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本人二十歲,最喜歡一個人看電影。
14
回覆列表
  • 1 # 江南的故事酒館

    如果想以寫影評為生,那你要成為著名的影評人才行

    《如何寫影評》作者:蒂莫西•科里根01_能否寫好影評和一個人的藝術感覺、電影知識積累和文字表達能力三個方面有關。02_作者首先提出了影評寫作的三個步驟,即想、看、寫,並歸納出各自的重點。在寫影評以前,寫作者具體要思考的問題:包括影片的片名和情節有什麼聯絡?為什麼電影以此種方式開場?為什麼以這樣的畫面結束?這部影片和同類題材的電影有什麼異同?攝影機運動是否有某種顯著的形式?遠景鏡頭,疊化或是跳接有什麼講究?影片中哪一組鏡頭是華彩段落?這些問題提供了一種寫作的角度和思路,這就邁出了影評寫作的第一步。接著作者論述了在分析這些問題時要遇到的基本知識,如果沒有這些常識做墊,寫作就會沒有針對性,甚至會讓人覺得於電影無關。這部分內容涉及到景別、角度、視覺記憶與反思、敘事、角色、視點、比較研究、場面排程與現實主義、構圖與影像、畫面的空間透視、剪輯、聲音等,有了這些知識積累,即便是以前沒有接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也基本消除了電影技巧知識上的障礙,可以順暢地在電影王國裡遨遊了。接下來是關於影評寫作風格的,這部分涉及語言表述和文風,作者討論了合適的用詞、內涵與外延、語調、簡潔、變化的句型結構、首段、結尾段落等寫作的關節點,作者認為解決這些問題,能讓你的影評文章變得結構完整,條理清楚,文字靈動。03_嘗試注意你的個人觀點和情感是如何成為你的評價的一部分,以及在什麼程度上它們是有價值的——簡而言之,在什麼時候這些判斷不僅對你來說是重要的,而且對別人來說也同樣重要。個人對動作片或者節奏緩慢的浪漫故事的反感也可以成為一篇文章出彩的部分,只要作者認真思考並提供令人信服的理由。04_無論是在你觀影之前的準備,還是在看完電影之後的片刻裡,作為一個作者,你需要將你個人的和最初的觀影感受整理出來,這些材料就是你分析這部電影的基礎。你該談論角色還是技術創新?或是電影對觀眾的影響?為了避免給自己安排一個不可能的工作——評寫整部影片,你應該將你的注意力和分析導向哪裡呢?因為你在銀幕上看到的電影是由許多因素合力的結果——編劇、生產需求、製作成本和許許多多的其他因素——在某種程度上,這些問題都產生於你所看的影像之前。分析電影時,注意到這些問題是非常必要的。05_這就是一篇影評的根本所在:檢驗一個主題是如何透過藝術、技術和商業的共同作用而產生了特定的含義。注意這些因素中最吸引你的部分。自始至終,要保持質疑的心理。06_發問仍然是一篇好影評的關鍵,這些問題可以非常基礎:影片的片名和情節有什麼聯絡?為什麼電影以此種方式開場?電影是在什麼時候拍攝的?為什麼開場時演員表是以一種和背景不協調的方式來呈現的?為什麼影片以這樣的畫面結束?這部影片和我最近看過的好萊塢電影或那些老片子有何異同?這部影片和我知道的外國影片有什麼相同之處?攝影機移動是否有某種顯著的形式?也許是遠景鏡頭、疊化或者跳接?哪三四個鏡頭是最重要的?07_主題並不是電影的“道德”或者 “啟示”,而是電影中用來幫助人們理解電影情節的大大小小的概念。例如:誰是主角?角色本身及其與他人的關係意味著什麼?個人或社會的重要性?還是人的堅毅或慈悲?角色的行為如何呈現言之有物的故事?或是一個有無數種意義的故事?故事強調改變或者堅持的好處了嗎?什麼樣的生活或行為是電影希望你肯定或批評的?為什麼?如果傳遞的資訊或故事不是連貫的,為什麼?電影激發了你怎樣的感覺?高興?沮喪?困惑?為什麼?在粗略地概述一些主要或次要的主題後,作者需要就電影的具體情節和目標來提煉它們。作者的用詞越精確,文章的理解和論證就越詳盡。08_術語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們包括電影的四個層面:(1) 電影與其他藝術傳統的聯絡,比如文學和繪畫。(2) 電影畫面的戲劇層面,或者它的場面排程。(3) 經由攝影機位置和剪輯所構成的電影。(4) 電影中聲音的使用。09_在粗略的概述了一些重要或次要的主題之後,作者需要就電影的具體情節和目標來提煉他們,作者用詞越精煉文章的理解和論證就越詳盡。1 敘事(敘事包括故事和情節兩個不同的部分,故事就是事件,情節是指對一系列事件的安排建構)電影的敘事是如何被建構的?你如何認識影片的敘事結構?這些情節是按什麼順序組織在一起的?採用這種特定結構的原因?選擇這些情節而忽略其他一些情節的原因?故事被講述的方式是個突出的特點嗎?因而可以成為分析的焦點嗎?有旁白嗎?是否由劇中人物來描述旁白?因此這個角色是情節的組織者?是否由技術性要素暗示了故事的結構方式?這部影片是否特別關注歷史和時間也因此影響了情節的建構?什麼在推動故事?2,角色角色是否真實?是什麼使他們具有真實感?服裝,對話,其他?角色如果不真實,為什麼?是什麼使他們顯得不可思議?角色適合故事的背景嗎?角色改變了嗎?如果是,以什麼方式?角色代表了怎樣的價值觀?3,視點(最好試著解釋某種電影技巧是如何創造出一個試點的,比如用光,場面排程)電影是以什麼方式決定你所要看到的?它以某種方式限制或控制了你的視野嗎?如果你是透過某個角色的視角來觀看的,那麼你對這些角色有何瞭解?攝像機是什麼時候和怎樣創造出一個角色的視點的?4,場面排程,(對於理解力強的影評人來說,場面排程的工具和術語是所有電影最重要的特色)佈景中的物件和道具對影片中的人物和情節是否有特殊的意義?影片中的佈景道具和人物的位置安排是否有特殊意義?佈景和場地是否描述了主題,還是變得比情節和角色更重要?佈景和場地的製作系統或歷史時期?角色著裝的方式暗示了他們看待自己方式或者他們期待被別人看待的方式嗎?某個角色是否一換衣服就變成另一個人?一件衣服是否有助於你分析角色?影片中是否有重要的光影圖形意在強調一個場景?光影的色調是自然的還是顯得很人工?有人一直處於陰影中嗎?人物和空間的關係式?影片中的顏色是否真實?影片用色是否有什麼模式?顏色的使用有什麼象徵意義?顏色和色調是如何與主題產生聯絡的?5 構圖與影像(你要讓畫面本身的力量在寫作中顯現出來)畫面的焦點是?空間是否擁擠寬敞扭曲?為什麼用寬銀幕?這對人物的世界有什麼意義?畫面如何使你以何種方式和何種關係來看待人物和事件?攝影機的角度?與人物的關係是否符合?攝影機境況與空間和動作的關係是否平衡或不平衡,那麼在暗示什麼?景框與物件之間的距離,這些大眾特遠的鏡頭是否可以根據某些意義模型來理解?景框外的空間的活動,聲音,有什麼含義?影片如何用景框來強調人物周邊的世界?景框是否暗示了對世界或某個人物的觀點?景框的靜止或運動是否可以成為你從中可見的世界的基礎?景框的移動是否顯現了那個世界的複雜性,(越能注意到這些複雜性你的分析越深刻)6,剪輯(有兩個用於觀察的普遍原則,首先看剪輯如何建立景物人物與情節之間的關係的,它是否在人物事件與動作之間建立了聯絡和對立,其次是注意影像間更加抽象的關係,空間,方向,節奏是如何對觀眾視覺和心理起作用的)剪輯遵循的邏輯是?這樣剪輯的目的是?剪輯的連貫性是否有更加廣義的對於世界和社會的暗示?電影是否有意創造一個有邏輯且安全的世界?連貫性剪輯是否做出了某些調整以此來製造某種情緒反應?為什麼各路電影長鏡頭多而剪輯少?西部片中的正反打為何常常是人與物而非人與人?是否由連貫感中斷?為什麼這樣?某個段落中的正反打是否指出了角色的某些資訊或者他們如何看待世界和彼此的?正反打中是否有一個人物的鏡頭更多,而在正反打營造的視線模式中兩人永遠沒有視線交匯?快速剪輯的應用是為了滿足什麼需要?影片中的定位鏡頭是否很少?人物是否和我們一樣迷失了方向,這種迷失感與主題有關嗎?剪輯中是否用了很多跳接來暗示時間的推移?為什麼要用這種方式來打斷連續感影片中是否因為缺少了正反打鏡頭而使我們無法認同某個角色?導演是否強迫觀眾對某個角色產生認同感而與另一個保持距離?某個剪輯方式是否令你困惑,因為它打亂了你對世界的一般理解?7 聲音聲音和畫面的關係?聲音是否扮演了引入和結束畫面的傳統角色?聲音是否比畫面重要?為什麼?音樂對敘事的關係?除了講述故事外對話還有什麼作用?如果要你從影片中選出三段最主要的音樂,你會怎麼選為什麼?分析一部影片時瞭解你要使用的分析方法是很重要的,因為這種自覺會幫助你察覺該方法的侷限性,觀眾的需要和文章的意義。1,歷史的方法。電影自身之間,電影與其製作條件,與受眾的歷史關係。2,民族電影,就是說,從文化和民族性格的角度來討論電影,這種方法背後的假設是電影透過相當數量的個體性來煙花和獲得理解。3,型別電影。特定型別的電影有不同的結構,主體和風格技巧4,作者論5,形式主義,即電影的風格,結構,技巧是如何在電影中以某種方式組織起來的6,意識形態,比如分析好萊塢霸權,女性主義,種族主義,階級論,後殖民主義,同性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直播app直播好,什麼遊戲直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