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夲大白小仙

    總體而言對於學生來說更多的是麻煩吧!如果是假期支教,學生本來可以放假休息的,有老師來支教孩子們得來學校!另外,如果老師呆的時間不長,剛剛熟悉又要分別了,短短的時間不可能學得很多有用的知識!當然老師真心想幫助孩子們,這一點是肯定的!只是支教有利有弊,怎麼做更好,還需要不斷討論與改進!

  • 2 # 菠蘿頭公益

    作為一個下鄉支教過的學生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孩子和支教者之間的關係是相互的。

    支教者的確是因為開展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而選擇的下鄉支教,我相信大部分團隊都是因為這個相同的原因而目的性的去支農或者支教。就像提問者說的那樣,正是因為孩子們的“服務”,支教者才能完成一開始社會實踐的目的,給支教人員的實踐經歷上添上關鍵一筆。

    在我支教的過程中,也是因為孩子們的積極參與,我所在的社會實踐團隊在學校的社會實踐評比中選為學校二類重點團隊。我認為正是因為孩子們的支援,我們才會取得這樣的成績。

    孩子們帶給支教者的可能只有上述一點但支教者為孩子們帶去了許多的東西。

    1、精品課程開拓眼界

    支教時會給山區裡的孩子們準備許多有趣又好玩的課程,這些課程是孩子們在學校裡很難接觸到的東西。比如我在支教時給孩子們準備了舞蹈、數獨、繪畫、素質拓展等很多課程,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認識到新的朋友,學習新的知識2、生活技巧危機自救

    我支教所在的地方是地震帶,青川在5·12地震時同樣遭受嚴重影響。孩子們大部分都是9、10歲,對於當年的地震早就沒有印象。而我在支教時就親身經歷了一次4.9級的地震。我們也組織開展了一次地震演練,為的是讓孩子們從小就意識到地震的危險性以及學習地震發生時應該如何自救。3、感受不同生活體驗

    支教對於孩子們是一個新鮮的事情,在接受支教的過程中、孩子們可以瞭解到許多山區以外的事情,志願者給他們帶去的還有開闊的眼界和新穎的思維方式。就算孩子們對於學習不感興趣,但是新鮮的事物也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這何嘗不是支教所帶給孩子們的好處呢?也許有些人會認為支教是一件功利的事情,但我個人認為在支教的過程中,支教者給孩子們帶去的益處要遠遠多於孩子們的“服務”。

  • 3 # 晨曦服務隊

    剛開始下鄉時,我的心裡也是存在顧慮的,我不知道三下鄉支教能否真的帶給孩子們一些知識、技能或者其他東西,畢竟我們僅僅去一週。但現在下鄉結束了,我卻確實地感受到我們是有帶給他們一些“東西”的。

    至於題目中“三下鄉去支教,到底是孩子們服務我們還是我們真的給他們帶來了什麼?”,在我看來,我比較贊同於我們真的給他們帶來了"東西"。

    我們的課程主要是以第二課堂的形式呈現。這種型別的課堂與傳統課堂大不相同,它更加強調於“趣味性”和“玩中學”吧。例如:我們有剪紙課、手工玫瑰課等動手實踐型的課程,學生在這種課上是可以學會剪各種漂亮樣式的彩紙和自制玫瑰的。

    因為講師只有一位,我們會考慮到個別同學可能無法跟上進度,我們是把學生分成六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分別配有一名助教老師的。這樣我們是真正確保學生在這種動手型課堂真的學到真技能的。分組除了起到確保學生學到真學識的作用,它還是團結合作的平臺!我們在與孩子們見面的第一天就有意識地將學生進行分組。在分組的過程中,我們也是儘量保證組內大部分同學在這次夏令營以前是互不相識的,我們希望透過這次夏令營為學生創造結交更多朋友的機會。以後的課程,有很多都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競賽的,孩子們的好勝心都很強,每個組都想成為第一,為了成為第一,組內成員就必須群策群力,團結合作。事實上,在夏令營結束以後,組內成員之間已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培養了默契。

    我是漢語言文學(師範)專業的,我想給學生上語文課,但是必須是特別的語文課。眾所周知,閱讀是小學語文的一座"大山",直接講閱讀,學生不會有興趣,效果也不會好,於是我選擇挑有趣的文字,進行改寫訓練(與閱讀題中的“人物情景設定”有關,旨在讓學生髮揮想象力)。學生在閱讀文字時,本來就不會枯燥。,此外,考慮到學生的能力可能不夠強,我還事先提供了改寫範例,讓學生在範例的基礎上改寫,每一處改動的點也給學生們提供了改寫手法選擇,儘量降低難度,最終,學生們也都按時交上改寫作業。對於他們來說,改寫是一個新奇的事物,之前沒有接觸過,透過這一次課上的初步過招,讓他們知道,改寫也就這樣,並不難。我還上了推理課,為了降低理解難度,我是結合《名偵探柯南》影片點撥,之後讓學生當“偵探”推理,啟發思維。現場上這堂課時,同學們的興趣極高,超出我的想象。學語文是需要想象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的,這兩堂課是給他們啟蒙的。我後來看了學生的日記,特別是推理課上的,他們在日記裡分析自己的推理論斷,讓我看到了他們的邏輯是嚴密的,陳述也是有條理的,他們真的從中掌握了一點推理的門路,這樣看來,我的課並沒有失敗!

    我們還有趣味物理課,故事會分享課堂等,讓學生體會各種各樣的學科的不同風味!

    這次夏令營中,學生下午的課是有分興趣班的,包括:尤克里裡班、舞蹈班、籃球班三個班,這就是更加直接的傳授技能的課堂了。學生在文藝匯演上展示習得的才藝,臉上露出的甜美笑容便是他們收穫的“認證”。

    雖然,一週的時間並教不了學生太多,但是我相信我們的出現或多或少有給他們帶來一絲絲啟蒙,為他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甚至於讓他們發現了自己從前沒有發現的潛能。

    除了知識和技能,我覺得三下鄉支教還使我們和學生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離別時的不捨與淚水,離別後在通訊工具上的相互問候,這都是我們表達情感的方式。

  • 4 # 故里長相思

    三下鄉是一個支教活動,是想讓大學生們憑藉自己所學習的知識去教授孩子們,我們是想要自己給他們帶去知識,帶去快樂。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避免有些人不能夠積極地配合,將一些負面的東西帶給了孩子們。這是那些本身帶著一些消極情緒的人給孩子們帶去的影響。

    其實更有很多時候,很多抱著非常積極地心態的學生前往,他們很積極,也很辛苦。但是他們可能因為自身的方法或者其他方面的一些原因,會讓孩子們產生一些不適甚至反感。然而在此時去支教的學生可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繼續他之前的做法,這沒有給孩子們很好的教授知識,就像是大學生一味地去只看到自己,忽略了孩子們的感受。這可能會使得孩子們不能真正的學習知識,而變成了支教老師完成支教的任務的一個環節而已,這就可能是孩子“服務於”支教老師了。所以說支教老師一定要多注意孩子們的感受,多和他們交流,而不是一味地想要去完成支教任務。切實的深入到孩子們的群體當中,才能更加有效的教授他們。總而言之,既然我們抱著幫助孩子們的心態來的,我們就好好盡我們所能的來改變他們,如此大概就不會出現上述的問題了吧!

  • 5 # 草原上的蒲公英

    我們是這個世界上最平凡的一名,只是我們比山裡的孩子要幸運一點,我們有著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但是,他們和我們是平等的。我們的志願活動,應該定義為相互學習和促進,而非一些人眼裡的拯救、救助。用最平常的心、最謙卑的態度對待那些孩子,給予我們的所有,讓他們的心中充滿溫暖。  我知道我們能做的很少,但是我們的心是沸騰的,我們的身上有一股青春的朝氣,可以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去支教的志願者都想用的愛和真誠讓他們成長起來,深知自己幫不了他們太多,只希望自己做的可以更多。可能在這過程中我們會收穫很多,但那只是短期的支教,我覺得更大的意義是體現人與人之間的愛,把愛延續下去。  教育是人類永遠的話題,無論從事教育理論工作,還是從事教育實踐工作,要想將功工作做好,一個基本的條件就是要對自己所研究的物件或所從事的工作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支教屬於“教育”實踐工作,首先需要我們做的是對自己和對受教育的山區孩子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首先是對自己服務性質的認識。一.首先需要明確自己為什麼去支教,支教的目的在於什麼?我認為去支教的主要目的其實是鍛鍊自己,實現自我價值。最大的受益者應屬自身,這裡所說的受益,是精神上的受益,非物質上的,我們可以透過支教,不斷地完善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透過集體活動,可以形成鏡子效應,看到自身的不足,不斷地完善自己,而且支教環境的艱苦,能讓我們的適應性和耐受性增強,支教中的心得體會甚至會影響自己的人生觀,在支教中不斷實現自我價值。有利於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自我價值觀。二.應該明確自己來支教的目的,支教過程中要始終堅持服務於大家的原則,明白是我來適應環境,不是環境來將就我。對待受教育的山區孩子,始終應持有一名教育工作者應有的態度,而不是覺得自己只是來體驗生活,教育問題是其次,特別有些公主病“患者”,覺得自己來到支教地區,比人高人一等,自己就是知識分子,為山區孩子帶來希望和福利。有這種想法是荒謬的,如果連平等的人際關係都不能建立,何以開展教育活動。三.針對山區孩子這群特殊的受教育者,對於他們,我們所需要付出的不僅僅是教授他們知識,更重要的是開闊他們的眼界,讓他們能夠透過網路等形式認識外面的世界,在生活上給予他們正確的鼓勵和引導,讓其身心健康的發展。我們所需要付出的耐心和愛心。  改變一個生命,時間的長度不一定可靠。許多時候,一天、一小時、甚至一分鐘,真的能夠創造奇蹟,這就是“永恆瞬間”的價值。是否能在支教中創造“永恆瞬間”,最重要的不是專業、不是技巧,而是愛和真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歷不高不太會說話如何學習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