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144小時投資研究

    這個預期很早就有了,近期銀行試點證券業務揭開了金融混業的序幕,加強了這樣的預期。個人認為銀行系不會單獨去拿證券牌照,而是收購中小券商(因為中小券商太多了),那頭部券商之間的整合也就順利成章,因為外部環境複雜疊加資本市場逐步放開,證券行業也要整合做強幾個大型投行機構,和高盛、摩根這樣的國際投行匹敵。

  • 2 # 早起的蟲兒被鳥兒吃

    我覺得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合並是有可能的,因為之前有大型券商合併的先例,申銀萬國和宏源證券合併!

    現在國內金融政策改革,對外資金融機構放開了持股比例限制,已經出現了全資的外資券商,雖然短期對國內券商得影響還比較小,但不能低估了外資券商得野心和實力。

    所以國內為了跟外資券商,必須打造出自己的航母級券商才能跟外資券商像高盛,大摩小摩等抗衡,這是國家的戰略要求。

    從國內目前券商來看,中信和中信建投分列第一和第二,他倆有天然的優勢,中信證券還是中信建投的股東,北京比較類似,他倆如果合併後的效果肯定是1+1》2的,只不過現在背後各方勢力還沒有協調好,所以這個還沒有擺在桌面上,這個事情影響比較大,必須由國家出面才能解決!

    所以我認為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合並的事情很可能在未來兩年內完成,其轟動效果要遠遠大於南北車合併!

  • 3 # 元氣每日C

    原先有這種可能,但現在在研究允許銀行持有券商牌照,那性質就不一樣了,一旦銀行成為券商,那直接就成為全球巨頭了,合併不合並也就無所謂了

  • 4 # 感人生之秋

    兩大券商合併,1+1>2?我不看好。做大做強中國資本市場,最根本兩條:一是尊重市場,按照市場規律辦事,加大加快市場化導向的改革開放。二是法制建設,法治。。。不敢說太多。

  • 5 # 臥龍說股

    根據歷史經驗看,完全是有可能的,市場訊息往往不是空穴來風,

    首先,前幾天公佈銀行有希望獲得券商牌照的訊息引爆市場,對券商而言,銀行來“搶生意”了。其實仔細思考這件事,短期或許對券商是利空,但中長期是極好的,從最近券商二級市場股價表彰已經反映出來了。

    如果銀行拿到券商牌照,對於龍頭券商自然是利好,畢竟強強聯手,資本集中做強,而小型券商,能保證小券商不被大券商收購或是合併呢?

    參考前幾年市場的南北車,南北船合併案例,不都是先傳言,最後確認,想必這種強強聯合的方式會成為大趨勢。

    因此,我認為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證券合併是很大可能的事件,甚至會成為一個開端。

  • 6 # 洪荒合夥人

    這兩天券商股暴漲,除了行情轉換,另外一個推動因素還是離不開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合並的傳聞。

    但是按照資本市場比較“內向”的性格,越闢謠可能越靠譜,更何況這個訊息4月也蹦出來過一次。

    這個訊息之所以一直拿來炒,核心還是在於合併的可能性很強。

    和前幾天的向銀行放開券商牌照一樣,合併的政策背景就是中國的金融對外開放以及發展中國資本市場的需要。這都要求做大做強國內投資銀行,打造出一個具有高度競爭力的航母級券商。

    與發放券商牌照不同,併購重組其實是一種更加迅速有效的手段,所以大家都想透過合併抱團取暖去抵禦“外敵”。在這種情況下,中信證券老大哥保護一下自己的小弟,也挺正常的。

    另外,其實從中信和建投本身來看,合併也有很強的基礎。

    首先就是股權。建投的股權中,5%在中信,35%在北京國資委,31%在中央匯金,只要匯金把股權劃轉給中信,就可以實現控股建投了,而且中央匯金作為救世主,股權劃轉也是有歷史參考的。

    其次就在於合併同類項的意義很大。這兩家公司的業務具有共性,投行都是行業TOP,合併同類項能夠很快速把航母級券商打造起來。

    第三點就在於,這兩家其實打斷骨頭連著筋,業務、文化、人事上都有淵源。爸爸都是中信集團,一個集團下兩家券商牌照其實是一種浪費。更何況中信證券作為中信集團的親兒子,還掌管著中信建投的實際運營,合併後也不會出現管理問題。

    合併的可行性很大,就看什麼時候合併了。

    一旦合併,不僅會縮小與高盛的差距(淨資產6297億元VS1616+566=2182億元),券商行業也可能掀起併購潮,券商分化會更加嚴重,小券商比較危險,甚至會被銀行幹掉。

  • 7 # 科學蟲子觀

    中信證券跟中信建投合並的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有合併的可能,下面我們展開說說這個合併問題。

    1.、市場表現:有媒體報道說據外媒報道“中信集團收購匯金持有中信建投的股份達到兩券商的合併”,此後,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兩上市公司都發公告稱沒有此事。這就是現在關於兩券商合併的傳聞。7月3日兩券商市場表現:中信證券A股漲停報28.67元,港股漲8.15%,報收於17.52港幣;中信A股漲停報47.70元,港股漲17.98%,報收於11.94港幣。從A股看兩券商都漲停,港股有近一倍的漲幅差距,我估計是港股的中信證券流通市值2814億港元遠大於港股中信建投的150.6億港元造成的,市值小的資金拉得容易而已。就市場表現看對兩券商合併傳聞就像打了雞血,當然也有整個券商板塊帶領大盤王者歸來的因素影響。

    2、兩券商有合併的需要嗎?兩券商都是國家的,從國家角度出發,兩券商有合併的動機嗎?很多人都會說當年的南北車合併來類比,我也認同有相似點。從我個人角度來分析我是要舉起他例子。蘋果iPhone剛進入中國時,幾乎把高階手機市場全部佔領,後來又來了三星,幾乎和蘋果有平分中國市場的狀況。還好我們有華為的為國爭光,以自己核心技術自研為主,不做搬運工,逐步奪回了高階市場,並在國際市場攻城略地,導致美國從國家層面打壓一個企業。由此我想到,隨著國家金融市場對外資逐步開放。高盛、摩根這些金融巨頭就會對中國券商和銀行帶來巨大壓力。 用大學來比喻比較容易理解,高盛、摩根可以比做哈佛和劍橋大學,我們的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恰似清華和北大。和這些國際金融巨鱷比從資金實力,金融底蘊上有歷史的差距也有現時的差距。國內券商就像我們國家很多大學之間靠合併來快速做大一些類似,也要快點做大做強,合併也是可以考慮的方法之一。

    3、本是同根生,該是合併時。中信證券大股東中國中信,中信建投的大股東北京國資委,匯金是二股東,中信證券是三股東,就現在中信證券還是中信建投佔5.01%的股東之一,兩券商所用商標也都是中信證券的商標,是中信建投租中信證券的商標使用權。兩券商曆史淵源就更深,大家都能查到,我就不復述了。7月3號止中信證券總市值3706億元,中信建投3647億排券商的第一和第二。如果要在券商裡透過合併做大做強,中信證券與中信建投更有合理性。至少比讓清華北大合併容易的多,當然兩個大學沒合併的必要,但券商有!

  • 8 # 巫女財經
    強強聯手,變得更強。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證券內部同意了合併計劃,中信集團作為主要買家,向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購買中信建投股權。兩家券商合併將打造一家規模超820美金的投資銀行巨無霸。

    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本身雙方實力就卓越。大型券商合併的做法並不罕見,資本集中做強。

    國家戰略的需要,不久之後就會傳出合併的訊息,並且這會是一個新的開始。

  • 9 # 杜坤維

    打造航母級券商對抗外來券商的衝擊,是一個方向,因此才會有強強的聯合,中信證券綜合實力很強,IPO上中信建投投行業務保持第一,兩個合併,從規模和數量級上是很大了。

    債券方面,中信證券承銷共有1126家,承銷金額達到5604億元,中信建投排名第二,承銷家數966家,承銷金額5026億元。

    兩家公司目前市值都是3650億左右,若是合併對應市值超過7300億人民幣!雖然不能與高盛相比,但也算的上一個航母及別。

    中信證券中信建投合並傳聞來資外媒,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證券內部均同意了一項合併計劃。中信證券母公司中信集團將作為主要買家,向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購買中信建投股權。兩家券商合併將打造一家規模820億美元的投資銀行巨擘。

    可是這兩家公司合併是有一定難度的,中信建投大股東是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中信證券則是央企,股東之間的整合較為複雜,不是說合並就能夠合併的。所以兩家公司也分別做出澄清。

    可是市場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中信證券和中信建投股價紛紛漲停,中信建投已經是新高了。這種炒作很難進行評估,合併究竟會不會發生,投資者誰也不敢打包票,正是這種預期,給了市場炒作底氣。如果後續合併不能最後成為事實,股價終會有承壓的一天。

    A股玩的就是勇者遊戲,漲跌經常超預期,對股價走勢不做判斷。

  • 10 # 182jL

    中信證券和建投都屬於中信系,最近市場傳聞合併風起,個人覺得很大可能,有些像I5年牛市中的南北車合併,也是後來的中國中車。市場在不變化,但是總是似曾相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時間停放汽車(兩到三個月),有哪些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