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華兄60470476
-
2 # 森林鹿
武則天曾經認真地考慮過讓姓武的侄兒繼承皇位,但是關鍵的問題是,她那些武姓侄子沒有一個象樣成器的。
武周革命,改唐為周以後,女皇在東都洛陽立武氏七廟,追冊她父親武士彠為皇帝,她母親為皇后,上幾代也都按帝系的規模追了帝王號位。然後,女皇又大肆分封武姓子侄為王:
她已死的(而且是被她弄死的)兩個異母親哥哥,元慶曰梁王,諡憲;元爽魏王,諡德;從父士讓楚王,諡僖;士逸蜀王,諡節。又贈兄子承業陳王。而承嗣(武元爽子)為魏王,元慶子三思為梁王,士讓之孫攸寧為建昌王、攸歸九江王、攸望會稽王,士逸孫懿宗河內王、嗣宗臨川王、仁範河間王,仁範子載德潁川王,士稜孫攸暨千乘王,惟良子攸宜建安王、攸緒安平王、從子攸止恆安王、重規高平王,承嗣子延基南陽王、延秀淮陽王,三思子崇訓高陽王、崇烈新安王,承業子延暉嗣陳王、延祚鹹安王。
上面這一大票武姓王裡,與武則天血緣關係最近的兩個侄子,是她同父異母兄武元慶之子武三思,武元爽之子武承嗣,這也是離皇位曾經最近的兩人。他倆都什麼德性呢?
武三思史稱“性傾諛,善迎諧主意,鉤探隱微……屈節為懷義御馬,倡言昌宗為王子晉後身,引公卿歌詠淫汙,靦然媚人而不恥也。後春秋高,厭居宮中,三思欲因此市權,誘脅群不肖,即建營三陽宮於嵩山、興泰宮於萬壽山,請太后歲臨幸,己與二張扈侍馳騁,竊威福自私雲。工役鉅萬萬,百姓愁嘆。”簡單一句話,只擅長拍馬屁,大家不服他。
武承嗣“性暴輕忍禍,聞左司郎中喬知之婢窈娘美,且善歌,奪取之,知之作《綠珠篇》以諷,婢得詩恨死。承嗣怒,告酷吏殺之,殘其家。初,後擅政,中宗幽逐,承嗣自謂傳國及己,武氏當有天下,即諷後革命,去唐家子孫……密諭後黨鳳閣舍人張嘉福,使洛州人上書請立己為皇太子,以觀後意。後問岑長倩、格輔元,皆執不宜。承嗣不得已,奏請責諭嘉福等,不罪也。怨長倩等,皆以罪誅。……不得志,鞅鞅憤死”,這位除了拍馬屁,還特別兇暴殘忍脾氣大,大家更不服。
除了他倆之外,其它武姓子弟也是一個不如一個,老太太的血緣關係之外啥都沒有。武則天最後復立李姓,應該還是聽了大臣們“母子與姑侄孰親”的勸,但是武氏子弟不成器,也是重要原因。
回覆列表
武則天本有意讓武氏子弟繼承皇位,不然她也不會改國號唐為周。狄仁傑的一番話對武氏影響頗深:陛下百年之後,祭祀者必是陛下之子孫,未聞內侄有供奉姑母者。再加上忠心李唐之老臣勢力頗大,亦是武氏不敢立自己孃家人為儲之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