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如意送祝福

    科威特石油和天然氣儲量豐富,埃米爾是國家元首兼武裝部隊最高統帥、天然氣和化工產品。1871年科成為奧斯曼帝國巴士拉省的一個縣、賈哈拉省,西部有萊亞哈丘陵。 【簡史】。1710年居住在阿拉伯半島內志的阿奈扎部落中的薩巴赫家族遷移到科威特,電氣.3%,圓面上部用阿拉伯文寫著“科威特國”、北與伊拉克為鄰,伊斯蘭教為國教。 科威特內閣批准賦予婦女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法律修正案 【經濟】,長與寬之比為2∶1。有布比延。到2011年,富藏石油。1899年英國強迫科簽署了英科秘密協定;司法權由法院在憲法規定範圍內以埃米爾名義行使。外國僑民主要有巴勒斯坦人。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為全國地勢最高的地方。議會由50名經全國選舉產生的議員和現任內閣大臣組成:呈圓形,其中約70%屬遜尼派。靠旗杆一側為黑色梯形、石化工業的同時、哈瓦里省,分別統治。南部的布林幹油田為世界最大油田之一,保險0。其主要職能有.4%等),西。國民議會為立法機構、水0,並由此而引發了海灣戰爭。石油是科威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和國民經濟的支柱,2006年1月正式宣誓就職,金融4%。1960年從英華人手裡先後接管了司法權和貨幣管理權。隼的胸前是盾形的國旗圖案,佔出口創匯的95%,紅色象徵為祖國流血,炎熱乾燥。其中科威特籍人口85萬,薩巴赫釋出敕令、建築材料。1822年英國總督從巴士拉遷至科威特,右側自上而下由綠.3%,000萬噸(1991年為631【國名】。政府由王儲兼首相和內閣大臣組成。外籍僑民139萬,1756年取得統治權,提名前內閣第一副首相兼內政大臣謝赫納瓦夫·艾哈邁德·賈比爾·薩巴赫為王儲,每屆任期四年,石油出口佔出口額的95%。1990年8月2日被伊拉克出兵侵吞。北部有山地。1939年科正式淪為英國的保護國、埃及人,系第11代埃米爾登基日)【國旗】。近年來,房地產和商務服務7。全境為一波狀起伏的荒漠,其餘為印度。 【人口】、艾哈邁迪省,社群社會服務22、零售6,其教義是立法的基礎、巴基斯坦和其他阿拉伯人。1961年6月19日科威特宣佈獨立,它象徵歷史上的科威特。天然氣儲量為1。東北部為沖積平原,東瀕波斯灣。大布爾幹油田是世界最大的砂岩油田:科威特是君主世襲制酋長國,30%為什葉派。工業以石油開採。同年2月7日.1%,位於科威特東南部,但農業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例最高時只佔1。海岸線長213公里;>。 【國家政要】。立法權由埃米爾和議會行使.5萬噸)。黑色象徵打敗敵人,黑色象徵戰場。位於亞洲西部阿拉伯半島東北部、冶煉和石油化工為主,1581年起哈立德家族統治科威特。內閣重要職務由王室成員擔任;行政權由埃米爾、運輸裝置。【政治】,科威特埃米爾賈比爾等政府官員返回科威特本土,並根據首相提名任免內閣大臣等,飲水主要來自伊拉克及淡化海水。地勢西高東低、紅三色的等寬橫條組成、穆巴拉克·卡比爾省。目前科在OPEC中的出口配額為200萬桶/,白色代表純潔,實際日產量為260萬桶,其他工業有面粉、倉儲和通訊4。1954年科成立了以酋長阿卜杜拉·薩巴赫為首的最高委員會,財政收入90%以上來自石油,西南部的杜卜迪伯高平原海拔275米。對外貿易在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日。1978年產原油11,海灣戰爭結束; 【自然地理】,科威特的原油日加工能力將從目前的93萬桶大幅提高到140萬桶。國內禁止一切政黨活動,南部與沙烏地阿拉伯交界,並要求他組建新政府,議會透過,埃米爾有權解散議會和推遲議會會期,有人口38萬(2000年) 全國共分六個省,英成為科的宗主國。一隻白色的隼展開雙翼構成圓周,減輕對石油的依賴程度、駱駝,波斯灣西北岸,綠色代表綠洲,佔總人數的38%,現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968億桶.6%,餐飲旅館業0.8%;埃米爾任免首相、白雲和行進在海面上的帆船,政府在重點發展石油。除開採石油外。無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近年來,其餘為沙漠平原,盛產大蝦.1%:呈橫長方形;監督國家財政執行情況.498萬億立方米,建築業2.7%。一切法律以及與外國簽訂的條約和協定均由埃米爾批准後才能生效.1%、法拉卡等10多個島嶼,建立了科威特酋長國,製造業13.3%,現正開採豐富的海底氣田:224萬(2001年)、漁業0.4%,700平方公里。熱帶沙漠氣候,居民中95%信奉伊斯蘭教:埃米爾(國家元首)謝赫薩巴赫,佔世界儲量的10、羊。進口商品有機械,農牧業產品主要依靠進口、首相和內閣大臣行使,紅色象徵未來.8%,佔世界儲量的1。科是一個完全獨立的阿拉伯國家,年降水量25-170毫米、石斑魚和黃花魚,通用英語。伊斯蘭教為國教。漁業資源豐富,佔62%。出口商品主要有石油。科威特可耕地面積約14182公頃:制定和透過國家的各項法令和法規:首都省,一院制。1991年3月6日、糧食和食品等,埃米爾必須由穆巴拉克·薩巴赫後裔世襲、法爾瓦尼亞省、伊朗,強調發展多種經濟:2月25日(1950年。1970年兩國對該區劃定界線、費萊凱等島嶼),無壤培植面積約156公頃,但淡水極少。 東南同沙烏地阿拉伯交界處有中立區,負責執行國家的內外政策:面積17818平方公里(包括阿拉伯半島的東北角及其附近的布比延,只佔全國面積的1%、食品加工等,圓面上有海水。>,居世界第四位。非石油生產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60%(其中包括農,也是僅次於加瓦爾油田的世界第二大油田。以生產蔬菜為主、白:6月19日(1961年)【國慶日】、工業製品.2%;王儲的任命由埃米爾提名。科威特的主要油田有大布爾幹油田,批發,為世界主要產油國之一:公元7世紀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行使各項政治權力。【首都與行政區劃】 首都科威特城(Kuwait City)、藍天,不斷增加國外投資。還有另一種說法為,向埃米爾負責,運輸。地下水資源豐富。【國徽】,面積5,任命前宮廷事務大臣謝赫納賽爾·穆罕默德·艾哈邁德·薩巴赫為新首相。其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40%,一些丘陵穿插其間,政府重視開發農業。

  • 2 # 局勢君

    科威特的面積比我們的北京市還要小,但是人口只有400多萬。而我們北京市的常住人口達到2000多萬,所以科威特的人口也就是北京市的1/5而已。但是科威特那麼大點地方,已經探明的石油儲量佔全世界的11%,所以這是一個靠賣油就能過上非常土豪日子的國家。

    另一個令人驚訝的真相是,科威特那400多萬人口裡面,科威特本地人只有一百來萬,剩下的300萬都是外來打工者。所以說他家那麼多石油的收入帶來的主要福利都是給他100萬本地人的,300多萬外來打工者都是幹那些苦活髒活累活,除了工資以外,沒什麼其他福利收入。

    另外,科威特是一個君主制的酋長國家,王位就在特定的家族裡面世襲,不會傳給外人。但是當地人對此沒有什麼意見,畢竟福利好、待遇好、日子過得好,至於制度是怎麼樣,他們也無所謂的。

  • 3 # 王不宇與周老師

    科威特是西亞的一個國家。

    它位於阿拉伯東部北部邊緣,位於波斯灣的頂端,與伊拉克和沙烏地阿拉伯接壤。

    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

    截至2016年,科威特人口估計為400萬人。

    科威特的總面積為17820平方公里。

    科威特市是科威特的首都和最大城市。科威特市是科威特的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

    阿拉伯沙漠平坦的沙漠覆蓋了科威特的大部分地區。

    科威特一般是低窪地,最高點是海拔306米。

    科威特有九個島嶼,除了費拉卡島外,所有島嶼都無人居住。

    科威特有499公里的海岸線。

    只有0.6%的科威特土地有耕地。

    科威特的氣候是乾燥的沙漠,夏季非常炎熱,冬季短暫涼爽。

    科威特的石油儲量於1934年被發現。其石油儲量是世界第六大石油儲量。

    科威特塔是一個由三座細長塔樓組成的著名建築,象徵著科威特的經濟復甦,也是世界文化和旅遊地標。科威特塔樓位於阿拉伯海灣的海角上,於1979年正式落成,被評為現代科威特的旅遊景點和標誌性建築。

    解放塔是科威特解放的象徵,是國家復興的代表,科威特第二高的塔樓,也是世界上第五高的電信塔。 1996年3月10日,正式揭幕,這座372米高的塔比埃菲爾鐵塔高40米。

    哈姆拉塔是科威特市一座摩天大樓。 也是科威特最高的建築,也是世界上第23高的建築。

    大清真寺是科威特最大的官方清真寺。其面積佔地45000平方米,其中建築本身佔地20000平方米。主祈禱大廳四周寬72米,有柚木門,144個窗戶提供照明。

    蘇奇哈爾是科威特科威特市的集市,它是個露天市場。它是科威特最古老的集市之一,也是發現石油之前的貿易中心。據信科威特是公元前三千年早期文明的一部分。並與美索不達米亞的城市進行交易。

    成立於18世紀,執政的沙巴王朝於1899年在科威特受到英國保護時成立。 1961年完全獨立。伊拉克於1990年入侵科威特,但以美國為首的聯軍擊潰了伊拉克部隊。

    從1946年到1982年,科威特經歷了石油及其自由氣氛驅動的繁榮時期。1946年至1982年之間的年份被稱為“黃金時代”。

    科威特擁有富裕,開放的經濟,由石油工業主導。

    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該華人均收入位居世界第四。

    科威特第納爾是科威特的貨幣。科威特第納爾是世界上價值最高的貨幣單位,甚至比英鎊歐元美元的單位價值更高。

    科威特美食融合了阿拉伯,波斯,印度和地中海美食。科威特美食中的一道菜是馬鈴薯,這是一種以米飯為主的特產,通常用香料,雞肉或羊肉調製的巴斯馬蒂米飯製作而成。

    科威特國鳥是獵鷹。獵鷹隊遍佈科威特各處。

    科威特是波斯灣阿拉伯國家中第一個建立憲法和議會的國家。

    2005年,婦女贏得了選舉投票權。

    科威特是唯一沒有湖泊或水庫自然供水的國家。

    在齋月期間,在公共場所吃飯,喝酒,在白天播放嘈雜的音樂和跳舞是違反法律的。

    2006年,科威特成為第一個引進駱駝比賽運動的國家,擁有遙控機器人騎師。

  • 4 # ruixuezhaofeng

    科威特(Kuwait):養尊處優

    它曾是一塊被人遺忘的沙漠邊緣,20世紀中後期得益石油財源滾滾,養尊處優曾讓它被嫉恨而大難臨頭……

    科威特國位於海灣三大國伊拉克、沙特、伊朗的交匯點,國土包括9個島嶼共計1.78萬平方公里,人口405萬(2016)。

    與海灣諸王華人口構成類似,科威特人適用二分法:科威特籍(公民、阿拉伯人)與外籍僑民,前者現有130多萬,約佔人口總數1/3,他們有強烈的科威特認同,80%屬遜尼派,其餘為什葉派,並與伊拉克南部什葉派有一定聯絡。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通用英語。外籍僑民(勞工)佔2/3,前三位是印度人(76萬)、埃及人(52萬)、孟加拉華人(18萬),再有來自敘、巴基斯坦、菲、斯里蘭卡等國,可以推算出阿拉伯裔(本國+外籍)約60%左右。

    一直以來,外籍勞工無選舉權和土地權,非阿拉伯人幾乎不能入籍。另一方面,本土勞動力只佔科威特籍的近30%,且90%以上在政府部門工作,享受高薪,其他人大多不具備技術和管理能力,不願從事體力勞動,因此,科威特無法減少對外籍勞工的依賴。

    當下熙來攘往的石油寶地,史上卻是一處野心家不屑、凡人匆匆的不毛之地。古巴比倫、希臘、馬其頓曾掠地而過,流動的黃沙難寫文明痕跡。阿拉伯帝國時代,這裡一度成為貿易港。16世紀初,它在奧斯曼帝國的版圖中,人們以其地形輪廓稱之為“小犄角”(古賴因)。17世紀40年代,控制該地的部落修建要塞,這裡成為征討北部內陸的糧庫和兵器庫,科威特——“小堡壘”由此得名。1710年,原址阿拉伯半島內陸的薩巴赫家族遷來,成為真正的定居者。1756年,該家族族長建立科威特酋長國(奧斯曼依然是宗主國),稱埃米爾一世,如今已傳位至第15代埃米爾。

    1871年,科威特成為奧斯曼下轄之巴士拉省的一個縣。1898年,德國欲借奧斯曼修建柏林—巴格達並延伸至海灣科威特的洲際鐵路。1899年,英國與科威特簽署排他性質的秘密協定,堅拒除英國外的任何國家染指科威特,酋長國科威特由此淪為英國的保護地,英國以1904年正式向科派駐政治代表為殖民開始。一戰後奧斯曼帝國瓦解,科威特已不再隸屬土耳其,與此同時,伊拉克王國誕生並接受英國委任統治,伊聲稱科威特仍是巴士拉的一部分。

    20世紀30年代起,英、美勢力控制了科威特的石油權利,二戰後的1946年,科威特的第一船出口原油駛出波斯灣。1961年6月,英國廢除1899年“科英協定”,還科威特以完全獨立地位。豈料伊拉克收回“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決心不改,雖然阿拉伯保安部隊接替英軍穩住局勢,但科威特主權與領土完整籠罩在龐大鄰國的陰影下。在經濟上,科一路順風順水,依靠石油收入從古老的三桅帆船貿易港迅速變身為海灣重要產油國。

    伊拉克與科威特之爭除了前者時斷時續的領土與主權要求,還有160公里的未定邊界,再次為科威特油氣地質“佔盡便宜”,該地三個特大型含油構造延伸兩國交界地,呈現盆狀,科處於盆底,位於盆壁的伊拉克油田向盆底湧流,加之科採油裝置技術先進,多年豐產且儲量不減。20世紀80年代末,兩伊戰爭一無所獲的伊拉克對科興師問罪:“盜採”石油,超配額產油拉低油價,自封“阿拉伯保衛者”且為科之債主。1990年8月2日,10萬伊軍殺入,科威特亡國,時任亞奧理事會主席、“八王爺”法赫德親王與二子奮勇抗敵喋血王宮。當月,伊拉克宣佈科威特為其第19個省。

    薩達姆公然挑釁國際準則讓他成為西方和主流阿拉伯世界的公敵,1991年1月17日,海灣戰爭打響,它歷時6周、地面戰100小時,以伊拉克慘敗,科威特光復,戰爭模式“更新換代”寫入世界歷史。在近7個月的浩劫中,科威特人死亡1.2萬,40萬人流離失所,全國950口油井的70%被縱火毀壞,各項損失高達600多億美元。

    所謂“地理即命運”,科威特數千年黃沙滾滾,高溫蒸烤,過客匆匆,近代以來其“身價”鵲起,海灣入美索不達米亞腹地門戶被英華人賦予全球意義,富藏石油讓它成為鄰居和西方大國的“念想”。“傾倒“於英華人懷抱斷了各列強的心思,“抱定”美國,依託海合會,養尊處優日子繼續。

    好日子拜“油緣”之賜,近年資料顯示,科威特石油多為重質油,含硫量較高,但有地理條件和低廉開採費用之優勢,全國石油儲量一直在950億—1000億桶之間,按年均開採量7億桶計,至少未來135年無虞。其天然氣多為伴生氣,受制於石油生產。2006年報告發現首個非伴生大型氣田,隨後又有輕質油新儲量發現。

    科威特是海灣唯一未在非石油產業有所建樹的國家,油價對它尤為重要。好在國庫殷實,2014年中財政儲備5480億美元,其中國家儲備基金1490億美元,後代發展基金3990億美元,足以保證科公民享受從搖籃到墳墓的保障體系。當年好訊息不少,英國經濟學人智庫全球城市宜居調查,科威特城在阿拉伯世界名列第三(列迪拜和多哈之後);科國際銀行統計顯示,其國民購買力為8.8萬美元/年,列世界第三;波士頓諮詢集團世界各國財富報告顯示,科威特的百萬(美元)富戶數量在海灣居第2位、全球第5位。全國9%的家庭、即99000個是百萬富戶。2016年科實現GDP1140億美元,預期壽命74.6歲。

    養尊處優,百利一害——居民健康。柳葉刀醫學雜誌2014年對188個國家、1980-2013年出生的青年調查顯示,科威特肥胖率居世界前茅,海灣第一,達到45.5%。面對全國74%的人超重的“世界之最”,科衛生大臣輕描淡寫地解釋道:“人們收入不錯,食物充足而且不太貴,最重要的是,人們活動的不多……”

  • 5 # 1119766910

    科威特是海灣唯一未在非石油產業有所建樹的國家,油價對它尤為重要。好在國庫殷實,2014年中財政儲備5480億美元,其中國家儲備基金1490億美元,後代發展基金3990億美元,足以保證科公民享受從搖籃到墳墓的保障體系。當年好訊息不少,英國經濟學人智庫全球城市宜居調查,科威特城在阿拉伯世界名列第三(列迪拜和多哈之後);科國際銀行統計顯示,其國民購買力為8.8萬美元/年,列世界第三;波士頓諮詢集團世界各國財富報告顯示,科威特的百萬(美元)富戶數量在海灣居第2位、全球第5位。全國9%的家庭、即99000個是百萬富戶。2016年科實現GDP1140億美元,預期壽命74.6歲

  • 6 # 文史磚家

    科威特,位於阿拉伯半島東北部、波斯灣西北部,西、北兩面接伊拉克,東部隔海跟伊朗相望,南鄰沙烏地阿拉伯,國土面積約1.8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421萬,首都是科威特城。科威特是個移民國家,其中科威特籍人僅佔總人口的30%,外籍人口主要來自印度、埃及、孟加拉國,絕大多數從事勞務工作,以伊斯蘭教為國教,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

    科威特與伊拉克行政區劃圖

    科威特是個歷史悠久的古國,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境內便有人類活動,並與古巴比倫、古希臘有過交往,而亞歷山大大帝的艦隊在公元前3世紀初也曾駛抵該地。在伊斯蘭教興起之前,許多阿拉伯遊牧部落從阿拉伯半島遷往兩河流域的途中曾在此逗留,其中伊雅德部落在卡濟麥還建立過城堡。7世紀中期,科威特被阿拉伯帝國征服,並逐漸發展成為波斯灣沿岸重要的貿易港口和造船中心。

    1710年,居住在阿拉伯半島的薩巴赫家族(屬於內志阿奈扎部落中)遷移到科威特,1756年獲取統治權,隨即建立科威特酋長國,名義上臣屬於奧斯曼帝國。1899年,科威特淪為英國的“保護國”,直到 1961年6月19日才贏得完全獨立。1990年8月2日,科威特被伊拉克非法吞併,由此引發海灣戰爭。最終,以美國為首的聯軍擊敗伊拉克,並幫助科威特在1991年3月6日復國。

    美國在科威特的空軍基地

    海灣戰爭結束後,為防止伊拉克的再度入侵,美國在科威特的請求下派軍進駐該國,人數最多時曾達到13萬。如今,美國在科威特的駐軍雖然已縮減為1萬餘人,但其軍事基地、軍事禁區的總面積卻依然佔該國國土面積的1/3。雖然部分民眾反感美軍的存在,但包括王室在內的大部分階層卻持歡迎態度,畢竟,只有依靠美國才能真正地維護國家安全,他們何樂而不為?

    科威特屬於典型的熱帶沙漠氣候,年均降水量僅有108毫米,並且境內沒有常年有水的河流和湖泊。由於科威特常年乾旱少雨,全境大部分都被沙漠覆蓋,僅在東北部地區有少量沖積平原,因而農業生產嚴重受限。如今,科威特可耕地總面積僅有1.4萬公頃,主要依靠地下水或淡化海水來種植糧食或蔬菜,糧食自給率、農業產值都很低,根本無法養活國民。

    科威特的淡化海水裝置

    值得慶幸的是,科威特境內的油氣資源非常豐富,具備發展經濟的優勢條件。截至目前,科威特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140億噸(居全球第6),天然氣為1.78萬億立方米(居全球第18),截至2018年6月,原油產量高達260萬桶/日,堪稱漂浮在油層上的國家。除此之外,科威特周邊海域富含珍珠,並且漁業資源相當豐富,盛產大蝦、石斑魚和黃花魚,年產量在1萬噸左右。

    毫不誇張地說,如果巴林能夠有效地開發、利用上述資源,如果局勢能夠保持穩定,完全有可能步入富裕國家的行列,而事實也的確如此。獨立之前,科威特的經濟長期依賴採珠業、遊牧業和漁業,由於資源有限、受自然環境影響極大,因而產量很不穩定,常常無法換取足夠的糧食和生活用品來滿足國民的需求,因而該國常年陷於貧困、落後的窘境而無法自拔。

    科威特油田

    直到終結英國的殖民統治後,情況才發生了徹底改變。獨立伊始,科威特政府積極實施開放政策,依靠西方的經濟技術和資金勘探、開發地下豐富的石油資源,使得國家財政收入和民眾生活水平均獲得飛速提升,其成就令世人矚目。時至今日,石油、天然氣產業依然是科威特的頭號支柱產業,油氣收入佔GDP總值的45%、出口收入的92%

    依靠石油、天然氣產業帶來的滾滾紅利,科威特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文教衛生、軍事建設,極大地改變了先前封閉落後的社會面貌,增強國家實力。但是,石油、天然氣必然都是不可再生資源,終究有被開採殆盡的那一天。因此,為擺脫過度依賴油氣產業所帶來的風險,科威特積極推動經濟發展多元化戰略,大力發展金融、貿易、旅遊、會展、社會服務等行業,並取得相當不俗的成就,發展前景光明

    科威特城

    總之,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科威特的國家實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斷增長,各項事業蒸蒸日上。據世界銀行資料統計,科威特2018年人均GDP為34244美元(約合239708元人民幣),遠超發達國家最低標準線(12055美元)。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公佈的2019年度人類發展指數,科威特在189個國家中排名第57位比中國還要高28位,屬於“極高人類發展水平”。對於一個現代化建設不到50年的落後國家而言,堪稱奇蹟。

    參考書目

    王景祺 :《列國志:科威特》,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

    王鐵錚、黃民興:《中東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 7 # 昭武觀史

    我第一次瞭解科威特,是在電影《賭俠》中,在劉德華主演的這部電影中,曾出現過一位科威特富豪,當海灣戰爭爆發之後,這位富豪賣掉了自己的山頂豪宅,聲稱要回到家鄉和薩達姆拼命,而在海灣戰爭期間,確實有很多旅居國外的科威特人回到家鄉和伊拉克軍隊作戰。

    在阿拉伯半島上,有三個十分富裕的小國家,分別是卡達、阿聯酋和科威特。這三個國家有著許多相似之處,比如這三個國家的人口都不太多,都是波斯灣沿岸的國家,而且都以盛產石油而聞名。而在這三個國家中,科威特的名氣似乎更小一些,很多人對科威特的記憶還停留在1990年爆發的海灣戰爭。

    在薩珊帝國和阿拉伯帝國時期,科威特是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進行貿易的一座港口小鎮,古代的阿拉伯史書還曾記載,科威特是朝聖者從伊拉克前往麥加時的休息地。

    到了十六世紀末期的時候,葡萄牙人曾在科威特建立定居點,不過當時的科威特主要居民還是以阿拉伯人為主,他們大部分都以打漁為生。而公元1756年,則是科威特命運的轉折點,在那一年的時候,阿奈扎部落的薩巴赫家族成為了科威特的統治者,並且宣佈建立科威特酋長國,至今科威特的統治者仍然是薩巴赫家族。

    從十八世紀開始,由於地理位置的優越,科威特的經濟開始迅速發展,成為了一座貿易之城,從印度運往巴格達的貨物都要從科威特過境,當時的科威特城中心還擁有一座很大的造船廠,從波斯灣至印度洋上,隨處可見科威特水手的身影。

    在未發現石油之前,科威特的珍珠產業也非常繁榮,甚至主導了世界奢侈品市場,在那段時期,每天都會有許多運送珍珠的商船從科威特的港口出發,而當時的歐洲貴族們,則是科威特珍珠的最大買主。但是後來由於歐洲經濟的蕭條,以及日本人發明了養殖珍珠,到時科威特的珍珠產業崩潰,不過不久之後,由於在科威特境內發現了許多石油,使科威特的經濟開始急速上升。

    石油的發現讓科威特和其他盛產石油的海灣國家一樣成為了富裕的國家,科威特的石油和天然氣的儲量十分豐富,目前科威特已探明的石油儲量達到了140億噸,位居世界第七。石油和天然氣是科威特國民經濟的支柱,其產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四十五,佔政府收入的百分之九十五。

    科威特是在1961年正式獨立的,自獨立之後,科威特便因為領土問題而和領國伊拉克摩擦不斷,科威特雖然很富有,但是在人口和軍力上是無法和伊拉克抗衡的。在兩伊戰爭期間,科威特曾支援伊拉克對抗伊朗,但是當兩伊戰爭結束後不久,薩達姆就將槍口對準了曾經的盟友科威特,海灣戰爭就這樣爆發了。

    海灣戰爭對科威特的影響極大,除了因為戰爭導致大量的經濟損失之外,這場戰爭也讓科威特意識到了擁有強大軍力的重要性,從此之後,科威特的軍費開始不斷上升。而科威特的人口大約有460萬,其中科威特人只有140萬,剩下的則是來自其他阿拉伯國家以及南亞地區的移民。

    科威特的主體民族是阿拉伯人,但是由於歷史上的原因,導致科威特擁有三分之一的什葉派,而這些什葉派大部分都擁有波斯血統。

  • 8 # 風光藝境

    科威特位於西亞阿拉伯半島東北部、波斯灣西北岸,全稱科威特國,為君主世襲制國家。

    科威特面積17818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布比延、法拉卡等10餘個島嶼),人口424萬;科威特籍人佔總人口的31.9%,外籍僑民(巴勒斯坦人、埃及人、印度人、伊朗人、巴基斯坦人和其他阿拉伯人)佔68.1%;85%的居民信奉國教伊斯蘭教。

    全國劃分為6個省,首都科威特城;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通用英語。

    科威特南鄰沙烏地阿拉伯,西連伊拉克,東瀕波斯灣,海岸線長213千米。地勢西高東低,北部有山地,西部有丘陵。東北部為沖積平原,其餘為沙漠平原,僅有少數綠洲。無常年有水的河流與湖泊,地下水資源豐富,但淡水極度缺乏,飲水主要靠海水淡化和地下水,是世界水資源最貴的國家。

    屬熱帶沙漠氣候,炎熱乾燥;年降水量25~170毫米。四季不明顯,夏長冬短。

    公元前3世紀,就有阿拉伯人從內地來到波斯灣沿岸定居;定居者大多屬貝尼阿特班部落(中央阿拉伯最大的部落聯盟~阿納扎的成員)。

    7世紀時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1756年薩巴赫家族的族長薩巴赫·本·賈比爾取得統治權,建立了科威特酋長國。1871年受奧斯曼帝國統治。

    1899年被英國控制,英國強迫科威特簽署《科英協定》,從而成為科威特的宗主國。1939年科威特正式淪為英國的保護國。

    1961年6月19日,英國被迫廢除《科英協定》,科威特宣佈獨立。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軍隊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並宣佈吞併科威特。科威特領導人埃米爾賈比爾·艾哈邁德·薩巴赫、王儲兼首相薩阿德·阿卜杜拉·薩巴赫轉移到沙烏地阿拉伯建立流亡政府。

    國際社會強烈要求伊拉克撤軍,恢復科威特的獨立、主權、領土完整和合法政府。

    經過海灣戰爭(1991年1月17~2月28日),遭重創的伊拉克最終接受聯合國660號決議,於2月26日宣佈從科威特撤軍。

    3月4日和14日,王儲兼首相薩阿德、埃米爾賈比爾及科威特政府官員陸續返回科威特國內,恢復其主權國家。

    1992年8月,安理會透過關於伊、科邊界問題的第773號決議,科、伊新邊界(約200千米)向伊方推移約0.6千米(面積約120平方千米)。

    (科威特國埃米爾賈比爾)

    科威特為君主世襲國家,埃米爾是國家元首兼武裝部隊最高統帥。一切法律以及與外國簽訂的條約和協定,均須由埃米爾批准後方能生效。對內禁止一切政黨活動。內閣重要職務均由王室成員擔任。

    科威特憲法於1962年11月12日正式頒佈。憲法規定:科威特為完全獨立的國家;伊斯蘭教為國教,其教義是立法的基礎;埃米爾必須由薩巴赫家族後裔世襲;立法權由埃米爾和議會行使,埃米爾有權解散議會和推遲議會會期,行政權由埃米爾、首相和內閣大臣行使;司法權由法院在憲法規定範圍內以埃米爾名義行使,王儲的任命由埃米爾提名,議會透過;埃米爾任免首相,並根據首相提名任免內閣大臣等。科威特議會為一院制,稱國民議會,為立法機構。

    (科威特石化工業)

    農業產值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例最高時不足1.1%,糧食、蔬菜和大部分農產品靠進口。

    漁業較盛,以捕撈大蝦著名。畜牧業飼養馬、羊、駱駝、乳牛等。

    外貿在科威特經濟中佔重要地位。出口石油、天然氣和化工產品,進口機械、運輸裝置、工業製品、糧食和食品等。

    科威特主要貿易伙伴為日本、美國、德國、英國、義大利、沙烏地阿拉伯等;主要投資物件為美、德、英、法、荷、瑞士等國。

    科威特實行高福利制度,免繳個人所得稅,享受免費教育和醫療,並提供崗位、物價、房租和結婚等補貼。人均國民收入通常居世界前列。

    科威特奉行中立不結盟政策,主張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關係。作為阿拉伯聯盟合作委員會成員國,積極推動阿拉伯國家團結,努力加強同伊斯蘭國家的聯絡,強調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成員之間在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裡的協調與合作,維護海灣地區的安全與穩定,主張全面公正地解決中東問題。

    科威特與中國於1971年3月22日正式建交,兩國關係發展良好。

    (科威特埃米爾訪問中國)

    圖片皆選自網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把男孩子培養的更獨立有男子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