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央視3·15晚會上,曝光了幾起保健品會銷案,一時讓國產保健品進入了“寒冬歲月”。那麼,“會銷”到底是怎麼個銷售法?銷售的又是什麼東西?這些保健品的效果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回覆列表
-
1 # 優農優品
-
2 # 老楊19718888
藥品說明書中的治療作用是經過大量臨床實驗驗證的,也經過藥監部門稽核過的,因此可信。而保健品說明書中的各種神奇作用缺少這個環節,全評廠家一家之言,再加上一些利益相關者的所謂專家代言,你信嗎?反正我是不信。
-
3 # 享天倫而不知快樂
前幾年我媽媽買過一次,化了2000多元拿回來五六瓶!看著包裝很正規,批號廠家地址時間都有,東西成份很雜,羅列了好多,比較籠統沒標明毎種成份含量多少!老人也吃了,感覺沒有多大效果,沒吃完過期了!
在2017年央視3·15晚會上,曝光了幾起保健品會銷案,一時讓中國產保健品進入了“寒冬歲月”。那麼,“會銷”到底是怎麼個銷售法?銷售的又是什麼東西?在全國各地,每天都有向老年人推銷各種各樣產品的會議,這些會議上銷售的都是保健品和食品,僅僅具備均衡膳食營養、增強免疫力等普通的保健功能,可是這些公司為什麼能向老人推銷出如此多的產品呢?這得力於他們採取了一種特殊的方式,吸引老年人參加會議,在會議上銷售他們的產品,這種營銷模式業內稱為會銷。
免費贈雞蛋、開會送掛麵、排隊領鋁盆??這些看似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時常發生在老年人的身邊??以老年人為目標的“會銷”騙局先施以小恩小惠,再透過表演讓參會老年人上鉤。老年人本想撿便宜,卻花高價買了保健品,少則幾百元,多則幾千元,到手的商品不過是價值上百元或幾十元的產品。不但起不到治病救人的作用,還可能因此延誤病情,當被害人恍然大悟時,早已人去樓空。“會銷”騙局怎麼破?來,先了解它的模式及特徵再對症下藥。
“會銷”模式大揭秘牛大媽,這麼早出門去鍛鍊身體呀?
不是不是,×××那免費贈雞蛋,在家待著也是待著,去看看。
是呀,還有這好事?
丫頭,你天天上班這些好事哪知道呀!這不前些天×××公司開健康講座,說是隻要去聽就送掛麵,我去聽了,不但學了些健康小知識還拿回了兩包掛麵!
哦哦。
像你們天天上班肯定沒時間去,去的都是我們老年人,不說了,我得去找你王大媽了,她在那給我排隊呢。
相信這樣的場景大家一定很熟悉,我們身邊時常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好多老年人排隊去某個地方聽健康講座,聽完後還能拿回一些小禮品。這就是“會銷”的典型營銷場景,但“會銷”具體有哪些模式呢?
“健康講座”模式
透過發放小禮品、抽獎卡等,以開展健康講座為名吸引並組織老年人參加。其間,兜售人員對老人們噓寒問暖,透過“插卡”“晃貨”(晃貨即交一筆現金,第二天全額返還並附贈禮品;插卡即預交少額現金,能拿到一張卡片,第二天全額返還預交費用,然後再從卡片中抽獎)等手段拉近關係,博取老年人信任,多日重複操作,但在最後一天會高價兜售廉價保健品一類的商品,並在收款後立即消失。
“鴻門宴餐推”模式
“會銷”騙局特徵盤點
針對老年人群體,拒絕鑑別能力強的中青年。不法商家之所以選擇老年人群體,就是看中老年人防範意識差,時間寬裕,有一定的積蓄,注重保健,固執己見,不聽勸說的特點。
以傳授保健知識為幌子
開始講課只講健康知識或生活小妙招,並不是直入主題的講要賣的保健品、藥品等商品。
贈送便宜物品吸引人群
每次會議結束,所有人都可以免費領取幾顆雞蛋,或幾包掛麵等便宜物品,以此來吸引更多的人參與。有帶新人入會的,可以得到稍多的便宜物品。
“專家”忽悠,會託上陣
一些商家宣稱邀請頭銜較多的“專家”,虛構“專家”頭銜,不是國家級就是世界級的“學者”,使聽課者深信不疑。由“專家”向開會老人講授健康知識,引出要賣的產品,大肆吹噓產品的效能,宣稱能包治百病等。會託在會上講授購買後用的“神效”,現場大量購買,讓聽會老人信以為真。
反覆洗腦,善用感情牌
會託在會上反覆講授購買人用後“神效”的同時,再用反面事例告誡大家不用的後果,通常用癌症嚇唬人。再加上一口一個“爸爸”“媽媽”地叫著,使很多老年人難以招架,心甘情願地掏錢。
知名律師說:監管存空白,讓會銷騙子鑽了空
會銷本身是一種正常的營銷方式,一般持續3~5天,分前期宣傳、舉行講座、出產品、客戶後期維護(“家訪”或給老人“送溫暖”)等四個環節,但是現在卻被騙子們當作行騙的手段。
據瞭解,目前工商部門打擊違法推銷保健品主要看是否存在涉嫌虛假宣傳、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無照經營等違法行為,但很多情況下商家有正規的手續,保健品說明書、宣傳單上並不存在誇大宣傳,銷售人員往往是暗地裡向老年人肆意誇大功效,收集證據非常難,除非有現場錄音或錄影,否則這種虛假宣傳很難取證。
正因為保健品市場存在許多亂象,而且目前的監管存在許多難點和漏洞,所以應進一步完善保健食品管理的相關法律法規,明確部門對保健食品的監管職責,確保監管工作有法可依。
當然,監管部門職責必不可少,相關監管部門要做好監管銜接,聯合執法,填補漏洞。同時,應嚴格規範涉及保健食品廣告的製作和傳播行為。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要從源頭加強監管,堵住假劣保健食品流向市場的出口;工商部門加強保健食品銷售的前置審批,嚴厲打擊虛假宣傳和無照經營;衛生部門嚴查冒牌“名醫”“專家”的非法診療行為。
心理專家:老人認知不夠 關懷不足
保健品銷售騙局中,老年人為何總是“受傷”?對此,心理諮詢師針對目前普遍存在的老人“著魔”保健品的情況作了分析,歸納了多方面的原因。多重因素疊加,造成很多老人在健康恐嚇、利誘、情感攻勢等營銷手段面前缺乏抵抗力,甚至心甘情願被“忽悠”。
從身體方面來看,大部分老人身體機能下降、活力減退,更容易患病,很多人也抱有“少生病,給子女減輕負擔”的想法。與此同時,隨著身邊老友的離開,出於對死亡的恐懼,老年人往往更加關注健康。因此,在保健品銷售中,不法分子往往會編造或誇大老人病情,宣傳保健品的治病效果,利用老人的恐慌達到銷售目的。從認知能力來說,隨著認知能力的退化,不少老年人的知識結構跟不上社會發展節奏,辨識能力不足。由於資訊處理能力較弱,在突然獲取大量新資訊的時候,往往選擇盲從。在接受資訊時缺乏批判精神,對於所謂“權威”的專家聲音更是深信不疑。一旦觀念形成,很難再去信任和聽取不同的聲音。
此外,老年人面子觀念比較重。研究發現,老年人自尊心比較強,渴望獲得認可與讚許。還有一些老人因為從眾心理,覺得大家都買了,自己不買就落伍了。
更重要的是,來自家庭和社會的關懷不足,給了違法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機。子女不在身邊,防範意識變弱,缺乏親情關懷,使老人極易中招,陷入“溫柔陷阱”。
對於家中有“著魔”保健品的老人,心理諮詢師也給家屬支了幾招:家人要常回家陪陪老人,多跟老人溝通,講講媒體上曝光的買保健品上當的案例。經常提醒老人,這些都不能治病。讓老人做一些鍛鍊或者陪老人一起鍛鍊,這才是真正的健身強體、不生病之本。還可以讓老人多看看正規科學的養生講座,瞭解正確的養生之道。
對此相關政府機構也給出了有益的建議——
消協:斂完錢財人去樓空 自認倒黴不敢聲張
消費者維權一直存在著法制不完善、維權成本高等事實。這一現狀也給不法經營者製假售劣減輕了壓力,甚至打開了方便之門。許多消費者在察覺到上當受騙之後,一方面礙於面子,不敢對外聲張;一方面考慮到維權的道路之艱難,不得已忍氣吞聲。這些行為都間接助長了騙子們行騙的氣焰。
中國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尤其是老年人,身體不舒服最好到正規的大醫院治療併購買藥品,購買產品前儘量告知子女,並與子女商量。一旦發現上當受騙,一定要保留證據,並及時與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取得聯絡,或者向媒體及消協組織投訴。
工商:營銷團伙越打越精
據工商所負責人介紹,對這種靠“情感營銷”來向老人推銷保健品的公司和組織,工商所查處、打擊過多次,對方每被查處一次,就學到一些政策法規,在今後的活動中進行規避。
把產品帶回工商所查資質,對方几乎能拿出合格證。另外,之前經常出現的各種傳單、雜誌,現在也難覓蹤影,推銷員往往是把老人召集到現場,進行口頭宣講,即便其中有虛假內容,也很難取證。
這些組織為躲避檢查,活動時間一般選在清晨六七點,活動場所也經常更換,加上很多老人幫著打掩護,讓執法人員相當無奈。
市場監督管理局:“會銷”這麼破局
雖然“會銷”這種形式並不被國家法律所禁止,會議的營銷模式開創了中國式營銷的先河,鑄就瞭如腦白金、三株口服液、清補組合等等一系列營銷神話,但卻被一些不法商家利用,向老年人推銷毫無保健甚至醫療效果的產品,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應該怎麼應對?
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會銷”形式並不被法律所禁止,但在此過程中,大肆宣揚兜售商品的功效,誇大使用效能,虛構包治百病的說法都是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目的是騙取錢財,符合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涉嫌詐騙犯罪。詐騙罪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的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及時舉報
無論是參與的老年人還是年輕人,只要發現此類活動,就及時向公安、工商、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投訴報警,不要以我沒買,我沒上當,不關我事的心態置之不理。相信,只要齊心協力,及時舉報,一定沒有不法商家的生存之地。
子女應多關愛家中老人
許多子女在外上班,一天難得見一次面,有些甚至一週、一個月都見不到,老人獨自在家難免會產生孤獨、寂寞情緒,這會給不法分子可乘之機,空蕩蕩的房間和熱鬧的“會議營銷”平臺形成鮮明對比,因此很多老年人才樂意去。子女和社會要多關心空巢老人。子女的關愛也是重要的保健品,不能讓騙子代替行孝。要幫助老人提高鑑別真偽的能力,避免輕信、誤信;要鼓勵老人多參加科學的健康普及活動,以正確的方式養生、治病;要常回家看看,避免讓老人感到孤單,讓不法分子乘虛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