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學渣世界
-
2 # 小孫郵話說
這是一個職業素養問題,心理問題是由職業在社會上的認同感和特殊性形成,幼兒園老師工作的可以排除這兩點,所以有心理問題的老師和發生虐待兒童的事件比較是少數,少數就說明是個人職業素養不夠,把自己對社會的不滿,和家庭的不滿帶到工作中去,甚至轉接到幼兒園小朋友身上,這方面幼兒園應該在教職工嚴格建立招聘考核體系,從源頭把好關。
-
3 # 小舞老師講故事
拋開工資低的問題,還有這些事情只有幼師才會懂,你們不是幼師,根本就不會理解!
1.你都不會知道現在的家長有多難伺候。孩子在幼兒園吃得太多,家長埋怨晚上回去在家裡不吃飯。在幼兒園吃得太少,家長說孩子一回去就喊餓。那你到底是要怎麼樣呢?吃還是不吃?吃多還是吃少?
2.你不會了解現在的孩子多樣性。
有個6歲的孩子可以從1數到15,只能數到15。認識數字的話只認識1。顏色呢,只認識紅色。孩子媽媽說在幼兒園就是玩,什麼都不用學。上小學學就行了,好吧,什麼時候數數和認識顏色是幼兒園的課程了?這不是在家裡隨時都進行的常識練習嗎?
還有的孩子平時交流可以,但是回答問題的時候,卻總是重複你的上一句。比如:請你和他道歉。他說:道歉。你說,請你和他說對不起。他說:你和他對不起。
每天看著所有的孩子都安全回到家我這顆心才能放下來,另一個說,我是看著班級的群裡什麼事情都沒有才能好好睡一覺。有時候,下班之後回家之後並不等於你的工作完全結束,家長會來電話問一下今天表現怎麼樣,有沒有大便啊,和小朋友玩得好嗎?還有的直接說,老師我家孩子說有人打他了怎麼回事……諸如此類。
幼師最希望的就是有事發生的時候,家長和她們可以多交流多溝通,別像在淘寶購物一樣,一不滿意就是差評,前因後果得清楚。
孩子們剛剛進入幼兒園的時候,回家你問他們話的時候,他們會揣摩你的意思然後回答。
有一位班主任就說,孩子媽媽問她為什麼在外面玩滑梯的時候自家孩子被推倒了,質問老師當時在幹什麼。事實真相是,那天天氣不好,根本就沒有出去,他膝蓋上有點青是和奶奶回家的時候自己摔了一跤。
還原一下:媽媽問:膝蓋怎麼了?是不是小朋友推你了?孩子想了想:是。媽媽:是在外面玩的時候嗎?孩子:是。媽媽:是玩滑梯的時候嗎?孩子:好像是。雖然是孩子的回答,但是每一個答案都是你給他的預先提示。還有的問吃飯問題,今天吃沒吃雞腿?孩子忘了或者不想說,就會說,好像沒有吃吧。家長就會火冒三丈,菜譜上明明有的,為什麼沒有吃到?在孩子剛剛入園的時候,家長不要總是問,吃飽了沒?有小朋友打你了沒?孩子就會總是想這兩個問題,想著怎麼回答。應該多問問,今天玩得開心嗎?你都玩什麼了啊?可以告訴媽媽爸爸嗎?
最後網上整理下這些文字,十分贊同!這些句話,我給100分!
01.在家自己還是個孩子,在學校卻有了幾十個孩子
02.手機裡都是別人家孩子的照片和影片
03.把別人的娃都教好了,結果卻忘了自己的娃
04.幼師是碗良心飯,越是疲憊越是心安
05.每天重複到自己都懷疑人生
06.無人能懂幼師的辛苦,只有做過的人才知道
07.寧願自己受傷,也不要孩子受傷
08.做夢都是一幫孩子的畫面,還伴隨著“交響曲”
09.每個幼師都是孩子心目中的女神
10.與孩子在一起,內心一片純潔
11.幼兒園的包青天,總有斷不完的“案子”
12.不管心情怎樣,每天臉上都掛著笑臉
13.工作經常走火入魔,入戲太深無法自拔
15.進書店的時候,會不自覺地走到兒童專區
16.看到別人指甲長,我會情不自禁的拿出指甲刀
17.只要開啟工作模式,整個人都快樂
18.隨時都在提醒寶貝們上廁所
19.提醒每個孩子喝水,唯獨忘了自己
20.絕對的“百變女神” 一會兒裝修搬運做環創,一會兒唱歌跳舞講故事
21.每天下班跨出園區大門的那一瞬間,感覺全身散架一般!
22.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
你們說是不是心理問題高危職業?!
-
4 # 吾行吾素的視界
如果僅從職業本身而言,現在沒有那個職業是好乾的,面對難纏的客戶,面對從來沒有笑臉的老闆,都會有心理壓力。只不過,幼兒園老師所面對的是一群天真無知的孩子,3至6歲的孩子,有些拉屎拉尿也不會,吃飯睡覺玩遊戲都要靠人哄,這份工作,其實考驗的就是一個人的耐心、細心、愛心,考驗是否具備這個職業興趣和素養?
且不說幼師工作多累,待遇多差,關健是選擇這份職業時,有沒有深入理解自己面對的特殊物件?心理上有沒有這個預期?如果自己沒有準備好?那就很可能成為害群之馬。
回覆列表
1、幼兒教師與幼兒之間關係不良
師生關係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係。在教師所有的人際關係中,師生關係是最主要的、也最核心的,它直接影響著教師與家長的關係,也影響著教師於同事之間的關係。幼兒教師的教育物件是3至6歲的幼兒,此時幼兒年齡較小,對五彩繽紛的世界有很強的好奇心,但他們分辨是非的能力較差,經常做一些不該做的事情。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也較差,有的幼兒明明知道自己這樣做是錯誤的,但是經不住誘惑,出現了“明知故犯”、“屢教不改”的情況。教師面對這種情況,如果不能接納和鼓勵,認為這樣的孩子“不聽話”、“難管教”,而感到生氣並採取壓制的方法。這時,教師的身心必然處於高度緊張的狀態之中,幼兒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係必然比較緊張。
2、幼兒教師的角色衝突
“為人師表”是社會對教師這一職業的基本要求。教師在社會公眾的眼中,應該是體面、有教養並且具有一定威望的人,家長期望教師為他們的子女樹立好的榜樣。因此,面對學生,教師需要以榜樣的姿態,以標準化、規範化的形象出現,時刻做到自自控,有時甚至需要強制自己控制正常的需要和行為。可是,教師不是神,他們實際上都是普通的社會人,有普通人的喜怒哀樂和各種需要。他們必須根據不同的場合,不斷地在模範公民與普通人之間進行角色轉換,迫使自己嚴格自律,不能隨意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往往使得教師的精神處於一定的緊張狀態中,造成心理負荷過大。
3.幼兒教師勞動的重複性與創新性之間的衝突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一個人不斷地重複同樣的勞動時,往往會產生厭倦情緒。幼兒教師的工作具有常規性、重複性的特點,日積月累地跟幼兒打交道,幼兒教師難免會產生單調、煩悶的情緒體驗。同時,教學活動又要求不斷創新,對教師的知識水平、教育能力、教育方法、人格特點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幼兒教師如何針對個別、特殊的教育物件,以及複雜多變的教育情境,合理地選擇合適的內容,並能充分地利用各種條件,採取有效的教育對策,進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完全取決於每一個教師的創造性水平。因此,幼兒教師經常會遭遇教學上的“高原期”現象,難以突破教學教研中的“瓶頸”,一些責任心較強的教師甚至會產生苦悶、煩躁的情緒。
4、幼兒教師的職業成就與勞動付出的不同步、不均衡
事實表明,人們對所做的工作越有價值感,就越會引起興趣;反之,則會產生厭煩、自尊貶損等情緒。幼教改革對幼兒教師的衝擊,使不少教師認為自己的工作太累,每天的工作時間遠遠超過了8小時,有些人甚至達到了12小時;教師在實施教育活動時,心理壓力很大,生怕自己的疏忽而發生安全事故,造成一些無可挽回的結局;幼兒教師雖沒有升學的壓力,但“以不變應萬變”的工作質量的壓力,往往使得幼兒教師“疲於奔命”。而幼兒的成長和幼兒的教育又並非一日之功,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勞動付出不能立竿見影,難以體驗自我價值,使其心理承受能力受到損害,對其心理帶來的消極影響也顯現無疑。
5、社會及人際關係壓力
隨著社會競爭的激烈,幼兒園的各種開放、考評、驗收、建立,以及各個部門的檢查,等經常使教師處於緊張狀態,目前不少幼兒園進行的改制使得很多教師不適應,時常憂心忡忡。而且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對幼兒教師的學歷、知識結構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幼兒教師往往缺乏進修和繼續教育的機會,缺少提高素質和能力的途徑,得不到行之有效的操作性指導和訓練,這導致幼兒教師無所適從,從而產生很大的壓力。不同年齡組、教齡組的教師有不同的壓力,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壓力,不同職稱的教師有不同的壓力,不同年齡班的教師有不同的壓力,獲獎級別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壓力。這些壓力就會造成教師間競爭激烈化,人際關係複雜化,如果這些壓力得不到及時、有效的疏導,幼兒教師就會面臨各種心理健康問題。
1、幼兒教師心理健康問題表現之一:職業倦怠
有些幼兒教師不安心工作,教育意識淡薄,再加上盲目的橫向攀比,產生“孺子可悲”、“夫子可憐”心理,對工作缺乏激情,工作方式單調呆板,職業成就感逐步弱化。再加上教育內部的“大鍋飯”制度依然存在,“能者多勞而不多得,庸者少勞或不勞而均得”,這個滋生惰性的溫床使教育失去內部活力,影響教師的進取精神。時間一長,形成教師的職業的倦怠。
2、幼兒教師心理健康問題表現之二:人際關係敏感,自控力較差
具體表現為:或在與他人的交往中沉溺於傾訴自己的不滿,或沒有耐心聽取他人勸告和建議,或拒絕從另一角度看問題,或表現出攻擊行為(經常發脾氣,體罰幼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