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杜坤維
-
2 # williamking1967
這個說法也對也不對,從表面看理解沒錯,但就當前的發行制度理解就有片面性,因為我們現在的發行制度有致命缺陷,必須先改革當前的發行制度和交易體系,而後再適當加大直接融資比例,讓融資真正服務於實體經濟的發展。
-
3 # 南泉西少
直接融資是以股票、債券為主要金融工具的一種融資機制,這種資金供給者與資金需求者透過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直接融通資金的場所,即為直接融資市場,也稱證券市場,直接融資能最大可能地吸收社會遊資,直接投資於企業生產經營之中,從而彌補了間接融資的不足。 直接融資是資金供求雙方透過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債權債務關係的融資形式。 直接融資的工具:主要有商業票據和直接借貸憑證、股票、債券。
因為政府債務過重,無法有效支援企業融資。而銀行又不能承擔太大風險,最終只能將企業推給市場,加大直接融資比重。中國股市誕生的目的也是為了融資,所以造成了現在半死不活的狀態,這個市場現在是失衡狀態。
未來,政府會讓養老金,企業年金,社保基金等長期資本入市,吸引外國投資者進入,並加大在國際市場的融資力度,為市場資金的源頭提供流動性,股市正處在低位,現在對於融資者不太好,但對於長期投資者吸引力很大
金融市場包括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間接融資就是銀行貸款,直接融資就是債券和股票發行,債券融資屬於債務融資,是需要還本付息的,股票融資屬於股權融資,是一種風險和利益共擔的融資,不需要還本付息。
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 金融市場,直接融資比重很高,但主要是採用債券融資,美國企業的主流的不願意稀釋股權,第一融資手段是債券發行,只有債券發行無法完成或者無法滿足資金需要,才會採用股權融資,國內則剛好反過來,根本不在乎股權會不會稀釋,即使送大把錢出去搞權錢交易,也要採用股權融資,只有股權融資實在沒有辦法才會採用債券融資,不上市的華為老乾媽和娃哈哈就成為另類的典型,但現在娃哈哈態度有所轉變,已經不再排斥IPO了。
A股最大功能就是支援實體經濟提高股權融資比重,所以只要有條件,就會盡量安排多的IPO和再融資,再融資手段也日趨多樣化,那就是定增和可轉債配股,其中非公開發行是最常見方式。正是因為偏重融資,市場對IPO和再融資較為反感,管理層/媒體/部分專家和投資者的訴求就經常性出現對立,這種對立引發的擔憂就會波及到市場走勢,也就有歷史上的數次暫停和數次IPO重啟。
中國企業最大問題就是存在融資飢渴症和投資飢渴症,只要有可能,就會千方百計擴大產能,或者是縱向佈局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希望攫取全產業鏈效益,或者是進行多元化佈局,看到那個熱門就佈局那個產業,搞得整個集團產業凌亂,一旦行業景氣度轉向,就可能出現資金鍊斷裂,引發當地金融風險,只能尋求政府幫助。
這種投資飢渴症下,融資就不斷擴大,發債條件不具備,IPO 市場無法承載,就不斷加槓桿借錢,造成整個社會銀行信貸總是不能滿足企業融資需要,出現融資難融資貴,金融市場槓桿率很高,需要股市不斷加大IPO ,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緩解融資難問題,可是股市不管怎麼努力,也是無法滿足企業IPO 需要,出現巨大IPO堰塞湖。。
企業發展需要量力而行,加槓桿以後的風險,需要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來化解,這是一種很不道德的思維,難道銀行不願意貸款擔憂風險,資本市場就需要承擔這種風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