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專罵洋奴才
-
2 # 鄭捕頭
小品的表演方式分很多種,有的比較安靜,有的則有些鬧騰,因為動靜大的表演方式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深,也就形成了小品表演總是扯著嗓子喊的假象。
追根溯源,小品是怎麼來的呢?其實它最早就是話劇表演的小片段。比如擇取一出大戲中的一個段落,幾個話劇演員進行演繹。陳佩斯和朱時茂最早把這種形式放在春晚上表演,也就有了小品這種形式在熒屏上的風行。
其實既然是話劇的片段,那小品既可以是喜劇型別,也可以是悲劇或正劇型別。但正因為小品登上的是熱鬧喜慶的春晚舞臺,它也就被約定俗成為喜劇小品,以至於現在我們只要說到小品不用在前面加定語,就已經把它當做喜劇作品了。
話劇演員的臺詞功底為什麼過硬?那些演員說話為什麼都非常有底氣?這是因為話劇表演本身就要求演員儘量放大音量,好讓場內的觀眾儘量聽得清楚。哪怕是呢喃的話,也要用略大於日常說話的音量表達出來。舞臺藝術大概都有這樣一種對於音量的要求。
而且喜劇也往往伴隨著熱鬧,當然一個人安靜的獨幕劇也可以是喜劇,但小品畢竟是多人表演佔絕大多數。
喜劇又是怎麼形成的?這其中伴隨著巧合、誤會、曲解、解釋等等,每一個誤會的造成和最終的化解,都要伴隨著許多話語和形體動作,而這往往都要表現得誇張一些,以便讓觀眾看得明白。
熱鬧當然不是小品表演呈現出來的唯一特徵,而且這一特徵也不需要貫穿於一個作品的始終,很多時候熱鬧之餘的安靜,反而顯得非常有力量,或者可以打動人心。比如趙本山和楊蕾表演的《小九老樂》,前面和後面的表演都非常火爆,音量也都比較大,而楊蕾小聲哭泣那一段兒也特別真實,甚至可以說令人動容,是高妙的表演細節。
可見,聲音放大進行表演是小品的一種需要,但又不能太過。有些演員明顯是過了。
不一定都扯著嗓子喊吧,可能視情節、情緒的需要,有時候需要語氣、音調上的提高,根據你的提問,我嘗試這樣推測:1、小品實際上就是短劇,一般需要在舞臺上表演,說話的發聲位置跟日常生活中會不一樣,這可能讓你誤解為“扯著嗓子喊”;2、真正需要提高語調“扯著嗓子喊的”,是角色特徵、情節推動或情緒渲染的需要。比如孫濤,他常演快人快語的幽默角色,所以一般說話調門比較高;再比如黃宏、郭冬臨等,常演性格鮮明的角色,大吵大嚷的情緒比較多,所以表現為“喊”。一個例外就是沈騰,他一般較少採用高音調,但是語言邏輯出乎意料,包袱古靈精怪,他是屬於不是靠音調高低吸引觀眾的一類。3、總之,音調高低是角色需要,有科學的發音方法,不是簡單的“喊”。小品藝術需要語言、形體、舞美、音樂等多種藝術手法的完美結合,適當的音調提高也是打造節目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不是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