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社會講“空談誤國,實幹興邦”,那麼歷史上有哪些空談誤國的臣子,可以以史為鑑的?
10
回覆列表
  • 1 # 樞密院新聞

    現在社會講“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歷史上有許多空談誤國的教訓,其中最典型的有至少有以下三人。

    紙上談兵趙括

      趙括從小就學習兵法,評論兵事,認為天下沒有和他相當的。曾經和他的父親趙奢評論兵事,趙奢不能夠駁倒他,但是並不讚美他。趙括的母親問趙奢此中的原因,趙奢說∶“打仗,是危險的場合,而趙括太草率的討論它了。假使趙王不讓他當將軍就罷了,假如肯定要讓他當將軍,使趙軍失敗的人肯定是趙括本身。”等到趙括將要起程的時候,他母親上書給趙王說:“趙括不可以讓他做將軍。如果做將軍領兵,如果他有不稱職的情況,我能不受株連嗎?”趙王答應了。

     趙括代替了廉頗以後,全部改變了原有的紀律和規定,撤換了原來的軍官。秦國的將軍白起聽說以後,調遣派出變化莫測的部隊,假裝打敗退卻,而斷絕趙軍的糧道,把趙軍一分為二,趙軍士氣不能統一。被困四十多天,趙軍非常飢餓,趙括親自帶領精兵搏戰,秦軍用箭射死了趙括。 趙括的部隊大敗,十萬多的趙軍被秦國降服了,秦國將他們全部活埋了。(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虛談廢務王衍

      出生西晉時期的王衍,是琅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字夷南。琅邪王家是當時的世家大族,王衍在西晉末先後任尚書令、太尉之職,而衍雖居宰輔之重,不以經國為念,不幹實事,以清談為務。石勒起兵犯京師洛陽,東海王司馬越率軍前去討伐,王衍以太尉隨軍,司馬越病死軍中,眾推王衍為元帥,他懼不敢當。《晉書·王衍傳》載此事雲:“(王衍)辭曰:‘吾少無宦情,隨牒推移,遂至於此。今日之事,安可以非才處之。’俄而舉軍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與之相見,問衍以晉故。衍為陳禍敗之由,雲計不在己。(石)勒甚悅之,與語移日。衍自說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勸勒稱尊號。勒怒曰:‘君名蓋四海,身居重任,少壯登朝,至於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壞天下,正是君罪。’使左右扶出。”

    事後石勒使人夜排牆填殺王衍,史傳續雲:“衍將死,顧而言曰:‘嗚呼!吾曹雖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虛,戮力以匡天下,猶可不至今日。’時年五十六。”

      空談的結果,是西晉亡國,王衍自己也被填殺在牆下。

    言過其實的馬謖

      出生於三國時期的馬謖少時素有才名,和兄長們並稱為“馬氏五常”。馬謖和馬良曾同為荊州從事,劉備入川時,馬謖跟隨大軍同行。馬謖歷任綿竹令、成都令、越希太守,由於才華橫溢得到諸葛亮的賞識。

    劉備臨終時告誡諸葛亮馬謖不可重用,諸葛亮並未聽取 建興六年(公元228年),諸葛亮為實現統一大業,發動了一場北伐曹魏的戰爭。他命令趙雲、鄧其為疑軍,佔據箕谷(今陝西漢中市北),親自率10萬大軍,突襲魏軍據守的祁山(今甘肅),任命參軍馬謖為前鋒,鎮守戰略要地街亭(今甘肅秦安縣東北)臨行前,諸葛亮再三囑咐馬謖:“街亭雖小,關係重大。它是通往漢中的咽喉。如果失掉街亭,我軍必敗。”並具體指示讓他“靠山近水安營紮寨,謹慎小心,不得有誤”。馬謖到達街亭後,不按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卻驕傲輕敵,自作主張地想將大軍部署在遠離水源的街亭山上。當時,副將王平提出:“街亭一無水源,二無糧道,若魏軍圍困街亭,切斷水源,斷絕糧道,蜀軍則不戰自潰。請主將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馬謖不但不聽勸阻,反而自信地說:“馬謖通曉兵法,世人皆知,連丞相有時得請教於我,而你王平生長戎旅,手不能書,知何兵法?”接著又洋洋自得地說:“居高臨下,勢如破竹,置死地而後生,這是兵家常識,我將大軍佈於山上,使之絕無反顧,這正是致勝之秘訣。”馬謖固執己見,將大軍佈於山上。魏明帝曹睿得知蜀將馬謖佔領街亭,立即派驍勇善戰,曾多次與蜀軍交鋒蜀大軍張郃領兵抗擊,張郃進軍街亭,偵察到馬謖舍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揮兵切斷水源,掐斷糧道,將馬謖部圍困于山上,然後縱火燒山。蜀軍飢渴難忍,軍心渙散,不戰自亂。張命令乘勢進攻,蜀軍大敗。馬謖失守街亭,迫使諸葛亮退回漢中。諸葛亮總結此戰失利的教訓,痛心地說:“用馬謖錯矣。”為了嚴肅軍紀,諸葛亮下令將馬謖革職入獄,斬首示眾。

  • 2 # 求圖55

    “空談誤國”和“紅顏禍水”這兩個詞語由來已久,也是老生長談的話題,更是一些帝王將相推卸責任,讓臣子和女人背黑鍋的常用說辭!

    後世流傳最廣,並且人盡皆知的有:一、戰國時期趙國的趙括:

    可以說趙括一生只打一仗,一仗就讓他背了近兩千年的黑鍋,長平之戰就是秦國戰敗,消滅趙國也只是時間問題,何況趙國開戰以前糧草已經告急,正是因為糧草告急,趙國再也和秦國耗不起的時候,才用趙括換下老將廉頗,因為廉頗知道戰必敗,所以他就沒有聽趙王的命令,不然背黑鍋就沒有趙括什麼機會了。二、三國時期蜀漢的馬謖:街亭之戰勝敗都一樣不能讓諸葛亮的北伐成功,只是諸葛亮不會這樣想。“馬謖誤我”實則牽強,當時蜀漢可用之將不只是馬謖一個,諸葛亮之所以點了馬謖的將,是諸葛亮有培養自己親信的意圖,不然怎麼也輪不到馬謖出戰,街亭不失守北伐一樣也不能成功。三、北宋時期的王安石:“北宋亡於王安石變法”是南宋的皇帝趙構所說,這更說不過去,一來是北宋神宗死後,變法馬上被叫停,罷了王安石的官,變法一共十幾年,中途被叫停兩次,王安石也被罷官兩次。幾十年後,金軍打來的時候,徽宗聽通道士的用幾千道士做法式抵抗金軍,這荒唐的事都能做出來,不率軍抵抗皇帝父子都逃跑,再讓王安石背黑鍋。

    自古帝王將相吃了敗仗總是找個替罪羊的,這無可非議,上升到“空談誤國”實則言過其實,要說也只能說,“明君用能臣,昏君用庸臣”比較靠譜!

  • 3 # 朝文社

    空談誤國的臣子,歷朝歷代都不少。所以這次講幾個極品的:平日看著一身正氣,卻誤國誤到亡國境地的幾個人。

    第一位,就是南北朝劉宋時期的名門重臣:王玄謨。

    在講究門第身份的南北朝年間,這位王玄謨大人的名號,可以說是跨越長江界限,南北各路政權,簡直無人不曉。此人祖籍太原王氏,標準的名門子弟,而且還是南北朝有名的“清談”大師,以現在的話說,就是頭號演說家。一張嘴就滔滔不絕,三兩句話就說的人激動澎湃,性情自然是無比孤傲。到了劉宋年間,簡直就是性格傲慢加才名遠播的頂級牛人!

    而待到劉宋文帝籌劃北伐戰爭,打算一舉統一南北時。一向精神百倍的王玄謨先生,更成了亮眼人物:在朝堂上大聲疾呼北伐,而且發出了要“封狼居胥”的豪言,簡直成了劉宋年間的愛國模範。名望更是刷刷看漲。待到劉宋王朝北伐戰爭轟然打響後,王玄謨更是不出意外,擔任了寧朔將軍的要職,衝在了北伐戰場的第一線。

    但到了這時,王玄謨的本事,終於現形了。他就是個清談大師,說白了就是嘴皮子利索。留在後方指點江山的話,大師的位置沒人敢搶,可真跑到前線去玩命?那就立刻成了外行人了。果然在王玄謨的瞎指揮下,原本形勢大好的劉宋軍隊連戰連敗,甚至被北魏軍打的狼狽南逃,非但北伐沒打成,還差點叫北魏把自家國都建康端了。如此丟人現眼,以至於南宋大詞人辛棄疾都辛辣嘲諷: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但不管怎樣,王玄謨清談大師的身份,還是至今公認,打仗打成悲劇,充其量只是專業不對口。可北宋一位仁兄,那就可以說是智商欠費了——北宋末代宰相何慄!

    在宋徽宗瞎糟的年月裡,何慄卻也是北宋清流裡的旗幟性人物。早年只是芝麻小官時,就敢怒懟當朝宰相蔡京,而且時時擺出玩命架勢,鬧得老奸巨猾的蔡京,對這位狠人都敬而遠之。待到北宋不作不死,招來金兵南下後,何慄更是名聲扶搖直上,在各界的呼聲裡出任北宋宰相,擔起保衛汴京的重任。然後上任就露了個大臉,在宋欽宗面前一頓怒噴,駁斥了好些人提出的南遷建議。當時贏得滿堂彩,但北宋最好的逃生機會,也叫他噴沒了。

    但他最作死的大事,卻是汴京保衛戰裡,最瞠目結舌的一樁笑話:明明汴京軍民齊心協力,已經多次打退金軍進攻。可何慄宰相卻因科學文化知識不足,被騙子郭京一頓忽悠,竟然相信郭京的神兵能退敵。然後就集結“神兵”在城頭做法,滿以為能把金軍一下打退,誰知卻被金軍一個衝鋒,神兵們頓時灰飛煙滅。銅牆鐵壁的汴京城就這樣意外淪陷。堪稱中華民族恥辱的靖康之恥,就此上演。

    如果不是這位何慄大人,事後羞愧交加,絕食死於金軍大營裡,這拙劣表現,真叫人懷疑是臥底。號稱重視文化的北宋,層層嚴格的科舉,最後就選出這樣的官員。如此王朝,縱是富甲天下,由如何能避免悲劇!

  • 4 # 棒棒衝兒1

    1.藺相如。完璧歸趙。當了上卿。相當於相國。整日揣摩趙王喜好。高難度的溜鬚拍馬。尋思如何保住相位。排擠能臣。結果趙國國力日衰。引薦心腹郭開為接班人。郭開導致李牧被殺。所以說藺相如誤國。2.鄒衍。清談專家。無用之人。3.王安石。變法導致新舊當爭。由於個人能力。變法失敗。王安石心腹呂惠卿曾布鄧綰蔡確蔡卞等一干奸臣。王安石眼力真好。最後北宋亡國。4方孝儒齊泰黃子澄。削蕃空談。害了建文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州勇士名單上有一個叫庫克·布歇的是負責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