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美食的拍攝其實有很多種方式方法,在這講講我一些個人經歷。
我的一個朋友,《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老師。他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但經常拿自己開玩笑說是婚紗攝影專業畢業的。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很多粉絲都會問他:美食怎麼拍才好?
我還見過一種拍攝的“技藝”,那是很多傳統紙媒所慣用的套路。有一位拍了20多年菜餚的老資格攝影師,他的拍攝方法總結起來就是三板斧:第一個是菜餚背後一定要有人,不管這個人是漂亮的服務員,還是老態龍鍾的廚師,都必須端著菜對著鏡頭一個使勁地笑;第二個是一定要有一雙筷子在夾菜,而且還專門備註了這個角度必須是45度;第三個是要像拍革命英雄人物那樣,正面打燈。像這樣拍出來的菜餚千篇一律,在很多紙質媒體上早已司空見慣了。不能說這樣拍不好,但我個人認為這種拍攝手法有必要反思一下。
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我還接觸過許多攝影大師。為什麼他們會被尊稱為大師?我認為,其作品之所以成功,源於由心而發。他們無論是拍攝菜餚還是做其他事都會經過嚴密的思考,把自己的認知和表達意圖形成了一個深邃的結合。
這番話讓我大受啟發,不論是品嚐還是拍攝甚至是美食,當我面對美食時必須有一種由心出發的態度,自然地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和情感,千萬不能落入某種套路當中。美食攝影,應該是發自內心的表達。所以我們看到一道菜餚的時候,別急著去拍,先捫心自問,我們對這道菜有沒有了解過。
關於美食的拍攝其實有很多種方式方法,在這講講我一些個人經歷。
我的一個朋友,《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老師。他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但經常拿自己開玩笑說是婚紗攝影專業畢業的。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很多粉絲都會問他:美食怎麼拍才好?
我還見過一種拍攝的“技藝”,那是很多傳統紙媒所慣用的套路。有一位拍了20多年菜餚的老資格攝影師,他的拍攝方法總結起來就是三板斧:第一個是菜餚背後一定要有人,不管這個人是漂亮的服務員,還是老態龍鍾的廚師,都必須端著菜對著鏡頭一個使勁地笑;第二個是一定要有一雙筷子在夾菜,而且還專門備註了這個角度必須是45度;第三個是要像拍革命英雄人物那樣,正面打燈。像這樣拍出來的菜餚千篇一律,在很多紙質媒體上早已司空見慣了。不能說這樣拍不好,但我個人認為這種拍攝手法有必要反思一下。
在實際工作和生活中我還接觸過許多攝影大師。為什麼他們會被尊稱為大師?我認為,其作品之所以成功,源於由心而發。他們無論是拍攝菜餚還是做其他事都會經過嚴密的思考,把自己的認知和表達意圖形成了一個深邃的結合。
這番話讓我大受啟發,不論是品嚐還是拍攝甚至是美食,當我面對美食時必須有一種由心出發的態度,自然地表達對生活的熱愛和情感,千萬不能落入某種套路當中。美食攝影,應該是發自內心的表達。所以我們看到一道菜餚的時候,別急著去拍,先捫心自問,我們對這道菜有沒有了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