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蝴蝶涯泉
-
2 # 國內ERP專題
世族是魏晉南北時期地主 階級的統稱
這個問題問得有點大,世族是魏晉南北的說法,與寒門是相對的關係。南北朝時代,世族已發展成一種具體而完整的社會階級,與其他階級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
如果只是針對從魏晉到隋唐時代,朝代會滅但世族卻可以存活下來,可能更加容易理解一些。
因為這些地主也階級掌握著社會資源,土地、人脈關係和其他資源,而且只有這些人不用擔心生存的問量,可以一心做學問,寒門也能出學子,而當時不是科舉制度,是察舉制、九品中正、舉孝廉。寒門子弟都沒有有脈,誰會推薦你呢?所以寒門子弟出頭的機會是很少的,也是很難的。極少數影響力極大的寒門子弟才有那麼一點機會。
朝代的更迭是一群人替代另一群人掌握了朝政,無論誰掌握了朝政,總需要有社會資源的支援。一個世族內部就是一個濃縮的社會,管理一個大家族與管理一個國家地方有異曲同工之處。
因此,新的朝廷建立後,需要錢、糧吧,誰能給你?當然是世族。
總需要有人協助管理吧,誰有這個能力的資格,還是這些世族。
晉武帝也算牛人,也得向世族低頭!拓跋鮮卑等胡族進入中原,也得巴結當地的漢人世族,所以在魏晉南北時期,朝代更迭快,但世族長期屹立不倒就是這個原因
無論什麼朝代,地主階級中部分享有政治、經濟特權的家族所構成的一個特殊階層,這個階層就叫士族。但同一個世族未必能長存,與滿清的王爺是一樣的,也會沒落,實際上魏晉時期很多大的世族到了隋唐就沒落了。不然,怎麼會有:“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的詩句呢?所以,世族也不能長存。
如果你把世族理解成血脈相沿的家族,則是另一個概念只要不像方孝儒那樣被滅十族,或產生在大天災、病害、戰爭。都會繁衍下去。
-
3 # 超風行者
朝代:自從秦朝開始“家天下”以後,家與國為一體,朝代更替必須要有階層付出代價,皇權末年的悲劇大部分是皇帝自己直接或間接造成的,禪讓給所謂的賢君的比例基數不大,吸取歷史教訓,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從古至今所有歷史都一樣的規律
世族:宗法制與家長制有關,世族的興旺跟朝代環境不一定成正比,亂世天下世族才得以生存,和平年代世族是被首先打壓的群體,世族生存發展像叢林發展一樣,留下來的是精英
-
4 # 經典守望者
首先,和政治若即若離。如果絕對遠離政治,那麼肯定不會成為大世族,甚至不會成為世族。但是如果和政治走的太近,那麼只要站錯了一次隊,那面臨的就是滅頂之災。不僅整個家族幾個時代的努力都會化為泡影,而且更有可能成為政治的殉葬品。所以,很多延綿千年的大世族每一代都保證有官宦在朝,以保證永遠掌握話語權,但是並不需要每一代都進入核心圈子。這樣即使改朝換代,即使江山易主,那麼只要沒有血債,沒有隸屬於某個新朝極為厭惡的政治集團,那就很容易會存續下來。因為每個朝代都需要政務官和事務官來負責具體的朝政。
其次,延綿千年的世族絕對不是最富有的,因為太過於富有會招致嫉妒和貪婪的人。但是,他們會有很多的人,會有很多的土地與糧食,還會有很多的地方支援和聲望。這三點就是世族耕耘民間基層的護身符。有了人丁興旺,就會讓家族的抗風險效能提高,即使遭遇戰火,有族人存活下來延續香火的可能性也會比較高。有了土地和糧食就可以保證基本的生計,土地只會荒蕪,只要有主人在就不會被人奪走。很多時期都是國家掌握了大量無主荒地,原因就是主人離世或者遠逃。而只要有地方的支援,那麼左鄰右舍互幫互助,家族無論是興旺發達還是家道中落都會有人幫襯。而且長存的世族基本上都是從民間汲取力量,只要民間的基本盤在,那麼就不會有敗亡的一日。
第三,保證子孫的教育。每一個長存的大世族中的核心家庭都會很重視子孫的教育。不僅是會盡可能保證其讀書進學,更會在宗祠附近設立家學,這樣的財產即使是抄家也不算在家財之內,屬於宗族祭產。這樣不懈的努力下,總會有讀書種子生根發芽。家道中落時可以重振家門,家運昌盛時可以光耀門楣錦上添花。因而,即使是國家滅亡,朝代更替,一些世家大族也可以憑藉著這樣的智慧存活下來,有的甚至可以更上一層樓,開拓新的天地。
-
5 # 御劍臨峰
中國歷史上一段時間內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經濟雄厚,沃土千里,他們世代顯貴且位高權重,不管朝代如何更迭,社會如何風雲變幻,他們都牢牢穩坐政治權勢上端,皇帝輪流做,大官是他家。他們是誰呢,可以在長達幾百年的歷史上這麼長盛不衰?他們就是門閥世族,這是一個特定歷史政治政策下的產物,一個特殊的階級。
下面道一道他們是如何產生生存到消亡的!
先說世族的產生在科舉制度還沒問世前,各朝各代官員的選拔都是靠推薦方式,比如已成制度的漢朝有“察舉”與“徵辟”。“察舉”是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透過考察選取人才並推薦給上級或中央,“徵辟”是皇帝親自徵聘或是公府、州郡自行選取屬吏。這種選官制度為拉幫結派、結黨營私提供了沃土,有推薦權力的人周圍圍繞著一批批門生、屬吏,而被推薦者為了官職的穩定或升遷對推薦者馬首是瞻,漸漸地形成集團。他們經濟寬裕,壟斷知識世代通經學古,甚是把持朝政,累世顯貴 世族應勢而生。
再說世族的發展世族的發展也如世間萬物一般,從出生→成長→死亡。世族經過秦漢發展到魏晉高峰最後隋唐消亡。春秋戰國征戰不休,兼併不斷,各諸侯為增強勢力,養士盛行,各卿大士權貴門客滿座,當他們累世發展即可左右政治把持朝野,世族大家即已形成。如晉國六卿:韓、魏、趙、智、範和中行六氏,最後六氏架空晉室,相互爭鬥來了個三家分晉。
到了漢朝,漢武帝採取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官僚多以經術起家,有些家族四世三公,家底雄厚,門生故吏遍佈天下。西漢後期土地兼併嚴重,大家族圈地千傾,私營田園自成一方豪強。東漢時豪強廣佈天下,劉秀也是在豪強世族幫助下得以成立東漢政權。然而朝廷一旦勢弱各豪強世族便紛紛割據一方,三國就是各世族互相兼併的過程,大的世家有袁紹袁氏世、夏侯惇夏侯氏、曹操世家、東吳孫權孫氏、諸葛亮諸葛氏等世家。
魏晉時期由於統治者都是有賴於世族的幫助支援才能成立政權,所以對世族的發展放任縱容並給予政治政策的扶持與優待,形成了典型的門閥政治。特別是東晉時期出現了“王馬共天下”、“桓馬共下天”等的現象。西晉後期政治腐敗,八王叛亂戰爭不亂,西晉被匈奴異族所滅,皇族司馬睿在琅琊王氏王導、王敦的支援下南下建立東晉政權,並化解了與南方吳姓大世族的矛盾,東晉立足南方與北方十六國對峙。這時期世族權利比皇權都要大,皇室一要爭權,世族便聯合打擊,皇帝不好當。
隋唐時期的世族主要來自關隴集團,他們源於西魏時八柱國、十二大將軍的軍國政策制度。當時八柱國、十二大將軍不僅是軍隊的統帥還是國家的領導核心,同時還是關中地區最顯赫的二十大家族。他們為了維護權力,保住權勢,相互聯婚,透過婚姻維持成為了一個政治集團,他們左右、決定了西魏、北周、隋唐四個朝代長達幾百年的政治。這四個朝代的皇室、宰相等掌權者都是關隴集團人員,如隋朝楊堅是北周大柱國兼國丈,其父是西魏十二大將軍之一,唐朝李淵是楊堅的老婆的侄子,其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國之一,這個集團都是錯綜複雜的親戚關係,互相幫扶制約。他們統治了四個朝代,勢力何其強大。
最後說說世族怎麼消亡世族大家鄙視寒門庶族,他們自成一系,透過聯婚相互維護關係,他們把持政治侵佔社會資源。佔用了絕大部分政治、經濟、土地等資源,這樣對寒門庶族不公平,對皇室皇權又構成威脅,所以引來兩方勢力對它的打擊。特別是在晉朝南北朝時期,世族腐敗不堪,貪圖亨樂,奢侈成風。來自寒門將領的劉裕平叛成功後篡位改朝換代,對門閥世族進行嚴肅整頓,嚴重打擊了江南世族勢力,而南北朝時期的候景之亂更是對南方世族的毀滅是打擊,他專挑世族報復性滅殺,南方世族遭到毀滅。
到了隋唐時期,為了打壓世族,選拔官員採取科舉制度,一些世族官員遭到排劑。唐高宗武則天時期科舉制度得到完善,更多寒門學子得以走進官場,關隴世族在朝中勢力所剩無幾。到了黃巢起義和朱溫篡位,兩位對世族充滿怨恨,波及大小世家,兩次對世族的絞殺,使世族徹底從中國歷史消失。
眼看當今世界,湧現出一批批財閥、政治世家,他們左右政策把持朝綱,政府成為了他們代言人。大財閥有美國的洛克菲勒、摩根、杜邦等財閥,南韓的三星、現代財閥,大政治世家有日本的鳩山家族、麻生家族、福田家族等,美國的羅斯福家族、布什家族等,這是在中國消失一千多年的門閥世族以另一種方式的出現在世界上。
那麼當今中國社會能不能杜絕這種形式的門閥世族的出現呢?
回覆列表
世族是一個比皇族更有成就的團體。中國歷史上也有不少世族,他們的存在,不僅僅時間悠久,而且能夠影響到王朝的更替。
不過絕大多數的世族都是投機派,特別是在亂世,這些世族總是置身事外,在各方面投資,想要爭奪天下的雄主們只有表現出足夠的實力,才能得到世族的支援。
世族將“雞蛋”放在多個“籃子”裡。
在亂世,世族通常都是押寶的,當自己的實力難以影響王朝更替,為了保護自己的權利,世族會將自己家族的子弟派到不同的陣營,這樣不管哪一方獲得勝利,世族都不會衰落,三國時期的諸葛家族就是一個例子。
雖然諸葛亮住茅廬,但他的家族卻不簡單,諸葛亮有兩位哥哥,兩位哥哥都在不同的陣營,兄弟三個各自在魏蜀吳。最後,不管哪一方得到天下,諸葛家族都後繼有人,不會滅亡。
世族勢力任何一個朝代都存在,他們是各方勢力拉攏的物件,也是各方勢力戒備的物件。
世族勢力足以影響朝代的更替、君王的繼承。
在東晉時期,世族勢力足以影響朝代的更替、君王的繼承,主要的世族就是琅琊王氏。當時有這麼一句話:“王與馬,共天下。”東晉的統治者是司馬家族,也就是所謂的馬,而王則是琅琊王氏。
琅琊王氏的主要代表人為王導和王敦兄弟,因為他們的支援,司馬家族才能夠建立東晉。
東晉建立之後,大權其實把握在司馬家族和王家兩個家族手中,琅琊王氏就是另一個東晉的王。
琅琊王氏是古代著名的世族之一,在這之後,還有不少世族,但能夠左右朝代更替的世族卻越來越少了,更多的世族就像唐朝的五姓七望一樣,能夠影響到朝代,但不能單獨影響整個朝代。
到了這一時期,皇族勢力越來越強,世族勢力逐漸變弱,在朝堂上,也分成了兩個陣營,皇帝想要掌握更大的權利,消除世族的影響。而世族要保持應有的權利,並且擴大自己的權利,世族與皇帝的鬥爭也是後世主要的鬥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