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聖知識點
-
2 # 漁與魚語雨1
當孩子問到自己從哪裡來的時候,家長大可自然的解釋清楚。孩子是由父親的精子和母親的卵子結合孕育而生的。
這為什麼會成為困擾很多人的問題,因為它牽涉到性,而人們對性諱莫如深,更不要說告知孩子了。
家長們的擔心是,過早教育孩子與性相關的知識會導致孩子性早熟,或是帶來不好的影響。事實上,性慾望在兒童早期就已經存在了,它與生俱來。只不過我們不知道那是屬於性慾望的體現。(《性學三論》中有詳細內容。)而性早熟與現代兒童的飲食關係更大。
大家普遍希望透過不讓孩子接觸性知識來儲存他們的純潔,避免孩子學壞。但是往往事與願,因為未知的東西反而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好奇心。家長模糊的態度也會讓孩子認為性知識是羞恥而錯誤的。
不講不行嗎?正好現在爆發出來的紅黃藍幼兒園事件。我相信大家已經發現性教育缺乏的可怕。瞭解性知識對孩子而言何嘗不是一種是保護手段。
性不是羞恥的東西,而是自然的生理需求。不用好奇也不用排斥。家長首先要改變自己對性的態度,才能給孩子正確的教導做好榜樣和引導。
下面是莫爾塔都利(思想家)的一段話。是我在《性學三論》中看到的。這裡摘錄下來。
莫爾塔都利:“孩子的世界是純潔無瑕的,要使他們保持這種純潔的幻想是非常好的,可是純潔和無知並不能畫上等號。相反的是,例如,戀愛中,男孩對女孩隱瞞一件事情,這不會讓兩個人更加信任,反而會引起更多的猜忌和懷疑,因為好奇心會讓我們更迫切地去了解一件事情的真相。可是,如果這件事廣而告之,大家都知道,並且素若平常地交流,它就不能再引起人們想一探究竟的好奇與熱情。大人想讓孩子們對這件事一直處在無知當中,不聞不問,也許一些孩子會這樣,但不可能永遠是這樣的。因為,孩子們之間總要交流溝通,讀書也會觸及這些,他們看到聽到之後會下意識地去思考。家裡長輩對這件事情的諱莫如深和不可觸碰的態度,只能導致孩子們更迫切地去尋找答案。如果孩子自己透過非常隱秘的手段瞭解了事情的一小部分,他的興奮將遠遠超過社會普及這種知識的興奮度。由此,孩子世界中純潔的幻想就會破滅。因為他的腦海裡已經有了這種卑鄙可恥的事情了。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父母都還認為孩子們活在純潔的童話世界裡,不知道什麼是罪過,可是孩子們已經外表純潔、內心有罪了,這會是一個多麼具有諷刺性的結果。”
最後向大家推薦弗洛伊德的《性學三論》。
看過之後也許大家會有一些新的看法。下面附一張目錄
-
3 # 成長家長課堂
小時候很多父母都會回答說“從垃圾堆裡撿來的!”、“從石頭縫裡蹦出來的!”等等。這些答案往往會困擾孩子很多年,我曾經有一位採訪物件,就是被這樣的回答深深的影響了好多年。當時她的父母也是這樣說的,知道自己是父母親生的是在上了小學之後,無意間聽到母親跟別人說,母親的第一個孩子因為生病夭折了才生的她,這讓她終於懸著心才放下來。所以我們為人父母一定不要把這種情緒和情感傳遞給我們的孩子。
回答孩子這個問題首先要不要把迴避、恐懼的情緒傳遞給孩子,先要用提問的方式瞭解孩子想要的是答案還是認可。如果是前者我們可以透過書籍或者動畫等方式教給孩子,如果是後者就需要父母多注意了,孩子可能需要的是父母的認可、愛和關注。
給你推薦一部印度的微電影《父與子的性教尬聊》,可以看看,或許會給你一些啟發。
回覆列表
不管是我們過去小的時候,還是現在的小孩子;大多數的寶寶都會問道同樣的一個問題:“自己是哪來的?”她們天真的問過爸爸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啊?”高階育嬰師閱心在小的時候問媽媽之後,媽媽給的版本是:“你是從垃圾堆裡撿來的。”以至於,閱心每次出去扔垃圾的時候,看到外面的垃圾桶都會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
四歲的果果在客廳裡看電視,忽然扭過頭對媽媽說,“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
媽媽一聽很生氣。看到媽媽不悅的臉色,果果不敢再問了。但是,她確實很想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的。於是,接下來的日子裡,果果遇到每一位大人,都會問同樣的問題:“你知道我是怎麼來的嗎?”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也許會問一些父母都不好回答的問題,這時候,不要回避更不要責怪孩子,而應該透過查閱資料或者諮詢專家,儘量給孩子一個合理的回答。
迴避問題或責怪孩子,只會讓孩子更加疑惑,從而產生一些不必要的擔心,甚至產生錯誤的聯想。因此,面對孩子的新問題,父母應該透過科學渠道,認真給予回答,從而化解孩子的擔心和疑惑,為孩子的心理健康創造條件。
果果的媽媽如果能夠這樣回答孩子,孩子肯定會感到父母的尊重與關愛。
“媽媽真高興,我的寶貝長大了。現在讓媽媽來告訴你,你是怎麼來的。4年前,爸爸和媽媽非常相愛,生活得很幸福,我們希望有一個可愛的小寶貝來分享我們的快樂。於是,爸爸把他的精子跟媽媽的卵子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胚胎,並在媽媽的肚子裡孕育。”
“這就是我嗎?”
“對極了,這個胚胎就是後來的你。你在媽媽肚子裡住了十個月,十個月後,你長得很大了,在媽媽的肚子裡住不下了,於是,在醫生的幫助下,你就從媽媽的產道里出來了。”
“哦,原來我以前是住在媽媽的肚子裡的。”
回答孩子的問題時,父母一定要耐心,只有耐心回答才可以解除困擾他們的疑惑,從而使孩子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