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看我不爽就滾363

    《茶館》重視具有職業特徵、階級特徵及時代特徵的型別人物的塑造,用人物各自的所作所為及命運發展,帶動了整部劇作的故事情節,折射出五十年曆史的風貌特徵。 茶館掌櫃王利發,在第一幕中正值青年,他忙裡忙外,專心經營著他的茶館。

    在有權有勢者的面前,他八面玲瓏、委屈求全;而對一無所有的窮人,卻沒有絲毫的同情和憐憫。 作者透過日常生活中瑣碎的活動,細緻揭示了王利發的思想特徵和內心情感,暴露了他身上的剝削階級的烙印。

    第二幕王利發再出現時,已是中年的他仍然保持膽小怕事、自保私命及旺盛的、不可抑制的發家致富心理。不過在內心深處也產生了新的東西,對世事的不平及憤慨,

    因此發出了“想想主意,別叫大家做亡國奴”的呼籲。

    在第三幕中,王利發已是老態龍鍾,他的茶館在動盪的時代,經過自己不斷的改良奇蹟般地堅持了下來。然而世道無情,黑暗的舊社會還是吞噬了他的祖傳家業,這個不肯落在人後,沒有做過傷天害理事的小資產者在絕望的呼喊中自殺了。

    作者透過他在三幕中不同的境遇,生動地再現了一個在舊社會里圓滑應變、富於混事經驗的老闆形象,刻畫出一類自私、怕事、一心向上爬的小商人、小資產階級的藝術典型。 《茶館》正是在三個代表性的時代背景中,以不變的地點,幾十年的風雨,向人們展現瞭如:王利發、常四爺等數十人的不同境遇,以及他們思想中細微的變化,使話劇達到了年代長而戲不亂,地點相同卻吸引人的效果。

    這種“以人物帶動故事”的方式,不僅體現了時代的變遷,更達到了以小茶館側射大時代的目的。

  • 2 # 不二菇涼耶

    這個命題太大了,展開了說能寫一篇論文了。

    如果你細細的看過這部戲的話,我就可以按照你的提問來說,《茶館》這部戲的命題其實可以理解為一個偽命題,裕泰大茶館只是一個媒介,讓形形色色的人在裡面敘說著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三個時期的故事,雖然時代跨度很大,但是時代的變化也只是起到襯托劇中人物境遇的作用。

    比如第一幕。裕泰的老闆王立發年輕的時候,也是正值晚清,時局相對穩定。八旗子弟、朝廷的官員以及平頭百姓等等人物在劇中穿梭,使裕泰茶館表面上生意興隆,高客滿堂,形成了一個貌似盛世的局面。這裡面的人物各個性格鮮明,有死心塌地做朝廷走狗的,有為了民族大義不惜坐牢的,也有隻求自保而保持沉默的,更有利用職權謀取一己私利的……還有很多,正是這些人物的存在才使觀眾從虛偽的繁榮當中看到社會的黑暗,也使這部戲的矛盾衝突激化到了極致,正所謂沒有矛盾衝突就沒有戲劇,我想這也是老舍先生的本意。其實如果我們把這些有著鮮明性格的人物拿掉,或者說只把那些所謂的反派人物拿掉再來看《茶館》這部戲的話,我們看到的可能就是一個天天向上的文藝片了,這部戲也就失去了他的藝術價值。

    《茶館》是以人物帶動故事基本就是這個意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玻化磚踢腳線怎麼樣?