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學會思考,帶著問題讀史料,不能做兩腳書櫃。
舉一個例子,諸葛亮大家都很熟悉了。
《三國志裴松之注諸葛亮傳》是這麼記載的——
“亮之治蜀,田疇闢,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
晉初袁準評價諸葛亮:“行法嚴而華人悅服,用民盡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賓,行不寇,芻蕘者不獵,如在國中。”
陳壽在《三國志》裡誇獎諸葛亮“至今梁、益之民,諮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孟軻有云:‘以逸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忿。’信矣!。”
如果你只看這些評價,你肯定覺得諸葛亮治理下蜀漢大治,老百姓生活的很好,然而這並不是事實,至少,不是全部事實。
比如我們來看同樣《三國志》的記載:
“建興五年,丞相亮北住漢中,廣漢、綿竹山賊張慕等鈔盜軍資,劫掠吏民,嶷以都尉將兵討之。嶷度其鳥散,難以戰禽,乃詐與和親,剋期置酒。酒酣,嶷身率左右,因斬慕等五十餘級,渠帥悉殄。尋其餘類,旬日清泰。——《三國志蜀書張嶷傳》”
“丞相諸葛亮連年出軍,調發諸郡,多不相救,乂募取兵五千人詣亮,慰喻檢制,無逃竄者。……又亮卒之後,士伍亡命,更相重冒,奸巧非一。乂到官,為之防禁,開喻勸導,數年之中,漏脫自出者萬餘口。”——《呂乂傳》
張嶷、呂乂都是蜀漢時期的高官,他們在諸葛亮治蜀時期都是中高階官員,他們的經歷對於我們搞清楚諸葛亮時代蜀漢到底治理怎麼樣是有非常高的參考價值的。
先看張嶷傳,張嶷傳說的就是諸葛亮帶蜀漢主力去往漢中以後,在廣漢竟然有了一大群山賊,這些山賊規模還不小,到了“鈔盜軍資,劫掠吏民”的地步;這裡大家可能會說了,歷朝歷代,誰也不能保證沒有盜賊啊。
對,這話沒錯,但是大家要考慮廣漢在哪裡。
廣漢距離蜀漢首都成都只有38公里,這可以算蜀漢統治最核心區域,然而就在核心區竟然有這麼大股的盜賊,這還是在諸葛亮上出師表的建興五年哦。再結合“朝會不華,路無醉人。”
這無論如何說不上沒有“醉人(同罪人)”了吧。
再來看呂乂傳,呂乂傳記載的是諸葛亮治蜀中後期的情況,具體是什麼情況呢?
諸葛亮連年用兵,頻繁從蜀漢各州抽兵,導致各州“多不相救”,“相救”在這裡做“達到要求”講,整段話的意思就是“諸葛亮調兵太狠,各州很難完成諸葛亮下達的任務,(只有)呂乂不但完成了任務,還超額完成任務,徵募到5000士兵,而且這些士兵還沒有逃亡的。”而後面則記載諸葛亮死後“士兵乘機開小差”的事情。
呂乂傳這幾段至少說明一個問題:在諸葛亮治下並不是什麼“用民盡其力而下不怨”,相反,蜀漢老百姓對諸葛亮連年用兵是很不滿的,所以士兵逃亡很多。
再來看《三國志卷四三李恢傳》:
南土平定,恢軍功居多……後軍還,南夷復叛,殺害守將。恢身往撲討,鋤盡惡類,徙其豪帥於成都,賦出叟、濮耕牛戰馬金銀犀革,充繼軍資,於時費用不乏。
按:同書譙周傳,周在蜀漢末年上疏說:“南方遠夷之地,平常無所供為,猶數反叛,自丞相亮南征,兵勢逼之,窮乃幸從。是後供出官賦,取以給兵,以為愁怨,此患國之人也。”
這裡最關鍵是一句話“是後供出官賦,取以給兵,以為愁怨,此患國之人也。”
這句話什麼意思?
很簡單,就是說南中地區土著叛亂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諸葛亮為了養兵,在南中抽取賦稅,土著對蜀漢強加給他們的賦稅很不滿意,對蜀漢心懷仇恨。
也就是說,從《三國志》蜀漢各官員不同傳記裡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諸葛亮治理下的蜀漢絕對不像陳壽、裴松之等人讚揚那麼美好,相反,蜀漢老百姓對於諸葛亮年年興兵意見大得很。
當然,不能因為這些史料就說諸葛亮治蜀民怨沸騰,但是可以肯定,那些說諸葛亮治蜀“行法嚴而華人悅服,用民盡其力而下不怨。”、“孟軻有云:‘以逸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忿。’信矣!”是標準的溢美之詞。
要學會思考,帶著問題讀史料,不能做兩腳書櫃。
舉一個例子,諸葛亮大家都很熟悉了。
《三國志裴松之注諸葛亮傳》是這麼記載的——
“亮之治蜀,田疇闢,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朝會不華,路無醉人。”
晉初袁準評價諸葛亮:“行法嚴而華人悅服,用民盡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賓,行不寇,芻蕘者不獵,如在國中。”
陳壽在《三國志》裡誇獎諸葛亮“至今梁、益之民,諮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孟軻有云:‘以逸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忿。’信矣!。”
如果你只看這些評價,你肯定覺得諸葛亮治理下蜀漢大治,老百姓生活的很好,然而這並不是事實,至少,不是全部事實。
比如我們來看同樣《三國志》的記載:
“建興五年,丞相亮北住漢中,廣漢、綿竹山賊張慕等鈔盜軍資,劫掠吏民,嶷以都尉將兵討之。嶷度其鳥散,難以戰禽,乃詐與和親,剋期置酒。酒酣,嶷身率左右,因斬慕等五十餘級,渠帥悉殄。尋其餘類,旬日清泰。——《三國志蜀書張嶷傳》”
“丞相諸葛亮連年出軍,調發諸郡,多不相救,乂募取兵五千人詣亮,慰喻檢制,無逃竄者。……又亮卒之後,士伍亡命,更相重冒,奸巧非一。乂到官,為之防禁,開喻勸導,數年之中,漏脫自出者萬餘口。”——《呂乂傳》
張嶷、呂乂都是蜀漢時期的高官,他們在諸葛亮治蜀時期都是中高階官員,他們的經歷對於我們搞清楚諸葛亮時代蜀漢到底治理怎麼樣是有非常高的參考價值的。
先看張嶷傳,張嶷傳說的就是諸葛亮帶蜀漢主力去往漢中以後,在廣漢竟然有了一大群山賊,這些山賊規模還不小,到了“鈔盜軍資,劫掠吏民”的地步;這裡大家可能會說了,歷朝歷代,誰也不能保證沒有盜賊啊。
對,這話沒錯,但是大家要考慮廣漢在哪裡。
廣漢距離蜀漢首都成都只有38公里,這可以算蜀漢統治最核心區域,然而就在核心區竟然有這麼大股的盜賊,這還是在諸葛亮上出師表的建興五年哦。再結合“朝會不華,路無醉人。”
這無論如何說不上沒有“醉人(同罪人)”了吧。
再來看呂乂傳,呂乂傳記載的是諸葛亮治蜀中後期的情況,具體是什麼情況呢?
諸葛亮連年用兵,頻繁從蜀漢各州抽兵,導致各州“多不相救”,“相救”在這裡做“達到要求”講,整段話的意思就是“諸葛亮調兵太狠,各州很難完成諸葛亮下達的任務,(只有)呂乂不但完成了任務,還超額完成任務,徵募到5000士兵,而且這些士兵還沒有逃亡的。”而後面則記載諸葛亮死後“士兵乘機開小差”的事情。
呂乂傳這幾段至少說明一個問題:在諸葛亮治下並不是什麼“用民盡其力而下不怨”,相反,蜀漢老百姓對諸葛亮連年用兵是很不滿的,所以士兵逃亡很多。
再來看《三國志卷四三李恢傳》:
南土平定,恢軍功居多……後軍還,南夷復叛,殺害守將。恢身往撲討,鋤盡惡類,徙其豪帥於成都,賦出叟、濮耕牛戰馬金銀犀革,充繼軍資,於時費用不乏。
按:同書譙周傳,周在蜀漢末年上疏說:“南方遠夷之地,平常無所供為,猶數反叛,自丞相亮南征,兵勢逼之,窮乃幸從。是後供出官賦,取以給兵,以為愁怨,此患國之人也。”
這裡最關鍵是一句話“是後供出官賦,取以給兵,以為愁怨,此患國之人也。”
這句話什麼意思?
很簡單,就是說南中地區土著叛亂的一個很重要原因是諸葛亮為了養兵,在南中抽取賦稅,土著對蜀漢強加給他們的賦稅很不滿意,對蜀漢心懷仇恨。
也就是說,從《三國志》蜀漢各官員不同傳記裡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就是諸葛亮治理下的蜀漢絕對不像陳壽、裴松之等人讚揚那麼美好,相反,蜀漢老百姓對於諸葛亮年年興兵意見大得很。
當然,不能因為這些史料就說諸葛亮治蜀民怨沸騰,但是可以肯定,那些說諸葛亮治蜀“行法嚴而華人悅服,用民盡其力而下不怨。”、“孟軻有云:‘以逸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忿。’信矣!”是標準的溢美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