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龍鎮
-
2 # 劍風先生
第一,晉文公退避三舍是沒有埋伏的,當初晉文公重耳在外流亡,楚國對他恩禮有加,重耳答應楚王,如果日後兩國交戰,晉國當退避三舍。可見晉文公退避三舍既是報恩,也是為了實現自己昔日的承諾,所以斷然不會設有埋伏的。雖然沒有埋伏,但是退避三舍這一步卻是非常高明的戰略構思,首先它符合兵家的“致人而不致於人”,晉軍有效的牽制了楚軍主力,將其帶入一個陌生的戰場環境從而晉軍能搶佔戰爭的先機。同時晉文公以君避臣,在輿論上也佔據了優勢。
第二,當時的楚成王是不同意進兵的,要求令尹子玉將楚軍主力撤出宋國,避免與晉軍衝突。他告誡子玉,晉文公非等閒人物,不可小覷,凡事要量力而行,適可而止,知難而退。但是當時子玉驕傲自負,根本聽不進楚成王的勸告,仍堅決要求楚成王允許他與晉軍決戰,以消彌有關他指揮無能的流言,並請求楚成王增調兵力。楚成王優柔寡斷,同意了子玉的決戰請求,希冀他僥倖取勝。
第三、雖說當時的楚軍主帥驕傲自負,但絕對不是無能之輩,更不會是題主所說的單純之人。我們要知道成得臣也是久經沙場,稱得上是楚國名將。但這次他卻遇到了生命中的剋星,就是被後世稱為戰神的先軫。先軫用詭謀激怒子玉,誘其孤軍深入,最後聚而殲之。城濮之戰開啟了“兵者詭道”的先河。
這場戰爭屬於兵車會戰,是兩軍對壘,所以不存在埋伏之說法。只能說楚國不明虛實,輕敵至敗。
-
3 # 立志成蟲
奠定晉文公重耳霸主地位的成濮之戰兵力規模處在劣勢的晉軍根本沒有埋伏,勝在戰法得當。至於退避三舍是因為重耳流浪到楚國時受到了楚成王隆厚的禮遇,重耳曾當面許諾過楚成王日後若率晉軍與楚軍相遇就退避三舍以答謝楚國的禮遇。退避三舍從政治影響上說重耳講信義兌現昔日的諾言,從軍事上說避開楚軍人多氣盛的鋒芒,晉軍退楚軍追,晉軍把楚軍引到了陌生的戰場,沒打就退的晉軍憋屈,楚軍計程車氣難免有些衰弱了。晉軍以中軍抗住了戰力最強的楚國中軍的進攻,以左右兩軍合力逐個擊潰了楚軍還夾雜著從屬國軍隊戰力相對弱一些的左右兩軍。最後擊敗楚國中軍時,趁著有大霧在拉戰車的馬背上蒙了虎皮,楚軍在驚恐的情況下被晉軍徹底擊敗。成濮之戰無論是戰略戰術都開啟了“兵者,詭道也”的歷史先河,晉文公也因為有講信義的美德和擊敗楚國這個大國的戰績成為無可爭議的春秋霸主
-
4 # 蘭闍藝文
蘭闍回答一下。
城濮大戰時晉國退避三舍,若說有埋伏,不對;但的確是誘敵深入,是有計謀的,楚國終究是上了晉國的當。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得明白城濮之戰的大背景,那就是重耳流亡十九年返國即位之後,先是主動勤王,打起了“尊王攘夷”的旗子,而後宋國又脫離楚國陣營,主動向晉國示好。此時,重耳已經在通向霸主的路上一路狂奔了。所以,公元前633年冬天,當楚成王親自北上,率領楚、陳、蔡、鄭、許等國聯軍圍攻宋都,而宋國遣使向晉國求救時,晉文公重耳沒有顯出絲毫驚訝,大夫先軫甚至喜形於色:報答宋襄公禮遇之恩,救宋國於水火之中,擊敗強楚,稱霸諸侯,這一天終於來了!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晉國無論如何一定要打這一仗,即便在決策過程中,晉文公幾次猶豫,但其臣下卻始終堅定不移:一定要讓楚國打,楚國不打,就激怒其來打!
應該說,楚成王還是很理智的,見晉國氣勢洶洶,攻打楚國的盟友曹、衛,就有心撤兵。應該說,倘若此時楚軍放棄圍宋,打道回府,對楚和晉來說,算是一個折中的結局——楚沒有拿下宋國,又丟了曹、衛,但避開晉的鋒芒,明年捲土重來並不算晚;晉國解了宋圍,顯示了自己的力量,但僅憑這一點,也不夠資格稱霸。
但楚國令尹子玉站了出來,一定要打。為何一定要打?因為楚國國內家族權勢鬥爭,子玉遭人嘲弄,決意一戰,以堵住那些在背後說三道四之人的嘴。
子玉幫了晉國的忙。如果沒有他不惜惹怒楚王的堅持,此次晉楚之戰根本不會發生。
最終,楚成王只給了子玉少量部隊,即“西廣、東宮與若敖之六卒”,加上子玉原先率領圍宋的人馬,總計應該在五萬人以內。即便子玉戰敗,損失的兵力也以若敖氏為主,對楚成王來說,損失並不大。
得到允諾的子玉隨即調整了作戰策略,他表現出謀略高超的一面,他派使者宛春前往晉軍,請晉讓曹、衛復國,作為交換條件,楚國也將撤銷對宋國的包圍。
子玉這步棋十分高明。重耳出兵的口號是“報施救患”,意思是打仗的目的釋宋圍而不是攻打楚國,如果子玉解了宋圍,晉國就出師無名;曹、衛復國,依然可以是楚的附屬國;子玉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是兵家追求的至高境界,楚國內部嘲諷他的人也只能閉嘴。
這步棋使子玉在所謂“禮”、國家利益乃至家族利益、個人利益各方面都佔據了極其有利的位置。但他沒有料到,為了稱霸,晉國已經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
楚國使者宛春帶來的訊息在晉軍內部引起了激烈爭論,最後依然是先軫的謀略獲得了重耳的肯定。先軫認為,子玉一言可使三國(指宋、曹、衛)安定,如果晉國不許,就是無禮,“我則無禮,何以戰乎”?因此,不如私下(注意是私下)答應曹、衛復國,以離間它們與楚國的關係,同時囚禁宛春以激怒子玉,這樣子玉一定會發兵攻晉。
使者被拘,曹、衛又斷絕了外交關係,子玉大怒,立即將圍宋的部隊撤出,轉而攻打晉軍。晉國兩次三番的計謀,終於把楚軍誘入了晉軍設定的圈套。
此時晉軍主力正駐紮在曹都陶丘。自商丘至陶丘,直線距離不到兩百里。子玉大軍北上,只消兩三天即可抵達。但他到達陶丘時,晉軍卻主動向北方退卻,而且一退便是三舍(合九十里)。
當年重耳流亡過楚,曾向楚成王允諾,若兩國交兵,晉國願退避三舍,以報答楚成王款待之恩。現在,他做到了。
表面看來,晉軍退避三舍是要兌現承諾,實際上卻是誘敵深入。在九十里之外的城濮(衛地,在今山東鄄城),晉、宋、齊、秦的聯軍早已等候在那裡,那是晉軍預先選定的主戰場。
-
5 # 千古名將英雄夢
本來就沒有埋伏,晉軍是主動撤退的,而且一退就是足足九十里。(古代計量,一“舍”為三十里地)
按照晉文公的說法,他這次撤退,為的是給楚成王面子,畢竟當年人家在自己落魄的時候收留過自己,自己也曾答應過以這種方式報恩。而且,他未打先退,就好像武林高手對決時讓對方三招一樣,既顯得自己有氣度,又賺足了道義的上風。
但是晉軍統帥先軫的說法不同,他也希望撤退,不過他倒不是為了道義,而是由於軍事方面的考量:楚華人勞師遠征,疲憊不堪,讓他們再多跑90裡,豈不更妙?其次,按照周禮,晉退讓三舍,楚若還要以臣(楚帥成得臣)追君(晉文公),乃大為失禮,此必將激怒華夏聯軍的軍心。並且,避開楚軍鋒銳,選擇有利時機、有利地形決戰;還可以接近本土,縮短補給路線,所謂一退得先機,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有利因素。
所以說,“退避三舍”之退,不是消極地退、被動地退,而是主動地退,是透過退讓而尋找進的機會、積累進的力量。正如有句經典臺詞裡說的那樣:我們現在大踏步地後退,就是為了以後大踏步地前進嘛!
因此,戰爭最終在晉華人選擇的戰場上展開了,雙方兵力相當,都是十萬左右,不過楚軍勞師遠征,主動權被牢牢的掌握在了晉軍的手裡,結果晉勝楚敗,晉國百年霸業由此奠基。
回覆列表
第一,楚華人不傻也不天真,骨子裡透著霸氣和機智。
第二,晉國沒有埋伏,真的沒有埋伏。關於這一點,有必要細說一下。
公元前637年,晉國公子重耳在流亡途中,受到楚成王的熱情接待。一次酒宴上,楚成王半是開玩笑半是認真地問重耳:“假如你回去當上了國君,將怎麼報答寡人?”重耳回答:“假如不得不和大王在戰場上相見,我將退避三舍。”
一舍三十里,三舍便是九十里。重耳做出這樣的回答,意思是:交情歸交情,但是為了國家利益,我對你的退讓也就是九十里了。
五年後的公元前632年,晉楚兩國果然兵戎相見。那時候重耳早已經是晉國的國君,也就是史上的晉文公。戰爭的起源,是楚國應魯國之邀,糾合了一批諸侯,討伐宋國。宋國向晉國求援。晉文公答應救宋國,但沒有直接派兵前往宋國,而是揮師東向,進攻楚國的盟友衛國和曹國。
晉軍此舉,自然有圍魏救趙之意,從兵法上講,致人而不致於人,無可挑剔。但是,當時宋國的形勢已經相當危急,首都商丘指日可破,晉國的援兵卻在千里之外優哉遊哉地打外圍戰,難免讓人懷疑:晉國不敢與楚國正面交戰。
確實,晉文公是不太想和楚國直接交鋒的。不是顧念楚成王的情義,而是楚軍的戰鬥力實在太強大了。一定要打的話,他也不能跑到宋國去打,而是要把楚軍調動起來,讓楚軍離開宋國,跑到黃河邊上來與以逸待勞的晉軍決戰。因此,他採納了中軍元帥先軫的建議,一方面要宋國以重金賄賂齊、秦二國,請齊、秦二國出面斡旋,要求楚國撤軍;另一方面將晉國佔領的曹、衛二國土地送給宋國。
這是一種外交戰。按照先軫的預測,楚成王知道後面那件事,肯定惱怒異常,反過來便不會同意前面那件事。這樣一來,楚國便得罪了齊、秦兩個大國,面臨與晉、齊、秦三大國同時交戰的困境。為了避免陷入困境,楚成王的最佳選擇是速戰速決,主動尋求與晉國決戰。
先軫的計謀高超,楚成王的警惕性更高。齊、秦兩國使者一進楚軍大營,楚成王就嗅到了危險的味道,幾乎是立刻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接受齊、秦兩國的建議,撤軍。
當天晚上,楚成王帶著自己的衛隊從宋國撤退,回到楚國北部的邊境重鎮申縣建立指揮部,並下令圍攻商丘的大將成得臣也馬上撤退,到申縣來和他會合。
出人意料的是,成得臣堅決不願意放棄,以非常強硬的態度給楚成王寫信,要求與晉國決一死戰。成得臣就像一頭紅了眼的犟牛,誰也拉不回頭。楚成王惱怒之餘,為了避免全軍失控,只得勉強答應成得臣的要求,而且派了幾千人的精銳部隊去增援成得臣。
成得臣獲得許可,馬上揮師北上。這正是晉文公想看到的。成得臣大軍一到,晉軍立即後退,而且一退就是九十里,退到了衛國的城濮,算是履行了晉文公五年前許下的諾言(實際上是為了進一步誘敵深入)。接下來兩軍交戰,晉軍大獲全勝。城濮之戰,成為了晉文公稱霸的標誌性事件。
城濮有沒有埋伏?史料上的記載是沒有的。但是我們從整個戰爭的準備過程來看,可以這樣理解:晉軍在戰略上成功地調動了楚軍,讓楚軍主動離開有利位置,來到了一個陌生的,而且是遠離楚國的地方決戰。勝敗,在成得臣離開宋國的那一刻便已經決定了。
當然,如果成得臣不是那麼強梁,肯聽楚成王指揮,後果又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