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我國很多老人成了空巢老人,平日裡很難見到子女,缺乏精神關愛,亟需精神慰藉,您覺得呢?
7
回覆列表
  • 1 # 墨鴉的職場圈

    “空巢老人”的心理問題,是當下社會中比較普遍的問題。

    這個時代,是進步的時代,是可以放手追求功名的時代。無數熱血青年前仆後繼,想要擠入黃金地帶,獲得更好的資源。

    這是奮鬥者的姿態,無可厚非。

    一邊是“不努力就淘汰”的殘酷職場,一邊是年邁的父母,年幼的孩子。古有忠孝兩難全,現有職場家庭兩難全。

    誰不想好好歇一歇,陪陪父母和孩子?

    可是真要“歇”的時候,領導不允許、客戶不允許、時間不允許、業績不允許……

    中年之難,難於肩負一家重擔,卻又無暇自哀。

    而身後的爸媽,多想拉住你,卻又不敢伸出手。

    害怕成為子女的負擔。

    害怕被子女嫌棄無用。

    害怕和子女越聊越遠。

    ……

    一顆顫顫巍巍的心,飄搖在墳頭不遠的地方,只是想說一句:我的日子,不多了。

    慰籍是什麼?

    慰籍不是簡單的買買東西,送送票子。哪個昂貴買哪個。

    而是真的知道父母缺少什麼,需要什麼。認真的去幫助他們滿足需要。

    他們是不是腿疼?是不是腳已經變形,鞋子不合適?是不是還有換季的衣服?最近想吃點什麼?想去誰家走走?最近有沒有認識新朋友?有沒有什麼病痛或難言之隱?

    這些細小的需要被看到,被滿足,就是對父母最好的慰籍。

    也許有些父母,比較內向,不善交際。

    這個時候,兒女就成為他們僅有的“精神依靠”。其實這樣是不利於身心健康,子女可以幫助他們與舊友、親戚建立連結,幫助他們融入一些興趣圈,增添他們的“精神世界豐富度”。

    這樣一來,彼此都是一種喜悅的解放。

    老人不再唉聲嘆氣等待子女,因為有更多的事情值得去做,去享受。

    子女也不必心心念念老人孤獨寂寞,可以有更多精力專注職場,為家人獲得更好的生活條件。

    老人與子女的相處,關係家風、家教。家庭關係影響一個人的認知與處事能力。那些家庭和睦,老少共聚一堂,共享天倫之樂的家庭,往往以“家和”助推萬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放久了的衣服黃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