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摩拜投資人毛聖博最近接受採訪時候稱,摩拜ofo沒有合併的需求,合併了也不能給使用者提供更多的附加值,也沒有好處。為什麼這麼說?摩拜ofo合併真的沒有價值嗎?
9
回覆列表
  • 1 # 張慧Pintu

    1 有沒有價值,在公司和資本層面來說,看的是是否能夠擊敗對手、佔領市場、獲取利潤、奠定地位,行業裡前一兩名的企業,都希望是勝出,而不是合併。投資人的觀點也是隨著所投企業和所處行業的變化而隨時改變的,若排名和市佔率變動的特別大,頭部企業在用盡所以手段之後,而實力相差不多,那麼會迎來一個被迫的合併,勢均力敵的持久戰,要求雙方不能鬆懈,直到其中一個犯了小錯誤,而超越它,否則將會是無盡的投入。對於資本方而言,這也是相當不明智的,他們的目的就更簡單,賺錢。除非這個行業日後的發展前景巨大,穩賺不賠。對於共享單車而已,即便成為天下第一,它所帶來的利潤回報,並不是非常客觀,畢竟ARPU沒有那麼高,運營成本又降不下來。

    2 對於很多消費者來說,某一個市場的興起和推廣時期,是消費和體驗的紅利期,除了新鮮感,剩下的可能是各種補貼和紅包,並且產品或服務價格低態度好,投訴秒回。這種真正的上帝的感覺,是很多消費者心裡的價值,如果合併的確是無法再給使用者帶來這種“價值”。

    但是行業總有成熟的時候,再普通的消費者也會關注社會責任和公民素質。所以,大部分消費者會希望共享單車有序和健康的發展,而不是僅僅為了企業各自的利益跑馬圈地。導致機動車開始向共享單車要路權,連走路的行人也忍不住吐槽。看著共享單車擺滿盲道,擺到機動車道,這已經超出它本身應該有的發展態勢。

    3 合併的價值,除了要考慮企業 資本方 消費者外,也要考慮它對於社會的影響。過猶不及,共享單車從最開始的人人喜愛,到現在已經有人理智對待。

    4 行業發展已經進入一個緩慢階段,政府看到已經出現的問題,會逐漸採取措施進行規範,共享單車的政策紅利即將結束,消費市場基本成熟。那麼合併肯定是早晚的事——除非你能幹掉對手一手遮天。否則的話,坐來來慢慢談是板上釘釘的事,雖然,誰都不服對方,認為再努力一把就贏得勝利。

  • 2 # 淼百事通

      “(朱嘯虎)清場論不可信,因為已經驗證過他“90天結束戰鬥”的說法不靠譜,他還說過“一年內就清場”,這個也不可信。” 熊貓資本合夥人毛聖博直言不諱的說。

      熊貓資本是摩拜的投資方,朱嘯虎是ofo的早期投資人。前兩天,金沙江創投合夥人朱嘯虎在接受採訪時丟擲“清場論”,他認為,ofo摩拜目前沒考慮合併,下一步是先清場,決定雙方戰局的關鍵是資本忍受力。

      在朱嘯虎“清場論”之後,熊貓資本合夥人毛聖博認為現在談清場為時尚早,ofo摩拜雙方合併沒有價值,單車市場未來的格局很可能是滴滴和摩拜的PK。另外,毛聖博還分享了他對ofo、摩拜與BAT的關係以及他對二、三梯隊共享單車何去何從的判斷。

      產品和運營決定戰局,而非資本

      毛聖博: 上次打賭是共享單車快速起來的時候,摩拜是個新事物,不被理解,爭議很大,所以看到朱嘯虎的“90天結束戰鬥”我們就坐不住了,就有了“裸騎”的賭約來力挺摩拜。但現在已經不需要賭了,摩拜已經長大,背後的資本、大佬非常多,連Pony都站出來為摩拜說話,而且好的產品自己會說話。

      我們從一開始就認為,符合共享單車模式的產品要有差異化,要能夠解決維修、防盜、排程等運營成本的問題,所以GPS定位、無鏈條、實心胎、智慧鎖等等這些產品創新是共享單車模式能夠成立的核心關鍵。否則為什麼共享單車存在了這麼多年2016年才火?做不到這些,很難存活。

      其次,清場論實質上是對資本力量的過度迷信,認為只要一個企業拿到足夠多的錢,跑得足夠快,就可以壟斷這個市場。

      我們不迷信資本的力量,資本只是一個助推的作用,我們選擇更相信創業者和產品本身;我們認為,共享單車主要還是產品PK,因為它的願景或最理想化的狀態,是把單車放在街上,車自己流動,不需要人為推動和維護。要達到這個目標,必然是產品要非常好,讓使用者出門就有車騎,而且好騎,能更安全、更舒服,更便宜;同時,對於單車企業來說,最終要達到一個最低的製造成本,最低的維護成本,才能實現最大的收益,實現可持續發展。這兩方面綜合在一起才是共享單車企業的核心競爭。

      毛聖博: 共享單車理想狀態下要滿足這樣幾個特點:找車方便,騎車體驗好,極少需要運維。摩拜是最接近這個模式的,它的人工數量沒有隨著它擴大城市而線性增長,它不需要很多人去運營一個城市,它可能十個人就可以運營一個城市。

      而普通腳踏車,雖然車輛成本較低,但損壞率驚人,運維成本較高。說的極端一點說,就算是ofo給全華人民免費發一輛腳踏車,等到全華人民把這輛車都騎壞了怎麼辦?

      毛聖博: 這是一種策略,但舉個例子,就像快遞行業,順豐一開始很小,因為它是純直營的,而四通一達走加盟製做得很快很大。短期內,大家都嘲笑順豐模式重,但現在你去看,四通一達想再去切順豐的市場,切得了嗎?很難。

      同理,ofo剛開始鋪車很容易,有錢就行,但現在想要從根本上去升級技術升級產品,就麻煩大了,原來鋪出去的幾百萬輛普通腳踏車難道全部都丟掉?這個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摩拜的車也不是一天兩天研發出來的,它也在迭代。

      摩拜ofo合併沒價值,未來很可能是滴滴PK摩拜

      毛聖博: 這兩個企業基因不太一樣,一個產品型公司,一個是運營型公司,我覺得合併了也不能給使用者提供更多的附加值,所以沒有合併的需求,至少短期內我看不到合併有什麼好處。像Uber和滴滴,其實都是運營型公司,司機還是那群人,只是把使用者合併在一起,相對來說比較容易。

      毛聖博: 站在投資人角度去看,很多機構不想錯過這個出行的大市場,那投不進去第一,可能就去投第二。現在市場上錢很多,可能是一些大的PE或者戰略投資方。

      毛聖博: 我覺得共享單車不太需要BAT,反而是BAT很需要他們。因為共享單車的量已經太大了,每天幾千萬次的騎行,對於BAT來說價值很大,包括支付等一些場景化的東西。但共享單車不受控於BAT,至少摩拜肯定是不受控的,騰訊作為戰略投資方,沒有籤什麼霸王條款,Pony(馬化騰)這次會親自為摩拜說話,說明他們的關係相對比較平等。

      毛聖博: 我覺得滴滴是摩拜ofo戰局的平衡點。假設我是程維,我會從戰略上考慮共享單車的重要性。現在單車每天騎行次數已經超過了專車的出行次數,對滴滴三公里以下的專車有很大影響。當滴滴認為共享單車對出行市場影響很大,大到他想進一步掌控ofo時,肯定是不希望估值過高的。太貴了怎麼收?這個可能就是平衡點。

      毛聖博: 完全有可能。

      毛聖博: 摩拜從出生第一天起就是完全產品基因導向,滴滴是運營基因的公司,產品基因是摩拜相對滴滴來說很大的優勢。滴滴的優勢在於,它有很大的量,積累了很多使用者資料,雙方各有優劣勢的。當然目前談論的只是三公里以內的部分,長遠來說還看不清楚,也許摩拜造出什麼飛行器呢。

      二、三梯隊何去何從

      毛聖博: 我覺得電動腳踏車比較危險。大部分地方政府不會支援電動車,速度快,又沒有保護措施,很不安全。第二,電池在夏天可能會自燃、爆炸,這肯定不是政府希望看到的。第三,電動車的維護太重,成本太高。

      毛聖博: 沒法直接回答有或沒有,但更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看它投入產出比到底是多少,能給使用者提升多大的騎行體驗。我相信使用者最需要的,還是能以更輕便、更快、更舒服的方式使用共享單車到達目的地,這是核心需求。所以這個單車能不能煮泡麵,能不能充電,能不能看電影,都是次要的。

      其實有點像山寨機概念。為什麼很多山寨機會考慮到一些非常小眾的需求?因為在主流需求上打不過。比如很多山寨機加八個喇叭,弄各種3D攝像頭,都是出奇招。它是一個無奈的打法。

      毛聖博: 我覺得他們如果想生存下去,或者想要有被收購的價值,堅持深耕一個小地方可能是條路,舉個例子,比如它就把鹽城佔住,而且使用者都很喜歡。別人想進入鹽城只有一種辦法,那就是收了它。不然除非在產品上有革命性的創新,否則很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際機場轉機簽證太麻煩,有什麼解決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