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亦文亦物
-
2 # 黃河鄉土故事
建一個地坑院目前價格和水泥結構的房子價格幾乎不相上下,這個以前我問過當地居民。只是地坑建的時侯自已有力氣就可完成。
-
3 # 閒諞閒聊
地坑院,是黃土高原特有的民居,被稱為“地下四合院”。地坑院在河南陝縣、山西運城、甘肅隴東地區及陝西的部分地區均有分佈。
我的家鄉就在甘肅隴東地區,甘肅省慶陽市,地坑院也很常見。小時候住的基本都是窯洞,或者地坑院,可以說大部分親戚都是在窯洞或者地坑院生活的,所以對地坑院也算了解,我們一個個來解答題主的問題。
建一個地坑院要多少錢?
修建地坑院只要人力夠多,其實花不了多少錢。修建地坑院和挖窯洞差不多,地坑院大多修在平原地區,由於當時蓋房技術並不發達,並且蓋房費用很高。農民農閒時不缺勞力,挖一座地坑院也就是時間的問題,不用花很多錢,並且地坑院又可以住很多戶人家,所以地坑院就成了黃土高原平原地區農民的住房首選。
對土質有什麼要求?
地坑院對土質的要求,那更重要的是窯洞對土質的要求。地坑院對土質的要求更高,土頭厚實,土層堆積深厚,鑿挖窯洞,堅固耐用,而窯口容易坍塌,所以有些有條件的家庭會把窯口用磚頭箍起來,這樣會延長窯洞的壽命。
只能陝西和山西才能建嗎?
並不是只有這兩個省可以建,黃土高原大部地區都有分佈。地坑院的修建和氣候條件是分不開的,以上地區屬於半乾旱性氣候,特點是涼爽乾燥,四季分明,降雨量較少。
這種半乾旱性氣候有利於保持當地上壤的乾燥和堅固,使窯洞經久耐用;四季分明,更能體現窯洞“冬暖夏涼”的特性。
而隨著社會發展,生活條件提升,人們已經住在了平房裡,地坑院在甘肅慶陽地區或者坍塌,或者填埋,留下來的大多已經荒廢了。窯洞也有了新的發展,大多在挖好土窯洞時,會用磚頭再箍一層,這樣窯洞會保持很多年,不像以前的老窯洞,有坍塌的危險。
近年,對民俗文化的重視,地坑院逐漸修復,作為民俗旅遊,這也是對中國獨有的居住文化一種傳承吧,這種文化也急需傳承!
回覆列表
在山西晉南地區,流傳有一首民謠:上山不見山,入村不見村,平地起炊煙,忽聞雞犬聲。
這首民謠說的正是黃土高原特有的一種民居----地窨(Yin)院。
它在平地上挖出一個巨型的大坑,通常達7--10米深,四壁打上窯洞,人們祖祖輩輩就住在窯洞裡,這種房子要數山西南部的平陸縣最有代表性,平陸張店鎮是其中的佼佼者。
對於老百姓來說,打一處這樣的“地下王國”需要多少錢?怕是一下子算不清。要知道,這是一種傳統古民居,以前都是靠人力一點一點挖出來的,現代社會即使有挖掘機,又怎會有人願意住到潮溼、昏暗的地下呢?過去打造一處地窨院,至少需要一兩年,用工時上千,人吃馬喂的,比在陸地上蓋房子還要貴上好幾倍。
一、地窨院有啥好處?
晉南到豫西這一帶,地勢特平坦,古時候沒有山崖可供倚靠;但土壤多為臥性粘土,特別堅實,生土建築可行,就為挖窯洞提供了可能性。
從科學角度分析,住在地窨院中起碼有3大好處:
1、隱蔽性強,安全。從遠處看,這裡就是一片荒野,只有近到跟前才能看到院子的外沿,是古代躲避小股土匪的天然屏障;
2、住著舒服,實用。一般來說,窯洞本身就是冬暖夏涼的,而地下窯洞更是如此,冬天爐子裡面添點火就能熱烘烘的,夏天地上40來度,下面睡覺還要蓋上被子。
3、此外,它對於風沙、雨雪也有較強的遮擋性,空間封閉,就是一方獨立的小天地。
二、如何挖一處地下院落?
挖窯院的時候,先向下挖一個土方,深10米,需要一個月,預留斜坡通道,然後晾上一年,讓黃土烘乾,土話叫“歇茬”;在看過風水後,從東南或西北先挖一口窯,與斜坡相連,作為出入通道,然後每個方向只挖一口窯,一口窯需要7-14天,挖完後也是要晾上半年,再轉到下一方向,俗稱“晾窯”;主窯挖完後,再挖兩側的輔窯,不需晾曬,整個地窨院就算是完工了。
三、應該怎麼住?哪裡算是上房
一般來說,晉南有“有錢不鋪東南廈”的說法,即主人通常只住在西窯、北窯,南窯用來養牲口、放糧食;東窯用來當柴房和磨坊。所以,我們看到的地下院普遍西北比東南寬闊,是因為西北日照時間更長,適宜人類居住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