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手機使用者6844152672
-
2 # 風雨蘆葦91624722
當然喜歡。對於文科來講,透過電視劇瞭解這兩部古典文學可以使學生在較輕鬆愉悅的心情中學習其文學內容和方法,會起到潛移默化的文學函養作用。不過,要深刻理解其文學價值還需個人領悟和思考。僅僅以普通觀眾的角度看故事是不夠的。如果你的老師再講一下電視劇與原著的差距,甚或要求你們寫一下讀後感,效果會更好一些。
-
3 # 追娃的媽媽
中國的經典文學作品不少,被拍成電視劇或電影也屢見不鮮。這讓文學作品更接近普羅大眾,為文學的普及做出了不可否認的貢獻。
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四大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每一部都不止一個電影或電視劇版本,但每一部都有唯一一個值得永久回味的經典版本。比如:86版《西遊記》,87版《紅樓夢》,94版《三國演義》,98版《水滸傳》。好的影視作品既要有好的原著,又要有好的編劇改編。人物、環境、事件既要忠實原著,又能修正原著的一些瑕疵,使原著進一步昇華。
看電視本是一種樂趣,如果當做任務來完成,又該另當別論。老師給學生布置作業,看《紅樓夢》、《三國演義》,要從這幾個角度來分析一下。
首先,老師要學生們看電視劇的目的是什麼?
老師給學生們佈置的作業是看名著,而不是直接去看電視劇,只有在看不下原著的情況下才去看電視劇。說明老師的出發點是好的,想引導學生們多閱讀經典,領略經典文學名著的魅力。對於高中學生,老師沒有唯分數至上,而允許他們閱讀長篇小說,這對提高學生的文學鑑賞力有積極的作用。
其次,當樂趣變為一種任務,還能維持多久?
講個小故事,有一群孩子,很喜歡踢球,經常在一個草坪上踢球,草坪旁邊住著一位老人,老人覺得孩子們打擾了自己的安寧生活,於是想讓孩子們到其它地方踢,但是孩子們便喜歡這裡。於是老人就說:“你們每天都到這裡踢球吧,我每次給你們5塊錢。”孩子們很高興。過了幾天,老人說:“我沒有那麼多錢了,每次只能給你們2塊錢。”孩子們還是接受了。又過了幾天,老人說:“我沒有錢給你們了。”孩子們一聽——沒有錢,不給你踢了,於是就離開了這塊草坪,再也不來踢球了。在這個故事中,孩子們本來是喜歡踢球的,後來被老人成功地轉化為一種任務,孩子們得不到任務的回報,就放棄了這個興趣。閱讀也是一樣,閱讀本身是一種樂趣,但如果附加上其它條件,也可能變為一項任務而失去樂趣。比如:寫讀後感,找出中心思想,要求寫讀書筆記……
第三,讀原著好過看電視。
文學作品可以啟迪心智,浸潤心靈。開拓視野,提升格局。對於學生來說,暑假時間較長,完全有條件找一部原著來讀完。閱讀書籍和觀看電視劇,是兩種不同的學習方式。閱讀書籍是主動思考,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電視劇是被動思考,人物造型、故事環境、事件經過都已經是設計好的,大大限制了學生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兩種能力的缺失是電視劇的弊端。
總之,經典名著要看,但老師只能是推薦閱讀,而不是作為作業,強制學生去完成。如果能根據名著設計一些延伸活動,讓他們自己去探索,則會一舉多得,事半功倍。
-
4 # 影零亂
我喜歡。
在高中,一個科目的作業能這麼輕鬆已經不多了。當時我們語文的暑假作業是好多份試卷,看這些名著都得在做作業的空閒抽時間看,壓力很大。
而且,看看書、看看電視劇也有利於學生減壓,勞逸結合。
不過這樣做有一個不好的地方,那就是這項作業要花很多時間,會佔用其他科目的學習時間。
-
5 # 使用者95545708870
當然喜歡了,我們看電視劇比我們看書都有意思。就比我們看書吧,看書有沒有圖畫多沒有意思啊,還不如看電視劇呢,看電視劇的話有圖物。這樣的話,我們會有更有情趣的。來學習一語文這門科目。我們當然喜歡這樣的語文老師啦。這樣的語文老師真的要我們好好珍惜如果他給我們,讓我們看書還不如讓我們看電視劇。電視劇裡面的神態都非常的精彩但是電視劇裡有圓柱那樣的細節在哪兒所以說呢,看原著有圓柱的好處,看電視劇有電視劇的好處,但是我就喜歡看電視劇,因為電視劇既不用。那嗎精神的看也能看的 非常的好誰說我喜歡這樣的語文老師。大家覺得我說的對嗎?
回覆列表
你是0O後的,約18歲,高二學生吧!一年後你將面臨高考,還是多看些散文好,那樣面廣量多,好應付來年的高考作文。三國、紅樓名著也,是好!可惜篇幅太長,一頭扎進去,認真點整個暑期賣給她了,而且一旦進那紅樓會勾人做各種夢,搞不好魂都會被勾走的,還參加高考不?!為您好,勸你還是參加工作後再看那帶“情”的書…。在這方面我跟你語文老師意見相左,怎能喜歡會誤你前程的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