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其分水嶺是在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滅掉智氏,瓜分晉國為標誌。春秋時期,簡稱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14
回覆列表
  • 1 # 緱山之鶴

    司馬遷將春秋時期定為自公元前771年至前476年,戰國時期定為前475年至前221年。

    司馬光把戰國時期定為周天子封韓趙魏三家為諸侯的公元前403年。

  • 2 # 孤傲雪蓮

    我們知道孔子以“西狩獲麟”來作為《春秋》的結局,這並不是刻意為之,而是想把歷史記載到自己動筆修史的那年,並不是因為這一年發生了什麼標誌性的歷史事件。

    太史公司馬遷分別編了一份“自共和訖孔子”的《十二諸侯年表》以及一份“起周元王,訖二世”的《六國年表》。孔子死於周敬王四十一年(公元前479年),但司馬遷並未將這年視為“十二諸侯”與“六國”的分界線。而是往後又延了兩年,必待敬王駕崩,進入周元王元年之後,《六國年表》才正式開始,這是為了編排上工整的需要。並非周元王元年發生了什麼標誌性事件。這樣,周元王元年也就成了春秋與戰國的分界點。

    “周元王元年”即公元前475年

    周元王是周敬王的兒子,關於周元王元年有兩個說法,一個是公元前476年,另一個是公元前475年,前者為《史記》的說法,後者為《竹書紀年》的說法。

    而《史記》的《周本紀》寫道:“四十二年,敬王崩,子元王仁立。元王八年,崩,子定王介立。”這是把周敬王在位時間定為四十二年,周元王在位時間定為八年。然而今本《史記》的《十二諸侯》年表以周敬王四十三年(前477年)為結尾,並非四十二年(前478年),這說明《史記》的內容已經互相矛盾了。

    在《太平御覽·皇王部十》裡面則寫道:“《史記》曰:晉定公遂入敬王於周。四十四年,敬王崩。子元王仁立。元王八年崩,子貞定王介立。”這說明北宋人所讀到的《史記》裡,周敬王是一直到四十四年才駕崩的(前476年)。對比年表可知,周敬王四十三年為魯哀公十八年,則四十四年應是魯哀公十九年。《十二諸侯年表》認為周敬王在四十三年的時候就已經駕崩了,故魯哀公十九年對應周元王元年(前476年)。然而《左傳·魯哀公十九年》裡卻分明寫著:“冬,叔青如京師,敬王崩故也。”由此可知周敬王應駕崩於魯哀公十九年,次年才是周元王元年。

    《左傳》是公元前五世紀的古史,距周敬王駕崩的時尚未遠,可信度很高。據《左傳》所說,,周敬王於魯昭公二十二年繼位,於魯哀公十九年駕崩,共在位四十四年。所以《周本紀》和《十二諸侯年表》都錯了。

    如果像《太平御覽》和《左傳》說的,周敬王在位四十四年,周元王在位八年,那麼年表將會多出這一年來,這會造成困難。但這個困難已經被《竹書紀年》解決了,《竹書紀年》裡寫著:“(敬王)四十四年,王陟。”和“(元王)七年,齊人、鄭人伐衛,王陟。”這樣,周敬王在位四十四年,周元王在位七年,一增一減,正好解決了矛盾。

    《史記·六國年表》裡關於周元王的那一段編年是錯誤的,這也導致它把晉定公卒年放到了元王二年。一直到元王年代結束之後,《竹書紀年》與《史記》的編年才相一致。在周元王八年的那一欄裡,沒有任何資訊,它很可能是因將敬王的卒年提前了一年,所以才添加了這麼一年的空白進去以彌補少一年的矛盾。

    因此,周敬王卒年為前476年,周元王元年為前475年。如果以周元王元年為春秋與戰國的分界點的話,那麼戰國時代開始於前475年。

    周元王元年是戰國時代開始的標誌

    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年)與周元王元年(前475年)分別是春秋的最後一年和戰國的第一年。

    在前476年裡發生了一件大事,那便是趙簡子死去了,他的兒子趙襄子正式繼位。過了二十年後,趙襄子便與韓宣子、魏桓子聯合起來消滅了知伯,使韓趙魏三國分立正式成形。然而在《史記》的《趙世家》中卻把趙簡子的卒年弄錯了,導致出現許多記載上的矛盾。

    《趙世家》先是說:“定公三十七年卒,而簡子除三年之喪,期而已。是歲,越王句踐滅吳。”則越王消滅吳國時,趙簡子還活著;然而《趙世家》又說:“晉出公十七年,簡子卒,太子毋恤代立,是為襄子。”這是把趙簡子的卒年定在了勾踐滅吳十四年之後(前459年左右)。可是,《趙世家》裡還說:“趙襄子元年,越圍吳。”把時間又拉回到《左傳》裡的魯哀公二十年(周元王元年,前475年)。此時,越尚未滅吳。

    因此前面的“簡子除三年之喪”乃是誤把襄子當簡子。趙簡子死於周敬王四十四年(前476年),次年(前475年)越王勾踐伐吳,一直圍攻了三年(前473年),吳國才滅亡。故而吳國滅亡的那年正是趙襄子守完三年之喪的時候。

    《史記》弄錯了趙簡子的卒年

    關於趙簡子的卒年在《左傳》裡有著充分的證據,《左傳·哀公二十年》(前475年)記載,越王勾踐領兵圍困吳王夫差。由於晉國與吳國在黃池之會時彼此結盟,說:“好惡同之”,故而晉國有義務去援助吳國,幫忙吳國解圍。但是那年發生了“晉趙孟降於喪食”,也就是說晉卿趙孟要為自己的父親守喪,不能引兵打仗。所以他才派部下楚隆去向吳王說明情況,楚隆到達吳國後,向夫差傳話說:“今君在難,無恤不敢憚勞。非晉國之所能及也,使陪臣敢展布之。”——“無恤”就是趙襄子的名字,這說明《左傳》裡的趙孟其實就是趙襄子,他在這一年要為父親守喪,故而趙簡子必死於此時。《史記·趙世家》裡說的:“趙襄子元年,越圍吳。襄子降喪食,使楚隆問吳王。”正是指《左傳》裡的這件事,所以趙簡子死於前一年,次年才為襄子元年,故而可以推斷春秋的最後一年發生了趙簡子死去的事。

    據《左傳》記載,這一年正是魯哀公二十年,越王勾踐正式起兵討伐夫差。據《呂氏春秋·長攻》記載,當年吳國發生了饑荒,勾踐非但沒有幫助鄰國救災,反而發動了滅吳的戰爭。在這裡,史記的《越王勾踐世家》同時出了錯誤。

    《左傳·哀公十七年》(前478年)說:“三月,越子伐吳。吳子御之笠澤,夾水而陳。”結果吳軍因亂而大敗。《吳太伯世家》中也說:“十八年,越益強。越王句踐率兵復伐敗吳師於笠澤”。此時距黃池之會(哀公十三年,前482年)已有四年了。

    戰國元年公元前475年,勾踐正式起兵伐吳

    《越王勾踐世家》則說:“吳王已盟黃池,乃使人厚禮以請成越。越自度亦未能滅吳,乃與吳平。其後四年,越復伐吳。吳士民罷弊,輕銳盡死於齊、晉。而越大破吳,因而留圍之三年。”這是誤將笠澤之戰當做滅吳之戰。《十二諸侯年表》無越,可知太史公對越國之事不甚詳知。

    根據《吳世家》的記載,吳王十四年春(前482年)與晉定公會於黃池,“六月丙子,越王句踐伐吳”,吳王會盟回來後“乃使厚幣以與越平”,勾踐第一次伐吳結束;吳王十八年(前478年),吳越兩國又於笠澤交戰,吳國敗績;二十年(前476年),越王句踐復伐吳。二十一年(前475年),遂圍吳。二十三年(前473年)十一月丁卯,越滅吳,距離黃池之會已近十年。《伍子胥列傳》也說:“因北大會諸侯於黃池,以令周室。越王句踐襲殺吳太子,破吳兵。吳王聞之,乃歸,使使厚幣與越平。後九年,越王句踐遂滅吳,殺王夫差。”說明吳國滅亡在黃池之會“後九年”。所以《越王勾踐世家》的記載是錯誤的。

    結論

    按照《史記》的方法,用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來當做春秋與戰國的分界線,那麼這兩年內發生的主要大事就只有趙簡子死去,趙襄子繼位;以及越王勾踐正式發起滅吳之戰。前者為三家分晉埋下了伏筆,後者則為春秋五霸劃上了句號,不失為歷史上的重大事件。

    司馬光在編纂《資治通鑑》時,是以三家分晉到被宗主國廢除“君臣之禮”而承認諸侯身份來劃分的 公元前376年是三家分晉產生的時間 公元前403年是周威烈王封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也就是承認他們的諸侯身份.所以在時間上有兩個選擇 司馬遷在《史記》中以公元前475年發生的“田氏專齊”來作為春秋與戰國的界線,那就是為了敘述方便了,因為“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個天子開始,事情又總有其不同;周元王是一朝天子(《史記 十二諸侯年表》所載周敬王之死的時間即是公元紀年的公元前476年;《史記 六國年表》載,敬王之子於次年繼位,即周元王),從他的朝代記起,便於陳述史實.因此用公元前475年作為春秋戰國分界點更為合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庸小說中,如果按類別來劃分,上中下人物都有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