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恩4

    這個問題,在我上中學的時候一字不差的問過我麻麻,我麻麻的回答我至今還記得,她說“咱們家算不上有錢,也不算太窮,因為和你們班(某某某)那幾個比,咱家差一些,但是和(另外某某某)比,咱家有會好很多,所以媽媽不用你省吃儉用替家裡操心,但是媽媽給你錢你也得學會省著花”。我覺得我媽的回答現在想想都覺得很靠譜,因為青春期的孩子心理總是很敏感,如果引導不好會出現自卑或許自負的心理,這對於孩子的成長都是不利的。

    我最不喜歡的就是家長騙孩子,比方說“你這次考試考到班裡前三名,我就給你買什麼什麼”,然後孩子努力考到了預定的名次,家長就變卦了”你學習是為自己學的,又不是為我學的,我當時這麼說還不是為了激勵你,你現在學習上來了是應該的,還要啥獎勵。”,當孩子聽到這樣的回答,第一是生氣,第二可能會叛逆,“就是不學習好又能怎樣!學好了還不就這樣”。第三可能讓孩子對契約精神產生誤解,長大後和你一樣,變得不守信用。

    所以,對於孩子提出的問題,家長首先要做到的是實事求是,你可以在回答的方式方法上動動腦子,尋求最好的交流效果,但千萬別欺騙孩子!

  • 2 # 育兒奶爸

    美國小孩問他的富爸爸:“我們家有錢嗎?”爸爸回答他:“我有錢,你沒有。我的錢是我自己努力奮鬥得來的,將來你也可以透過你的勞動獲得金錢。”

    中國小孩問他的富爸爸:“我們家有錢嗎?”爸爸回答他:“我們家有很多錢,將來這些錢都是你的。”

    孩子傳承的是什麼?

    美國小孩聽了爸爸的話會獲得以下幾方面的資訊:

    (一)自己的爸爸很有錢,但爸爸的錢是爸爸的;

    (二)爸爸的錢是透過努力得來的;

    (三)我如果想有錢,我也得透過勞動和努力獲得。

    獲得了這些資訊,這個孩子就會很努力,對人生也會有很多期許,他也想透過努力像爸爸一樣獲得財富。美國爸爸傳給兒子的不僅僅是物質財富,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財富,精神財富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中國小孩聽了爸爸的話獲得的資訊是:

    我爸是有錢人,我們家有的是錢,我爸的錢就是我的錢!我不用努力就已經有很多錢了。

    於是,當孩子長大接手父親的財富以後,不知道珍惜和努力。應了古語的“富不過三代!”

    這位中國爸爸傳給自己孩子的僅僅是物質財富,沒有精神財富作依託,物質財富是一把“雙刃劍”。

    我們不是在刻意比較這兩種教育的好壞,但有一點需要引起家長的重視:培養孩子的財商很重要。

    財商≠財富能力

    實際上,財商教育之所以重要,因為它不僅是財富能力的教育,更是一種品格教育和責任教育。

    很多家長認為教育孩子不看重金錢是一種美德,這沒有錯,但需要明確的是,教育孩子不看重金錢的根本目的是減少攀比心和虛榮心,而不是讓孩子不在乎金錢,大手大腳,更不是讓孩子坐享其成,讓孩子變成啃老族!

    那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財商呢?

    首先,不要把將壓歲錢存起來當作教育孩子理財的唯一方法。

    其次,家長們要定期給孩子一些錢,要鼓勵孩子們合理地消費掉。可以讓孩子們到超市購買自己喜愛的零食,玩具,學習用品,禮物,甚至衣服。

    在孩子每次消費後,家長要和孩子及時地交流一下購物的感受,如問一下孩子這次消費是否必要、是否合理、是否滿意?透過交流,家長可以幫助孩子總結消費的經驗和教訓,慢慢地幫助孩子學會理智、科學的理財。

    理財教育帶給孩子們的不僅是一種消費觀,更重要是會帶給孩子一些內心的安全感

    在金錢方面給予孩子安全感,“藏富”和“哭窮”要適度

    安全感是我們近年來家庭教育領域和心理學領域經常提及,而且頗受重視的一個概念。但安全感被人們強調更多的是一種情感方面的依戀。實際上,對孩子來講,金錢方面的安全感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沒有引起家長的重視。

    目前,一些富人家長為了杜絕孩子養成大腳大手的壞習慣,於是就在孩子面前“藏富”“哭窮”,這種做法需要適度,適度的“藏富”“哭窮”可以變為孩子前進的動力,如果過度了,可能會給孩子造成一種壓力,造成金錢方面的不安全感。

    大家想,一個整日看著父母為錢發愁、抱怨的孩子,能專心致志地學習嗎?所以在孩子成年以前,家長要以堅定的語氣告訴孩子:“爸爸媽媽一定會保證你上學、生活的費用,你不用擔心。但長大了你就要透過自己的努力去創造財富。”

    這種承諾對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當孩子的內心安定了,智慧才能得到良好的發揮。

  • 3 # 青欖教育

    年紀漸長,孩子對我們家的財務狀況越來越有興趣,常常向我打探家裡“有沒有錢?有多少財產?算是有錢人,還是過得有點辛苦的平凡人?”

    這讓我想起自己小時候,也曾經對家裡的財務狀況很好奇。不過,因為三天兩頭看著爸媽為了柴米油鹽、學費、生活費吵得天翻地覆,所以根本不用問,我們兄妹三個都心知肚明“家裡不太好過”,不要說不敢輕易開口要父母買“奢侈品”,有時候連該花該買的,都覺得向父母伸手很罪惡。從小意識裡就被深深地烙印著“咱家很窮”的自卑情結。

    有很多父母認為,這樣很好啊,孩子才會知道要節省,要感恩,要奮鬥,才不會成為啃老一族,將來必有出息!

    是,這些都是因為心中存在著揮之不去的“匱乏感”而被激勵出來的正向影響力。

    不待父母催促,我就深深明白,要解救家裡生計,要翻轉全家處境,唯有依照尊長老師不斷耳提面命的——一定要用心讀書,而且非常用功,才有出人頭地的一天!

    因此,小時候,不待父母使喚,我們三姐妹看到佝僂又勤勞的父親背影,看到家裡一半以上的空間都被母親化為“家庭即工廠”的代工廠地,就會自動捲起衣袖,幫忙洗碗掃地疊衣服,完全乖巧認命。

    然而,及至成人,我才猛然醒悟,“家裡不太好過”的強烈自覺,雖曾是一股持續驅動自我的力量,但同時,也減損了我正向健康的自我印象(self-image)。

    儘管現在生活光亮美好了,但很多卑微、退縮、否定自己的灰暗畫面,像是一層一層陰霾,不時自動跳出來。

    我看到一個瘦弱的小女孩,明明已經盡了全力證明自己的強大、來推翻自己家庭的匱乏與灰暗,但還是永遠覺得自己努力得不夠、做得不好,永遠覺得矮人一截。特別是在幼稚思考的錯誤引導下,若是面對出身權貴的同學朋友,便感覺渾身不自在。

    2

    事實上,當年的家,根本算不了一窮二白,不時有魚有肉,客廳有電視,讀書有書桌!重視教育的父親寧願拉下尊嚴、挨家挨戶地借錢,也要讓我們就讀他心目中更好的學校,這種狀況能說有多窮呢?

    “自覺很窮”的巨大力量讓我既要逼著自己奮鬥,也永遠無止境的讓自己深陷於自卑自憐的情境之中。

    因此,即使現在有不少過來人傳授我,絕對要在孩子面前“裝窮”,但我決定絕不這麼做!

    孩子問爸爸家裡有沒有錢?中國爸爸回答:“咱們家有很多錢,將來這些錢都是你的。”

    美國爸爸回答:“我有錢,你沒有。我的錢是我自己努力奮鬥得來的,將來你也可以透過你的努力獲得金錢。”

    是的,孩子,我們家不窮,一點也不窮,但真的算不上有錢人。但是,孩子,我要你們看到,家裡之所以擁有比“夠用”還稍多一些的小富足,能讓你們天天吃飽、吃的營養,能偶爾上上館子、看個電影、學點才藝、出去旅行,是因為爸爸很努力的工作,媽媽也盡全力的為家庭付出,全家才能這樣美好舒服的生活。

    孩子們,等你們慢慢長大,能用自己的眼睛觀察,能自己去實際地感受,家裡的生活品質如何,我嚇不了你們!

    我們努力工作讓你們安心“靠”,不只是因為要盡照顧你們的責任,更是要讓你們看到,身為父母的我們率先做到:只要努力,就不會差人一等,就能追到幸福!

    我當然不會讓你們吃定老爸老媽,成為“啃老族”,但更不希望你們自覺矮人一等,走起路來畏縮退卻,抬不起頭。

    所以,我會這樣告訴你:“家裡雖然沒有大錢,但能讓全家都過得很自在、很舒服,但為了不給你們的未來添麻煩,爸媽的錢可是準備給自己養老的哦!”不管家裡有沒有辦法一直維持這樣的生活,你們看到了我們為生活打拼,勤奮的工作,那也請繼續以這樣的努力,甚至更多的努力,來創造屬於自己的美好。

    3

    當孩子問爸爸媽媽一個月到底賺多少錢時,該不該回答?與其支吾其詞,不如先讓孩子清楚家裡一個月的開支狀態。

    從一個月的伙食費、日常用品費、水電費、醫藥費、學費、補習費、服裝費、零用錢、油錢、交通費、房貸、保險費、大型器具汰換費、到奉養長輩的費用,讓孩子對每一筆細項都有清楚的數字概念。

    然後再一一加總起來,告訴孩子:“這些都是生活所需,是無法免除的花費,因此,爸爸媽媽會想辦法至少要賺到這些錢,我們才能安定的過日子;但是想要過得更好一點,比如偶爾能上上館子、寒暑假安排旅遊、為你們儲存教育基金、更換大型電器用品等等,爸爸媽媽就得更加努力、更辛苦一些,才能賺得比基本開支更多一些!”

    孩子對家裡的開支有了量化的概念,就可以和孩子談“家庭預算”,也就是讓他們清楚,家裡每一項開支都必須壓在固定範圍之內,否則很可能會入不敷出。

    當孩子對家裡的開支狀況有清晰的概念後,才會去思考什麼是“必須”,什麼是多出來的“慾望”,有就是能進一步去思考“需要”和“想要”的不同,因此當看到誘人的商品時,就不會獅子大開口,因為他們會知道,如果多買了一個玩具或是多上了一次昂貴的餐館,很可能影響到平常三餐的伙食質量,或者必須犧牲孝敬爺爺奶奶的費用。

    隨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薪水普遍不漲,但是物價卻猛漲,爸爸媽媽不應該讓孩子置身度外,比如說水電費、油費、學費調漲了多少,以及生活所需費用加了多少,爸爸媽媽要主動找時間和孩子再一起算一算全家的開支變動狀況,順道引導孩子去思考“節約與惜物”的必要。

    比如說:“哇,寶貝,你看,現在什麼都漲了,我們仔細算出來,全家一個月足足增加了3000多元的消費,但是爸爸媽媽的薪水有沒有跟著變多呢?沒有!所以如果我們能少用一點空調、隨時關燈,用水量減少,才可能讓花費在原來的預算之內,對不對?”

    懂得“量入為出”是處理金錢的第一步,但唯有讓孩子對家庭收支有清楚的輪廓,孩子才會在每一次提出消費前,理性思考到底是“需要”還是“想要”。而孩子心裡有確實的數字概念,也才可能心甘情願的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祝四天旅遊怎麼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