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東昌芙蕖

    在傳統觀念中,慈善往往意味著不包含任何附加條件的贈予。然而,過去幾十年間,越來越多慈善組織開始嘗試將一些在商業領域中已頗為成熟的金融工具應用於公益事業,發展出了以 “專案相關投資” (PRI, Program-related Investments) 為代表的諸多新型慈善運作機制,不僅顯著提升了公益專案的效率和質量,也促使人們從根本上反思 “慈善” 這個概念的內涵與外延。

    蓋茨基金會近年來透過 “專案相關投資” 在全球範圍內推進其公益使命的嘗試,正是上述社會創新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2009 年,蓋茨基金會拿出 4 億美元,嘗試透過附加特殊條件的投資來推動市場機制和民間力量為貧困、健康和教育問題提供具有可持續性的解決方案。如今,蓋茨基金會的專案相關投資規模已逾 15 億美元、涉及專案多達 47 個。有些專案帶來了意料之外的超額回報、也有些專案暴露出這類投資可能存在的侷限。分析蓋茨基金會在這些公益投資方面的新嘗試,無疑能夠深刻拓展我們對於慈善的理解。

    為窮人投資:來自孟加拉國的故事

    孟加拉國有近半數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僑匯是許多家庭的重要收入來源。然而,所有曾為出國 “窮遊” 專門做過功課的人都知道,跨國匯款的手續費往往令人咋舌。對於許多要將微薄積蓄匯回家鄉養老扶幼的孟加拉勞工來說,省下一分匯款費用,就意味著能讓留守家人的生活稍加寬裕。

    不僅如此,孟加拉國七成以上人口生活在缺乏金融服務機構的農村,銀行賬戶覆蓋率還不到該國總人口的六分之一。話句話說,即便願意支付高額匯款費用,大部分孟加拉勞工依然無法將辛苦掙得的血汗錢送到家人手中。

    在這種情況下,一家名為 bKash 的公益性金融服務公司注意到近七成孟加拉人擁有手機,於是據此研發出了一套基於移動電信網路的現金交易系統。這套系統的實質,是將每個邊遠地區的小賣部變成一臺提款機,透過讓現金在社群內部流動起來而降低遠端匯款成本。可是,只有覆蓋率達到一定程度,這套系統的運營成本才能真正降低,開發者們為邊遠地區低收入人群持續提供匯款和支付服務的初衷才能落到實處。

    拓展使用者網路自然需要極大的投入。不僅如此,在 bKash 系統惠及大多數人以前,虧損幾乎不可避免。這些因素都使傳統投資者對 bKash 望而卻步。為幫助 bKash 跨過上述門檻,蓋茨基金會於 2014 年向 bKash 投資 1100 萬美金。依靠這筆投資,bKash 從零開始,在三年時間內建立起了涵蓋十餘萬商戶、兩千萬人口的支付網路。如今,在這個支付網路上,月均交易頻次超過七千萬筆,週轉資金規模超過一億美元。

    然而,與傳統投資者不同,蓋茨基金會在向 bKash 提供資金時,並不以回報率作為決策的唯一依據,卻格外注重考察投資可能帶來的社會影響力。具體來說,蓋茨基金會之所以向 bKash 投資,是希望孟加拉國廣大貧困人口能夠享受便捷、廉價與安全的金融服務,從而改善生活質量。因此,蓋茨基金會的投資並不是無條件的:只要基金會持有 bKash 股份,就會在董事會內部確保該機構將針對貧困人口的小額信貸作為首要業務。也正是因此,即便在 bKash 高速發展的今天,依然對每個使用者每天轉賬和每月交易的額度有著嚴格的限制。

    專案相關投資:探尋公益邏輯和逐利邏輯的相容可能

    蓋茨基金會對於 bKash 的投資,是一筆典型的公益性投資。公益性投資的概念肇始於上個世紀中後期。一般認為,美國慈善家約翰·洛克菲勒三世於 1969 年在國會針對稅收改革法案所舉行的聽證會上,首次陳述了使用投資解決社會問題的可能性。稅法改革法案正式正確使用了 “專案相關投資” 的概念。此後,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期間,美國和歐洲一些公益基金會對將商業投資手段與企業管理方式引入慈善領域展開了探索與嘗試。新世紀以來,針對公益性投資的研究與實踐都出現了顯著增長;但是,直到近幾年,隨著蓋茨基金會等具有全球影響的大型慈善組織正式將專案相關投資作為一種重要的公益行動模式,公益性投資才真正得以受到應有的關注和重視。

    專案相關投資兼有投資與慈善的一些特點,但又完全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投資活動與慈善行為。專案相關投資的首要目標並非獲取利潤,而在於推動被投資機構為投資方所關心的特定議題提供更好的方案、產品和行動。同時,專案相關投資並不單純為慈善活動提供資金和補貼,而旨在幫助被投資機構儘早實現 “自我造血”,從而確保慈善使命的持續性。不僅如此,專案相關投資雖然目的性強,但一般不直接針對政府或政策,而是試圖透過市場機制來動員各種力量朝著公益目標共同努力。

    專案相關投資的核心要義,在於利用慈善資金克服市場在為弱勢群體提供產品和服務方面可能出現的失靈,從而透過強化——而非削弱或者替代——市場機制的方式持續推進慈善使命。在現實中,針對弱勢群體的產品和服務往往存在交易成本高、邊際利潤低和不確定性強等問題,難以吸引到商業投資。不過,如果這些產品和服務的提供者能夠邁過最初的發展門檻,就像 bKash 案例所展示的那樣,就很可能透過規模效益顯著降低成本,從而為自身持續發展提供足夠的資金回報。如果像蓋茨基金會這樣的慈善組織能夠幫助更多像 bKash 這樣的企業渡過最初的難關,更多弱勢社會成員就能以更低廉的價格持續享受更優質的活動;而當像 bKash 這樣的企業能夠 “自我造血” 後,公益投資者就可以將資金轉移到其他同樣具有前景和潛力的專案上去。

    專案相關投資雖然不同於傳統商業投資,但歸根結底還是一種建立在市場機制上的投資行為。因此,專案相關投資者不僅會使用許多成熟的投資手段,也會利用投資者所具有的優勢來推進自身所關心的議題。當然,如同所有其他投資行為一樣,專案相關投資也有成本和風險。例如,當蓋茨基金會為投資物件提供低息貸款和資金擔保時,他們往往會收取遠比市場費率低廉的利息和佣金,而他們貸款和擔保的物件則往往具有比市場平均水平更高的風險。蓋茨基金會進行公益性投資決策時,也會將對於投資成本和風險的估算納入考慮,以確保相關投資能最大限度發揮作用。

    就許多人頭腦中對慈善行為的固有印象而言,專案相關投資帶來的最大沖擊,可能在於針對營利性企業股份的投資。那麼,公益邏輯和逐利邏輯之間的張力是否真的不可調和呢?蓋茨基金會的實踐證明:二者之間的相容程度或許比人們的想象要高。例如,所有蓋茨基金會的專案相關投資都附帶明確的公益條件,包括要求投資物件承諾以低廉的價格向貧困地區和弱勢群體提供產品和服務。更重要的是,對於像 bKash 這樣接受過公益性投資的企業而言,只要能不斷髮展,就意味著能讓更多貧困人口不斷受益。

    從這個意義上說,與傳統的慈善行動者相比,公益性投資者擁有更強的雄心壯志。蓋茨基金會專案相關投資業務前負責人朱莉·桑德蘭坦言,她的團隊對於那些不具備可持續發展可能性的專案和模式不感興趣。公益投資人不僅希望解決具體問題,更注重慈善的長效機制。因此,專案相關投資雖然不以回報為目的,但投資人對專案的損益程度往往非常關心,而且有時還會利用投資人所具有的資訊優勢和干預能力,為投資物件的健康持續成長保駕護航。

    不以賠賺論英雄:蓋茨基金會公益性投資嘗試的啟示

    蓋茨基金會旗下一些專案相關投資的回報率,足以讓絕大部分商業基金經理汗顏。2013 年,蓋茨基金會以在納斯達克板塊收購股票的方式,向一家名為 Anacor 的小型生物科技企業投資五百萬美金,以支援後者開展針對罕見疾病藥品的研發。此後,在短短兩年半時間裡,Anacor 的市值從兩億激增至 45 億美元。當蓋茨基金會在 2015 年售出其手中的絕大部分 Anacor 股票時,投資回報率竟高達 17 倍!

    然而,在桑德蘭看來,這些收益不過是錦上添花,並非基金會最初決定向 Anacor 投資的原因。蓋茨基金會作為一個慈善組織,不僅要將上述投資的全部收益用於其他公益專案,而且其公益性投資從不以獲取利潤作為首要出發點。

    事實上,蓋茨基金會所進行的不少專案相關投資,雖然從賬面上看略有虧損,但依然發揮了基金會所希望實現的社會影響。例如,2012 年,蓋茨基金會向以研發新型免疫方法為主要業務的 Genocea 公司投資五百萬美元,用以支援其開展針對 T 淋巴細胞的研究。2015 年,Genocea 上市後,蓋茨基金會售出了手中的所有股份,收回了 470 萬美元的資金。雖然蓋茨基金會的這筆投資在賬面上虧損了 30 萬美元,但依據投資協議,Genocea 公司必須將相關研發成果廉價供應給貧困地區。從這個意義上說,蓋茨基金會以 30 萬美元的低成本,激發了一連串影響深遠的公益鏈式反應,而這是同樣額度的捐款和補貼等傳統慈善投入所根本無法達成的。

    當然,蓋茨基金會的公益性投資嘗試也遇到過挫折。例如,該基金會針對營利性企業的第一筆專案相關投資,就因基金會的公益邏輯與投資接受企業的成長模式存在衝突,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企業的發展,最終也影響了基金會慈善使命的實現程度。可見,專案相關投資並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萬能鑰匙,只有當投資者的公益邏輯與投資物件的發展模式存在共同點時,公益性投資才能成為慈善的利器。

    正如蓋茨基金會執行長蘇珊·德斯蒙德-赫爾曼所言,透過專案相關投資與私人部門展開公益合作的新嘗試,有時候能幫助像蓋茨基金會這樣的慈善組織拓展使命,有時候則不能,但慈善組織有必要掌握這些新工具。如今,蓋茨基金會在強化對專案相關投資篩選力度的同時,依然在許多領域繼續使用捐贈和補貼等相對傳統的慈善方式為公益活動提供資金,而包括惠康信託在內的許多其他大型慈善基金會,也同樣開始嘗試多管齊下地推進公益使命。

    蓋茨基金會在公益性投資方面所做出的嘗試,不僅證明了讓市場為窮人服務是可能的,更告訴我們:只有不斷拓展和改進旨在實現公益使命的新機制和新方法、只有不斷挑戰人們對於慈善的固有看法,慈善之路才能越走越寬。

    Bank, D. (Eds.). (2016). Making markets work for the poor: How the Bill & Melinda Gate Foundation uses program-related investments. Standard: Stanford Center on Philanthropy and Civil Society. 慈善金融:歐美公益風險投資的含義, 歷史與現狀。經濟社會體制比較,4,015。

  • 2 # 陳言新語

    二個,如果比較大型,一定要經過相關部門的批准,財務規範。

    再者,要找可靠的合作伙伴,幫你運營這個專案。

  • 3 # 冬天不孤獨

    按照標題回答問題!

    如果說資金不太富裕,想盡一份愛心,那麼可以選擇一些你正在使用的軟體,他們有愛心繫統。比如說QQ的愛心企鵝,支付寶的愛心捐贈。都是可以為慈善盡一份自己的力。錢雖然少,但是也算是慈善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十幾萬百來萬去捐的。

    如果說數額比較大,那麼建議你找一下正規的機構,去當面捐款(看準了哈,都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到底哲學家有潛力成為作家,還是作家有潛力成為哲學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