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在想這個問題,不知道會不會這樣:人類不停地用地球上的物質製造衛星併發射到太空,這就會導致地球質量減少、太陽對地球的引力變大,並逐漸把地球越來越拉近太陽,地球離太陽越來越近,就會導致地球上的溫度越來越高?
回覆列表
-
1 # 藍星小達
-
2 # 慕尼橙說球
發射衛星基本上不算是溫室效應的影響因素
首先地球的質量很大,根據測算大約是6*10^24 kg,也就是六十萬億億噸,人類發射的連六十萬噸也不到,也就是不到億億分之一,這點變動的影響太小了。
而彗星、流星、太空塵埃、隕石還有太陽輻射帶來的高能梨子,會導致地球的質量增加。
地球質量的增減目前並無定論,但科學界傾向於地球的質量是增加的。
其次,就算地球的質量減少了,但日地軌道會有什麼變化也是未知的,日地之間是不是變小會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比較難以推測。
所以這個因素的影響太小了,可以忽略。
坦白說,如果非要較真的話,你這個說法在邏輯上的確成立的!
但是,首先有一點,你忽略了我們人類絕大部分的衛星,包括你熟知的導航、氣象、偵察衛星等等,無論它們在近地軌道還是遠地軌道,這些地球衛星無一例外,其實還是在地球引力範圍內!
也就是說,這些地球軌道衛星不會因為太陽的引力亂跑,到時候還是得落回地球,而地球質量實際上並不會因為這些衛星而變化!
隨便這些衛星怎麼跑,還是逃不出地球的引力範圍!
其次,像火星探測器、旅行者一號等等,遠離地球引力的航空器,按照你的說法,他們的確是離開了地球的引力,受到太陽引力的束縛,但是,你要清楚,他們的實際質量對於地球而言,太渺小太渺小了!
空間探測器想象圖
我們打個簡單的比方,假設人類現在有一萬個(實際上遠遠沒有,目前有一千個的話,人類都算燒高香了)遠離地球的空間探測器,而且它們也遠離了地球引力範圍,假設這些空間探測器每個都有十噸重(實際上也不太可能,能把一兩噸的探測器發射到外太空,都費了人類老鼻子勁兒了),那麼,總共十萬噸的質量,對於地球而言,就是一艘航空母艦的重量,有多大影響呢?
空間探測器抽象圖
那麼地球質量是多少呢?5.965*10^24千克、換算下來大概60萬億億噸!
什麼概念呢?這些假設的探測器總共也就佔地球質量的6億億分之一!
能影響到地球嗎?
另外,其實地球的質量無時無刻都是在變化的:
根據對流星軌跡的衛星觀測,每天大約有100到300噸的物質撞擊地球!每年加起來大約有3萬到10萬噸,這個數字看起來好像很多,如果地球不損失質量,那麼一萬年後這隻相當於地球總質量的十億分之一。
但是我們地球除了物質衰變外,每秒鐘大約損失3公斤氫氣,每年大約流失95000噸氫氣。
另一種非常輕的氣體是氦氣,而地球的氦氣要少得多,所以我們每年損失大約1600噸氦氣。
實際上地球每年大約減少5萬噸質量!
粗略計算一下,這五萬噸加上十萬噸(假設的)探測器,對地球總質量的影響,基本上相當於沒有!如果有,得以億年為單位,問題是,地球壽命才50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