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鳳胎爸爸聊育兒

    自然分娩指順產,順產是分娩方式的一種,另外還有剖宮產。

    兩種方式的區別如下:

    1、分娩時長:

    順產分為三個產程,初產一般需要十幾個小時。剖宮產從麻醉開始到寶寶出生一般需要一小時左右。

    2、身體創傷:

    寶寶從產道分娩,出血量較小,即便使用會陰切割術,創傷也較小。剖宮產的寶寶從子宮取出,出血量較多,腹壁和子宮會被剖開,創傷較大。

    3、恢復過程:順產當天可下床活動,有側切則需要幾天癒合時間,月子裡可以恢復身體鍛鍊。剖宮產術後24小時後才可活動,月子裡要避免過多運動。

    4、對寶寶的影響:

    順產可能會發生宮內窘迫,如有產鉗、胎頭吸引器助產,有可能會使胎兒頭部出現一些外傷。

    5、分娩費用:

    如果一切正常順利,順產的費用會少很多。

    選擇哪一種分娩方式?

    這要看產婦的身體條件。如果產婦具備順產的條件(產力、產道和胎寶寶都具有良好狀態),可以儘量爭取順產。而如果醫生認為順產可能對寶寶或產婦的健康造成損害時,會建議選擇剖宮產。

    無論採用哪種分娩方式,寶寶順利降生、母子平安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希望以上內容能夠幫助你!

  • 2 # 肥肥媽愛吃辣

    你應該是想問孕婦分娩方式有哪些吧?分娩方式有自然分娩(順產)和剖宮產兩種!

  • 3 # 戀戀有情

    自然分娩的姿勢也挺多的,每種姿勢都有其優點和缺點。準媽媽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結合醫生的意見和建議合理選擇分娩的具體姿勢。置於選擇哪種姿勢好還是聽醫生比較妥當,下面一起來看看順產的具體姿勢。自然分娩姿勢大全

    在自然分娩的產程中,這媽媽要採用一個適合自己的姿勢,然後順順利利的產下寶寶。你可不要以為只有躺在鏟床上才能生寶寶,其實分娩時可供選擇的姿勢有很多,這些姿勢能讓準媽媽更舒適,還會減輕疼痛。

    仰臥。

    準媽媽平躺在床上,兩腿張開,這個姿勢可以幫助胎兒轉換胎位,便於醫護人員的處理。如方便使用器械助產,對新生兒進行處理等。但不足之處是仰臥位分娩限制了骨盆的可塑性,產道較狹窄,胎兒透過產道的效率較低,增加了難產的機會。

    仰臥時增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使心臟回血量減少,準媽媽容易出現仰臥位綜合症,從而可能誘發胎兒宮內窘迫及產後出血增多。胎兒的重力在分娩中失去應有的作用,會使產程延長,外陰更容易發生撕裂,側切機率會更高。

    側臥。

    準媽媽側向躺著,蜷縮背部,一隻腳抬起,對於準媽媽來說這是一種比較舒服的姿勢。另外側臥還會使會陰放鬆,減少下腔靜脈受壓,並預防仰臥位綜合徵。但應用此法不便於醫護人員操作。

    當胎兒呈現左枕橫位、左枕後位時,準媽媽宜採取右側臥位;當胎位呈現右枕橫位、右枕後位時,準媽媽宜採取左側位。

    半座位。

    準媽媽採取半坐的姿勢,將枕頭墊在膝蓋和背部後面,然後張開雙腿。這個姿勢能夠有利於利用重力的作用,方便醫生觀察宮縮情況,可使宮縮更有力,還能降低新生兒窒息的危險。

    但不足之處是準媽媽久坐後,會陰部容易發生水腫。注意有引產傾向及產程進展較快的準媽媽不應採取半座位分娩的方式。

    前傾跪式

    準媽媽將手放在床上或其他支撐物上,兩腿分開。這個姿勢可降低陰道撕裂及採取會陰切開術的機率,但準媽媽在分娩中可能會比較累,可將枕頭墊在膝蓋和手下面,以緩解勞累感。

    站立式。

    站立分娩由於重力的關係,胎兒的先露部位會直接壓迫子宮下段的宮頸部,可反射性的使子宮強力收縮,而且一般不應用施加麻醉藥,但這個姿勢會讓準媽媽比較疲勞。

  • 4 # 小皮育兒經

    說到順產,大部分人印象中的順產姿勢就是躺在產床上,當然這也是目前最普及的方式,各大醫院多數都是採用這一種姿勢的。

    但是儘管這種方式最普及,但並不說明順產只有一種姿勢,相反,就自然分娩而言,它有7種不同姿勢!

    一、仰臥位分娩法

    也就是我們最常說的躺著分娩,之所以到了如今變為最普及的分娩方式,是因為跟我們的醫學技術發展有一定關係。

    仰臥位時,醫生能及時有效的觀察到分娩程序,比如觀察開指程度,胎兒下降進度,這樣能有效指導孕婦進行用力,同時仰臥位時因為姿勢相對較固定,也能更好進行胎心監護。

    但缺點也同樣明顯,仰臥位時沉重的子宮易壓迫下腔靜脈,使迴心血量減少,易誘使胎兒宮內窘迫和產後出血增多,這也是醫生們普遍不建議孕婦在孕期仰臥睡覺的原因。

    除此之外,仰臥位時無法有效利用重力,分娩全靠孕婦宮縮和寶寶自身的力量,相對難度和產程時間也會加大。

    二、側臥位分娩法

    側臥位可以減少下腔靜脈受壓增加靜脈血迴流,不易使胎兒發生因缺氧而導致的窘迫,使會陰放鬆,對於一些為橫枕胎位的胎兒可以透過側臥位的方式幫助胎兒進行體轉,從而能更好的進行順產。

    缺點就是比仰臥位需要多一名幫手,需要一直幫孕婦拿著一條腿直到分娩結束,而且孕婦因為長時間保持這種姿勢,也容易感到疲乏;另外對於醫生來說接生時操作也不方便。

    三、直立分娩法

    直立分娩法目前來說還是有采用的,當時我進入分娩室的時候就有看到一位孕婦正在進行,拉著一根繩子在用力,而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應該就是在《知否》裡面,扮演者趙麗穎當時演示的就是直立分娩法。

    其優點就是可以有效利用重力,當胎兒下降時,先露部位可以直接壓迫子宮下段的宮頸部,刺激子宮進行強有力的收縮,而且胎兒的產道方向與重力方向一致,對胎兒而言也可以省力很多,總體來說能有效縮短第二產程。

    缺點就是沒法觀察,而且接生時風險較大,如果時機把握不好,寶寶出來時容易掉在地上……

    之前就有一位孕婦走著去買菜的時候,在大街上娃就生出來了,當時這新聞也算是讓我“虎軀一震”,這娃真的是買菜的時候路上撿來的。

    四、蹲式分娩法

    這種方式比較好理解,就像在蹲式廁所拉翔的姿勢,也經常聽有人說上廁所結果不小心把娃給拉出來了……

    蹲式分娩法優點就是蹲著時骨產道橫斷面面積可增加30%左右,而且出口前後徑可增大0.5-2.0cm,對於胎兒來說減少了很多阻礙,是非常有利的。

    但缺點也很明顯,不好觀察,容易臉朝地。

    五、坐位分娩法

    其實跟仰臥位可以同時採用,因為產床的靠背部分是可以調節的,坐位相對於仰臥位對於孕婦來說因為用力時與產軸一致,能更有效的進行用力,對於胎兒來說也能更好利用重力,加快分娩程序。

    但當孕婦久坐時,會陰部容易水腫。

    六、跪式分娩

    就是身體向前傾靠在一個支撐物上,然後跪著進行分娩。

    對於臀位的胎兒進行順利分娩是一個比較好的姿勢,但就目前的醫學環境來說,臀圍順產風險較高,也不建議進行順產。

    另一方面對於膝蓋壓力巨大,分娩過程有時多達數小時,是一項體力活。

    七、水中分娩

    說到這種方式,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謝依霖了,她兩胎都是水中分娩,相對於第一胎一池子的紅水,這次的水倒是清了很多。

    水中分娩時,水的浮力可以減輕宮縮疼痛,讓會陰更有彈性,還可以減緩孕婦的疼痛和焦慮感。

    最後,儘管分娩姿勢有很多種,但是對於胎兒來說過程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分娩時間的長短而已,不管以何種姿勢,寶寶都需要在媽媽的宮縮力下經過媽媽骨產道和軟產道時多次進行轉體,衝破障礙,最終才能得以出生。

    所以分娩是一場需要媽媽和寶寶合作才能進行的過程。

  • 5 # 神逗奶爸

    方式,優缺點,下面有很專業的解答,我就不多說了。我想說的一點就是您現在準備再多,也沒太大實際意義。一切要看生產當天的狀況。

    我太太生之前,也一直說要堅持順產,還讓我到時候一定要鼓勵她。但生產當天,早上6點多羊水破了,還有一點血跡,做完檢查,醫生告知,胎位還好,是可以順產的,但是!這裡要說但是!但是宮口沒完全開啟,要麼忍痛等宮口開到十指。風險是,會有胎兒窒息的可能,萬一宮口沒有及時開啟,後果不堪設想,還是得采取剖宮產。再一個,看到其他待產的人強忍劇痛,心裡也會產生恐懼。

    我家的是這樣的情況,還有各種的可能性。所以建議您到時候認真聽取醫生的專業意見。找個好一點的信得過的醫生很重要,各種產檢都讓他來做,提前跟他說後面找他接生就行了。

    我前面有一篇文章,記錄的就是我太太產前24小時,您有空可以看看。

    望安好!

  • 6 # 空媽是個處女座

    自然分娩的方式其實不僅僅是,我們平常認識的躺著生產的那一種,還有很多其他的分娩方式:

    1、仰臥式

    這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方式,就是讓產婦仰躺在產床上,方便醫生做各種促進分娩的處理。

    但這個最常見的方式,卻還是有一定的缺點,比如它很容易壓迫產婦的靜脈,可能造成產後大出血的風險,還有就是比較容易撕裂會陰。另外因為這個姿勢的骨盆擴張程度也非常有限,所以也很容易造成難產的風險。

    3、蹲坐式

    這個姿勢跟排便的姿勢比較類似,產婦可以透過蹲坐的方式,來進行分娩,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可以增加產道面積,讓胎寶寶更加順利地娩出,以免發生缺氧的風險。

    但這個分娩方式也有一個缺點就是:不能維持太久的時間,不然的話產婦會容易造成充血的風險。

    3、站立式

    這種分娩方式在古代還曾經流行過一段時間,有時我們看古裝劇或者日本的歷史劇都會有這樣分娩方式。

    這種站立式分娩可以更好地刺激宮縮加快程序,極大地縮短產程,讓胎兒更順利地娩出,而且對於胎兒的下降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唯一不好的是,這種姿勢是非常耗費產婦體力的,很多身體條件不好的產婦,會堅持不下來,最後不得不放棄選擇其他方式。

    4、水中分娩

    這是近些年比較新興的一種分娩方式,是從西方一些專業醫院開始推廣出來的,這種分娩方式能夠最大程度地減緩產婦的疼痛,但一般國內的公立醫院還沒有采用過。

    這種分娩方式存在的風險就是,可能會引起胎兒的窒息,或者產婦的感染,所以目前還在推廣試用階段。

    最後總結一下:分娩的方式有很多種,也都各有利弊,孕媽媽需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以及專業醫生的評估建議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生產方式,才能夠順利完成生產過程。

    我是空媽——育兒是個繁瑣長遠的事情,願我們共同努力讓孩子和父母一起變得越來越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行測筆試如何做到分秒必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