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兒子5歲了,我們都儘量不讓孩子看暴力、悲傷的童話,前幾天看到一個公主死了的童話,哭得很傷心,以後還要不要給他看悲傷的故事?還是隻給他看真善美的東西?
13
回覆列表
  • 1 # 月佛蘿

    【悲傷 ≠ 不真/不善/不美】

    首先我必須反駁一下,『悲傷』和『真善美』絕非背離關係,在好的作家筆下,『悲傷』完全可以成為一種比『幸福圓滿』更能彰顯『真善美』的敘事方法

    就如曹文軒先生的《青銅葵花》,講述了一對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妹在種種變故和苦難中相互扶持的故事,故事裡的孩子雖然不理解苦難和愛的含義,但正在那些經歷中他們懂得了愛的分量和責任,並且用行動詮釋著堅韌善良、剛強正直、相親相愛。

    書裡的孩子和書外的孩子一樣是天真的、坦蕩的、純淨的,而且,作者用柔軟卻直入心底的筆觸書寫著憂傷卻溫暖的故事,這不僅不會使讀故事的孩子感到受傷,相反更可能產生的影響是,讓讀過這些故事的孩子更加相信愛、相信希望、相信努力,在日後的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坎坷也能昂首挺胸,懷著對生活和對他人真摯的善意繼續前進。

    這樣的故事,就使『悲傷』成為了凸顯『溫暖』的有力方式,在細節處觸動孩子,也在孩子的生活細節中氤氳成一種長久的溫柔的滋養。

    【宣告立場】

    看到年幼的孩子讀書哭得很傷心,做父母的心疼,擔心書裡的情緒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這我理解。但是恕我直言,看到您的描述的第一反應,我是為您感到高興的,因為您的孩子有一顆柔軟的善於感受的內心。

    答主反對暴力,對於您的問題我關注的重點在於:『悲傷』的故事情節對孩子的影響,以及悲傷是否會抑制『真善美』的傳達效果,在這裡我談一下我的兩個觀點。

    1、◤哭不代表受傷害◢

    1)適當的情緒釋放是好事

    在很多時候,流淚、抽泣、嚎啕大哭,只是一種情緒釋放的途徑,而且越是暫時的情緒影響越容易被釋放出來。相反很深的愁怨、憤恨、傷感,反而可能憋在心裡不發洩出來。因而“哭”出來是好事,適當的情緒釋放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益。

    2)哭泣是孩子的一種表達方式,悲傷≠受傷

    對於孩子來說,他能真切感受到外界給他帶來的觸動,但他可能說不出“遺憾”、“同情”、“悲憫”、“不捨”等等具體的情緒詞彙,這時哭泣就成為了一種更為直接有效的表達自我的方式。孩子對故事裡虛構的人物尚且可以『共情』,也就更容易設身處地地為身邊的親人朋友著想。這裡要注意,孩子為書中人物感到悲傷還是從一個局外人的角度,即使換位思考了,他自己本身並沒有受到傷害。孩子的內心是柔軟的,但不一定非常脆弱,我們不應該低估孩子內心世界的堅韌程度。在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安靜地陪伴身旁,等孩子情緒平復一些後,嘗試著和孩子交流,傾聽他哭泣的原因,興許孩子告訴你的他對故事的理解,會讓你有意外收穫。

    3)故事裡的悲劇情節是一種特殊體驗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但是孩子需要的不僅僅是快樂,一味快樂容易讓人對外界刺激反應麻木。沒有家長可以永遠保護自己的孩子,他們總有一天要獨自面對挫折和悲傷。現在大多數家庭不愁溫飽,許多小康家庭,以及富裕家庭的孩子是非常缺乏生活體驗的,豐沛的物質條件使他們幾乎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這時候,渴望和珍惜反而成為稀缺情緒。無憂無慮地長大的人,有一些仍舊快樂坦率,有一些變得自私冷漠,然而心懷悲憫的孩子會更善良,更包容,對他人情緒的感知力也更強。因而,喜劇體驗和悲劇體驗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都需要的。與其擔心孩子面對悲傷,不如多和孩子一起在讀書的過程中,幫助他錘鍊心智,變得更加堅強和成熟。

    2、◤不要低估孩子的認知和審美◢

    1)不要低估孩子的認知能力

    文字方面,學齡前兒童可能識字不全,但是對基本詞語、句子的理解能力已經到位,因而,即使不能自己直接閱讀書本,也可以聽懂家長講給他聽的故事。其實到四五歲的時候已經能夠對生活中發生的一些事情產生基本認知。答主四歲的時候就已經理解自己的家庭是個什麼狀況,並且認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但我爸媽完全不知道我知道這些(當然這時的認知是不成熟的,而且即便是早熟的孩子也還有十分懵懂天真的時候,比如做了個夢以為它是真的)。俗話說,窮人孩子早當家,他對生活的理解其實也只是一次次感知周遭人和事的經驗總和。總而言之,認知源自生活,無論成長背景如何,只要活著這件事本身在發生,就會形成相應 的認知。孩子的認知能力可能遠遠超乎你的想象。交代清楚這一點,下面一點就好理解了。

    2)學齡前兒童也有自己的審美需求和審美能力

    以一種最普遍的現象為例,孩子都喜歡色彩斑斕的圖畫書,這是色彩審美需求,孩子依靠自己的想象力可以透過不同的色彩聯想到不同的畫面,甚至可以透過不同的色彩感受到不同的情緒和態度,這是色彩審美能力。相應地,在文字和情節方面他們也有著自己的需求和鑑賞力(這種審美知覺往往是非自覺形成的,有著很強的可塑性)。這一點上又可以理解為喜劇審美和悲劇審美。嚮往快樂人生、喜劇結局是人的天性,但是寫滿快樂又難免單薄。有悲有喜,有笑也有淚的人生才是豐滿和有趣的。

    呂敬人先生說過:“一本理想的書應是體現和諧對比之美。”一個合格的“悲傷的故事”一定不是隻有悲劇情節的,也不會為悲而悲,它最後傳遞出來的一定是愛和美。優秀的作者會以巧妙的方式,將悲劇的情感張力和主旨表現力發揮得淋漓盡致,潛移默化地幫助孩子進行自我審視和自我管理。插一句,其實國內出版的兒童文學作品十分注意分寸,不必太過緊張。

    【舉個栗子】

    全世界小朋友都在讀的《安徒生童話》其實也有悲劇成分,比如《海的女兒》,比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但是這些悲傷的故事被隱藏起來了嗎?沒有。它們作為給兒童看的故事流傳到現在,並且被奉為經典,一定是有原因的。

    以《海的女兒》為例,它大致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美麗的人魚公主救起並愛上了一位王子,她為了見到王子作出了難以想象的努力,最後在沉默和無奈中化成泡沫,成全王子的幸福。故事無疑是悲傷的,但是它傳達出了一種堅貞無私的情感。人魚公主對王子的愛是“真”的,她只求對方幸福、不要求其他回報的付出是“善”的,人魚公主這個形象和她的純潔內心、高尚情感是“美”的。悲劇成分本身,完全沒有妨礙它成為一部傳遞真善美的經典作品。

    即使現在出現了一些聲音稱《人魚公主》不適合給5歲以下孩子看,給出的理由也是,『孩子可能會覺得,改變自己成為別人才能得到青睞,從而感到受傷。』 假使出現了這種狀況,家長可以加以引導,幫助孩子在後續的閱讀和生活體驗中不斷修正,讓他們懂得自尊自信和自愛。閱讀不是片面的、斷章取義的,它是一個延續的連續作用的過程。

    【總結】

    在孩子幼年階段,家長要幫助他挑選適合的讀本,但是,在這個時候摒棄某些文學作品的原因絕不應該是悲傷,而是缺乏情感。一本通篇描繪快樂的書,假使它不能潛移默化地在孩子心裡播下美好的種子,我也不會讓我的孩子去讀。

    『悲傷』和『美好』可以相得益彰,關鍵在於『和諧』。這一點能否達成則與作者的創作水平、三觀和責任感有關。

    一個會為童話裡公主的死去而放聲大哭的男孩子的心,是多麼柔軟和純淨啊。

    希望更多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得以問世,來滋養這樣美好的心靈。

    以上。

  • 2 # 大耳象親子

    面對悲傷的孩子該怎麼辦?能不能不讓孩子感受悲傷?雖然這個問題會讓家長心酸,但是,悲傷的故事書籍對孩子的成長也是一種收益,實際上這包含著至少兩方面的教育意義:一是挫折、悲傷甚至死亡教育,二是情緒宣洩。

    首先,家長可以理性的反思一下,只給孩子一味的保護而沒有歷練,怎麼可能讓孩子的一生都不受傷呢,誰都要經歷風雨,不可避免。最好的家長,是要給予孩子愛,教會他生活的意義,讓孩子能堅強、獨立、勇敢、熱情的生活。所以,讓孩子接觸一些有關挫折的、悲傷的故事,父母陪同孩子一起閱讀,一同感受、理解,這樣就給孩子提供了相對安全、間接的悲傷或挫折體驗,這對於孩子的健康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家長不要害怕孩子的放聲大哭,其實這是一種很充分的情緒釋放,情緒(尤其是負性情緒)向外坦露的越多,則孩子的內心會越輕鬆、暢快,所以,讓孩子自如的表達這些情緒,對情緒的健康發展很有必要。而且,很多故事書的情節能夠幫助孩子理清自己的苦惱,藉助書籍主人公來引導、宣洩自己的憤怒、委屈或衝動等,幫助孩子排解壓力,獲得心理的平衡感。

  • 3 # 藍狐31038816

    當然還是要看的。

    人生本來就是有喜有憂,當孩子第一次接觸悲傷的時候,我們不要回避,不要害怕。引導孩子釋放心裡的悲傷和恐懼,讓他們慢慢學會怎樣面對失去、失敗、分離……這對孩子將來正確面對挫折、面對壓力絕對是有好處的!不要試圖把他包裹在一個虛假的美好的世界裡,因為那是不真實的,當他一天天長大,發現現實離他越來越遠,他越來越不能適應了,那時父母再想要做什麼,都晚啦!

  • 4 # 飛燁媽媽

    喜怒哀樂是人的正常情緒表達,就和酸甜苦辣一樣,缺一不可,沒有好壞之分,我們看不得悲傷,怕他哭泣,這本身就是給孩子灌輸一種思想,哭不好,悲傷不好,孤獨不好,於是孩子就會抵制這種情緒,可是越是抗拒越會如影形隨跟著你。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童話故事,尤其是經典童話可以開啟孩子對感情的認知,讓他知道快樂,勇敢,也讓他知道邪惡,痛苦。孩子聽到悲傷的故事哭了,這說明他很敏感而且善良,沒有不好啊,再給他講講勇敢快樂主題的童話,引導他對待悲傷的情緒,這是最好的情商教育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非洲是黑種人,亞洲是黃種人,歐洲是白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