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歷史名城。古代,恩施是廩君的領地。春秋,恩施地屬巴國。戰國,屬楚巫郡。封建社會,中原王朝稱此為蠻夷之地,先後在此實行稽麻州郡制和土司制。其間,恩施市境在秦時屬南郡;三國及晉屬建平郡,名沙渠縣;南北朝、後周置施州及清江郡;隋改庸州;唐為施州,後改清江郡、清華郡,又復為施州;宋、元均為施州;明為施州衛;清初因之。雍正六年(1728年)設恩施縣,雍正十三年(1736年)改土歸流,為施州府附廓縣。中華民國初年,廢府留縣,直隸湖北省;旋先後隸湖北荊南道、荊宜道、施鶴道和鄂西行政區。1932年至1949年10月,是湖北省第十行政督察區(後改第七區)專員公署駐地。抗戰期間,1938年至1945年,又為湖北省臨時省會。1949年11月6日,恩施解放,翌日成立恩施縣人民政府。1982年4月30日,原縣城及郊區168平方公里的地方成立恩施市,實行縣市分治。1984年1月,撤銷恩施縣,將其行政區域全部併入恩施市。50多年以來,恩施市(縣)一直是恩施專署、恩施地區行署駐地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恩施之稱始源於施王屯(又名蠻王寨,現恩施市舞陽辦事處紅廟居委會瓦店子處),據《恩施縣誌》載:“東晉末,桓無子誕竄蠻中,自稱施王,築城臨施水,號施王,子孫襲王至後周,保定初年始平之,以其他地置施州,乃施王屯餘地。”此事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曆史。到了元朝,建立了土司制度,在今宣恩縣城關駐有一大土司,恩施市亦歸所轄。因土司居於施王屯的南面,故得名“施南土司”。從此,歷史上就有了“施南”之稱。
恩施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歷史名城。古代,恩施是廩君的領地。春秋,恩施地屬巴國。戰國,屬楚巫郡。封建社會,中原王朝稱此為蠻夷之地,先後在此實行稽麻州郡制和土司制。其間,恩施市境在秦時屬南郡;三國及晉屬建平郡,名沙渠縣;南北朝、後周置施州及清江郡;隋改庸州;唐為施州,後改清江郡、清華郡,又復為施州;宋、元均為施州;明為施州衛;清初因之。雍正六年(1728年)設恩施縣,雍正十三年(1736年)改土歸流,為施州府附廓縣。中華民國初年,廢府留縣,直隸湖北省;旋先後隸湖北荊南道、荊宜道、施鶴道和鄂西行政區。1932年至1949年10月,是湖北省第十行政督察區(後改第七區)專員公署駐地。抗戰期間,1938年至1945年,又為湖北省臨時省會。1949年11月6日,恩施解放,翌日成立恩施縣人民政府。1982年4月30日,原縣城及郊區168平方公里的地方成立恩施市,實行縣市分治。1984年1月,撤銷恩施縣,將其行政區域全部併入恩施市。50多年以來,恩施市(縣)一直是恩施專署、恩施地區行署駐地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恩施之稱始源於施王屯(又名蠻王寨,現恩施市舞陽辦事處紅廟居委會瓦店子處),據《恩施縣誌》載:“東晉末,桓無子誕竄蠻中,自稱施王,築城臨施水,號施王,子孫襲王至後周,保定初年始平之,以其他地置施州,乃施王屯餘地。”此事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曆史。到了元朝,建立了土司制度,在今宣恩縣城關駐有一大土司,恩施市亦歸所轄。因土司居於施王屯的南面,故得名“施南土司”。從此,歷史上就有了“施南”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