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思考的喵
-
2 # 真正鱷魚不哭
我在你那個東吳能否買得起坦克的問題中說過:
東吳財政收入相當於現在大約20億人民幣。
蜀漢在冊人口還不到東吳一半,就算諸葛丞相搞經濟厲害,也不可能取得更多收入,在養活十萬大軍四萬官吏之餘,能省下來的錢最多三四億。這樣算下來,平時養活一艘護衛艦,主要消耗油費、訓練彈藥費以及人員培訓費,勉強還是夠的。
問題是現代護衛艦就算是最LOW的輕護版本,比如我們的56,也是一千三四百噸體量,你確定這傢伙在川江航道不會擱淺?
其實要什麼護衛艦啊?巡邏艇37炮不香嗎?
那時候又不用防空反潛,也不搞超視距作戰,找幾艘舊江輪,架上迫擊炮完全夠用嘛!
-
3 # 黃金時代當家
把一艘護衛艦交給三國時期的蜀國,等同一堆廢鋼鐵。不存在一統三國的可能性。理由:
護衛艦長134m,寬16m,吃水5m。三國時期的蜀國轄區主要為今四川省、和重慶市。當時蜀國境內山高林密溝深,古語“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蜀國河道水深淺、暗礁、亂石灘多、落差大、水流速快。根本無法滿足吃水5m護衛艦安全通航的需求,更不可能單獨用護衛艦去一統三國。
-
4 # 青梅煮酒品三國
個人觀點:
對於蜀國的國力是否能夠購買一艘護衛艦我不太清楚,因為我不清楚蜀漢的一年的稅收是多少、護衛艦又價值多少。但是可以肯定的事如果可能劉備、諸葛亮必然會購買一艘。有了現代化武器那麼一統三國太簡單了。
護衛艦在三國時期並不適用第一點:蜀漢的國力並不富強,但是一旦護衛艦到手那麼蜀漢的軍事實力就是三國時期最強的。但是後期得維修、彈藥等等的肯定是蜀漢不能長時間維持的,只會讓蜀漢的經濟雪上加霜。
第二點:護衛艦的重量不一定能在長江、黃河上執行。護衛艦需要的水域深度長江、黃河未必能夠達到要求,那麼護衛艦的功能也就被大大的限制住了。
第三點:即是導彈護衛艦那麼必然是搭載導彈的,那麼導彈的殺傷性在古代來說就是毀滅級的。而且導彈的定位需要衛星,古代沒用衛星導彈就失去了眼睛,盲打沒有任何意義。而且一旦打入城內那麼對百姓來說就是災難。
蜀漢擁有了護衛艦相當於擁有熱武器雖然護衛艦在古代並不適用,但是護衛艦裡的熱武器是可以仿造的。比如說艦船上的艦炮,一旦仿製成功無論是陸地還是搭載在木製戰船上那都是敵軍的噩夢。攻堅戰的利器,兩軍對陣佔領制高點可以一炮打掉敵軍的中軍大漲,那麼一統三國可不是空談了。
除了艦炮還能獲得一件無敵的武器,那就是護衛艦的船身,拆除護衛艦搭載的武器減輕配重,那麼一艘鋼鐵的艦船在古代水軍中就是無敵的。
總結:現代的熱武器到了三國時期,只要被仿製出來那麼必然可以達到統一。
假若在按三國時期蜀國全國生產的米、面、肉、金、銀、鐵等生產物品用完後所剩的放在現代市場能賣的價錢為準的情況下,把一艘全副武裝的現代導彈護衛艦送給三國時期的蜀國但是這搜護衛艦後期的武器彈藥、燃料、維修、人員操作等一條龍服務需要額外收費,那麼在給蜀國劉備大致演示完護衛艦的作戰實力時劉備他們會購買嗎或者說拿重金養活一艘現代護衛艦值不值能一統三國嗎?以蜀國的國力又能否買得起?為什麼?歡迎回答~
回覆列表
且不說這個話題有多麼天方夜譚,我認為這幾個問題都是不可能的。
首先,蜀國在三國之中的國力是最弱的,財政收入主要來源於農業,其次才是工商業。益州當時也算是物產豐富的大城市,但是地理環境和交通稟賦同中原和江南相比,還是較弱的。就算集合當時全部國力能夠買得起一艘護衛艦,很難養得起,具體操作上也是不可能的。
其次,基於蜀國的軍事戰略佈置,對外擴張主要依靠的是地面部隊,也就是陸軍。不管是北上還是南下,都是以步兵和騎兵為主。所以護衛艦根本就不是戰略上的選擇。
再次,當時蜀國的地形條件,高山峽谷,東進長江,流水湍急,水文航道條件上很難使用護衛艦, 不像現在的千噸貨輪可以順流而下。如果要用水軍,還不如傳統的水師戰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