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邪農語
-
2 # 中醫王金環博士
〔梔子應用〕果實:熱病高燒,心煩不眠,實火牙痛,口舌生瘡,鼻衄,吐血,眼結膜炎,瘡瘍腫毒,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蠶豆病,尿血;外用治外傷出血、扭挫傷。根:傳染性肝炎,跌打損傷,風火牙痛。〔別名〕黃梔子、黃果樹、山梔子、紅枝子。〔來源〕為茜草科梔子屬植物梔子的果實,其根也可入藥。〔形態〕常綠灌木,高可達2米。根淡黃色。莖多分枝。葉對生或3葉輪生,披針形,長7~14釐米,革質,光亮;托葉膜質,在葉柄內側通常2片連合成筒狀,包圍小枝。夏初開花,花單生於枝端或葉腋,較大,花萼綠色,圓筒形,基部漸窄,先端有數裂片,筒部與裂片近於等長;花冠開放後呈高腳碟狀。通常6瓣,有時5或7瓣,栽培者常見重瓣,白色,肉質,有香氣;雄蕊通常6,有時稍多,無花絲,藥條形;子房1室,下位,胚珠多數。蒴果倒卵形成橢圓形,秋季果熟時金黃色或橘紅色,長2.5~4.5釐米,有翅狀縱稜5~8條,頂端有5~8條窄披針形宿存花萼,長與果體幾相等。〔採收〕9~11月間摘取果實,除去果柄等雜質,入甑中微蒸或沸水(可加明礬)中微煮,取出後曬乾。果實不易乾燥,故應經常翻動使通風良好,以免發黴變質。根夏秋兩季採挖,洗淨曬乾。〔產地〕主產於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等省。〔炮製〕炒梔子 將原藥材碾碎,放鍋內炒至呈深黃色時,取出晾涼。焦梔子 將原藥材碾碎,放鍋內炒至焦黃色,取出晾涼。梔子炭 將原藥材碾碎,放鍋內炒至黑棕色,注意存性,取出晾涼。〔效能〕苦,寒。瀉火解毒,清熱利溼,涼血散瘀。〔用法〕內服;外用適量,研末敷患處。根1~2兩。
〔選方〕1.黃疸型急性傳染性肝炎:鮮梔子根,淡竹葉根、白茅根、桑白皮。水煎服。
2.跌打損傷:(1)梔子,當歸、桃仁、紅花,麵粉、凡士林,醋。前四藥共研細末,將麵粉放鍋中加水在火上攪成糊狀,倒入藥粉攪勻,再加凡士林、米醋調勻即成。外敷患處,每日1次。(2)梔子,紅花,大黃、薑黃,土鱉蟲。共研細粉,白酒調敷患處。每日換藥。
3.四肢扭挫傷:山梔子,搗碎,研成粗粉,用量以能包紮全部傷面、梔子粉厚約0.2釐米為準。把梔子粉以溫水調成糊狀,加入少許酒精,平攤於紗布上,包紮傷處。3~5天更換1次,如血腫明顯者2天更換1次。如有脫臼應先整復後再用;如有骨折不宜敷用。
【主治】五內邪氣,胃中熱氣,面赤酒皰齇鼻,白癩、赤癩、瘡瘍(《本經》)。療目赤熱痛,胸、心、大小腸大熱,心中煩悶(《別錄》)。去熱毒風,除時疾熱,解五種黃病,利五淋,通小便,解消渴,明目,主中惡,殺蟲毒(甄權)。解玉支毒(弘景。羊躑躅也)。主喑啞,紫癜風(孟詵)。治心煩懊憹不得眠,臍下血滯而小便不利(元素)。瀉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熱厥心痛,解熱鬱,行結氣(震亨)。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損傷瘀血,及傷寒勞復,熱厥頭痛,疝氣,燙火傷(時珍)。
(1)目赤咽腫、血熱妄行、煩渴咽乾∶梔子能清心之熱,則五內邪氣自去,胃中熱氣亦除。面赤酒疤鼓鼻者,肺熱之候也,肺得苦寒之氣,則酒熱自除而面鼻赤色皆退矣。其主諸痛瘍瘡皆屬於心火。療目赤熱痛及胸、心、大小腸大熱、心中煩悶者,總除心肺二經火熱也。
(2)虛煩不眠、小便短赤、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熱毒癰瘍∶
梔子的性味苦寒,入於心經、肺經、胃經。對於心火上炎或是瘀鬱之熱所致的諸疾,梔子能清散鬱火,使氣血歸於其位。但梔子所滌為瘀鬱之熱,非浮散之熱,亦非堅結之熱。能解鬱不能攻堅,亦不能平逆,對於陽明之腹滿有燥屎,肺病之表熱咳逆,皆非梔子所能治。
【藥物特點】本品歸心、肺、胃、三焦經,善於清瀉三焦火邪,瀉火除煩;可清熱利溼退黃;可涼血解毒,消腫止痛(即清實熱,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利溼四者兼備)。
【使用注意】注意梔子雖性味苦寒,但質潤不燥,故清熱利溼,不能清熱燥溼。本品苦寒傷胃,脾虛便溏者不宜用。
-
3 # 中醫朱旭陽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梔子色紅味苦,善於清洩上焦和中焦火盛,是中醫臨床常用的清熱類中藥,它的清熱功效覆蓋面較廣,在中醫經典清熱組方中比較常見(如黃連解毒,龍膽瀉肝等)。關於梔子功效特點可以透過古代本草著作找到答案。下面這句話是清代醫學家汪昂對它的功效描述:
梔子,苦寒。輕飄象肺,色赤入心,瀉心、肺之邪熱,使之屈曲下行,從小便出(海藏曰∶或用為利小便藥,非利小便,乃肺清則化行,而膀胱津液之府,得此氣化而出也),而三焦之鬱火以解——清•汪昂《本草備要》
梔子是果實入藥,原植物是茜草科植物乾燥果實,主產於江西,浙江和福建,外皮較薄顏色紅黃,呈長葫蘆形,撥去外皮後內部有團塊狀種子,果實與種子成熟後,有沉降脫落的力量,所以梔子藥性沉降屬陰,稟賦陰寒的藥性,善於清熱。這是中醫學取象比類的理論,梔子質地較輕,皮薄形圓似肺,顏色紅赤,赤色入心,可以入上焦心肺,質地清輕有輕飄之勢,雖然有沉降洩火清熱的作用,但輕飄的力量使得其洩火下火作用偏於柔和,有屈曲下行的特點,不同於黃連石膏氣味形質均沉降,洩火力量剛猛。肺位於上焦,是上中下三焦的起點,而且《內經》說“肺為水之上源”,肺有通暢三焦水道的生理功能,清肺熱的同時可幫助肺氣通暢三焦,使熱邪從小便而出。同時,上焦火盛繼發的中焦火盛可一併清洩。★上,中焦火盛的表現上焦和中焦是臟腑部位的分類,上焦指心肺,中焦指脾胃,上焦火盛多見於感受外界的熱邪,蘊結於心肺,出現突發的發熱,咳嗽咽喉紅腫幹癢,鼻腔乾燥出血,熱邪擾動心神,出現心煩失眠,坐臥不安,心與小腸為表裡臟腑,心熱轉變至小腸,小腸熱邪燻蒸脾胃,可出現溼熱病證,如便秘或便粘,小便短黃疼痛。中焦脾胃熱盛多由飲食辛辣所導致,脾胃熱盛,胃中津液被熱煎熬導致津液不足,出現口渴口乾,口腔異味,便秘尿黃,脈洪大滑數,上中焦熱盛可單獨發生也可混合出現,應注意區別。★總結梔子善於清實熱,形質較輕,走肺而偏行於氣分,氣分是指陽氣較為充足的六腑部位,易形成熱證,入氣分的中藥多有清熱的藥性,色紅味苦善於入心而走血分,走血分說明可以入五臟,對於臟腑實熱均有清洩作用,請注意,梔子對於實熱可以,對於虛熱或者溼熱作用較差,脾胃虛寒或者陽虛怕冷的人不可過量使用,藥性寒涼易折損陽氣,導致脾胃受損腹瀉便溏等不良反應。
-
4 # 佔光之窗
梔子 苦寒燥溼清熱,瀉火除煩 解鬱安神。歸心肺脾腎肝、三焦經。外用消腫止痛排毒。
梔子 清 瀉 精氣神血之溼與火之積滯。
回覆列表
梔子花清香味足,農村人在屋子後方種上幾棵,到了夏季初,便能在樹下感受天然的清香,而且還會透過層層空氣,在房間裡亦能感受得到。花期過後,梔子就冒頭了,比起梔子花,梔子更引人注目。
古詩有云:葛花滿把能消酒,梔子同心好贈人!葛根花能解酒,梔子同樣有它的獨特用處。
梔子老邪家處大石山區,梔子樹見得多了,眼看著白色的花逐漸變成紅色的梔子,整個花果期盡在眼裡。
梔子又叫山梔子,黃梔子等等,它的外觀如同燈籠,卻又和瓶罐有很多相同的地方,這種果實一般是橢圓形,體型稍長,紅黃色的表面有六條縱溝。梔子成熟的過程,就是慢慢變黃,而後成紅色的過程,深秋之時採收後,除去梗和雜質,燙過後乾燥,那就成了有名的中藥材。
我小時候玩梔子,沒成熟就摘下來,那時可不知道是中藥材,很多農村孩子或許都有這樣的經歷。
梔子的功效記載有關梔子的書籍可真不少,如《本草圖經》,《神農本草經》等等,它具有瀉火除煩和清利溼熱等功效。
梔子屬於清熱類的中藥材,歸心,肺和三焦經,在《醫林篡要》中就提到了瀉心火,安心神,它可以用於熱病心煩,因為是苦寒之性,有燥溼的作用,同時清熱,能夠清下焦肝膽溼熱,針對黃疸,小便短赤等問題,會有明顯的效果,甚至能用於淋證,在八正散這個方劑中就用到梔子。
梔子還可以外用,有消腫止痛的功效,這方面就是用在外傷了,扭挫傷痛時用它會有很好的效果。將其打成粉末進行外敷,腫痛便不會那麼嚴重了。當然,需要用藥的話還是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中藥上的梔子因炮製方法不同,功能的偏向性不同,包括有梔子,炒梔子和焦梔子,至於要如何用,那得看個人情況來決定了。
人們常把梔子花當作觀賞之品,卻不知道梔子的作用,在我們農村,還把梔子當染料來使用,染出的效果還真不錯,總的來說,當中藥時才能把它的價值表現出來,每年秋季可以採收很多,可別錯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