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鍾振濤

    我們都知道殘疾人是一群弱勢群體,但是也有很多殘疾人身殘心不殘,他們憑藉著自身的努力,創造出了許多正常人都做不到的奇蹟,我特別欽佩的是張海迪女士。

    張海迪女士是著名的殘疾人作家、哲學碩士,英國約克大學榮譽博士,現任中國殘聯主席、北京冬奧主委執行主席、中國殘奧委會主席,被譽為“八十年代新雷鋒” “當代保爾”。

    1955年9月16日,張海迪出生在濟南,小時候因患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

    在殘酷的命運挑戰面前,她沒有沮喪、沒有沉淪,而是以頑強的毅力與疾病做鬥爭,自學了大學英語、日語、德語,並攻讀了大學和碩士研究生的課程。

    1983年,張海迪開始從事文學創作,她以頑強的毅力克服著生活中的種種困難,精益求精地進行著文學創作。

    她先後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十萬字的英語小說,同時她也出版了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等一系列小說和許多散文。

    張海迪懷著“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這個信念,以保爾為榜樣,勇於把自己的光和熱奉獻給人民。

    她以自己的言行完美地詮釋著億萬青年所關心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上帝關了你一扇窗,必定會為你開啟另一扇窗,只要你有勇氣去面對和開啟,就算是身患殘疾,只要你勇於克服困難,加倍的努力,你也會擁有自己精彩的人生!

  • 2 # 飛鳳翔宇

    國內遠有左丘、孫臏、阿炳

    1、左丘明

    左丘明,春秋末期魯華人,著《左傳》、《國語》,作《國語》時已雙目失明。

    中國傳統史學創始人,史學界推為中國史學開山鼻祖,“百家文字之宗、萬世古文之祖”。

    孔子、司馬遷均尊為“君子”。歷代帝王敕封:唐封經師;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賢。

    2、孫臏

    孫臏,戰國齊國軍事家,曾與龐涓同窗,受其迫害遭臏刑,齊國使者助投齊,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敗龐涓,取得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勝利,奠定齊國霸業。

    唐德宗將其供奉於武成王廟,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之一。宋徽宗追其為武清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3、華彥鈞

    華彥鈞,又稱阿炳,患眼疾導致雙目失明。後創作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等。

    1959年國慶,中國對外文化協會將《二泉映月》作為中國民族音樂代表送給國際友人。1985年,其在全美流行的中國樂曲中名列榜首。

    今有張海迪、史鐵生、邰麗華、夏伯渝······

    4、張海迪

    5歲患脊髓血管瘤導致高位截癱,自學完成小學到大學課程、哲學碩士,英國約克大學榮譽博士。掌握英、日、德及世界語;並學針灸,在當地行醫。

    翻譯數十萬字英語小說,編《生命的追問》、《輪椅上的夢》等書,著長篇小說《絕頂》。

    歷任殘聯主席、殘奧會主席等。

    5、史鐵生

    北京人,延安插隊雙腿癱瘓,後尿毒症,每週透析3次維持生命。歷任作協/殘聯副主席。著有12卷350萬字《史鐵生全集》。

    小說《關於詹牧師的報告文學》改編話劇《酗酒者莫非》,波蘭名導執導在京上演。

    小說《我的丁一之旅》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6、邰麗華

    出訪五大洲60多國家,為公益慈善捐款近600萬。

    7、桑蘭

    原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1993年進國家隊,1997年全國跳馬冠軍,1998年7月22日,參加第四屆美國友好運動會練習受傷,頸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癱。

    8、楊光

    自幼患視網膜母細胞瘤,2007年《星光大道》年度總冠軍。

    南開大學校藝術團藝術指導老師、清北等十所高校公益勵志講唱會。

    9、夏伯渝

    夏伯渝,前國家登山隊隊員。1975年首登珠峰,因幫隊友,導致自己雙小腿凍傷被截肢。後患癌症,多次大手術。重登珠峰又三度遇阻。

    第五次即2018年5月14日上午10時41分,69歲的“無腿老人”成為中國第一個依靠雙腿假肢登上珠峰的人、世界最年長登頂珠峰的殘疾人。

    10、權菊仙

    18歲車禍失去下半身,坐都不穩,三年時間熟練做飯、洗衣、保潔、購物。

    搖著輪椅參觀200多個養牛場。從6頭小牛開始,6年後成當地最大養牛專業戶、方圓數百里“美女首富”。

    400萬字讀書筆記和習作。正式創作投稿後,用稿通知和稿費雪片般飄至。

    2007年加入省作協。

  • 3 # 尚德機構

    1

    小玲是廣東茂名人,三歲半那年,一場車禍讓她從此失去了左邊手腳。

    “小孩在三歲之前能留下的記憶很少,我因為車禍,更是沒有那之前的任何記憶。我記憶中最早的場景,就是在醫院。”

    從醫院開始記事的小玲,從小都是跳著走路。直到上學前班,她才逐漸發現自己跟別人不一樣。

    “小時候在家,領居們都習慣了我的樣子,但開始上學後,有小朋友學我走路,我才對自己的身體有了新的認識。”如今小玲說起這些的時候,已經是不在意地笑著,但是當時她心中更多的是自卑。小學、初中的時候,她幾乎沒有交到什麼朋友。

    不過現在的小玲,已經沒有了以前的自卑,她很樂觀,談起自己的身體,她說:“我在家都不怎麼用義肢,還是像以前一樣跳著走。”

    2

    小玲小時候的學習並不算差,但是每當遇到重要的考試,成績總是不如人意。因此,她錯過了上大學的機會。

    2012年,她到廣州一家殘疾人英語培訓學校學習。那期間,她真正認識到學習對自己的重要性,也結識了許多同樣是殘障人士的朋友,在獲取知識和友情的同時,她慢慢建立起了自信。

    “我的學校不是正式的大學,但我們都很努力學習,學到了許多有用的知識,還利用課餘時間考了大專的學歷證書。”

    在學校的時候,小玲就經常做公益,進入社會後,她先做了一段時間外貿,然後就到了廣州一家殘障公益創新機構工作。

    “我特別喜歡這份工作,平時我負責組織殘障朋友培訓、做活動,感覺很有價值,我也很享受和殘障朋友工作的機會。”

    這一做,就是4年。

    3

    今年3月份,小玲辭掉了工作,來到深圳。

    辭掉工作,是因為她想到深圳與在這裡打工的家人住到一起,更想對自己的職業道路做進一步的拓展。

    這一年小玲27歲,她站在了人生新的起點。

    她有了足夠的工作經驗,也想在學歷方面有所提升。

    “小玲頑強堅韌地一直走到現在,我也想透過公司的公益專案給她帶來更多Sunny和希望。”這是幫小玲申請“尚進生”的吳老師在推薦理由中寫的一句話。

    現在,小玲已經上課一個多月了,她最大的感觸就是,直播的形式互動性很強。邊學習,邊找工作,她每天的時間排得滿滿的。

    “未來我要考研、我要組建家庭、我要做一份能夠讓自己有價值的工作。”站在新的起點上,小玲的目光已經瞄向遠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一次約了女孩之後,女孩不回信息不接電話這是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