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圖文繪歷史

    清朝的禁衛軍,由滿洲禁旅八旗擔任,1900年庚子之亂時,慈禧帶著光緒皇帝向西逃跑,本來是由禁旅八旗護衛的,可出了城一路逃命,狼狽不堪,禁旅八旗被衝亂,又經過了八國聯軍的慘敗,禁衛軍基本瓦解,所以兩宮到西安的沿途其實是由各地督撫漢人武裝,招募的民間護衛來保護的,所以1902年慈禧帶著光緒回京後,著手重建禁衛軍。

    清朝禁衛軍由勁旅八旗組成,最高指揮官就是大家熟悉的九門提督,最後一任是善耆,川島芳子的父親。

    滿人自入關以來,宮禁大權一直由滿人八旗掌握的,從來沒假手漢人,這次重建禁衛軍,兵源依然從滿八旗中挑選,1903年成立練兵處,總負責人是慶親王奕劻,練兵大臣是袁世凱,禁衛軍統制是鐵良,以習洋槍、學西法的方式編練新式的禁衛軍,由親軍營、前鋒營、護軍營等組成,在保定練兵,1907年移駐北苑,正式警備宮禁,而練兵這幾年空檔期是調碩果僅存的袁世凱武衛右軍拱衛京師的。

    禁衛軍仿新軍重建後,第一任統制是鐵良。

    其實晚清編練的新式陸軍,第一支就是禁衛軍,這也是後來大名鼎鼎的“北洋六鎮”的第一鎮,當時一直由滿人掌握,先是鐵良,後是鳳山,袁世凱掌握第二鎮到第六鎮,北洋六鎮成軍後,爆發了袁鐵六鎮軍權之爭,鐵良勝出,袁世凱出局,但二鎮到六鎮仍由他親信統領,直到辛亥革命爆發,釣魚翁重回舞臺,包括禁衛軍在內的北洋軍歸其所有,此後禁衛軍仍負責保衛京師,清亡後禁衛軍改為北洋陸軍第一師,師長為袁世凱心腹何宗蓮。

    圖為北洋新軍,一士兵還手持龍旗。

    再說說馮國璋,他也是袁世凱鐵桿親信,一直幫著袁世凱練兵,北洋三傑之一,他還擔任北洋陸軍貴胄學堂總辦,這是專門培養滿蒙高階軍官的學堂,所以馮國璋在滿蒙貴族圈裡混得開。辛亥革命爆發後,清政府派蔭昌和馮國璋率兩路北洋軍南下武昌鎮壓,禁衛軍大部留鎮京師,但抽調了炮兵營到前線,歸馮國璋指揮,清廷與革命軍劃江談判時,已握大權的袁世凱解除禁衛軍首領良弼的兵權,改由馮國璋回京接任。

    有一段時間,禁衛軍一度成為馮國璋的私人武裝。

    因為馮國璋表面擁護清室搞的“君主立憲”,他又是很多滿蒙軍官的師長,所以滿蒙官兵認為他效忠清室,擁護他,於是馮國璋掌握了京畿防務大權,後來袁世凱能在皇宮跺腳逼清帝退位,馮國璋功不可沒,清帝退位有很多條件,其中之一就是禁衛軍繼續保衛皇宮安全,當時禁衛軍步兵都是漢人,其它是滿蒙人,於是以旗人為主的禁衛軍繼續留下來保衛皇宮,以漢人為主的大部分改製為北洋第一師,移師察哈爾,師長何宗蓮。

    北洋陸軍第一鎮,在蔡成勳手中報廢。

    後來察哈爾兵變,何宗蓮被撤職,第一師換為蔡成勳,後來他督軍江西,第一師跟著入贛,廣州革命軍第二次東征時,第一師被打殘,整軍後淪為江西第三師,被孫傳芳收入麾下,孫傳芳我們知道,1927年北伐時,被消滅的一乾二淨,當年的皇家禁衛軍,新式陸軍第一鎮徹底消失。

  • 2 # 不沉的經遠

    禁衛軍最後被馮國璋收編為自己的嫡系武裝,並長期擔任自己的衛隊。而最後馮國璋之死,和禁衛軍也有一定關係。

    甲午戰爭以後,清政府意識到原有清軍已經不堪使用,因此改用西方軍事制度編練新軍,並最終建立起了北洋常備軍,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北洋軍。

    北洋軍相對原有清軍來說,戰鬥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不過因為北洋軍各部從軍官到士兵基本都是漢人,清廷組建了以旗人為主的京旗常備軍(也就是後來的北洋第一鎮),以平衡北洋軍勢力。

    不過因為旗人精通軍事的人比較少,北洋第一鎮高階軍官大多還是北洋系統出身的漢人軍官,因此清廷對其還有些不放心。監國攝政王載灃又讓自己弟弟載濤和毓朗、陸軍部尚書鐵良一起籌建了禁衛軍。

    身著禁衛軍軍服的載濤

    禁衛軍的編制和北洋一鎮相當,兵力大約有1.4萬人。除了步兵第三標外,其他部隊的軍官和兵員以旗籍子弟為主。清廷將其視為自己的根本武力,因此禁衛軍裝備精良,配備有18門150毫米重炮和馬克沁式重機槍營,成為北洋各軍中火力最強的一支部隊。

    然而在辛亥革命時,袁世凱為了奪取禁衛軍兵權,故意上書要求調禁衛軍指揮去一線。載濤不通軍事又貪生怕死,不敢上前線,主動請辭。1911年12月15日,袁世凱趁機派曾經擔任陸軍貴胄學堂總辦的馮國璋為“禁衛軍總統官”,接管了禁衛軍。

    陸軍貴胄學堂是清廷為培養八旗軍官設立,禁衛軍裡的軍官大多出身於此。因此馮國璋和禁衛軍軍官有師生之誼,袁世凱讓他去也算是知人善用。

    袁世凱借革命黨逼迫清室同意退位以後,禁衛軍軍心浮動。馮國璋親自去禁衛軍安定人心,許諾保證清室安全、保證禁衛軍編制正常、軍餉照發、自己和禁衛軍共進退、永不脫離關係,並要求禁衛軍選舉出代表擔任自己隨身副官,如果有違誓言可以立即將自己擊斃。

    有了馮國璋這個許諾,禁衛軍人心逐步安定下來。此後禁衛軍就一直歸屬馮國璋統轄,所屬各部除一個團負責紫禁城禁衛外,其他部隊駐守西苑。馮國璋還從禁衛軍中抽調一個營擔任自己的衛隊,以顯示自己和禁衛軍的關係。

    禁衛軍成軍時攝政王載灃進行授旗

    二次革命時,馮國璋奉命率軍進攻南京,禁衛軍一部隨他南下,後來駐守南京,一部由王廷禎率領繼續留駐西苑。後來禁衛軍改名為陸軍第十六師,之後又拆分為十五、十六兩師,一直是馮國璋的嫡系部隊。

    1918年馮國璋和段祺瑞鬥爭失敗,辭職下野以後,第十五、十六兩師改歸陸軍部直轄。不過第十六師還是派出一個連在他的帽兒衚衕私宅擔任警衛工作。馮國璋離開北京回河間老家時,這一連士兵也是跟著去了河間。

    然而1919年馮國璋應邀入京時,陸軍部突然下令第十六師把這個連調回,改由步兵統領衙門派人來擔任守衛工作。

    馮國璋認為自己下臺才一年,陸軍部就這麼幹實在是故意打自己的臉。而王廷禎是自己多年的部下,卻不顧舊情執行陸軍部的命令,讓自己違背了當年對禁衛軍官兵所做諾言,因此大為生氣。

    此前馮國璋因為著涼原本就有些不舒服,這麼一生氣病情加重,引發了急性肺炎發作,病了沒幾天就去世了,也算是履行了當年和禁衛軍生死與共的承諾吧。

  • 3 # 閒來煮酒

    清朝的禁衛軍是由多個部分組成的,其中有皇宮禁衛軍、滿八旗以及綠營兵。

    而在清末,禁衛軍嚴格來說只有一個,那就是清朝仿照德國普魯士的軍事制度所建立的近代禁衛軍

    我們都知道,在近代,隨著與世界的接觸,清朝處處捱打,逐漸開始向西方學習。其中,軍事改革就是其中之一。在禁衛軍方面,清朝同樣進行了近代化軍事改革。

    1907年,為了維護皇室,載灃向清朝提出了建立清軍的建議。不久之後,載灃成為了清朝的攝政王,手掌大權的他開始著手建立近代化的禁衛軍。

    載灃畫像

    載灃本來是想要建立兩個鎮的禁衛軍,可最終只建成了一個鎮的兵力。這些禁衛軍計程車兵幾乎全都是滿族士兵,就像普魯士的禁衛軍全都由容克貴族子弟組成。載灃的用意很明顯,就是要建立一支完全忠於清王室的禁衛軍。

    因為此時的清朝,新式軍隊基本都掌握在袁世凱的手中。

    清皇室也知道袁世凱並不值得信任,自然是要建立一支完全忠於自己的軍隊。

    這隻載灃精心建立的軍隊,可謂是裝備精良,人員眾多。最多時達到了一萬兩千多人,還裝備有各種近代化的武器,更是擁有當時國內少有的野戰重炮和馬克沁式重機槍。

    這隻軍隊建立後,由攝政王載灃統率。禁衛軍大臣則是有載濤、鐵良等人。

    士兵是滿族士兵,統帥是滿族貴胄。可想而知,清王室對這隻禁衛軍是用盡了心力,要完完全全把它掌握在自己手中,並寄予厚望。

    可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這隻清皇室寄予厚望的禁衛軍在清朝滅亡之時,是屁用也沒有。

    清朝禁衛軍

    武昌起義後,全國各地紛紛揭竿而起。載灃根本指揮不動北洋新軍,只得被迫請袁世凱出山。

    此時的清朝可謂是危在旦夕,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這隻禁衛軍是時候發揮作用了。可結果,統率禁衛軍的載濤是個膽小鬼,他竟然害怕去南方作戰,結果就辭職跑路了。

    這下袁世凱樂得簡直要開花了,急忙派馮國璋去接手這隻禁衛軍。

    馮國璋畫像

    也知道,這隻禁衛軍如果處置不好,很可能會是一顆定時炸彈。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就會突然爆炸。

    馮國璋到了之後,當即安撫禁衛軍眾人的情緒,馮國璋當眾表明,清朝滅亡後他們不僅可以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還可以享受很好的待遇。

    馮國璋還當眾說明,如果不信任他,可以派兩個士兵看著他,如果他不守承諾,就可以直接斃了他。

    禁衛軍一看,這馮國璋說的這麼誠懇,更是以自己的身家性命做擔保。那麼給誰賣命不是賣命呢,於是,禁衛軍這麼拋棄了清朝,投入了馮國璋的懷抱。

    投降了馮國璋之後,馮國璋表示,願意跟著他的可以跟隨他。不願意跟著他,他也會給他們一些錢,打發他們回家。

    於是,一部分禁衛軍選擇拿錢回家,就此銷聲匿跡。而另一部分則選擇在馮國璋麾下效力。

    就這樣,這隻清朝的禁衛軍投降馮國璋後,被改編為陸軍第十六師。其中,有一個師被馮國璋派去守衛紫禁城,剩餘的陸軍第十六師就一直跟隨著馮國璋。

    後來馮國璋去世,陸軍第十六師移駐察哈爾,又投降了奉系的張作霖。

    再後來,在第一次直奉戰爭期間,他們又臨陣倒戈,投降了吳佩孚。而這一次,吳佩孚直接就解散了陸軍第十六師。

    吳佩孚畫像

    就這樣,這隻清朝禁衛軍在清朝滅亡後被馮國璋改編為陸軍第十六師,先後效力於多個軍閥,最終被吳佩孚解散,就此銷聲匿跡。

  • 4 # 溫柔硬漢5

    北洋六年,袁項城之後的王朝繼任者黎元洪,心不甘情不願地躲進津門,看似是領了盒飯不再過問廟堂。“馮四哥”在“段芝老”的盛情邀請之下北上,北洋三傑再次聚首已是位於廟堂之巔的角色。馮國璋作為名義上的代理大總統,雖然前面還有一個“代”字,仍然難掩興奮與激動,他向段祺瑞和王士珍這兩個小站練兵時期的袍澤熱情地表示:“我們三個合力辦事,不要分什麼總統、總長。”他斷言再也不會有之前黎、段時期府方與院方相爭的齷齪,殊不知這也是北洋軍閥中以馮國璋和段祺瑞為首的兩大山頭,廟堂角力的開始。然而馮國璋既然這樣想,也是源於自己實力的有恃無恐。

    清朝末年,馮國璋在老頭子出山時率領北洋軍第一軍南下作戰,下轄北洋軍第六鎮、第二鎮以及第四鎮混成旅,麾下時任鎮統的李純以及協統的陳光遠和王佔元等人戰將如雲。其後,馮國璋又繼任禁衛軍統領,而且一直佔著位置不願挪窩。此番北上任職,馮國璋與段祺瑞兩人其實是面和心不和。在出發之前,馮國璋先是提出讓李純由江西督軍調任江蘇督軍,接著讓駐守京畿南苑的第十二師師長陳光遠繼任江西督軍,加上坐鎮湖北的王佔元,此時的長江三督,已經儼然以馮國璋為中心自成一脈,為馮四哥守著長江流域的一畝三分地。

    但是,馮國璋仍然不放心,他不願意單槍匹馬地赴京任職,於是將禁衛軍擴編為兩個師,劉詢的第十五師作為自己的拱衛軍駐守京畿,王延禎的第十六師選擇開赴江蘇鞏固地盤,透過這樣的佈局,在與段祺瑞的鬥法中,不僅在長江流域可以擁有有力的支援,在京畿也不再是一個赤手空拳的光桿老大。這些佈置自然讓段祺瑞不滿,但是礙於情面也不好發作,畢竟在段芝老心中一直把西南軍閥當作首要敵手,所以只能見招拆招。鑑於馮國璋授意江蘇和江西兩省的督軍易主,而且奉行南北求和之策,也將保薦譚延闓坐穩湖南督軍之位,段祺瑞於是決定在南北方要衝之地湖南安插自己人,傅良佐作為段祺瑞的心腹力排眾議,成為湖南督軍,也是段祺瑞武力討伐西南軍閥的前哨。

    最終,馮國璋作為交換代價,不得不對段祺瑞的做法給予支援。段芝老繼續發力,對於馮國璋佔據江蘇地盤一家獨大也予以掣肘,淞滬護軍使盧永祥兼任江蘇軍務會辦,盧永祥作為段祺瑞的心腹,坐實了不滿馮國璋的露骨表現。自此江蘇、江西以及湖南三省督軍易主,不僅有馮四哥自己的小算盤,也有段芝老的針鋒相對。在廟堂權柄的誘惑之下,兄弟袍澤也好,家國天下也罷,都會變成明碼標價的買賣交換,馮、段兩人也逐漸從最初的小站袍澤變成廟堂敵手,北洋軍閥的分化由萌芽開始尖銳,雙雄之爭的背後究竟鹿死誰手,其實是沒有真正的贏家。

  • 5 # 開心森林—療愈心情

    皇宮中的禁衛軍是當時為數不多,忍效忠清皇室的軍隊。當然,他們也明白大勢不可謂,當時中華民國已經成立,袁世凱逼迫清帝退位,在馮國璋的半逼半騙下,禁衛軍最終放棄抵抗。

    一支放棄抵抗的軍隊,最終下場可想而知,雖然馮國璋當時答應他們可擔保他們的待遇維持不變,但失去皇帝的禁衛軍,其實就是沒頭的狼,最後他們或被兼併,或被遣散,最終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 6 # 老李有刀

    我們沒有經歷新舊王朝交替的時刻,很難感同身受那種大歷史中的錯綜複雜,一點處置不好就可能改變歷史的程序。

    一百多年前,清朝亡了的前夕,封建時期最後一個強權者慈禧太后過世,預示著大清的氣數已經不多。隆裕皇后和小皇子還想著活命,紫禁城中的皇室禁衛軍還要繼續執行命令,可能還會期許化危為安,讓大清活下去。

    袁世凱的出現,讓這場本會流血的改朝換代事件,以和平的方式收尾。而最難搞定的就是這支有一萬兩千多人的禁衛軍。

    袁世凱本就是清廷中的大員,也是清廷眼裡的一根救命稻草。執掌禁衛軍的載濤被袁世凱設計放棄禁衛軍統領大權後,袁世凱派自己的心腹馮國璋兼任禁衛軍首領,但要讓這支皇家護衛隊完全信任,並且不動兵槍而願意和平解決新舊交替這一方案,確實非常困難。

    馮國璋憑藉他早年在陸軍部隊裡訓練軍官,不少禁衛軍軍官出自他手下,以及馮國璋給禁衛軍的絕對保障,讓禁衛軍同意了和平這一方案。你對禁衛軍印象最深的是什麼?你還知道馮國璋哪些故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 7 # 傳奇歷史觀

    清王朝為了對付袁世凱的北洋軍,同時也需要組建一支對清朝皇室絕對忠誠的軍隊,以攝政王載灃為首的大臣組建了皇宮新式禁衛軍。這支新式禁衛軍由八旗子弟組成,裝備是新式軍隊中最好的,火力最兇猛的。

    1912年,袁世凱與孫中山達成協議,只要袁世凱能夠推翻清王朝,袁世凱便是第一任民國大總統。袁世凱要推翻清王朝,面對最大的問題就是皇宮禁衛軍,這是一支上萬人的部隊。

    袁世凱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讓馮國璋擔任禁衛軍統領,並且還沒有遭到清朝皇室反對。因為馮國璋算得上北洋軍內比較忠心的人,也沒有比馮國璋更好的人選。

    在袁世凱逼迫溥儀退位之時,馮國璋對禁衛軍說,皇帝與太后安然無恙,並且禁衛軍不會被取消編制,日常供應以及糧餉一切照常。馮國璋說出這話,讓禁衛軍中的情緒平靜了許多。

  • 8 # 滴水載舟

    皇宮禁衛軍被馮國璋收歸為私兵。

    這裡說明一下,清朝不是滅亡,清宣統帝在隆裕太后聽政下,經袁世凱居間調解,共和退位。

    當時,清政府仿照普魯士軍制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禁衛軍,該禁衛軍軍官士兵多數為滿族,共12400多人,配備齊全,雖無實戰經驗,但實力不容小看。

    宣統共和退位後,禁衛軍軍心不穩,安撫不好要出兵變。因馮國璋在1906年當過陸軍貴胄學堂總辦,即那些後來在禁衛軍當差的滿清高幹子弟們的校長。所以袁世凱下令馮國璋擔仼禁衛軍統帥。

    馮國璋很快取得了禁衛軍的信仼與擁戴,禁衛軍一直追隨馮到死,後經多次輾轉,最後被裁撤。

  • 9 # 小二郎說故事

    首先,我們要知道清朝的禁衛軍的由來,發展歷史。

    禁衛軍俗稱禁軍,是中國皇族的御林軍,是皇帝的直屬衛隊,一般是精銳中的精銳部隊。在清朝時,禁衛軍包括守衛皇宮的侍衛親軍還有駐守北京附近的滿族八旗禁旅,也包括一部分綠營,但是綠營相對較少。到晚清時禁衛軍已經按照普魯士軍事制度改革成了一支近代化的宮廷衛隊,兵源主要是駐京的滿族人和部分蒙古騎兵。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起轉全國。時任第二軍軍統的馮國璋奉陸軍大臣蔭昌之命南下增援,但馮國璋根本不理會蔭昌,只聽從袁世凱的命令,行動遲緩。清政府被迫無奈,啟用袁世凱。袁世凱掌握大權後,立馬讓馮國璋接替蔭昌第一軍軍統職務,並命其攻打漢口。 接到命令後,馮國璋率軍對起義軍發起了猛烈的進攻,雖說起義軍拼死抵抗,但難以擋住北洋軍,不久漢口陷落,隨後馮國璋又指揮北洋軍攻佔了漢陽。經過此一役,馮國璋被清廷封為二等男爵。此時本可以一鼓作氣,一舉攻下武昌,但袁世凱想利用革命力量逼迫清帝退位交權,於是密令馮國璋“按兵不動”。馮國璋立功心切,對袁世凱產生懷疑,於是派人向隆裕太后啟奏,請求撥給餉銀400萬兩,便可獨力平定叛亂。隆裕太后表示,400萬兩餉銀一時難以籌劃,但可以先撥發3個月的餉銀,並準備臨朝時召見馮國璋。不料袁世凱搶先一步,使馮國璋的如意算盤成為泡影,甚至差一點被袁世凱幹掉。不久,段祺瑞接替馮國璋指揮北洋軍。 馮國璋被任命為禁衛軍都統,指揮保衛皇族的清朝武裝,共一師二旅,約有2萬人。袁世凱逼迫清帝退位遭到禁衛軍反對,致使南北議和不斷推遲。由於馮國璋曾發表了“誓死擁護君主立憲,反對共和政體”的通電,又加上力戰起義軍,被封為二等男爵,使得王公貴族都認為其是效忠清室,予以信賴。此時的馮國璋雖說與袁世凱有裂痕,但還是決定助袁世凱一臂之力,於是親自去禁衛軍總部召集全體官兵,對官兵們的疑問一一解答,同時向全體官兵保證,大清皇帝只是讓權,並不讓位,尊號等全部儲存不廢除。並大聲向官兵們宣佈皇室成員的優待條件,對於禁衛軍的俸餉仍維持不變,兩宮及禁衛軍的待遇都是由國家擔保到底,絕對不會虧待大家;並對天起誓,馮國璋願意以全家性命擔保,願與大家共存亡。至此,二萬禁衛軍表示願誓死追隨馮國璋。一場阻礙清帝退位的風波就被平息下來。 不久,二次革命爆發,馮國璋便率領禁衛軍南下,討伐反袁軍,經過一個月左右的激戰,與張勳一起,攻下南京,後來不久被袁世凱任命為江蘇都督。而這支禁衛軍也成了馮國璋的私人武裝,並只聽馮國璋命令。馮國璋與袁世凱,既是僚屬,又是師生。雖同生於1859年,馮國璋卻以“門生”之禮事袁甚謹。北洋三傑,“龍”則王士珍,操權柄知進退;“虎”則段祺瑞,殘於外霸於內;“狗”則馮國璋,善征戰忠其主。清室對於袁門故人的態度,是不排擠,也不重用。馮國璋不得不謹小慎微。兩年多的時間裡,馮國璋“箝口結舌,隨聲畫諾,不復言天下事”。

    武昌事變突發,清廷授馮國璋第二軍,南下“平叛”。馮國璋匆忙造訪河南彰德,請示袁世凱行動方略,袁授以六字訣“慢慢走,等等看”。馮國璋謹遵其命。及袁世凱復起,即猛攻漢口,歷四日,克革命黨重鎮。

    儘管馮國璋為袁世凱復出立下汗馬功勞,但馮袁二人對於革命的態度、前方的軍事方略卻並不一致。

    這一年,在袁世凱與清廷之間,馮國璋三次艱難抉擇,三次屈從袁世凱。

    1911年12月1日:戰與和

    是日晨,在漢口主持軍務的馮國璋接到北京袁克定(袁世凱長子)急電,求不殺前線抓獲的革命黨細作朱芾煌。

    三天前(11月27日),馮國璋率軍攻佔漢陽。恰在此時,前線卻抓獲了一名由武昌前往北京的革命黨細作朱芾煌,更奇異的是,朱身上攜有清廷關防,並稱過江赴京是為南北秘密議和。為慎重起見,馮國璋致電北京,請示處理辦法。

    12月1日袁克定的兩封緊急函電,即為營救朱芾煌。奇怪的是,馮國璋連克漢陽、漢口,武昌危急之時,遠在北京的袁克定(實為袁世凱)卻認為,海軍背叛、北洋軍腹背受敵,已不宜再戰,名為“權宜”,實為“和議”。朱芾煌至北京,立即開釋。

    與袁氏父子的意見相反,馮國璋認為,長江一鼓可渡,武昌垂手可得。攻克漢陽後,馮國璋託人向隆裕太后啟奏,請求撥給餉銀400萬兩,便可獨力平定“叛亂”。太后表示,400萬兩餉銀一時難以籌劃,但可以先撥發3個月的餉銀,並準備召見馮國璋。

    戰與和之間,袁世凱與馮國璋截然對立。馮國璋雖是袁世凱門生,卻不忘效力清室,完全不理解袁氏議和之謀。袁世凱擔心馮國璋擾亂其既定方針,急調段祺瑞統帥湖北各軍,並調馮為察哈爾特別行政區都統。馮國璋於12月15日離開漢口北上,抵京後未及赴任,就改任統籌京畿防務,兼任禁衛軍總統官。

    1912年1月26日:君憲與共和

    是日,馮國璋在禁衛軍司令處讀到段祺瑞率北洋將領共47人聯名請清帝遜位電文(段祺瑞第一次共和通電,發自漢口)。該電文稱:

    “懇請渙汗大號,明降諭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體”。

    馮國璋讀完電文,勃然大怒,對其秘書長惲寶慧說,段祺瑞現在正在保定,這個電報是真是假,尚無法確定,他要通電質問。惲寶慧等人清楚所謂段祺瑞通電,是袁世凱授意,力勸馮國璋,馮怒氣乃消。

    贊成共和與否,馮國璋與禁衛軍的態度,舉足輕重。禁衛軍是皇族編練的新軍,由載濤任總統官,拱衛京師。該軍分兩協,一萬多人,其四分之三成員,出自滿蒙兩族,擁護清室。該軍裝備先進,戰鬥力強。如果禁衛軍變亂,袁世凱和談之議,極有可能落空。如何挾制禁衛軍,正是1911年年底袁世凱的難題,而有能力掌控禁衛軍的,非馮國璋莫屬。

    早在1906年,馮就曾任正黃旗蒙古副都統兼陸軍貴胄學堂總辦,成為了北洋系中唯一能駕馭滿蒙軍人的將領。而滿蒙親貴,也因馮國璋此前在湖北“平叛”得力,效忠清室,對其出任總統官一職頗有好感。

    鑑於馮國璋對清室的態度,馮被滿蒙親貴推舉為“立憲君主會會長”。出任會長之後,馮國璋曾與滿蒙親貴就國家政體之去向,當面請示袁世凱,袁答以“尚需與南方革命軍力爭”。1911年12月之後,袁世凱對君憲與共和的態度,已經傾向於共和。由此,袁世凱對馮國璋的質問,三緘其口,僅以外交辭令作答。

    數日後,由隆裕太后召開的第二次御前會議決定遜位,馮國璋聞訊,頗為痛切地對其秘書長惲寶慧說:

    “皇族甘願退位,我們今兒還給誰打。這樣看來,大清國的江山就算完啦!”

    1912年2月10日:事君與事主

    上午10點,馮國璋至西苑禁衛軍大營,大營吹響集合號。馮國璋此行,肩負袁世凱授以的艱鉅任務,要向禁衛軍宣讀《清帝退位後優待之條件》,並加以安撫。

    全體官兵集合後,馮國璋自登高桌,先是講了一通南北形勢,告之以再戰已無可能,接受和議勢在必行。緊接著,馮國璋開始宣讀《清帝退位後優待之條件》。

    當馮國璋唸到“大清皇帝遜位”時,隊伍立刻出現了小小的騷動。底下滿蒙旗兵開始嘀咕,有的乾脆用手去擦眼淚。隨著馮國璋的大聲宣讀,隊伍騷動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開始出現凌亂。唯一能不為所動置身事外的,是由漢人組成的步隊第四標。

    馮國璋唸完優待條件後說,“我剛才所說的事情,不論官長士兵,有什麼話都可以跟我說,你們大家可以推選幾個代表,請代表上前五步,由他們申述意見。”

    過了一會兒,佇列裡走出幾個代表,他們提了兩個問題,一是皇太后和皇帝的安全,馮是否能夠擔保?二是禁衛軍今後歸陸軍部編制,會不會被取消?馮能不能對此擔負完全責任?

    馮國璋聽後,立刻上臺答覆說:“兩宮的安全,我馮某敢以身家性命擔保!並且,我敢擔保兩宮決不離開宮禁,仍舊由我們禁衛軍照常護衛。至於我們禁衛軍,不論我今後調任什麼職務、走到任何地方,我保證永遠不和你們脫離關係!”

    禁衛軍平息下來之後,馮國璋匆匆返回辦公樓。一進辦公樓,就倒在沙發上,把軍帽一摘,用一隻手捂住胸口,從嘴裡長長地出了一口氣,發出“噯”的一聲。整個上午,馮國璋坐在沙發上,一言不發。

    兩天後(2月12日),清帝溥儀宣告退位。大清王朝267年的統治,至此結束。

    1916年馮國璋得知袁要稱帝時對身邊人說:“我犧牲自己的政治主張,扶保他(袁世凱)當大總統,到頭來還是帝制自為。”

    三、清朝禁衛軍最後去向

    進入民國後,禁衛軍因此成為只聽馮國璋的私兵,連袁世凱也調不動。馮國璋去哪做官,禁衛軍就跟到哪吃飯,根本不必向民國陸軍部彙報動向。1914年,禁衛軍改編為北洋陸軍第十六師,但還是隻服馮國璋。當馮國璋1918年下臺後,這支十六師還是聽他統率,這可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1919年,馮國璋去世,十六師移駐察哈爾。1920年直皖戰爭後,十六師被奉系吞併。1924年,在第一次直奉大戰中,十六師被吳佩孚用60萬大洋收買,宣佈投降,奉軍最終失敗。戰後不久,十六師被裁撤。

  • 10 # 當狗容易做人難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短短兩個月內十五個省宣佈獨立,清王朝不得不啟用袁世凱鎮壓起義。但是袁世凱野心勃勃反而利用內外形勢逼迫宣統皇帝退位,在當時保衛紫禁城安全的禁衛軍差點釀成兵變反對清帝退位。最後是馮國璋出面以身家性命擔保皇室安危及退位待遇,才安撫住了禁衛軍,避免了一場大禍,使得政權更替可以和平進行,那麼禁衛軍為什麼信服袁世凱的親信馮國璋呢?

    咱們先看看清朝的禁衛軍是怎麼回事。1908年,清廷為了保衛自身安全仿照普魯士制度建立了一支近代化的衛隊,這就是禁衛軍。禁衛軍共1.2萬人,步兵2協4標,騎兵1標,炮兵1標,工程、輜重、機關炮、軍樂、警察各1隊,軍官和骨幹主要選拔於以滿族為主的北洋新軍第一鎮,兵源來自於駐京的滿族人、蒙古騎兵、良家子弟等。禁衛軍配備有當時亞洲最先進的18門150毫米野戰重炮和30挺馬克沁式重機槍,再加上專業的訓練,戰鬥力非常強悍,組建完成後由監國攝政王載灃親自統率,可以說是保衛清廷的最後一道防線。

    咱們再看看馮國璋和禁衛軍的淵源。1896年袁世凱小站練兵開始,馮國璋就是袁的主要助手之一,主管士兵訓練和軍官培養,也就是說北洋軍中不少軍官都是他的學生,使得他威望極高。另外1906年,馮國璋兼任陸軍貴胄學堂總辦,幫助清廷培養滿蒙高階軍事人才,就是清朝的親王們也常常去聽馮國璋講課,馮國璋藉機結識了不少滿蒙貴族,並贏得了清王朝的信任,就是袁世凱被趕回老家河南之後,載灃仍然讓馮國璋負責辦理日常軍務。1911年袁世凱出山掌權後,為了奪取皇族手中僅有的兵權,讓馮國璋出任禁衛軍總統官,統率禁衛軍。

    馮國璋能以一個漢人的身份統領、管住禁衛軍主要是因為三點:1、馮國璋獲得了滿清王公貴族的信任,被當成自己人;2、禁衛軍計程車兵都是馮國璋一手選練出來的;3、禁衛軍的軍官基本上都是馮國璋的學生。當袁世凱逼迫清帝退位的時候,遭到禁衛軍官兵的反對,以至於南北議和遲遲談不攏,有引發內戰的危險。關鍵時刻馮國璋親赴軍中與禁衛軍代表談話,用自己的威望擔保優待保全滿清皇室、禁衛軍官兵的待遇維持不變,於是一場企圖阻礙清帝退位的禁衛軍兵變被平息下來。

    清朝滅亡,民國建立後,禁衛軍一直由馮國璋親自率領,於1914年改編為北洋陸軍第十六師,師長由馮國璋親信王廷楨擔任,是當時中國最精銳的部隊,從此禁衛軍成為歷史。

  • 11 # 滿樓說書

    禁衛軍是1908年攝政王載灃接班後建立的,這支新軍隊主要由兩部分人組成:

    一部分是直接從主要由旗人組成的北洋第一鎮中抽調,另一部分是從閒散旗人與宗室中的青壯年中選拔。

    與北洋第一鎮不同的是,禁衛軍直接由載灃掌管而不隸屬於陸軍部,其主要用於保衛皇帝與皇宮。

    按載灃的計劃,禁衛軍原本是一支純旗人的隊伍,但後來出於平息滿漢之爭的考慮,其中第四標由漢人士兵組成,此外還另設了一個蒙古騎兵營。

    1911年初,在良弼、 載濤等人的編練下,禁衛軍大體練成。據美國軍事專家的描述,這支軍隊的步兵、炮兵裝備精良,唯一不足的是騎兵。

    當然,禁衛軍的兵力充其量為一個師,放在辛亥年於事無補,不可能對大局有任何影響,但對於當時的京城,卻是一支舉足輕重的部隊。

    換言之,如果禁衛軍不穩,那麼京城是否會發生流血事件或者影響到退位程序,都是不可預料的。

    據說,當時下層旗兵與軍官對南北談判十分反感,其不僅反對讓位,而且聲言:“大清國是祖宗的江山,不是太后的嫁妝!太后無權送人。這是亂命,決不服從!”

    為此,袁世凱出了一個妙招,那就是將武昌前線的主帥馮國璋召回出任禁衛軍統領。

    之所以如此,一是因為馮國璋曾擔任貴胄學堂總辦,後來還做過八旗副都統,與八旗官兵相對熟悉,而馮本人對清廷也頗有感情。

    如其攻下漢口被清廷授予二等男爵後,馮國璋竟然感動得大哭起來,說:

    “想不到我一個窮小子,現在竟然封了爵,這真是天恩高厚,一定要為朝廷效力!”

    馮國璋接管禁衛軍後,親口向官兵保證:

    “兩宮的安全,我馮某以身家性命擔保!並擔保兩宮決不離開宮禁,仍由我們禁衛軍照常護衛。不論我今後調任什麼職務,走到任何地方,我保證永遠不和你們脫離關係!”

    清帝退位後,禁衛軍被改編成陸軍第十六師,仍由馮國璋遙為領制,而且這個師也一直派一個營給馮國璋作衛隊,馮國璋到哪,他們就跟到哪。

    1917年馮國璋做上了代理大總統後,第十六師分拆成為第十五師和第十六師,兩個師仍舊派出隊伍輪流到總統府擔任守衛工作。

    1918年馮國璋卸任回河間老家後,第十六師仍派出一個連跟著下去,以示特殊關係。可以說,一直到馮國璋死,禁衛軍也確實沒有和馮脫離過關係。

    但是,在馮國璋死後,原禁衛軍分拆的第十五師和第十六師也就在連綿的內戰中消耗殆盡,不復昔日旗兵師的舊底子了。

    之後,雖然番號還在,但和此前的禁衛軍已經沒有多大關係了。

  • 12 # 歷史雜貨鋪

    這個問題有意思,之前的人們總是喜歡問清朝滅亡後,太監去哪了,宮女去哪了,這個問題則提的比較好,首先當時故宮中的禁衛軍有兩萬多人,值得一提的是,這兩萬多人基本都是旗人,因此人們都很重視怎麼處置他們,兩萬多人如果處理不好,那恐怕就得流血。

    古時候禁衛軍的職責就是保衛皇帝,保衛皇宮。這批禁衛軍還是載灃成立的,當時按照他的計劃是兩萬人只要旗人,可是後來有人不樂意了,其他民族不高興,於是載灃又招入了一些漢人士兵,並且還成立了蒙古騎兵營。

    很多人可能要說了,清朝都滅亡了,一個禁衛軍用得著這麼重視嗎?當然用得著,禁衛軍的力量在京城絕對是舉足輕重的,甚至可以說他能夠影響到歷史的演變,放在全國可能不值一提,可在京城就不一樣了。禁衛軍裝備精良,根據記載,禁衛軍一開始誓死保衛皇權,反對退位。

    袁世凱一看,這可不行,於是他將馮國璋叫來,讓他當上了禁衛軍統領,在此之前馮國璋做過八旗副都統,所以他和這些旗人士兵很好相處。馮國璋當時給禁衛軍們保證,無論何時這個故宮都由禁衛軍保護,而且自己走到哪都要帶著禁衛軍,並且保證不會傷害皇帝,也不會損害他們的利益。

    後來溥儀退位,禁衛軍們也無可奈何,畢竟這是歷史的必然,這個禁衛軍也被改名為陸軍第十六師,馮國璋當上代理大總統後,十六師拆分為兩個師,值得一提的是,總統府的守衛工作依然是這兩個師輪番派人守衛。

    馮國璋的保證只有讓他們保衛故宮沒做到,剩下的全部都做到了,沒有傷害溥儀,也沒有損害禁衛軍的利益,無論在哪都帶著禁衛軍的兄弟,他的安全的確一直是他們負責的,禁衛軍能夠有這樣的結局其實挺好的,因為他們本就是士兵,這樣的結局應該是最好的。

  • 13 # 老農民嘮三農

    清朝最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朝代,有人想問,清朝滅亡了,御林軍去了哪裡?的確,在電視劇中看到,御林軍個個都是高手,以一敵百,戰鬥能力也不錯。可是,朝廷滅亡了,難道高手們也被"解僱",回老家種地了嗎?

    在大家的印象中,禁衛軍都是能飛簷走壁的人,最起碼也能夠上陣殺敵。沒錯的,或許他們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玄乎,但是能力也不錯。最重要的是,這些禁衛軍,都有顯赫的身家。作為皇帝的守護者,一般人沒有機會進入禁衛軍。這裡的人都是八旗人,屬於正宗的"根兒正苗紅"的人。祖祖輩輩都是八旗人,家裡也有做大官的家人,他們才有機會進入禁衛軍。

    其實,在清朝末年,已經開始編練新軍。一方面練新兵,一方面淘汰舊軍。透過這種方式,用新軍來代替舊軍。所以,到了清朝的末年,八旗軍漸漸被淘汰,沒有了履行軍事職能的能力。還有一些有實力的旗人,也被編入了北洋軍第1鎮。

    從1902年開始,清朝已經開始選擇體質好的八旗人進行訓練。到了1905年,八旗的一些人被編入北洋軍的第1鎮,駐紮在北京的北苑,也負責宮禁。到了1912年,溥儀宣佈退位,此時北洋第1鎮,也正式改名為北洋第1師。

    改名之後的部隊,分別駐紮在張家口、多倫以及歸化等駐地,五年之後,調到綏遠去駐防。再五年後,北洋第1師進入江西,後來成為了孫傳芳聯軍的一部分。在北伐戰爭的南昌戰役中,這支部隊被徹底殲滅,十分慘烈。

    根據當時的特殊條例,對於清朝的禁衛軍還是一些優待的。規定,禁衛軍還保持原來的編制與軍餉,只不過要進行一些改編,成為北洋陸軍第16師,當時王廷楨是師長。可是在直皖戰爭,這支部隊失敗,被封系軍閥徹底吞併。

    後來,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中,臨場倒戈,成為了直係軍閥的一部分。還有一些分散在東北的八旗騎兵,經過一番輾轉,成為了張宗昌旗下的兵,只不過在北伐戰爭中,也被徹底消滅了。其實他們兜兜轉轉也堅持了十五年的戰鬥,可是有戰鬥就有犧牲,消失也是無奈的事情。不過他們還是很英勇的,熬了那麼多年!

  • 14 # 溫讀

    對於馮國璋我們很多人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他有個非常有名氣的曾孫子馮鞏,乃是我們家喻戶曉的喜劇明星。

    清朝滅亡之後,如何處置禁衛軍成為一個相當棘手的問題。這支歷來忠於皇權吃著國餉的軍隊,大部分來自於滿清世襲貴族,若是將他們強行驅趕必會造反。1911年12月,袁世凱將馮國璋從漢口喊回北京,命他擔任禁衛軍統領一職,使其在袁世凱逼退清帝退位時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看到身為明朝重臣後裔的馮國璋擔任禁軍統領,很多官兵都非常不滿,對自己的未來擔憂不已。直到他們和馮國璋相處之後,才漸漸被他的人品所折服。加上他曾經在袁世凱的授意之下聯合其他14名北洋將領發表了“誓死擁護君主立憲,反對共和政體”的通電,禁衛軍漸漸也開始相信了他。

    袁世凱在逼清帝退位之時,禁衛軍官兵強烈反對,讓袁世凱頗為忌憚,議和條件遲遲得不到發表。馮國璋為協助袁世凱,將禁衛軍全數召集,向他們保證就算皇帝退位了,禁軍也不會裁員更不會降低俸餉。他甚至以性命保證會保全兩宮的位置和禁衛軍的優待和尊號。

    馮國璋將反對最為激烈的禁衛軍士兵編為自己的親衛兵,並且向他們保證,如果他說話不算數,他們可以隨時來取他的命。馮國璋在此事之後從未對自己的親衛兵懷疑或者設防,讓禁衛軍心甘情願跟隨著他。後來無論是征戰南京還是駐防徐州,馮國璋果然帶著這隻親信部隊。

    馮國璋接任江蘇都督後,手握四師重兵,還讓江蘇這片富庶之地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袁世凱想要穩住馮國璋,將自家家庭教師周氏介紹給他,算是說了個媚,並且在兩人結婚之時贈與了豐厚的賀禮。馮國璋感念袁世凱的恩情,他竭力支援袁世凱實行總統制。當他聽說袁氏父子正在策劃帝制之後果斷找到袁世凱質問,他深感被袁世凱欺騙,心中憤憤不平,公開反對袁世凱。

    1918年,他辭去副總統之職,不久就返回了故鄉,一年之後就得病身亡了。這支禁衛隊之中的大部分官兵和他一同隱退,只有一部分成為了他府中的護衛隊。據說在抗日戰爭之時,日軍來到了馮府門口,已經四散隱居的前禁衛隊士兵近萬人聚集門前,就是想要保住舊主的府宅。

    馮國璋鎮壓過辛亥革命軍,也在二次革命之中鎮壓過南方進步力量,一生有功有過。有人說他十分貪財愛財如命,可能是小時候家中貧窮的緣故,而實際上他的遺產並沒有多少。

  • 15 # 一枚明粉

    八旗是清朝的立國之本,一直是清王朝的野戰部隊,自然是掌上明珠。而且由於特殊的政治因素,八旗一直很受重視,雖然到了咸豐時期作戰已經很無能,但練軍時期要成立神機營,北洋新軍時期要成立禁衛軍。爛泥扶不上牆,在辛亥革命後,禁衛軍被改編為第十六師,逐步消失在軍閥混戰中。1、禁衛軍:八旗的照顧

    八旗的戰鬥力早就衰弱不堪,但作為曾經的支柱,從來沒有被朝廷遺忘。

    平定太平後,要編練全國部隊,八旗中選出一萬多人成立神機營進行訓練。

    (禁衛軍)

    在八國聯軍侵華之後,北洋常備軍成立,作為新的國家軍事支柱。八旗成了京營常備軍,之後改為禁衛軍,即北洋第一鎮,負責皇宮戍衛。且裝備精良,有18門150毫米野戰重炮和24~30挺馬克沁式重機槍。

    (禁衛軍)

    要說不一樣的就是,這時候漢人也可以擔任滿缺,馮國璋擔任八旗都統、禁衛軍總統。這也是時代變化的標誌。

    2、北洋十六師

    辛亥革命中,戍衛皇宮的第一鎮在得到待遇保證後,就順利進入新的朝代。在袁世凱時期,鎮改為師,第一鎮被編為北洋第十六師。

    (北洋軍)

    馮國璋是十六師的老長官,在馮國璋南下、擔任總統期間,十六師基本都是對其負責。

    在馮國璋死後,十六師成為沒孃的孩子,移駐察哈爾。

    (馮國璋)

    3、軍閥混戰

    直皖戰爭開始了北洋軍閥混戰的歷史,此戰中張作霖加入戰爭擊敗皖系,順便收編了第十六師,師長任命為張景惠。

    (第一次直奉戰爭)

    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中,十六師陣前倒戈,導致奉軍西路軍潰敗,整個戰局急轉直下。戰後,十六師被吳佩孚裁撤,他的歷史命運到這裡就結束了。

  • 16 # 史論縱橫

    晚清禁衛軍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

    清朝的禁衛軍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在清朝晚期光緒末年編練的,當時北洋新軍已經編成,但是卻沒有掌握在清朝統治者的手中,因此清朝皇室決定仿照日本近衛師團編練一支由滿清權貴掌握的軍隊來保衛皇室宮禁。

    正是帶著這樣的使命,讓禁衛軍的選拔非常嚴格,士兵的出身必須是八旗,而且還得是出類拔萃的,清朝統治者認為只有八旗才能真正保護皇室。當然,這裡面大部分的精銳都是從北洋第一鎮的人抽調的,巔峰時期人數在1.2萬人左右。

    當時禁衛軍的裝備簡直是不要太好,裝備了18門可能是整個亞洲僅有的150毫米口徑的野戰重炮,除此之外,禁衛軍中還裝備了30來挺馬克沁重機槍,在當時,馬克沁重機槍就是陸軍的一大殺器,皇室能夠下如此血本,其實就是為了有朝一日,清朝不行的時候有一支軍隊能夠挺身而出,保護清皇室可以平穩著陸。

    誰也沒有想到,當清朝遇到困難的時候,袁世凱去逼宮,這一萬多裝備精良的皇家禁衛軍卻絲毫不為所動。

    馮國璋是如何把持禁衛軍的?

    禁衛軍士兵雖然都出身八旗,但是將官卻大部分都是北洋出身,這就難免受到北洋系的影響,載灃上臺後為了消除袁世凱對北洋的影響,想要除掉袁世凱,最後害怕北洋兵變只得讓袁世凱賦閒在家。隨後武昌起義,辛亥革命爆發,清政府無力應對局面,只能請袁世凱出山。

    在鎮壓武昌起義的過程中,馮國璋表現最出色,馮國璋是窮苦出身,經過自己的努力在淮軍中展露頭角,後來被袁世凱招納到天津小站訓練新軍,成為袁世凱的親信,在鎮壓義和團中多次立下功勞,對清朝皇室始終抱有感激之情,這一點和奉系的張作霖也有相似之處。

    在武昌起義爆發後,馮國璋是南下的第一支軍隊,在袁世凱的指揮下,馮國璋調兵遣將攻打漢口和漢陽的起義新軍,經過這次戰役馮國璋被清廷封為二等男爵,就在馮國璋準備進取武昌的時候,袁世凱密令馮國璋按兵不動,馮國璋對袁世凱鎮壓叛亂起了懷疑,馮國璋雖然聽從袁世凱的,那也是基於袁世凱忠於清朝的基礎,如果袁世凱要反清,馮國璋也不會答應。

    馮國璋想要繞開袁世凱直接向隆裕太后請命,然後攻打武昌,袁世凱老謀深算搶先一步見到隆裕太后,並且讓段祺瑞接替了馮國璋,同時調任馮國璋為禁衛軍總統。

    對於這個安排,清朝權貴是認可的,在擁護清朝的立場上馮國璋是堅定不移的,而且剛剛在武漢打了勝仗被封為二等男爵。

    禁衛軍最後的結局

    在南北達成協議後,袁世凱開始逼宮,卻害怕禁衛軍鬧事,馮國璋見大勢已去,不能螳臂當車,於是親赴禁衛軍總部召集禁衛軍的官兵,跟大家講皇室優待條件,最後一條就是關於禁衛軍的安排“原禁衛軍歸民國陸軍部編制,額數、俸餉仍如其舊”。

    為了讓禁衛軍信服,馮國璋還向他們打保票“不論我今後調任什麼職務、走到任何地方,我保證永遠不和你們脫離關係!”

    其實禁衛軍這幫八旗子弟也不是真的想要保衛皇室,能保家衛國的八旗子弟早就在英法聯軍侵華的時候就死乾淨了,剩下的都是一些酒囊飯袋,混吃等死的大煙鬼,盲流子,大部分人在乎的其實是自己的待遇。皇帝換不換,有沒有都無所謂,待遇不變就行。國家到了這個份上,怎麼可能有不亡的道理。

    袁世凱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禁衛軍在清朝顛覆的過程中沒有起到絲毫的作用,倒是為自己的待遇爭取了一下。

    從此之後,這支部隊好像賴上了馮國璋,不管是怎麼改編,馮國璋走到哪裡,這支部隊就到哪裡,只留下了一少部分保護溥儀,大多數都在保護馮國璋,想來也是一個笑話,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1919年馮國璋去世,1922年在第一次直奉大戰後這支部隊被吳佩孚裁撤了。

  • 17 # 腦洞大開的歷史

    要回答好這個問題,必須把清末政治軍事格局好好捋一捋。

    清末最後時刻,北京城裡忠於大清帝國的軍隊還有兩支,一支是北洋陸軍第一鎮,另一支是禁衛軍。北洋第一鎮是北洋軍中唯一一支以旗人為主的軍隊,也是北洋軍中最忠實於清廷的軍隊。攝政王載灃覺得只有一支這樣的軍隊,面對紛繁複雜的局面,可能難以應付。所以,他打算再成立一支完全由滿族貴族掌控的軍隊來禁衛皇宮,保衛大清。

    禁衛軍的選拔非常嚴格,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第一、二、三期兵丁均來自八旗的精壯,軍官則“不分滿漢,由各軍隊衙署軍官軍佐內,則其兵學優長、操法嫻熟者,揀選調派。在裝備上,禁衛軍裝備有當時中國乃至亞洲國家僅有的18門150毫米野戰重炮,火力兇猛。此外禁衛軍還編有一個機槍營24~30挺馬克沁式重機槍。由於缺乏合格的軍官,禁衛軍的軍官大部分來自於滿人為主的北洋陸軍第一鎮,因此,也有人開玩笑說禁衛軍就是北洋第一鎮的分支。

    禁衛軍的總兵力為12000人,最高指揮是軍諮府大臣載濤,實際指揮是禁衛軍統領良弼。這兩人都是滿清貴族,對大清王朝忠心耿耿。尤其是良弼,雖然出身貴族,但從小沒了父親,和母親一起相依為命長大,身上沒有紈絝子弟的風氣。22歲就留學日本,入士官學校步兵科。畢業回國後,入練兵處,旋充陸軍部軍學司監督副使升司長。他是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優秀軍事人才,被稱為清王朝的最後一匹良駒。

    儘管良弼一再反對袁世凱重新掌權,但因為蔭昌的無能和載灃的短視,最終袁世凱還是掌握了大權,控制了朝政。但是,面對裝備精良,忠心耿耿護衛大清的禁衛軍,袁世凱始終感到如鯁在喉。於是,他先對載濤下手。載濤雖然對大清一片忠心,但能力畢竟有限,而且也有點貪生怕死。所以,袁世凱上了一道奏疏,建議宗室子弟應當身先士卒,領兵南下討伐革命軍。隆裕太后覺得有道理,就詢問當時宗室子弟裡軍權最高的載濤能否領兵南下。載濤嚇壞了,忙說:自己練兵還可,可是從來沒有打過仗,不敢南下。載濤回家以後,越想越怕,生怕太后和攝政王讓自己去打仗,馬上稱病辭去所有職務。袁世凱不動聲色,讓自己的心腹徐世昌接替了載濤的軍諮府大臣職務。拿到這個位置以後,袁世凱順勢罷免了良弼的禁衛軍統領職務,讓馮國璋接掌禁衛軍。

    良弼不同於載濤,他早看透了袁世凱的狼子野心,也沒對袁世凱抱有什麼幻想。他本身就是大清宗社黨的重要成員之一,雖然人離開了禁衛軍,但他在禁衛軍時間不短,禁衛軍又是滿人組成的,對良弼的向心力很強。也就是說,良弼依然對禁衛軍有著較強的控制力,這是袁世凱不願看到的。可是,作為大清的臣子,袁世凱也不能明目張膽對良弼下手。於是,袁世凱想到了借刀殺人,借革命黨人彭家珍的炸彈,炸死了良弼,也炸死了大清最後的希望。

    良弼的死對禁衛軍影響很大,禁衛軍是滿人為主的,看到良弼的死,紛紛覺得自己可能會遭遇不測,擔心自身的安危。隆裕太后和小皇帝被袁世凱逼下臺以後,這種危機感再次讓整個禁衛軍忐忑不安。北京城裡無數次傳出留言,說禁衛軍要造反,實行兵諫,殺袁世凱,重新奪回大清江山。袁世凱也對禁衛軍不太放心。在這個關鍵時候,身為禁衛軍統領的馮國璋顯示了他的能力。他力排眾議,說服了禁衛軍中的中下級軍官,大清被取代是正常的政權更替,是一次和平的行動,不會死人,不會流血。馮國璋用自己的性命和人格擔保,禁衛軍不會受到任何衝擊,也不會受到任何牽連,依然是國家的軍隊,國家的武裝。

    馮國璋的坦誠,征服了這支以滿人為主的軍隊。禁衛軍有了馮國璋的擔保,才甘心開出城外,接受重新整編,使得這次政權更替沒有受到任何軍事上的阻礙。從這一點上說,馮國璋確實功德無量。

    馮國璋的善舉也得到了禁衛軍將士的衷心愛戴。禁衛軍後來改編為陸軍第16師。若干年以後,馮國璋當選大總統,入駐北京城。這支禁衛軍改編的第16師就作為大總統的衛隊,一直警衛馮國璋的安全,不管局勢有多複雜,這支軍隊始終保持著對直系領袖馮國璋的忠誠。馮國璋死後,直皖戰爭爆發,第16師被奉系軍閥張作霖收編。後來直奉大戰爆發,鄒芬統率第16師陣前倒戈,迴歸直系,對奉系倒戈一擊,成為第一次直奉大戰的轉折點。禁衛軍改編的第16師完成了對馮國璋,對直系的忠誠,確實做到了有始有終。九泉之下的馮國璋,應該可以瞑目了。

    參考資料:

    1.李宗一:《袁世凱傳》

    2.彭秀良:《馮國璋傳》

    3.胡繩: 《從鴉片戰爭道五四運動》

    “許述工作室”核心成員 查佳峰主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Offer成死亡請柬,如何避免招聘面試遇“傳銷狼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