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牽手教育
-
2 # 陳曉健
這種情況應該提前預防,借錢時一定讓好朋友知道你這些錢。是怎麼攢出來的,如這些錢是次月的生活費或者房租。讓對方感覺到你的仗義,夠朋友,連自己的生活費或者房租都給借出來了。這樣好朋友會時刻能記住這錢來之不易,到了歸還之時自然而然的就還了,有可能還提前還。
-
3 # tstxlanf1
如果是好朋友的話 直接很爽快的向他要就好了 我的朋友和我借錢的話 直接過去狠狠拍他一張 “你這死傢伙 欠錢不還了啊 趕緊還錢~!”
難以學會的拒絕焦慮。重新認識自己的關係圈,分清事情是自己的和別人的。
朋友借了幾百塊錢忘了還,我們不知道該不該要;同事搶了我們的功勞,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表達不滿;同事總是找我幫忙幹活,但是我的工作也還沒做完,我們不知道該如何溝通;擔心自己競爭更高階的崗位失敗,我們不知道是否該報名競爭。
這些看似無關的煩惱,我們如果從關係角色的角度,就可以重新認識自己的關係。瞭解這些事根源,找到解決辦法。如何解決關係問題。
我們不妨先來思考一下,為什麼會有人際關係的煩惱?
其實,這類煩惱的主要根源是:分不清什麼是別人的事,什麼是自己的事。這會讓一個人很容易變得敏感內向,受他人影響,活在別人的評價和期待中。甚至把別人的期待變成自己的期待,把別人的情感當作自己的情感。而自我發展成熟的標誌,就是越來越能分清楚別人的事和自己的事、別人的情感和自己的情感。自我的邊界,就是透過這種區分確立起來的。有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把這叫做“課題分離”。
要想解決人際關係的煩惱,就要區分什麼是你的課題,什麼是我的課題。我只負責把我的課題做好,而你只負責把你的課題做好 。至於判斷一件事是誰的課題,有一個簡單的準則,看行動的直接後果由誰來承擔。誰承擔直接後果,那就該負責。
本文開頭說的很多讓人頭疼的人際關係難題,都可以用課題分離的思路來解決,比如以下三種典型難題。
第一種難題,我們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需要。
朋友借了幾百塊錢忘了還,我們不知道該不該要;同事搶了我們的功勞,我們不知道該怎麼表達不滿。如果在以往的人際關係中遭遇了太多的拒絕,那會讓表達需要變得更加困難。
如果從課題角度思考,“表達需要”是我們自己的課題,而別人接受還是拒絕,那是他們的課題。我們不能把自己變成一個,探測他人需要的顯示器,而看不到自己的需要。
第二種難題,我們不知道該怎麼拒絕別人。
我有個朋友是個老好人,同事總是找他幫忙。有些事他並不願意做,可總不好意思拒絕。結果,他就成了公司裡的“救火隊員”。可他內心又有很多抱怨,經常覺得同事利用了他。有一天朋友在跟我抱怨時,我問他:“如果你拒絕別人,你會擔心什麼?”他說:“擔心別人說我小氣,這麼點忙都不肯幫。”
如果用課題思維的思路來理解,別人遇到困難,提出要求,那是別人的事;可是接受還是拒絕,那是我們自己的事。不能因為自己拒絕起來有困難,就抱怨同事不該提要求。如果我們選擇拒絕,別人怎麼評價,那又是別人的事了。我們即控制不了,也不能剝奪。因此,別人怎麼評價我們,不應該成為我們的行事準則。
第三種難題,我們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做嘗試。
在害怕失敗背後,我們真正怕的是什麼呢?歸根結底,是害怕別人的評價。在原來的公司離職後,無論什麼原因,很少有人承認被開除或淘汰。真正擔心的不是能力,而是失敗後的丟人。
如果用課題思維來理解,做這件事能不能收穫成功帶來的益處,是我們的事。失敗後,別人給我們的評價,那是別人的事了。換言之,失敗和成功的結果是自己的,評價是別人的。
重新認識自己,重新找到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