒有如果”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個人小額投資理財幾年能買到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